第77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長孫全緒呆住了。他忽然明白過來,李清東去不過是個幌子,他真正的目的是在收拾自己,這樣說來,所謂潼關三千兵,城池修繕等等,都不過是個誘餌,引自己上當罷了。

  他慢慢走到衛伯玉面前,滿面羞慚道:「伯玉,悔不聽你之言,這下可如何是好?」

  「長孫將軍不用擔心,事情並不是你想的那樣壞。」衛伯玉想了一想,沉聲道:「我知道李清不會放過我們,本以為他會在我們渡河一半時截擊,但沒想到他還是放我們上岸,這就說明他無意消滅我們,恐怕只是想奪我們軍權,這樣一來,我們就有兩條路可走。」

  「衛將軍請講!」

  「一條路就是體面的投降於他,將軍權交出去,我們或許還能撈到一官半職,而另一條路嘛!」衛伯玉回頭看了看被霧氣籠罩地河水,嘆了口氣道:「剛才渡河時,我發現有些地方已經結了一層薄冰,如果運氣好,再等兩天,河面或許就能凍起來,那我們便可直接過河。」

  長孫全緒抬頭向東天望去,一抹霞光已經隱隱探出頭,他不由苦笑一聲,時令未到,怎麼可能結得起冰,糧草還在對岸,不用說等兩天。今天士兵們的早飯就已經沒有著落了。

  這時,遠處一群士兵簇擁著一人快步走來,一名軍士向長孫全緒稟報導:「將軍,右相派人來了!」

  說話間,李清的特使已經走來,只見他一副文官打扮,約三十餘歲,步伐堅定。目光中透出自信,他上前施一禮道:「在下安西軍判官韋應物,見過長孫將軍!」

  長孫全緒已經從緊張中平靜下來。他亦拱手還禮道:「請問相國何在?」

  韋應物回身一指遠處道:「相國就在軍營,命我來請長孫將軍前去敘話!」

  「這……」長孫全緒猶豫了,按理李清是天下兵馬大元帥,自己理應受他節制。但自己渡了河,已經和他撕破了臉,以他得心狠手辣,自己還能不能從他手裡活著出來。他心中一陣緊張,回頭偷偷望了一眼衛伯玉,向他投去求援的目光。

  衛伯玉卻上前一步道:「相國有令,長孫將軍自當遵從。末將衛伯玉不才,也願陪長孫將軍前往!」

  韋應物心中對衛伯玉暗暗讚嘆一聲。這才是個有見識的人,果斷敢當,比這個優柔寡斷的世家嫡子可強得多,相國命他們去晉見,就是給他們一次機會。難道他們還什麼翻盤的可能嗎?不過,韋應物也越來越佩服李清的手腕。不費一兵一卒,舉手之間,便將整個河東軍收入囊中。

  「衛大將軍過謙了,不過相國的意思,不僅是長孫將軍一人,各軍主將皆要去見他。」他又回頭對長孫全緒道:「相國請長孫系諸將一齊去參見!」

  長孫全緒見李清對他與諸將之間的關係清清楚楚,只得嘆口氣應道:「好吧!我這就去請他們,隨你一同去見相國!」

  ……

  李清的大營就在兩里外,除了辛雲帶走二萬軍從洛陽渡黃河去抄長孫全緒的後路外,李清足足帶了二十餘萬大軍來包圍渡河的河東軍。不過他並不打算消滅他民間的聲望,事實上他也不需要動武,他是大唐右相,是天下兵馬大元帥,大義在他這一邊,他只須施加足夠的壓力,就完全能將這十萬軍收服。

  此刻,李清的大帳內燈火通明,他正斜靠在軟椅上看書,等待著韋應物的消息。忽然,帳外傳來急促的腳步聲,隨即聽見郭子儀焦急的聲音,「快與我通報,我要立即見相國!」

  「相國有令,今晚概不討論軍務!」親兵冷冷地拒絕了他。

  李清走到帳前笑道:「郭老將軍可以特殊,請他進來吧!」

  就算他不來,李清也要派人去請他,郭子儀是這次東征的副帥,但事實上,除了他的二萬餘人,李清的大軍他壓根就指揮不動,每日他只隨大軍行軍,一句話也不多說,可到了洛陽,大軍卻又忽然掉頭返回,弄得他心中十分迷惘,這到底是怎麼回事?沒人告訴他,直到得知河東軍渡河,他才恍然大悟。

  郭子儀匆匆走進大帳,劈頭便道:「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相國真的就容不下河東十萬兒郎嗎?」

  「郭老將軍且勿激動,請坐下說話!」

  李清微笑著將郭子儀讓進大帳,拉來一把椅子請他坐下,郭子儀見他笑容平靜,心中的激動也漸漸平息下來,他嘆了一口氣道:「希望相國能給老夫一個面子,放過河東軍!」

  李清默默地望著郭子儀,忽然道:「郭老將軍可知我為何要親自東征?」

  郭子儀沒有立即答話,攻打洛陽時他奪了自己的兵權,再利用相州之戰奪取李光弼的兵權,這還猜不到嗎?想雖這樣想,但臉上卻沒有任何表露,只淡淡一笑道:「平息安祿山造反,一百步已經走了九十九步,最後一步相國自然要親自督戰,這是穩妥的做法,子儀也十分贊同。」

  李清背著手走了幾步,徐徐說道:「其實也不完全是這樣,當初新帝以皇太孫的身份封楚王、又準備立為儲君,結果有三十三位親王、郡王聯名反對,數百名大臣群起抗議。現在被我擁立為帝,雖強勢之下眾人不敢言,可實際上人心不服啊!安祿山叛亂之初,先帝准各地方大員私募青壯,以抵抗叛軍南下。可一旦叛亂平息,該放馬南山、休養生息之際,這些手握兵權的地方重臣們還肯乖乖聽話嗎?我擔心他們會以新帝得位不正為藉口,各自擁立地方宗室,然後彼此兼併、爭鬥,而朝廷鞭長莫及,這樣一來漢末亂勢便重新再現,便是我大唐之禍了,或許郭老將軍說我危言聳聽,那遠的田神功之流不說,就說河東這幾員老將軍的下屬大將,若老將軍單槍匹馬去河東,他們還肯將兵權交給老將軍嗎?」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