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總覺得好像白忙了一場。”

  “您是指?”

  “誰殺了園子——也許只知道這一點就夠了。”

  加賀甚麼都沒說,指著遠方的天空。

  “西邊好暗啊。”

  “也許會變天吧。”

  康正抬頭觀看天色,也好讓眼淚不會掉下來。

  解說 非整除的“除法文學”

  我知道有種讀者,他們在閱讀一本書前,是絕不會去看相關介紹的,導讀自不待言,甚至連封面、封底文案都儘量略過。究其原因,不外乎想摒除先入為主的觀念,以最純粹的心態欣賞作品,某方面來說也是種自保——尤其是推理小說,既然不知何處會有泄漏關鍵劇情的危險,只好杜絕一切可能管道。

  那麼,可以想見這類讀者在讀完《誰殺了她》之後的反應。“啊,這樣就結束了?”“兇手到底是誰……”“該不會沒寫完就出版吧?”諸如此類的疑惑。

  從這點來看,有點預備知識或許比較好,若是讀過先前獨步出版的東野圭吾隨筆集《大概是最後的招呼》,對本書的“預防針”就更完備了。裡頭詳細記載了這麼寫的理由:一般的猜兇手小說,讀者心態就像《名偵探的守則》其中一篇(意外的兇手)所描述,會以類似賭馬的賠率來猜兇手,並不會認真去推理。東野百般考量之下採用這種寫法,目的就是強迫讀者一起動腦(借用古典推理的理念來說,就是與偵探來一場“智性遊戲”),可說是一種嘗試。本書在日本出版後編輯部接到數不清的詢問電話,網絡上也引起廣泛討論,就這兩點來看算是成功的——儘管作者出版前老是擔心讀者前來抗議。

  會擔心是有理由的。可能有人認為東野杞人憂天,即使是推理小說,結尾不明或是交由讀者決定的作品所在多有,何必這麼提心弔膽?但《誰殺了她》與所謂“開放式結局”或是“哪種結局都不好,乾脆沒有結局”的 riddle story 式(謎題故事)寫法不同,主角康正與系列偵探加賀,最後明顯對真相是有定論的(還特地暗示垃圾筒里的藥包與慣用手的線索,擺明是給讀者的餌)。換言之,這不是“結局交由讀者決定”,而是“我有準備結局但就是不告訴你”,說難聽點,等於是和讀者作對。也難怪東野會惴惴不安了。

  究極本格推理的一場實驗

  本書為加賀恭一郎系列的第三作,前承《沉睡的森林》、《惡意》,但對這位主人公的背景並沒有額外“承上啟下”的著墨(頂多重提一次他拿過兩屆全國劍道冠軍)。內容方面,也多集中在案件的鋪陳,以及為重現真相的反覆辯證,劇情線相對單純,以現今觀點來看,或許會被說成是“推理多故事少”的小說。

  不過我們知道,在“致力於描寫人性的東野”之前,他也有過一段本格推理的求道時期,努力探索內心所能想到的解謎形式。《放學後》、《十字屋敷的小丑》、《沒有兇手的殺人夜》、《雪地殺機》、《名偵探的守則》等書都蘊含東野對“本格推理”的想法、期盼與改革,因而接下來會寫出《誰殺了她》如此具實驗性的作品,也就不意外了。

  他在推理界的前輩土屋隆夫說過:“偵探小說是除法的文學。”提出“事件÷推理∥解決”的算式,主張案件經由推論得出的真相,不能留有任何“餘數”(未解決的部份)。《誰殺了她》的結尾,無疑留下了餘數;然而,這個餘數是否真如想像的那麼大呢?

  或許不少讀者注意到了,本作有個以解謎推理來看相當致命的點:長篇架構下,案件嫌疑犯只有兩人。

  這是缺點嗎?若是一般的解謎推理,它的確是,因為太好猜了。然而在東野刻意刪去部份真相的設計下,它反而成為一種優勢:二選一的推理線不會太複雜,對讀者而言較親切。且康正和加賀還是很貼心地分析案情,幫忙排除各種可能性,經過最後急轉直下的嫌犯告白,很多疑點都解開了(例如桌上為何會有兩個藥包),讀者連共謀、自殺的可能性都不用考慮,因為加賀斬釘截鐵地對康正發誓,他不會以自殺結案,而錄像帶的殺人動機也明白揭示在眼前。換句話說讀者要做的,真的只剩下兩個兇手中挑一個,以及怎麼挑,用甚麼根據判斷而已。

  這樣的解謎推理或可說是留有“餘數”,但不是很大的餘數。或者用另一種說法:它只是無法整除而已。讀者只需稍微動一下腦袋,將算式進展到小數點以下幾位,就能完成這個除法的解,就某方面來看,它並沒有背離土屋隆夫的“除法文學”理念太多。

  不僅如此,《誰殺了她》正因為將讀者拉入推理的行列,使得在本格推理“線索的呈現”上,更存在著莫大創新。

  以往本格推理的線索(或該說“推論出真相所需的材料”),都是偵探隨著故事進行,經由調查一步步得來,也可說是“故事之神”——作者所賦予。然而,作者給予筆下角色的“線索”並不一定會公平地給讀者(這也是許多古典推理作家會強調“公平性”的理由)。

  東野圭吾向讀者下的戰書

  本書在日本出版後,已於網絡上引起討論熱潮,讀者們幾乎已達成共識,認為兇手就是“某個人”了,相信這也符合作者的心愿(如果大家最後各執一詞,東野應該會很苦惱吧)。然而,細觀網友們的推論關鍵,不外乎嫌犯與死者使用刀子、撕藥包的慣用手,以及加賀相當確信不是自殺,最後康正恍然大悟的反應……等上述幾點。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