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7頁
說到親戚,不得不提的還有那位史大姑娘。當年史家被抄,史湘雲由忠勇伯府牽線搭橋,送去了富察氏府上,教養小少爺傅恆。近幾年鳳姐還曾去富察氏府上看過湘雲一回,回來說是富察氏家教甚好,一家上下對湘雲都頗為尊重,而湘雲本人頗有才學,因此傅恆小小年紀就出落得知書達理,這也間接幫湘雲在那府里站穩了腳跟。
賈璉想到湘雲,少不了感嘆一回史家。史家被抄家之後,近年來又受了一回罪,在“阿其那”倒台之後,被人翻出來當年曾向“阿其那”送過五名女子。“阿其那”是今上最痛恨的政敵,史鼐史鼎的罪孽自然立時更加一層。賈璉心想,這便是旁人所說的,“因嫌紗帽小,致使鎖枷扛”。唯一值得慶幸的,便是湘雲這樣完全無辜的人,並未在這次後續中受到牽連。
除了湘雲以外,還有一位,原本是自家親眷,後來成了賈府“自己人”的,就是寶玉的媳婦兒寶釵。寶釵嫁與寶玉的時候,賈璉正在山西為官,沒有見證這一出,但大致聽說過,寶玉原本並不算情願,這門親多是王夫人張羅的,但寶玉即便不情願,他也沒有理由拒絕,因此娶了寶釵。娶了寶釵之後,他們兩人的確處得不錯,相敬如賓,而且各得其所。寶釵得了個夫婿,寶玉也終於沒有爹娘一直在耳後催婚了。可是,怎麼這一對“寶”,給人的感覺總像是各過各的呢?
此刻寶玉立在賈璉身邊,對堂兄說:“璉二哥,算來這日子過得好快。”
賈璉想想也是,這一晃眼,已經是雍正十年了。
“璉二哥有沒有這種感覺,好像這日子跟咱們想的,有點不大一樣?”寶玉冷不丁問,“我有時晚間做夢,會夢見咱家也跟史家,跟寧府一樣,‘呼啦’一下就敗下去了,獲罪的獲罪,流散的流散,待到早間醒來的時候,一想才想起,撫撫胸口慶幸,還好,咱家還沒敗。”
寶玉說的“沒敗”二字,在賈璉看起來,也不盡然。與史家和寧府不同,榮府與王家,不是像寶玉說的那樣,一夕之間就“樹倒猢猻散”,而是慢慢地、無聲無息地,從官場中體面退場。賈史王薛四大家的盛況早已不復,所謂“護官符”早成一張廢紙,賈璉雖然仕途平順,但是在朝中他只能獨力支撐,在他身後,榮府只會成為普通的鄉紳富戶,漸漸地泯然眾人。
但即便如此,榮府子孫有繼,生活富足,不曾遭受抄家下獄之苦,他們依舊是幸運的。
“好些姐姐妹妹的生平故事,我想來想去,總覺得和我腦海中的不一樣。甚至有些姐妹我都無緣識荊,實在是可嘆……”寶玉說著又胡愁亂恨了起來。
寶玉這麼一說,賈璉突然也想起來了。他也有這種感覺,好像很多事都不大一樣了,仿佛冥冥中有一隻手,將他這一生中的不少起伏都抹平了去。這究竟是怎麼回事?
賈璉正在沉思,忽聽得外頭隱隱的木魚聲響,念了一句佛,接著道:“若有那命格不符,運數顛倒之事,我們善能解決。不能解決的,至少也能解釋。”
好麼,這個詞兒,倒是新鮮有趣。
不曉得為什麼,賈璉即便在二門內,也能聽見榮府的門房在驅趕來人,“沒看見人家在辦喜事兒麼?你們這和尚道士的,別來咱們府上湊熱鬧行不行?”
只聽那敲木魚的趕緊答覆:“我們不進府,不進府!我們就是等那需要解惑的出來,他自己會出來。”
賈璉聽見這話,便覺身不由己,抬腳邁步,便馬上來到了榮府門外。果然見門外有一個癩頭和尚,一個跛足道士。那和尚用木魚槌指著賈璉,笑道:“瞧,這不就出來了?”
賈璉望著眼前這一僧一道,不知道該如何開口,只覺得那道士突然塞了一樣東西在自己手裡:“我有個好東西給你。這叫做‘風月寶鑑’,此物出於太虛幻境空靈殿上,警幻仙子所制。專治……”
旁邊那和尚趕緊喊停,“這套陳詞兒,就別拿出來反覆說了。賈大人,你若想知道前因後果,就看看這鏡子,只不過切記一點,先看反面,最後看正面。依這順序看過,你會明白一切。”
賈璉陡然被人塞了面鏡子在手裡,有些茫然,低頭便看,只見那和尚將鏡子遞到他手裡的時候,便是反面。
賈璉看著鏡子中的鏡像,漸漸地,覺得他背後出了一身的冷汗。只見鏡子中他的人生完全是另一副模樣:少年時固然是意氣風發,但卻庸碌而不自知,只曉得忙些庶務,無緣仕途;固然是坐擁嬌妻美妾,心思卻全在偷雞摸狗上,再加上膝下無子,令他孝期納妾,導致夫妻反目,宅無寧日……他們夫妻又親手埋下無數隱患,最終榮府也和寧府一樣,落得個抄家的下場。
最詭異的是,榮府被抄,竟然是為了二十把扇子,而那扇子的原主,竟和他的知交好友石詠生得一模一樣。
賈璉默默地看完,心中謎團更甚,想起那和尚道士的話,疑疑惑惑地舉起手中的鏡子,翻過一面。只見那正面立著一個人,滿眼依戀,望著賈璉。賈璉卻全無印象,根本記不起來了。
“你是誰?”賈璉記起剛才那和尚說的,先看反面,再照正面,就能明白一切。他曉得這個人是解謎的關鍵,可是他真的記不起來京中的這名俊俏小生了——等等,俊俏小生?
賈璉想到湘雲,少不了感嘆一回史家。史家被抄家之後,近年來又受了一回罪,在“阿其那”倒台之後,被人翻出來當年曾向“阿其那”送過五名女子。“阿其那”是今上最痛恨的政敵,史鼐史鼎的罪孽自然立時更加一層。賈璉心想,這便是旁人所說的,“因嫌紗帽小,致使鎖枷扛”。唯一值得慶幸的,便是湘雲這樣完全無辜的人,並未在這次後續中受到牽連。
除了湘雲以外,還有一位,原本是自家親眷,後來成了賈府“自己人”的,就是寶玉的媳婦兒寶釵。寶釵嫁與寶玉的時候,賈璉正在山西為官,沒有見證這一出,但大致聽說過,寶玉原本並不算情願,這門親多是王夫人張羅的,但寶玉即便不情願,他也沒有理由拒絕,因此娶了寶釵。娶了寶釵之後,他們兩人的確處得不錯,相敬如賓,而且各得其所。寶釵得了個夫婿,寶玉也終於沒有爹娘一直在耳後催婚了。可是,怎麼這一對“寶”,給人的感覺總像是各過各的呢?
此刻寶玉立在賈璉身邊,對堂兄說:“璉二哥,算來這日子過得好快。”
賈璉想想也是,這一晃眼,已經是雍正十年了。
“璉二哥有沒有這種感覺,好像這日子跟咱們想的,有點不大一樣?”寶玉冷不丁問,“我有時晚間做夢,會夢見咱家也跟史家,跟寧府一樣,‘呼啦’一下就敗下去了,獲罪的獲罪,流散的流散,待到早間醒來的時候,一想才想起,撫撫胸口慶幸,還好,咱家還沒敗。”
寶玉說的“沒敗”二字,在賈璉看起來,也不盡然。與史家和寧府不同,榮府與王家,不是像寶玉說的那樣,一夕之間就“樹倒猢猻散”,而是慢慢地、無聲無息地,從官場中體面退場。賈史王薛四大家的盛況早已不復,所謂“護官符”早成一張廢紙,賈璉雖然仕途平順,但是在朝中他只能獨力支撐,在他身後,榮府只會成為普通的鄉紳富戶,漸漸地泯然眾人。
但即便如此,榮府子孫有繼,生活富足,不曾遭受抄家下獄之苦,他們依舊是幸運的。
“好些姐姐妹妹的生平故事,我想來想去,總覺得和我腦海中的不一樣。甚至有些姐妹我都無緣識荊,實在是可嘆……”寶玉說著又胡愁亂恨了起來。
寶玉這麼一說,賈璉突然也想起來了。他也有這種感覺,好像很多事都不大一樣了,仿佛冥冥中有一隻手,將他這一生中的不少起伏都抹平了去。這究竟是怎麼回事?
賈璉正在沉思,忽聽得外頭隱隱的木魚聲響,念了一句佛,接著道:“若有那命格不符,運數顛倒之事,我們善能解決。不能解決的,至少也能解釋。”
好麼,這個詞兒,倒是新鮮有趣。
不曉得為什麼,賈璉即便在二門內,也能聽見榮府的門房在驅趕來人,“沒看見人家在辦喜事兒麼?你們這和尚道士的,別來咱們府上湊熱鬧行不行?”
只聽那敲木魚的趕緊答覆:“我們不進府,不進府!我們就是等那需要解惑的出來,他自己會出來。”
賈璉聽見這話,便覺身不由己,抬腳邁步,便馬上來到了榮府門外。果然見門外有一個癩頭和尚,一個跛足道士。那和尚用木魚槌指著賈璉,笑道:“瞧,這不就出來了?”
賈璉望著眼前這一僧一道,不知道該如何開口,只覺得那道士突然塞了一樣東西在自己手裡:“我有個好東西給你。這叫做‘風月寶鑑’,此物出於太虛幻境空靈殿上,警幻仙子所制。專治……”
旁邊那和尚趕緊喊停,“這套陳詞兒,就別拿出來反覆說了。賈大人,你若想知道前因後果,就看看這鏡子,只不過切記一點,先看反面,最後看正面。依這順序看過,你會明白一切。”
賈璉陡然被人塞了面鏡子在手裡,有些茫然,低頭便看,只見那和尚將鏡子遞到他手裡的時候,便是反面。
賈璉看著鏡子中的鏡像,漸漸地,覺得他背後出了一身的冷汗。只見鏡子中他的人生完全是另一副模樣:少年時固然是意氣風發,但卻庸碌而不自知,只曉得忙些庶務,無緣仕途;固然是坐擁嬌妻美妾,心思卻全在偷雞摸狗上,再加上膝下無子,令他孝期納妾,導致夫妻反目,宅無寧日……他們夫妻又親手埋下無數隱患,最終榮府也和寧府一樣,落得個抄家的下場。
最詭異的是,榮府被抄,竟然是為了二十把扇子,而那扇子的原主,竟和他的知交好友石詠生得一模一樣。
賈璉默默地看完,心中謎團更甚,想起那和尚道士的話,疑疑惑惑地舉起手中的鏡子,翻過一面。只見那正面立著一個人,滿眼依戀,望著賈璉。賈璉卻全無印象,根本記不起來了。
“你是誰?”賈璉記起剛才那和尚說的,先看反面,再照正面,就能明白一切。他曉得這個人是解謎的關鍵,可是他真的記不起來京中的這名俊俏小生了——等等,俊俏小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