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頁
耿綠琴回到宮裡的時候,某四正病著。
“皇上,身子是自己個兒的,您怎麼能這麼不知道愛惜自己呢?”那湯藥可苦,不像西藥,她一聞那味兒就嘴裡直冒苦水,所以她一直努力把自己養得壯壯的,就是拒絕跟中藥進行親密接觸。
“咳咳……”雍正爺用目光剮了自己的妃子兩眼,合著她以為他樂意怎麼著?
“奴婢都不用問,就知道皇上一定沒學那幅畫上的人把心情放開了,這人心事重了,人的精神就差。再加上皇上您日理萬機,事必躬親的,就算是鐵打的人也是遭不住的啊。”
“你就怕朕舒心是吧?”
“……”耿綠琴困惑以對。
“把人交給他照看,你存心是吧。”
哦,原來是十三的事啊。
裕妃娘娘心領神會,嘴上說道:“病人是要養的,尤其那種病,養就得進補,進補那就得花錢,錢這東西是好東西啊,皇上您說呢?”
雍正爺嘴角抽了一下,莫名覺得有些同情老九。再想到當初那滿滿一匣子的銀票,他就覺得現在自己九弟那心情也不見得比自己好到那裡去,心裡頓時就平衡了。
“那甘家呢?”
“這個呀,俗話說堵不如疏。咱們大清入關都這麼些年了,他們雖然一直沒消停過,可到底折騰不起什麼大浪來。再說了,要瓦解敵人,最好的辦法那是從內部腐蝕。”耿同學振振有詞,其實她壓根沒腹稿完全想哪說哪兒,整個順嘴說。
“腐蝕?”雍正爺對這個詞相當地不感冒。
“他們要反就讓他們反,反正下面不成材官員也有,讓他們順便給清理清理也就是了,還省了咱們的人手,何樂而不為呢。”
雍正爺悟了,心說:你打的竟然是這麼個主意。
“所以,爺,這事您就甭操心了,誰把誰帶溝里還不一定呢。”
雍正爺於是點了點頭,表示此事他暫時不追究了。
因為,他相信就算將來事情發展有所偏差,有她在,偏差的方向被她拉回來再拉得離題萬里也不是什麼太難的事。
正文 第148章
某九說到做到,壞人姻緣的事做得如火如荼。
身在深宮的裕妃娘娘之所以這麼清楚,那是因為自打她回宮之後,一直過了兩年,也就是雍正十年的時候,她可憐的女兒才最終得以出嫁,想來這兩年跟她那兩個腹黑的叔叔做鬥爭十分之辛酸。對裕妃娘娘來說,最扼腕的莫過於——她沒能親自見證這熱鬧滾滾的兩年。
皇宮上空的天也很藍,雲也很白,偶爾也能有一兩隻鳥雀飛過。
有時候耿綠琴站在院子裡看到那些小鳥飛過,心裡極度不平衡,忍不住就會讓身邊的侍衛想著法地把鳥給打下來,關到籠子裡呆兩天,然後再放了。
弘安那不孝的孩子,前兩天跟著他那不著調的二哥出宮去,本來說是去瞧瞧來京探親的弘時哥哥,結果就成了打狗的肉包子,一去無蹤影了。
耿綠琴對此很不慡,但也無可奈何,誰叫她長不了翅膀飛不出去呢?
日子一天天過,幾個月過,後世聞名的圓明園阿哥弘瞻出生了。
這幾年後宮裡一直挺靜的,這冷不丁的有人冒了頭,由貴人而升謙嬪的劉氏立時就成了其他人眼袖的對象。
耿綠琴也是見過這位謙嬪的,模樣挺水,又勝在年輕自然要脫穎而出並不足為怪。
但她覺得過於冒尖並不太好,不過,她想,過些日子,這位少女也就懂得其中的厲害關係了,而那與她並無關係。
裕妃娘娘低調本分地呆在她的安馨院,除了偶爾禍害一下天空路過的鳥雀,基本是與世無爭的。
宮裡的人都知道永壽宮的這位主子素來是不大喜歡拋頭露面的,當然,也別有誰想去招惹這位看著好像不怎麼得寵的資深后妃。
曾經有人無意中看到小太監打扮的裕妃在養心殿出沒,爾後起而效仿,結果卻是被雍正帝厲聲斥退,就此失寵,然後所有人便都知道了,有些事那位主子能做,她們卻是萬萬做不得的。
這就好比先帝的內侍總管李德全被她稱為諳達,在先帝亡後又留在了她的身邊侍候,這宮中的老人都是心知肚明的,也只有一些新進宮人不明深淺才會錯打了算盤。
寵辱不驚,閒看庭前花開花落。
去留無意,漫看天邊雲捲雲舒。
宮裡的人覺得用這兩句詩來形容裕妃的性子那是最合適不過的。
只是,他們不知道這位在他們眼裡無欲無求的人最大的心愿就是出宮去,而這個念頭卻是最最膽大妄為的想法。
時間越接近雍正十三年,耿綠琴就越此忐忑,她總感覺事情不會一帆風順,那種感覺揮之不去。
而這感覺在十二年末的時候終於被落實了——年過不惑之年的裕妃娘娘中大獎了。
得到這個消息的雍正爺龍顏大悅,扔下手邊那一大堆的公務直奔永壽宮而去。
彼時,自打被太醫在診出喜脈就一直苦著臉的裕妃娘娘正無比惆悵地趴在院子裡的小矮几上。
遠遠地穿著侍衛服的某八暗自搖頭笑笑,負著手慢悠悠地走過。
“這大冷天的怎麼讓你們主子擱外面呆著?”雍正爺一進來就看到迴廊下某個人披著狐裘的身影,聲音頓時嚴厲了起來。
“皇上,奴婢想清醒清醒。”老蚌生珠啊,只有生過的人才知道箇中滋味是個啥,她確定不怎麼好。
這轉過年某四就要沒了,這算臨別贈禮?
丫的,這也太扯了!
“清醒什麼?這麼這個表情,太醫。”走近一看她的神情,雍正爺立時轉向旁邊的太醫。
老太醫趕緊回稟,“回皇上,娘娘一切正常。”
“皇上,奴婢真沒事。”我就是鬱悶而已。
“還不扶你們主子回屋?”
雍正爺目光一掃,春喜等人馬上行動。
耿同學雖然不太想回屋,但怕春喜這些人受責難便也就認命了。
“有什麼話不妨給朕說說。”到了屋裡其他人都識趣地退下了,只留下帝妃二人,雍正爺坐到妃子身邊攬著她說話。
“爺,這算怎麼回事嘛,弘曆的兒子都大了,我又懷上了,我都當人奶奶了啊。”沒臉了啊。
“這算什麼事啊,也值得臉苦成這樣。”
她自然也知道這事在這個時代沒啥大不了的,他的小老婆們都比女兒還年輕呢,只是她個人心理上有些接受不了罷了。
接下來的日子裕妃安安穩穩地安她的胎,而宮裡對裕妃有孕一事一直諱莫如深。
春喜那天回來說給耿綠琴聽,她也忍不住皺了皺眉頭,某四搞什麼?這胎是不打算上玉碟的嗎?那怎麼也沒聽他那金口吐個啥玉言出來寬她的心?要不是,怎麼會一點風聲也不讓人露的?
在耿綠琴困惑狐疑中,日子走到了那個歷史性轉折的一天,而當時她正身懷六甲身材臃腫行動不便,接到某四薨掉的消息時整個人都呆了。
半天才回過神來,心裡百味雜陳。
這一天,她盼了好久好久,可是真盼到了,心裡又覺得空空落落的。
畢竟,一起生活了幾十年啊,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夫妻總也不是說說的。
皇帝薨了,妃子們都要去守靈,而就在耿綠琴打算讓春喜攙扶自己去的時候,新皇卻傳來旨意,說裕太妃身有重疾,就不必親到了。
……
丫的,死小子,誰有重疾了?
沒聽說懷個孩子是重疾的?
裕妃娘娘雖然對兒子很冒火,但想想不去就不去了吧,那個地方此時一定是悲悲悽淒的,氣氛對孕婦也確實不太好。
九月初三,乾隆登基,大赦天下。
而沒多久,裕太妃也千辛萬苦地討了旨得已到兒子和親王的府上生活了。
乾隆當然是不想放母親出宮的,自己親媽耶,可惜,玉碟上他親娘另有其人,而他生母也是據此強烈要求到親子府上去生活,為此,和親王小五被自己四哥拿眼刀剜了又剜。
當轎子抬出紫禁城的時候,耿綠琴忍不住掀開轎簾回首宮門,一時百感交集——總算是活著出來了!
出宮的第五天,太妃娘娘就在兒子和親王府生下了第二個女兒,當時把和親王給樂得差一點激動得買鞭炮去放。
當然是差一點,這件事是宮廷密事,不能宣揚。
有一天,裕太妃喝了碗補湯後陷入沉眠,一覺醒來卻發現天變了。
不不,天當然還是那個天,就是從黑夜變成了白天,地點從和親王府變成了一輛正在行駛的馬車廂。
這還不是最驚悚的,最驚悚的是她對面坐著的人。
耿綠琴眼睛眨了又眨,最後才顫抖著聲音開腔,“四爺——”詐屍啊!
“皇上,身子是自己個兒的,您怎麼能這麼不知道愛惜自己呢?”那湯藥可苦,不像西藥,她一聞那味兒就嘴裡直冒苦水,所以她一直努力把自己養得壯壯的,就是拒絕跟中藥進行親密接觸。
“咳咳……”雍正爺用目光剮了自己的妃子兩眼,合著她以為他樂意怎麼著?
“奴婢都不用問,就知道皇上一定沒學那幅畫上的人把心情放開了,這人心事重了,人的精神就差。再加上皇上您日理萬機,事必躬親的,就算是鐵打的人也是遭不住的啊。”
“你就怕朕舒心是吧?”
“……”耿綠琴困惑以對。
“把人交給他照看,你存心是吧。”
哦,原來是十三的事啊。
裕妃娘娘心領神會,嘴上說道:“病人是要養的,尤其那種病,養就得進補,進補那就得花錢,錢這東西是好東西啊,皇上您說呢?”
雍正爺嘴角抽了一下,莫名覺得有些同情老九。再想到當初那滿滿一匣子的銀票,他就覺得現在自己九弟那心情也不見得比自己好到那裡去,心裡頓時就平衡了。
“那甘家呢?”
“這個呀,俗話說堵不如疏。咱們大清入關都這麼些年了,他們雖然一直沒消停過,可到底折騰不起什麼大浪來。再說了,要瓦解敵人,最好的辦法那是從內部腐蝕。”耿同學振振有詞,其實她壓根沒腹稿完全想哪說哪兒,整個順嘴說。
“腐蝕?”雍正爺對這個詞相當地不感冒。
“他們要反就讓他們反,反正下面不成材官員也有,讓他們順便給清理清理也就是了,還省了咱們的人手,何樂而不為呢。”
雍正爺悟了,心說:你打的竟然是這麼個主意。
“所以,爺,這事您就甭操心了,誰把誰帶溝里還不一定呢。”
雍正爺於是點了點頭,表示此事他暫時不追究了。
因為,他相信就算將來事情發展有所偏差,有她在,偏差的方向被她拉回來再拉得離題萬里也不是什麼太難的事。
正文 第148章
某九說到做到,壞人姻緣的事做得如火如荼。
身在深宮的裕妃娘娘之所以這麼清楚,那是因為自打她回宮之後,一直過了兩年,也就是雍正十年的時候,她可憐的女兒才最終得以出嫁,想來這兩年跟她那兩個腹黑的叔叔做鬥爭十分之辛酸。對裕妃娘娘來說,最扼腕的莫過於——她沒能親自見證這熱鬧滾滾的兩年。
皇宮上空的天也很藍,雲也很白,偶爾也能有一兩隻鳥雀飛過。
有時候耿綠琴站在院子裡看到那些小鳥飛過,心裡極度不平衡,忍不住就會讓身邊的侍衛想著法地把鳥給打下來,關到籠子裡呆兩天,然後再放了。
弘安那不孝的孩子,前兩天跟著他那不著調的二哥出宮去,本來說是去瞧瞧來京探親的弘時哥哥,結果就成了打狗的肉包子,一去無蹤影了。
耿綠琴對此很不慡,但也無可奈何,誰叫她長不了翅膀飛不出去呢?
日子一天天過,幾個月過,後世聞名的圓明園阿哥弘瞻出生了。
這幾年後宮裡一直挺靜的,這冷不丁的有人冒了頭,由貴人而升謙嬪的劉氏立時就成了其他人眼袖的對象。
耿綠琴也是見過這位謙嬪的,模樣挺水,又勝在年輕自然要脫穎而出並不足為怪。
但她覺得過於冒尖並不太好,不過,她想,過些日子,這位少女也就懂得其中的厲害關係了,而那與她並無關係。
裕妃娘娘低調本分地呆在她的安馨院,除了偶爾禍害一下天空路過的鳥雀,基本是與世無爭的。
宮裡的人都知道永壽宮的這位主子素來是不大喜歡拋頭露面的,當然,也別有誰想去招惹這位看著好像不怎麼得寵的資深后妃。
曾經有人無意中看到小太監打扮的裕妃在養心殿出沒,爾後起而效仿,結果卻是被雍正帝厲聲斥退,就此失寵,然後所有人便都知道了,有些事那位主子能做,她們卻是萬萬做不得的。
這就好比先帝的內侍總管李德全被她稱為諳達,在先帝亡後又留在了她的身邊侍候,這宮中的老人都是心知肚明的,也只有一些新進宮人不明深淺才會錯打了算盤。
寵辱不驚,閒看庭前花開花落。
去留無意,漫看天邊雲捲雲舒。
宮裡的人覺得用這兩句詩來形容裕妃的性子那是最合適不過的。
只是,他們不知道這位在他們眼裡無欲無求的人最大的心愿就是出宮去,而這個念頭卻是最最膽大妄為的想法。
時間越接近雍正十三年,耿綠琴就越此忐忑,她總感覺事情不會一帆風順,那種感覺揮之不去。
而這感覺在十二年末的時候終於被落實了——年過不惑之年的裕妃娘娘中大獎了。
得到這個消息的雍正爺龍顏大悅,扔下手邊那一大堆的公務直奔永壽宮而去。
彼時,自打被太醫在診出喜脈就一直苦著臉的裕妃娘娘正無比惆悵地趴在院子裡的小矮几上。
遠遠地穿著侍衛服的某八暗自搖頭笑笑,負著手慢悠悠地走過。
“這大冷天的怎麼讓你們主子擱外面呆著?”雍正爺一進來就看到迴廊下某個人披著狐裘的身影,聲音頓時嚴厲了起來。
“皇上,奴婢想清醒清醒。”老蚌生珠啊,只有生過的人才知道箇中滋味是個啥,她確定不怎麼好。
這轉過年某四就要沒了,這算臨別贈禮?
丫的,這也太扯了!
“清醒什麼?這麼這個表情,太醫。”走近一看她的神情,雍正爺立時轉向旁邊的太醫。
老太醫趕緊回稟,“回皇上,娘娘一切正常。”
“皇上,奴婢真沒事。”我就是鬱悶而已。
“還不扶你們主子回屋?”
雍正爺目光一掃,春喜等人馬上行動。
耿同學雖然不太想回屋,但怕春喜這些人受責難便也就認命了。
“有什麼話不妨給朕說說。”到了屋裡其他人都識趣地退下了,只留下帝妃二人,雍正爺坐到妃子身邊攬著她說話。
“爺,這算怎麼回事嘛,弘曆的兒子都大了,我又懷上了,我都當人奶奶了啊。”沒臉了啊。
“這算什麼事啊,也值得臉苦成這樣。”
她自然也知道這事在這個時代沒啥大不了的,他的小老婆們都比女兒還年輕呢,只是她個人心理上有些接受不了罷了。
接下來的日子裕妃安安穩穩地安她的胎,而宮裡對裕妃有孕一事一直諱莫如深。
春喜那天回來說給耿綠琴聽,她也忍不住皺了皺眉頭,某四搞什麼?這胎是不打算上玉碟的嗎?那怎麼也沒聽他那金口吐個啥玉言出來寬她的心?要不是,怎麼會一點風聲也不讓人露的?
在耿綠琴困惑狐疑中,日子走到了那個歷史性轉折的一天,而當時她正身懷六甲身材臃腫行動不便,接到某四薨掉的消息時整個人都呆了。
半天才回過神來,心裡百味雜陳。
這一天,她盼了好久好久,可是真盼到了,心裡又覺得空空落落的。
畢竟,一起生活了幾十年啊,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夫妻總也不是說說的。
皇帝薨了,妃子們都要去守靈,而就在耿綠琴打算讓春喜攙扶自己去的時候,新皇卻傳來旨意,說裕太妃身有重疾,就不必親到了。
……
丫的,死小子,誰有重疾了?
沒聽說懷個孩子是重疾的?
裕妃娘娘雖然對兒子很冒火,但想想不去就不去了吧,那個地方此時一定是悲悲悽淒的,氣氛對孕婦也確實不太好。
九月初三,乾隆登基,大赦天下。
而沒多久,裕太妃也千辛萬苦地討了旨得已到兒子和親王的府上生活了。
乾隆當然是不想放母親出宮的,自己親媽耶,可惜,玉碟上他親娘另有其人,而他生母也是據此強烈要求到親子府上去生活,為此,和親王小五被自己四哥拿眼刀剜了又剜。
當轎子抬出紫禁城的時候,耿綠琴忍不住掀開轎簾回首宮門,一時百感交集——總算是活著出來了!
出宮的第五天,太妃娘娘就在兒子和親王府生下了第二個女兒,當時把和親王給樂得差一點激動得買鞭炮去放。
當然是差一點,這件事是宮廷密事,不能宣揚。
有一天,裕太妃喝了碗補湯後陷入沉眠,一覺醒來卻發現天變了。
不不,天當然還是那個天,就是從黑夜變成了白天,地點從和親王府變成了一輛正在行駛的馬車廂。
這還不是最驚悚的,最驚悚的是她對面坐著的人。
耿綠琴眼睛眨了又眨,最後才顫抖著聲音開腔,“四爺——”詐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