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地下室里黑糊糊的。

  潘萄順著一個危險的木梯朝下走,走了很深很深,仍然沒到底。她的心越來越暗淡,覺得自己永遠也不可能再上去了……

  傘問緊緊抓著她的手,根本無法掙脫。

  她看不清這個地下室里到底有多大,也看不清四周到底都有什麼東西。她成了一個瞎子。

  終於到了底。

  第六章

  荒野別墅(4)

  傘問一邊拉著她朝前走一邊說:“我愛張淺,很愛很愛她,我願意為她去死。我以為她也愛我。後來我發現她暗地裡跟幾個男人勾勾搭搭,原來她是在利用我,根本沒想嫁給我……”

  終於,他停下了,靜默了半晌,突然說:“到了。”

  潘萄預感到不妙,像瘋了一樣猛地甩開他的手,在黑暗中朝那個木梯方向衝過去。他幾步就追上來,兩隻胳膊像鐵鉗一樣緊緊箍住她,把她拖了回來。

  “放了我!”潘萄歇斯底里地喊起來:“張淺,求求你……”

  “她已經死了,我開車把她撞死了,現在她就躺在你腳下……”傘問死死摟著潘萄,一邊說一邊竟“嗚嗚”哭起來:“我對不起她!你必須留在這裡陪伴她……”

  潘萄大叫一聲:“她沒有死!”

  對方顯然愣了一下,箍住她的兩隻胳膊放鬆了些:“……你說什麼?”

  “她沒有死,剛才我看見她了!”

  “在哪兒?”他似乎是笑著問的。

  “她從地下室走出去了,還跟我說了幾句話!”

  他想了想,突然陰險地說:“你在嚇唬我!”

  “沒有!我還看見她半個腦袋上都是血!”

  他一下就不說話了。

  靜默中,突然有個女人笑了一聲。兩個人都聽見了。

  “這個地下室里還有誰?”潘萄驚惶地問。

  傘問沒有回答。他放開了潘萄,蹲下身子,似乎在地上摸起來。潘萄緊張地等待著,過了好半天,傘問突然驚叫了一聲:“天,她的屍體不見了……”

  黑暗中,一個顫巍巍的聲音響起來:“傘問,你連潘萄都撞不死,能撞死我嗎?”

  話音未落,傘問就發出了一聲慘叫,接著,“撲通”一聲,好像摔在了地上。

  潘萄驚呆了。

  聽起來,傘問好像已經被幹掉了。

  潘萄什麼都看不見,她不知道張淺在什麼方位,不知道她是怎樣弄死了高大的傘問……

  現在,黑暗中只剩下了兩個潘萄。

  實際上,這兩個潘萄才是真正的仇人,而傘問只是攪進來的一個殺手而已。

  潘萄轉身就朝出口跑,結果卻撞在了張淺的身上。

  在黑暗中,張淺說:“我把你的床鋪好了。”

  張淺連殺兩條人命,但是她並沒有逃逸。

  第二天,她穿著銀行的制服,又來上班了——只是那制服上血跡斑斑。

  警察來抓她的時候,她的眼裡突然she出驚恐的光,死死摟住她平時坐的那把椅子不放手,狂亂地嚎叫起來……

  她瘋了。

  第六章

  勇敢的營養

  問:有人說讀恐怖小說是一種心靈的折磨,但是像吃辣椒一樣會上癮,你認同這種觀點嗎?

  答:如果這世界上沒有了辣椒,那將是一件多麼乏味的事!問:你對當前中國恐怖文學創作現狀怎麼看?

  答:恐怖小說屬於通俗文學範疇,“純文學”的作家放不下架子,似乎不屑寫;很多無名的寫手倒是很熱衷,編一些鬼故事,大多發表在網上,其中很多作品層次不高,甚至胡編亂造。這無形中影響了恐怖文學在大家心中的印象。中國真正的恐怖文學註定要產生,因為這是大眾的一種閱讀需求,市場會彌補一切。我算是寫下這開創性一筆的先行者中的一員。恐怖這種題材同樣是一個艱深的課題,需要眾多有志於此的作家一起探討、摸索、前進。

  問:您能不能給這種恐怖下一個定義?

  答:真正的恐怖不是“青面獠牙”、“血盆大口”那類東西,那類東西固然能嚇人一跳,但那是驚怵,不是恐怖。真正的恐怖是心理上的壓力和精神上的浮力。所謂壓力,就是像黑夜一樣慢慢滲透你的內心,最後鋪天蓋地,撕不破,掙不脫,逃不開,推不翻;所謂浮力,就是生命那種無根無據、找不到終極歸宿的飄忽感。

  問:你寫恐怖小說的靈感何在?像古代蒲松齡的作品、當代葉永烈的一些偵破題材的作品、“文革”中的恐怖小說手抄本以及國外史蒂芬·金的恐怖作品,對你是否產生過影響?

  答:我讀別人的書比較少,跟文學圈也基本沒有來往。我最相信的一個人是自己,別人很難影響我。我的靈感來自黑夜。我的內心很敏感,恐怖故事旺盛地生長著。

  問:在現實中,你的膽子是不是特別大?有沒有被自己的作品嚇著過?

  答:我骨子裡是一個很明朗的人。剛開始寫恐怖小說的那些日子,突然迸出的某個想像也曾經讓我毛骨悚然。但是,寫著寫著,我坐在打字機前的腰杆就越來越直了。我觸摸了恐怖,撕毀了恐怖,嘲笑了恐怖。我相信,讀者同我的心理歷程會相同——把恐怖消滅掉,它就會變成勇敢的營養。

  問:您為什麼不寫散文了?我認為能成為經典的往往都是一些愛情題材的小說,比如《紅樓夢》,對此您怎麼看?

  答:我崇拜美好的愛情。過去我寫愛情,因為那時候年齡小,關注的都是人性中美的東西;現在年齡大了,關注的都是人性中惡的東西,於是三十五歲開始學習寫小說,寫恐怖小說。其實,恐怖小說同樣可以成為經典,只是我們的筆力沒達到而已。另外,我還知道,人們輕易不會褻瀆愛情故事,因為它秋波嬌好。但是,大家對恐怖故事常常會踩上幾腳,因為它長得似乎有點醜陋。我知道這個風險,但是,我能夠承擔。其實,一棵青綠的竹子和一塊斑駁的石頭,它們都是美的。

  問:中國有著深厚的鬼神文化積澱,想創作有異於西方的恐怖小說,是不是就意味著必須把鬼當成主角?

  答:把鬼作為恐怖小說的主角,那是淺薄的技術。

  真正恐怖的東西比老百姓創造出來的妖魔鬼怪更遙遠,更深邃,更壓迫。它在我們的內心的寸土裡孳生,蟄伏。那都是我們自己養殖的。

  可以說,每個人都懷揣恐怖。也許,這種感覺被白晝的嘈雜、疲於奔命的忙亂所遮蔽,但是,孤獨的你在漆黑的午夜裡突然孤獨地醒來,常常會觸摸到它的存在,感到莫名其妙的恐懼滿心生長:靈魂沒有終極歸宿,災難十面埋伏,偶然預示著某種必然,巧合遮蓋著某種應和……害怕突然失去最親近的人,害怕絕症突然降臨自身,害怕突然失去目前的一切,害怕突然天塌地陷,害怕死亡那無邊無際的陰影,害怕冥冥中那人類永無法探知的神秘……

  就像黑夜占據了我們漫長的時間,恐懼占據了我們的一部分精神空間。我們不能迴避這個,我們的文學藝術不能只呈現祥和、安寧、恬美,永遠晴空萬里那是不健全的天氣。天有陰晴,月有圓缺,經歷了冰雹雨雪之後的晴朗,才是成熟的,正常的,真實的。恐怖不是結果,而是過程。我在作品中展現了恐怖,解構了恐怖,目的是提倡健康的心態,尋求明朗的人生。

  心理醫生關心我們的心理問題(他們也只是外貌具備了正常人的特徵而已),可他們能解決的僅僅是“情感偏差”、“工作壓力”之類,其實離題十萬八千里。我們的心理都不健康,但是要經過極其曲折的心路才能到達那陰暗的一角。我的理想就是用我的文字給大家進行心理殺毒。

  抗恐怖心理測試答案

  1.你脆弱。做事不果決,為人不專斷;容易被說服,被吸引。不過,你的內部天生有一種調節機制,在無意識中,暗暗幫助你化解開一個個心理障礙。

  2.你是一個心理很正常的人。不過,你要拒絕平庸。

  3.你心理的被暗示性最強,極容易出現某些偏差。也許我對其他三種人的測試都不正確,但是我對你的判斷絕不會有大錯,因為我選的跟你一樣。

  4.你需要清理一下內心。和選擇2、3、4的人比起來,你的神經不一定最健壯,但是你對恐怖的免疫力一定最強。

  (全文完)

  附:【本作品來自網際網路,本人不做任何負責】版權歸原文作者!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