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

  拜訪了趙儉,黎池又趕在休沐日的時候,將明晟、鍾離書等,在翰林院時幾個‘新翰林‘派系的好友約在了雲生樓,吃了一頓酒,敘舊一番。

  今年是翰林院三年一考績的年份,考績過後,明晟、孫玉林和李乾桉依舊待在翰林院,升了半品官。

  像他們這樣,翰林院檢討升編修,翰林院編修升修撰,這樣按部就班地熬資歷,若是幸運的話,每三年就能升半品,這才是翰林官的正確打開方式!

  鍾離書調到史官的位置上去,是因他秉性耿直,沉默寡言不搬弄是非,文采也還過人,正適合起居舍人之職。

  像黎池這樣的,就不能歸於一般的翰林官,要拎出來另算!

  因鍾離書如今的職位,職在記錄皇帝的言行,涉及到保密。因此席上聊天的時候,都自覺地避開了不便與鍾離書聊的話題,免得他難做。

  而且,以後怕是也要與鍾離書避嫌,不能交往太過密切,不然有些事就說不清了。雖不能交往過於密切,但尋常往來也不會斷絕了。鍾離書本來就是一個寡言的,倒也不會太不習慣。

  “……我幼弟敏學,上屆考中了秀才,但考舉人的學識還不夠,便歇了一屆,好好地磨練學識。去年時,他跟著四堂兄跑去了羊城,如今又跟著我回了京城。我想著還是要拜託冠三你們幾個,幫忙指點一下他的文章。”

  明晟哈哈大笑,“和周啊,你一個六元及第的人才,你弟弟還用我們指點?你隨口指點兩句,就能頂大用!”

  “來來,喝酒喝酒!”黎池無奈地搖搖頭,端起酒杯敬了明晟他們一杯。然後才笑著說到:“冠三啊,可讓你逮著機會,這會能來揶揄我了不是?”

  黎池:“唉,若我平日清閒,也就忍著麻煩,自己教導他了。但是,我忙啊,哪有時間精力去教導他?這不,就只好來請託你們,等我弟拿著文章求上門了,能看來我的面子上,指點他一二。

  雖我是六元及第,但我們那一科進士里,除了我,就是你們幾個最厲害了,指導他一個小秀才,還不是綽綽有餘?”

  明晟幾人一想,黎池的確是忙,身兼戶部、禮部和內閣的職位,既要施行‘錢糧預算制‘,又要種植推廣紅薯、玉米和棉花。

  “唉不對!”孫玉林驚呼!

  李乾桉接茬,與孫玉林默契配合,“‘忍著麻煩‘?你自個不想麻煩,就將這‘麻煩‘扔給我們了?!”

  黎池明目張胆地笑著,卻還裝作一本正經地樣子辯解道:“說什麼呢?主要原因還是我忙,我太忙了。”

  孫玉林難得的腦筋轉得快了一回,“除你之外最厲害的?你這話說著,是不是在自誇?”

  一旁的鐘離書,比黎池剛才懶於裝作的一本正經,要好得太多了,他看著真正是一本正經,幫著黎池回答:“榜眼、探花、傳臚還有第五名,確實是我們那屆進士中,除和周外最厲害的四人,這沒問題。以及和周厲害是事實,不是自誇。”

  孫玉林:……

  “哈哈哈!竹帛啊,你果真是很崇拜和周呢!”

  “哈哈哈!”

  ……

  一頓酒,一場談笑,兩年多未見的好友,情誼又是深厚如舊。

  之後黎池又花費幾天時間,去了算是相熟的幾個朝臣府上拜訪,比如戶部、禮部和內閣的上官或前輩。

  接著,比黎池位低的、要與他打交道的官員,打聽到他似乎閒下來了,這才紛紛攜禮前來拜訪。

  比如,在黎池南下羊城時,代理兩廣清吏司職務的戶部主事易楊秀,不但攜禮拜訪,還事無巨細地向黎池匯報了工作。

  黎池與易楊秀相談甚歡。之後吏部在討論接任兩廣清吏司的戶部郎中時,與黎池談起,他就推薦了易楊秀。

  之後果然是易楊秀,越過鄧子萬這個員外郎,接任了兩廣清吏司的郎中之職。這是後事,暫且不提。

  來拜訪黎池的官員,也都差不多來過之後,至此黎池回京後的人情往來諸事,就算是完畢了。

  不過,時間也到了假期的最後幾天。

  黎池就又見了晉商王家的王元楨,與他核對了這兩年(算作三年)的帳目。然後又見了懷柔田莊的管事,訓了話,清點了租子和收成。

  半個月的假期,一晃而過。

  黎池又回去點卯當值了。

  雖然黎池的身上,正經官職是禮部左侍郎,權最重的是文淵閣大學士這個虛銜,但他依舊是在戶部點卯當值。

  只因他要推行‘錢糧預算制‘,貞文帝又給他安了個‘戶部行走‘的職稱,算是特職有特權辦特事。身兼數職這件事情,黎池早已駕輕就熟,並不值得多說。

  ……

  十月底的時候,黎池接到堂兄黎海從浯陽老家寄來的信。

  信中先是說了家中和族中一切都好,報了平安之後,才說正事:

  ‘……家中妻子,在為兄跑商時,根據和周所教方法,總結先前經驗,終於製成了品相還不錯的肥皂和香皂。

  自家人用過,也分與族中人用了,都道是除垢好物,又去縣城裡試水賣過,反響超群!

  為兄打算,帶著家中肥皂和香皂一併兩三千塊,到京城來賣。為兄即日動身,約莫下月上旬至京。‘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