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要怪就怪你自己嘴饞好吃!昨夜的時候,我們被迫聞了大半夜的烤紅薯香,那香味直往鼻子裡鑽,可我們還不是忍住了?”

  “你啊,就活該回去了,被嫂子好生訓一頓!”

  “唉唉,別啊別啊,你們要幫我瞞住啊,可別告訴我媳婦啊。”

  ……

  這一支隊伍,只是從京城往四面八方去的眾多隊伍之一,但忍不住提前吃了紅薯的,卻不在少數。

  有的隊伍,還遇見了想要買紅薯的外地人,給的價錢還不低,半兩銀子一斤。

  一百斤白白領來的紅薯,轉手就能得五十兩銀子!有些農人就爽快地答應賣了,不但自己賣了,還轉頭就勸同村的人索性也賣了。

  還真有那麼一個村子,還在半道上,就將紅薯全部賣掉了。

  這賣得當然是不划算的,一百斤紅薯賣得五十兩銀子,雖這可能抵得上一般農戶家中兩年的收入。但若是明年開春將這一百斤紅薯育了苗,栽種個七八上十畝地,秋天的收成可想而知!

  如今賣了紅薯,以後又不能第二次去領,終究還是要花錢去買紅薯回來的。或許買進的銀錢要少些,但耽擱掉的那一茬兩茬呢?多的都去了,虧大了!

  不過也有那麼些精明的農人,同行的村人有識得《手冊》上的字的,知曉紅薯是扦插種植。再根據上面說的,大概計算了一下自家的田地……

  然後轉身就與買家商量,等明年春天時,自家育好苗,直接賣給他們紅薯秧苗。掐一把紅薯秧子,價錢在幾十上百文錢不等。

  買家距離近的,估摸著買了秧苗拿回去時不會蔫死,也就定下等明年春天,就到他家去買紅薯秧子。

  這雖然價錢低,但不耽擱自家栽種啊,那錢就是白白得來的,再划算不過了!

  ……

  京城及周邊地界,之後的玉米和棉花推廣,就按照此次紅薯推廣一樣,對照著戶籍黃冊分發。

  至於距離更遠的地方,就直接發到府縣,由府縣衙門負責分發下去。

  由府縣推廣種植過程中,可能會出現一些亂象。比如本來是分發的,結果府縣衙門卻要收錢,且還收高價。

  若真出現這樣的亂象,那就要看那些府縣官員的運氣了,一旦抓住,必然是要脫去他一層皮的!

  紅薯、玉米和棉花的種植推廣,都已算是計劃好了的,黎池心中已有成算,只需踏踏實實地推行下去就行。

  ‘錢糧預算制‘也是這樣,已有七個行省施行下去了,目前並未出現什麼大問題。下一步,就是往剩下的幾個行省推行。

  黎池負責的幾項任務,都在穩步推進著,不需慌、也不用忙,只待水到渠成。

  貞文二十七年,就此一晃而過。

  貞文二十八年,也過得很快。

  總共花費五年時間,‘錢糧預算制‘終於推向了大燕各行省。

  紅薯也又培育出了一茬,依舊留種之後,根據戶籍黃冊統計出的數據,往中北部其他六個行省,運去紅薯,督促他們去推廣種植。

  玉米和棉花,在培育了一茬並留種之後,終於有了多餘的,可以開始分發給百姓們去種植了。

  仿照紅薯推廣種植的模式,用當初分發紅薯時現成的名冊,給京城地界和周邊幾個縣的農戶,都分發了相應數量的玉米和棉籽,依舊附贈上《玉米種植手冊》、《棉花種植手冊》和《棉花的採收及運用手冊》。

  黎池估算了一下,紅薯、玉米和棉花的推廣種植,只需再種一茬,即是明年秋天時,就能完成了!

  貞文二十八年這一年裡,黎池手頭上的任務:‘錢糧預算制‘施行完成,紅薯、玉米和棉花推廣種植順利,完成之日已能預見,就在明年秋季。

  除此之外,這一年裡還有一件值得高興的事情。

  那就是今年八月,黎池的親弟黎溏參加了鄉試,考得舉人。雖然排名中游,但到底是考過了。

  第181章

  貞文二十八年,若白駒之過隙,飛馳而過。

  在趙儉上輩子的軌跡中,貞文二十六年冬就會駕崩的皇帝,不僅撐過了貞文二十六年,且又歷經兩輪寒暑,邁入了貞文二十九年的春天……

  這有脫離既定軌跡的,也有平穩前行,只待水到渠成的。

  ‘錢糧預算制‘方面的公務,黎池業已圓滿完成。再種上一茬紅薯、玉米和棉花,就能在今年秋季,完成推廣種植的任務了。

  值得一提的是,土豆的推廣種植雖不是黎池負責的,但也同樣將在今秋完成推廣種植。

  屆時,讓天下百姓吃飽穿暖的宏願,才終於有了可能性。

  黎池身上所有公務,都在按照既定計劃去完成。且在融雪春暖之前的正月里,還不必去考慮紅薯、玉米和棉花的育種,因此他並不多忙,甚至是還有些清閒。

  於是,貞文二十九年一開年,剛剛過完三天年,黎池這一個將弟弟黎溏扔給明晟幾個好友指點的、‘不負責任‘的哥哥,終於負責了一回!

  “敏學,已經給了你兩天時間,去準備好考試要帶的物品,明天就將開始模擬會試。核檢入場、考題分發等程序,都按照會試的規矩來,就連考題類型、草稿紙和答卷的格式,為兄都是嚴格按照會試的規制準備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