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5頁
鄭琰試了兩口,覺得不錯,以她的牙口來說,挺好咬的,比劃了一下,覺得以鄭靖業現在能咬肉丸子的牙齒,咬這個也不算費力的。
做好了,開開心心地拿這個給家裡加了一道菜,池脩之相當捧場,因味道略甜,相當合他的口味。
鄭琰見狀很是開心,第二天就奔回娘家去,一來就往廚房沖,捲袖子準備露兩手。杜氏是習慣了她的抽風的,方氏、趙氏等雖然也習慣了,卻還是要伸手攔上一攔:“你是嬌客,一來就奔廚房。”因感情不錯,倒也沒有說什麼顯得我們照顧老人不盡心一類的話。
杜氏道:“你們還不知道她的麼?想起一出是一出,讓她去罷。”
鄭琰開開心心奔向廚房,做出了一大鍋東坡肉來。做出來了才想起來:“阿爹呢?”做完了主角不捧場,這不是白做了嗎?
杜氏道:“你才想起來你爹啊?哦,是做給那個老頭子的?我呢?”
鄭琰不得不上前抱著她的胳膊賣萌,杜氏抖了幾抖:“你多大的人了?還撒嬌。”
“哦。”
“他與你先生約著去游山了,一會兒就回來。”
鄭靖業不但自己回來了,還拉著顧益純一塊兒來,喝幾口小酒。因為慶林大長公主越發注意起顧益純的身體來了,顧益純比鄭靖業還要大著幾歲,慶林大長公主比他小很多,越上了年紀,越想到老有個伴兒,總想他多活兩年。所以顧益純苦逼了,酒不能喝超過三小杯,肉也不許吃得過於肥膩,還必須要多休息。
顧益純趁機跑鄭靖業這裡來解饞來了。
進門一看,好麼,有酒有肉,顧老先生相當開心。不想肉只許吃三塊,酒也只許喝上五六杯。好吧好吧,比家裡略好一點。顧益純帶著一點酒意:“我往後要常來啊!”
鄭靖業答應得極其痛快:“好啊!”
鄭琰道:“我把這道菜譜寫下來,交與師母去。”
顧益純連連擺手:“交不得交不得,交了之後就是每天做來她吃著我看著了,何其苦也!”
惹得眾人大笑。
菜譜到底是寫了下來,鄭、顧兩家也常做,顧益純每天也能吃那麼兩小塊兒,只是不過癮。杜氏也受慶林的影響,開始限制鄭靖業吃太多肥膩的東西,她比慶林還多了些民間高手的招數:“千金難買老來瘦。人老且瘦會長壽,肉食太多會長肉。”
鄭、顧二人結成了聯盟,為了喝酒吃肉而與老婆抗爭到底,又惹出無數笑話來。什麼跑到學生家裡吃肉,被抓了個現行啦,什麼拿出做人父親的權威讓兒子代為隱瞞,結果兒子也被連坐啦……
氣得杜氏與慶林差點沒把這兩個給隔離掉。
本以為日子會這麼繼續快樂地過下去,直到訃聞傳來。
年紀越長,鄭琰越少有急惶的時候,這一回卻是不同尋常。車也不坐了,衛隊也不帶了,跳上了馬,隨行三五僕役,直奔娘家而去。
門上馬迎已垂垂老矣,卻還認得她,上前作個揖:“七娘。”
鄭琰知道他是家中老僕,知道的事情會比較多,劈頭便問:“究竟怎麼樣了?”
“老相公自顧家弔唁回來,就病倒了。”
“我知道了,你守好門,不相干的人,不要讓他們進來打擾了家裡。有遞帖子的,都收了,交給大哥去斟酌。”說完就奔到內室。
杜氏正在悄悄抹淚,鄭琰嚇了一大跳:“阿娘!”她心裡慌得很。杜氏道:“已請了御醫里,正在裡面診脈,你阿爹睡了……”
是昏了吧?先生故去,去他的影響很大。這一點鄭琰心裡極明白的,她與池脩之也在白事上幫忙,鄭靖業去弔唁,平日裡連拐杖都不用的人,卻被兒孫攙扶而行,想是傷心得狠了。
一盞茶的功夫,鄭瑜也到了,也是一樣的往裡面沖,方氏把杜氏方才的話又能轉達了一回,鄭瑜看看鄭琰,姐妹倆心中都頗為焦灼。
不一時御醫出來了,一見外面鄭家子孫圍著的架式,也難鎮定,有點哆嗦地回話:“老相公是上了年紀,又傷心過度昏了過去。老相公底子好,只是年老體弱,並沒有旁的事情。略開幾劑藥吃吃,散了胸中塊壘就好。”
鄭琇帶他去開方抓藥。
鄭琰等隨著杜氏進去看鄭靖業,杜氏道:“不必都圍在這裡,御醫的話你們都聽到了,並無大礙,你們該忙什麼忙什麼去罷。三郎去尋你大哥,把相公的壽衣壽木再重整一回,壓一壓。”
鄭琰看著鄭靖業衰老的相貌,難過得淚水滴噠,想止都止不住。鄭靖業鬚髮已白,雙手有些乾瘦,長著點點老人班,他站著的時候還不覺得,總覺他像一座山,能夠屹立萬年似的。這一躺下才發現,他已經老了。
慌忙抹了抹眼淚。鄭瑜低聲道:“總要多招幾個御醫來瞧瞧才好。”
鄭琰道:“阿爹這個年紀了,再多御醫來,也只好說那麼幾句。這幾天阿爹的樣子,你我都看到了。”又命人去鄭琇那裡看需要什麼藥材,家裡有沒有備下的,若是沒有就趕緊去弄。
御醫開的倒都是尋常方子,連人參都不用。很快煎好,眾人七手八腳給鄭靖業餵下,他睡得更平穩了。
鄭琇道:“阿爹已無大礙,一生辛苦,就讓他老人家好生歇一歇吧。阿娘也有歲數了,當顧惜自己啊,您現在萬要保重的。這裡我們來守著罷,人又多,輪著來。”當下拿出精幹的一面來,把家裡兄弟子侄排了班,又讓兩個妹妹也輪流陪伴杜氏,還囑咐兩人派人到婆家說一聲。
分派已定,各司其職。又有兩位女婿,一下班就奔過來探望,能做的就是拉一堆御醫過來。又有欽天監里的一些兼職神棍也被找了來,卻都說不出什麼來。一個個暗道:“鄭老相公這都有八十多了吧?你們還要怎麼樣啊?萬年不死的那是神仙好嗎?”
鄭靖業是第二天早上一大早醒的,他從年輕時就習慣了早起,做官之後更是如此。每天早朝,哪怕你是宰相,也要早起五更,不然就要遲到。做官遲到不是扣全勤獎那麼簡單,次數一多,不是降職就是罷官——生物鐘早習慣了。
鄭德興守得迷迷糊糊,一發覺有了動靜,跳起來就派人向長輩們匯報。杜氏在女兒的扶持下飛快地趕了過來——她這一晚就住在隔壁,一夜睡得極淺。
母女三人踏進鄭靖業臥室就覺得不對勁,鄭琰往裡一看,就見她爹倚床而坐,一臉的嚴肅戒備,兩隻眼睛瞪得大大的,表情有點呆。鄭德興一副要哭不哭的表情,手裡還提著祖父的兩隻鞋子。
杜氏道:“這是怎麼了?”鄭德興可見著親人了,提著鞋子就撲了上來:“嗚嗚~”還是他的小廝機靈,輕聲解釋道:“老相公一醒就問我們郎君是誰……”
靠!這是什麼神展開?
杜氏哆哆嗦嗦地上前,試探著叫一聲:“相公?”
鄭靖業警戒地看著她,也小心翼翼地道:“玉娘?”
對子女來說,這世上最神秘的,就是他們父母的名字了。大名兒還好說,在你的考卷上籤上個“已閱”寫個姓名日期,就曝露了。小名兒就難知道了,鄭琰猜出杜氏的小名兒就是鄭靖業所說的這個“玉娘”,也不敢發散思維,眼前的情況略奇怪啊!
該不會是……受打擊太大,失憶了吧?
摔!這都是什麼爛梗啊?
鄭琰好想哭。
事實證明,鄭靖業不是失憶,鄭琰很快就發現了奇怪的地方:鄭靖業居然對他們視而不見。
所謂江山易改,本性難移,鄭靖業就是失憶一百遍,他也不該對這“不熟悉的環境”、“不熟悉的人”一點戒心也沒有,反而是對著杜氏說:“玉娘,怎麼變成這樣啦?”又嘆氣,“我說了,岳母故去,你傷心是傷心,也要顧惜一下自己。”
嘮叨了這麼久,聽得子孫目瞪口呆,這情況,略詭異啊!
鄭靖業還在絮叨道:“不哭不哭,你傷心母親過世憔悴在這樣,這份孝心別人是比不上的。咱們還有大郎、二郎他們呢,你不是沒有親人的。阿娘去世,我也傷心,我都懂。不哭了,往後有我呢,我一輩子對你好。”
杜氏嚎啕了:“怎麼會這樣啊?”
鄭琰像是明白過來了什麼,雙腿一軟,一旁侄媳婦齊氏一把把她撈了起來,擔心地道:“姑母?”
鄭琰抹抹眼淚:“阿爹並沒有大礙,只是不記得後來的事兒了。”
齊氏心道,這就是傳說中的“老糊塗”了罷?小時候也見過的,有些老人家上了年紀之後,就會變得不記事兒,又會認錯人,有時只認得幾個人,有時候又突然會好些,過後又忘掉了。出現這種情況,那就需要專人陪護了,這對家裡來說是並不難的。不是什麼奇奇怪怪的病就好。
她能想到的,杜氏這樣經過見過多的人自然也能想到,大哭一陣之後,倒止住了淚,順著鄭靖業的話頭往下說:“好,好,咱們好好過下去,家裡會興旺發達的,你會封侯拜相的。”
鄭靖業像是興致很高的樣子還在與杜氏念叨:“好啊好啊,到時候給你掙個五花誥命,咱們兒子也好有個前程。”
“嗯。”
“到時候再給咱娘爭個追贈。”
“嗯。”
“讓大郎、二郎好生讀書,娶賢良媳婦,家業興旺,你就不用這麼累啦。”
“嗯。”
“我聽說府君家老封君為孫女辦嫁妝,內有一件繚綾的衣裳,羨煞人。到時候,我給你辦一箱子的。”
“嗯。”
“咱們也生個小閨女,把她打扮得漂漂亮亮的,給她嫁個好人家。不用像你似的,跟個窮書生,還要操勞家務。”
“嗚。”
“到時候呀,咱們一起住棺材裡,讓他們也哭哭咱們。”
“哇!”
鄭靖業說累了,杜氏連忙讓人取本書來給他看著,鄭靖業道:“沒事兒,我陪你說說話。”杜氏道:“又說,我還有事呢,你看書罷。我看灶下小丫頭有沒有偷懶。”鄭靖業道:“行,你去,我不煩你。”乖乖看書中……
杜氏出來就接著哭,兒女圍著勸慰,杜氏道:“我知道了,我沒事了,不就是不記事兒了麼?”
鄭琬道:“阿娘,阿爹有些糊塗了,您要保重自己。”
杜氏怒道:“你才糊塗了呢!他什麼時候都比你們清楚!”罵得鄭琬不敢抬頭。鄭琰救她哥哥來了:“阿爹這一病,怕有不少人來探望,各位哥哥都有人情,且把帖子該回的該了去罷。家務也不能省了,阿嫂還請各司其職。”
鄭琬撿回一條命來,抱頭而遁,他老婆郭氏一路流淚追著他掐:“你才糊塗了你才糊塗了,阿爹可明白了。你要傻了,一定不是記得我,一定是記得你那些好玩的事兒。”
做好了,開開心心地拿這個給家裡加了一道菜,池脩之相當捧場,因味道略甜,相當合他的口味。
鄭琰見狀很是開心,第二天就奔回娘家去,一來就往廚房沖,捲袖子準備露兩手。杜氏是習慣了她的抽風的,方氏、趙氏等雖然也習慣了,卻還是要伸手攔上一攔:“你是嬌客,一來就奔廚房。”因感情不錯,倒也沒有說什麼顯得我們照顧老人不盡心一類的話。
杜氏道:“你們還不知道她的麼?想起一出是一出,讓她去罷。”
鄭琰開開心心奔向廚房,做出了一大鍋東坡肉來。做出來了才想起來:“阿爹呢?”做完了主角不捧場,這不是白做了嗎?
杜氏道:“你才想起來你爹啊?哦,是做給那個老頭子的?我呢?”
鄭琰不得不上前抱著她的胳膊賣萌,杜氏抖了幾抖:“你多大的人了?還撒嬌。”
“哦。”
“他與你先生約著去游山了,一會兒就回來。”
鄭靖業不但自己回來了,還拉著顧益純一塊兒來,喝幾口小酒。因為慶林大長公主越發注意起顧益純的身體來了,顧益純比鄭靖業還要大著幾歲,慶林大長公主比他小很多,越上了年紀,越想到老有個伴兒,總想他多活兩年。所以顧益純苦逼了,酒不能喝超過三小杯,肉也不許吃得過於肥膩,還必須要多休息。
顧益純趁機跑鄭靖業這裡來解饞來了。
進門一看,好麼,有酒有肉,顧老先生相當開心。不想肉只許吃三塊,酒也只許喝上五六杯。好吧好吧,比家裡略好一點。顧益純帶著一點酒意:“我往後要常來啊!”
鄭靖業答應得極其痛快:“好啊!”
鄭琰道:“我把這道菜譜寫下來,交與師母去。”
顧益純連連擺手:“交不得交不得,交了之後就是每天做來她吃著我看著了,何其苦也!”
惹得眾人大笑。
菜譜到底是寫了下來,鄭、顧兩家也常做,顧益純每天也能吃那麼兩小塊兒,只是不過癮。杜氏也受慶林的影響,開始限制鄭靖業吃太多肥膩的東西,她比慶林還多了些民間高手的招數:“千金難買老來瘦。人老且瘦會長壽,肉食太多會長肉。”
鄭、顧二人結成了聯盟,為了喝酒吃肉而與老婆抗爭到底,又惹出無數笑話來。什麼跑到學生家裡吃肉,被抓了個現行啦,什麼拿出做人父親的權威讓兒子代為隱瞞,結果兒子也被連坐啦……
氣得杜氏與慶林差點沒把這兩個給隔離掉。
本以為日子會這麼繼續快樂地過下去,直到訃聞傳來。
年紀越長,鄭琰越少有急惶的時候,這一回卻是不同尋常。車也不坐了,衛隊也不帶了,跳上了馬,隨行三五僕役,直奔娘家而去。
門上馬迎已垂垂老矣,卻還認得她,上前作個揖:“七娘。”
鄭琰知道他是家中老僕,知道的事情會比較多,劈頭便問:“究竟怎麼樣了?”
“老相公自顧家弔唁回來,就病倒了。”
“我知道了,你守好門,不相干的人,不要讓他們進來打擾了家裡。有遞帖子的,都收了,交給大哥去斟酌。”說完就奔到內室。
杜氏正在悄悄抹淚,鄭琰嚇了一大跳:“阿娘!”她心裡慌得很。杜氏道:“已請了御醫里,正在裡面診脈,你阿爹睡了……”
是昏了吧?先生故去,去他的影響很大。這一點鄭琰心裡極明白的,她與池脩之也在白事上幫忙,鄭靖業去弔唁,平日裡連拐杖都不用的人,卻被兒孫攙扶而行,想是傷心得狠了。
一盞茶的功夫,鄭瑜也到了,也是一樣的往裡面沖,方氏把杜氏方才的話又能轉達了一回,鄭瑜看看鄭琰,姐妹倆心中都頗為焦灼。
不一時御醫出來了,一見外面鄭家子孫圍著的架式,也難鎮定,有點哆嗦地回話:“老相公是上了年紀,又傷心過度昏了過去。老相公底子好,只是年老體弱,並沒有旁的事情。略開幾劑藥吃吃,散了胸中塊壘就好。”
鄭琇帶他去開方抓藥。
鄭琰等隨著杜氏進去看鄭靖業,杜氏道:“不必都圍在這裡,御醫的話你們都聽到了,並無大礙,你們該忙什麼忙什麼去罷。三郎去尋你大哥,把相公的壽衣壽木再重整一回,壓一壓。”
鄭琰看著鄭靖業衰老的相貌,難過得淚水滴噠,想止都止不住。鄭靖業鬚髮已白,雙手有些乾瘦,長著點點老人班,他站著的時候還不覺得,總覺他像一座山,能夠屹立萬年似的。這一躺下才發現,他已經老了。
慌忙抹了抹眼淚。鄭瑜低聲道:“總要多招幾個御醫來瞧瞧才好。”
鄭琰道:“阿爹這個年紀了,再多御醫來,也只好說那麼幾句。這幾天阿爹的樣子,你我都看到了。”又命人去鄭琇那裡看需要什麼藥材,家裡有沒有備下的,若是沒有就趕緊去弄。
御醫開的倒都是尋常方子,連人參都不用。很快煎好,眾人七手八腳給鄭靖業餵下,他睡得更平穩了。
鄭琇道:“阿爹已無大礙,一生辛苦,就讓他老人家好生歇一歇吧。阿娘也有歲數了,當顧惜自己啊,您現在萬要保重的。這裡我們來守著罷,人又多,輪著來。”當下拿出精幹的一面來,把家裡兄弟子侄排了班,又讓兩個妹妹也輪流陪伴杜氏,還囑咐兩人派人到婆家說一聲。
分派已定,各司其職。又有兩位女婿,一下班就奔過來探望,能做的就是拉一堆御醫過來。又有欽天監里的一些兼職神棍也被找了來,卻都說不出什麼來。一個個暗道:“鄭老相公這都有八十多了吧?你們還要怎麼樣啊?萬年不死的那是神仙好嗎?”
鄭靖業是第二天早上一大早醒的,他從年輕時就習慣了早起,做官之後更是如此。每天早朝,哪怕你是宰相,也要早起五更,不然就要遲到。做官遲到不是扣全勤獎那麼簡單,次數一多,不是降職就是罷官——生物鐘早習慣了。
鄭德興守得迷迷糊糊,一發覺有了動靜,跳起來就派人向長輩們匯報。杜氏在女兒的扶持下飛快地趕了過來——她這一晚就住在隔壁,一夜睡得極淺。
母女三人踏進鄭靖業臥室就覺得不對勁,鄭琰往裡一看,就見她爹倚床而坐,一臉的嚴肅戒備,兩隻眼睛瞪得大大的,表情有點呆。鄭德興一副要哭不哭的表情,手裡還提著祖父的兩隻鞋子。
杜氏道:“這是怎麼了?”鄭德興可見著親人了,提著鞋子就撲了上來:“嗚嗚~”還是他的小廝機靈,輕聲解釋道:“老相公一醒就問我們郎君是誰……”
靠!這是什麼神展開?
杜氏哆哆嗦嗦地上前,試探著叫一聲:“相公?”
鄭靖業警戒地看著她,也小心翼翼地道:“玉娘?”
對子女來說,這世上最神秘的,就是他們父母的名字了。大名兒還好說,在你的考卷上籤上個“已閱”寫個姓名日期,就曝露了。小名兒就難知道了,鄭琰猜出杜氏的小名兒就是鄭靖業所說的這個“玉娘”,也不敢發散思維,眼前的情況略奇怪啊!
該不會是……受打擊太大,失憶了吧?
摔!這都是什麼爛梗啊?
鄭琰好想哭。
事實證明,鄭靖業不是失憶,鄭琰很快就發現了奇怪的地方:鄭靖業居然對他們視而不見。
所謂江山易改,本性難移,鄭靖業就是失憶一百遍,他也不該對這“不熟悉的環境”、“不熟悉的人”一點戒心也沒有,反而是對著杜氏說:“玉娘,怎麼變成這樣啦?”又嘆氣,“我說了,岳母故去,你傷心是傷心,也要顧惜一下自己。”
嘮叨了這麼久,聽得子孫目瞪口呆,這情況,略詭異啊!
鄭靖業還在絮叨道:“不哭不哭,你傷心母親過世憔悴在這樣,這份孝心別人是比不上的。咱們還有大郎、二郎他們呢,你不是沒有親人的。阿娘去世,我也傷心,我都懂。不哭了,往後有我呢,我一輩子對你好。”
杜氏嚎啕了:“怎麼會這樣啊?”
鄭琰像是明白過來了什麼,雙腿一軟,一旁侄媳婦齊氏一把把她撈了起來,擔心地道:“姑母?”
鄭琰抹抹眼淚:“阿爹並沒有大礙,只是不記得後來的事兒了。”
齊氏心道,這就是傳說中的“老糊塗”了罷?小時候也見過的,有些老人家上了年紀之後,就會變得不記事兒,又會認錯人,有時只認得幾個人,有時候又突然會好些,過後又忘掉了。出現這種情況,那就需要專人陪護了,這對家裡來說是並不難的。不是什麼奇奇怪怪的病就好。
她能想到的,杜氏這樣經過見過多的人自然也能想到,大哭一陣之後,倒止住了淚,順著鄭靖業的話頭往下說:“好,好,咱們好好過下去,家裡會興旺發達的,你會封侯拜相的。”
鄭靖業像是興致很高的樣子還在與杜氏念叨:“好啊好啊,到時候給你掙個五花誥命,咱們兒子也好有個前程。”
“嗯。”
“到時候再給咱娘爭個追贈。”
“嗯。”
“讓大郎、二郎好生讀書,娶賢良媳婦,家業興旺,你就不用這麼累啦。”
“嗯。”
“我聽說府君家老封君為孫女辦嫁妝,內有一件繚綾的衣裳,羨煞人。到時候,我給你辦一箱子的。”
“嗯。”
“咱們也生個小閨女,把她打扮得漂漂亮亮的,給她嫁個好人家。不用像你似的,跟個窮書生,還要操勞家務。”
“嗚。”
“到時候呀,咱們一起住棺材裡,讓他們也哭哭咱們。”
“哇!”
鄭靖業說累了,杜氏連忙讓人取本書來給他看著,鄭靖業道:“沒事兒,我陪你說說話。”杜氏道:“又說,我還有事呢,你看書罷。我看灶下小丫頭有沒有偷懶。”鄭靖業道:“行,你去,我不煩你。”乖乖看書中……
杜氏出來就接著哭,兒女圍著勸慰,杜氏道:“我知道了,我沒事了,不就是不記事兒了麼?”
鄭琬道:“阿娘,阿爹有些糊塗了,您要保重自己。”
杜氏怒道:“你才糊塗了呢!他什麼時候都比你們清楚!”罵得鄭琬不敢抬頭。鄭琰救她哥哥來了:“阿爹這一病,怕有不少人來探望,各位哥哥都有人情,且把帖子該回的該了去罷。家務也不能省了,阿嫂還請各司其職。”
鄭琬撿回一條命來,抱頭而遁,他老婆郭氏一路流淚追著他掐:“你才糊塗了你才糊塗了,阿爹可明白了。你要傻了,一定不是記得我,一定是記得你那些好玩的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