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頁
他們走出雪原後,穿過許多城鎮村莊,一路往海濱港口去。
以二人的境界,只要不願現身,天下極少有人能察覺行跡。
東陸不是主戰場,未有道魔衝突,氣氛卻比往日更緊張。許多人湧入城鎮,除了以前十二宮的弟子,還有參加遠征魔修大軍的散修。與深淵下魔物的契約被廢除後,前方戰事失利,不少魔修重回故土。然而雪原的靈氣劇變,靈脈震盪餘波猶存,無人敢輕易踏足。
十二宮中超過一半的宮主隕落,留在通天雪峰上的頂尖魔道強者又盡數死在臨淵劍下,因此如今的東陸多方割據,不同勢力互不相容,比戰前更混亂。
臨近雪原邊最大的城池,風裡吹來濃重的血腥氣。
城外的大道上,土地被染成黑紫色,望去遍野殘屍。未乾涸的鮮血汩汩流淌,蔓延到兩人腳邊。魔尊望了一眼城頭殘破的旌旗,“我們換條路。”
這已是一座死城了。
殷璧越站在腥風中,神思發散,由此地回溯,許多畫面不卜自明。
“若有一方強者實力遠勝其它,規則可立,東陸可定。統一之後,必要修養生息,天下難起戰火,至少百餘年安穩。”
身邊的人聞言似笑非笑,“難道你希望我此時入局,一統東陸,重振魔宮?”
殷璧越一怔,“怎麼可能?要是能重來,我希望你從不曾修魔。”
“不用費心了,時也運也,沒有我也會有別人。倒是你,這麼多年,骨子裡還是悲天憫人。”
殷璧越失笑,總覺得哪裡不對,卻說不出原因。
於是他們繼續走。
走過廝殺之後的硝煙狼藉,白雪覆蓋下的山川河流。殷璧越有了往昔記憶,對大道的感悟愈發接近做真仙時。行走的步法也暗合天地至理,只要心思沉靜,便無時無刻不在修行。
到荒原時正是落日熔金,他想起就是在這裡,師父教他殺人的劍法。
後來自己坐在那顆大樹上,讀多年前自己寫下的筆記。世間事真是難以預料。
走了半月,他漸漸卸下最初的防備,兩人之間說話反而少了,更多時候是各自沉默。
魔尊也不再提起舊事。他們就像最普通的同門師兄弟,結伴下山遊歷。路過山水萬重,也看風景也修行。
這一日,將要走出荒原時,殷璧越開口道,“我覺得自己心境有問題。”
“哪裡有問題?”
“隨著修為提升,似乎越來越平靜了。”
魔尊看著他的眼,“你當年得道,於萬念俱灰之時,返天地之初,窮一己之力探求超脫。萬事萬物都舍的下,如何不平靜。現在不過是重走舊路。”
殷璧越怔然,終於明白哪裡不對了。
他看到混戰的東陸,慘烈的廝殺,心中感嘆,卻沒有想過自己去改變。想起師父還在時的日子,也只是傷感於物是人非,沒有要探求如何開劍冢的念頭。他的心境,越來越像這個世界的旁觀者。
或許不是時間久遠,記不清前世得道之後的情緒。
而是因為那時,他已近乎沒有情緒。
真是可怕。
從前的記憶再次浮現,他曾在離此地不足百里遠的珉江,對莫長淵說“我已了無牽掛,將要道證虛空,身在何處沒有區別。”莫長淵因此與他徹底決裂,他才有所觸動。
殷璧越道,“我怕這不是重走求道舊路,而是重蹈覆轍。”
魔尊負手笑道,“怕什麼,就算你是得太上無情道的命,怎麼重來都會成真仙,我也不會看著你成為冷心冷情的模樣。”
殷璧越不再說話。舉步向前走去。視野盡頭,已能看到海濱港口的城牆輪廓。
他很想洛明川,想師兄能回來,要是能抱一下,或許什麼問題都解決了。
******
洛明川是可以感知外界的。甚至可以與魔尊對話。
離開隕星淵時,殘魂吸收了深淵裡剩餘的魔氣,將他困在識海深處,卻不能使他完全沉睡。
他猜到了師弟要去找掌院先生求助,也聽見了那句“有什麼話不妨直說,我不擅長揣摩人心。”
師弟之靈慧,果然遠勝於他。
對於許多事情的領悟,與修為高低無關,只與年歲閱歷有關。
如果興善寺里經歷幻境之後,沒有師弟堅持要說清楚,只怕他們現在已橫生許多猜疑誤會。最差的結果就是類同前世,到死也不曾明了心意。
洛明川說,“他的感情在慢慢剝離。他現在需要我。”
魔尊在識海中嗤笑一聲。
他們兩人本就為一體,彼此清楚除了融合為一,目前沒有方法根除對方。即使能滅去一魂,另一人也會受影響。
這樣的情況下,即使萬分不情願,也不得不承認以殷璧越眼下的情況,他們最好的方法,就是將身體控制權還給洛明川。
魔尊卻沒有這樣做。
斗轉星移,又走了三日。
風裡有了腥咸和cháo氣,舉目能望見白色的燈塔與海鳥。趕上一隊遠征魔修渡海回歸,城裡人流如織,他們逆著人cháo前行,來到航船停泊的港口。
有風塵僕僕,神色疲憊的修行者,有依然逐利,出海貿易的商人,還有亂世中小心謹慎的普通人,嘈雜而混亂,人間的眾生百態。
殷璧越想問問對方,是租船還是直接渡海。
剛一回頭,猝不及防就被拉進懷抱中。
強硬的親吻落下,濕熱中莫名帶著冷意。
須臾的怔愣之後,他面無表情的推開對方,拂袖乘風而去。
只是覺得無法接受,沒有生氣也沒有窘迫。
洛明川眩暈一瞬,意識重新控制了身體。來不及質問魔尊,就乘奔御風追上去。
“師弟——”
殷璧越身形一頓,回頭看他,眼裡笑意似有似無,“師兄回來了。”
洛明川不知如何言語。
並肩來時,師弟拉著他衣袖感嘆,“以前是師父帶我飛,現在是師兄帶我飛,我什麼時候才能自己飛呢?”
現在的海風與雲都沒有不同,那人卻立在雲端。三千白髮,一身清淨。
神色像極了他們地牢初見時,也像得道後的意凌霄——好一個真仙模樣。
在這一刻,他突然覺得,那些曾毫無保留、彼此擁有的記憶,是他大夢一場。
夢醒之後,師弟還是那個無欲無求,萬事不掛心的世外仙人。
識海里有聲音響起,“看他現在的樣子,好像過往濃烈的愛啊恨啊貪嗔痴怨,全是我一個人的事。”
洛明川明白了殘魂的想法。
“不可能,我不會束縛他強迫他。”
魔尊輕輕笑了,“希望幾日之後,你還會這麼想。”
作者有話要說: 精分患者不定期轉換,隨機激活。一大波小夥伴正在隨機上線的路上閉月懵逼臉:真仙心境太可怕,師兄說服不了我怎麼辦
洛明川:可以試試睡服?
第109章 手中有劍,心中有他
殷璧越能肯定自己是欣喜的。對上師兄溫和包容的目光,發自內心的歡喜假不了。
他笑起來,幾乎要鬆一口氣。
閃念之間卻想起自己送別師父後,在浮空海邊與師兄重逢的情景,自己克制不住的撲上去,伸手抱住了對方。記憶里的畫面還歷歷在目,那時的心情卻模糊了。
所以現在的狀態依然不對。
真是麻煩。
洛明川什麼也沒說,只是上前握住了師弟的手。
殷璧越用力回握了一下,忽而撲面的凜冽寒風褪去,像是被無形的屏障阻隔在外。
下意識做了這些,才想起以他與師兄的修為,區區朔風何足為懼。
又稍感欣慰,因為師父曾交代過,以後帶人駕雲,要記得擋風。
自己還記得師父說過的話,還算有救。
探求大道的同時感情被逐漸剝離。但停止問道怎麼開劍冢尋師父?怎麼與莫測的命運抗爭?
希望無所不知的掌院先生會有辦法。
波濤洶湧的大海在他們腳下飛逝,不時有巨大的海獸躍出海面,雲端上只能看到一閃而過的黑影。
更高天空上有日光透過厚重的雲層落下,風起雲湧間光影變幻,氣象恢弘壯闊,時時不同。
***********
雲陽城經過艱難的守城之戰,可比傷筋動骨。此時戰後狼藉仍在,城外荒野卻有北陸的駐軍安營紮寨,總算讓人安心不少。一位教習先生正帶著十餘學子,以輕身術懸於高聳的城牆,修補黑磚上破損的符文。城牆下還站著不少人,等著接替他們。
雲陽城在翻新擴建時,由掌院先生親自繪圖,中陸幾大世家出資。當初選擇在每塊磚上雕刻符紋,而不是整面城牆設立可被激發的禁制,確實工序更繁複。刻符者至少需要凝神境以上的修為,神識不弱,且對符道有研究。
因此城牆新建進程極為緩慢,可是亞聖做的決定,縱然人們有疑惑不耐,也沒人敢多說什麼。
戰時磚牆上的符紋連成陣法,防禦敵人攻擊的程度不可思議。如今平靜下來,教習先生們想起多年前的舊事,不禁生出許多猜測感嘆。難道先生那時便算到雲陽城要遭此一劫?天下必有此一戰?
城牆下的學子們等著接替,有熟識的便開始說話。然而戰場狼藉當前,也說不出什麼輕鬆的趣事。
“話說我那晚就在城牆上,魔修似乎是突然潰不成軍的……在北陸軍隊到來前,就現出頹態了。”
“現在想想,確實蹊蹺。”
眾說紛紜,人群中忽而有人開口道,“…據說他們的戰力與隕星淵有關,而滄涯山有大人物去東陸,封印了深淵。”他說這話時下意識壓低了聲音,還是有許多人聽到。
一時間都是吸氣聲。
“誰能封印深淵……”抬手指了指天,“難道是……”
難道是聖人回來了麼?
“真的麼?怎麼回事兒?”
若是劍聖真的回來了,一人可攻城滅國,什麼魔修都不足為懼了。
那位學子低下頭去,“我也只聽說了一句,大人物事情,誰知道那麼清楚?”
話題被刻意避開。
“魔軍這次遭重創,頂尖強者所剩無幾,我看是不會再渡海遠征了……眼下還是我們強些。”
家園的破財,戰爭的殘酷,同伴的重傷或離世,都讓他們生出厭戰情緒來。
有人搖頭,依然不樂觀,“六亞聖只余無妄大師一人能戰,大師佛法精深,卻……”
雖說經此戰亂動盪,打破了亞聖在人們心中近乎無所不能的神明印象,但依然是一般人不敢妄議的。也不用再說下去,每個人都明白了他的意思。佛修不善戰。
要是有哪個大人物能成聖就好了。
不止在雲陽城學府,在濂澗宗,在南陸的葉城,在各地各處,都有人這樣想。
殷璧越二人路過聊天的學子,路過城門的禁制,舉步入城,沒有人注意到他們。
正是燈火近黃昏。
城裡依然高樓林立,光線明亮。卻不是從前太平年歲的花樓歌台,金宮燈與紅燈籠。而是各戶門前點燃的火把,還有一些建築物上陣法的光圈。
一路走來各戶封門落鎖,街上只有形色匆匆的修行者。
只有學府沒變。遠遠就能望見藏書樓里的燈光。
殷璧越數不清這是第幾次來這裡了。記得初次見掌院先生時,還是如履薄冰的緊張。
走到熟悉的巷口,有人出來相迎。不是紅衣垂髫的小童或青色長衫的學子,是一位穿皆空寺僧袍的年輕僧人。雙掌合十宣了一聲佛號,低眉垂眼道,“家師與先生在院中對弈,貧僧引二位施主前去。”
洛明川道了一聲有勞,對身邊人安撫的笑了笑。
殷璧越知道師兄是想讓自己放心。
能與掌院先生下棋的,皆空寺只有無妄法師,佛修精通醫理,有他在學府,先生應無大礙。若是有事,哪裡有心思對弈?
他對掌院先生的心情複雜。雖然先生曾參與設局,他們差點死在興善寺里。但幾次救他助他,付出甚大,他早已拿對方當作敬重的長輩。
還是那個不起眼的小門,推開後直通種滿槐樹的院子。
寒風蕭瑟,以往繁盛的高木花架都只余枯枝殘葉。
院中兩人在石案前對坐,一方棋盤被鮫油燈台照亮。分明是略顯淒涼的景象,卻莫名有種灑脫自在。
掌院先生身穿玄色鶴氅,懷裡抱著手爐。剛絞殺了對方的長龍,正興致勃勃的往棋簍里收子,看見他們笑起來,“你看,我就說一定行的。”
無妄道了聲阿彌陀佛。算是默認了。
引路的僧人退下去,殷璧越和洛明川上前見禮,依然是弟子禮。
殷璧越道,“謝大師浮空海邊點化之恩。”
對方以佛門獅子吼絕學為他喝破迷障,想來自身消耗極大。
無妄搖頭,“以你之通達定會開悟,無非時間早晚,當不得謝。”
掌院先生道,“來,坐下聊聊。”
石案不大,今晚正好備了四把藤椅。
殷璧越入座後微微一怔,驀然抬眼,不可置信的看向先生。
境界達到一定程度,氣息收放自如,滴水不露,返璞歸真。是故劍聖行於市井時,真如少年公子。掌院先生喝茶看書時,真如富貴閒人。
但現在不一樣,距離近了殷璧越才發覺,隱隱籠罩學府的亞聖威壓,僅僅來自無妄法師。
殷璧越在這一刻,竟不知如何開口。
先生的修為沒有了。
觀星可窺天機,領悟無上空間妙法,摔杯擲盞,改換千里外雲雨陰晴的先生,變成了一個普通人。
當事人卻渾然不在意,“一點修為而已。從前與你說過的那株碧流光,我也吃了一部分,命還長著呢,大不了從頭修行。”
碧流光食花葉者,靈脈根骨淨化且容貌不變,食根精者神識凝練且壽元漫長。
以二人的境界,只要不願現身,天下極少有人能察覺行跡。
東陸不是主戰場,未有道魔衝突,氣氛卻比往日更緊張。許多人湧入城鎮,除了以前十二宮的弟子,還有參加遠征魔修大軍的散修。與深淵下魔物的契約被廢除後,前方戰事失利,不少魔修重回故土。然而雪原的靈氣劇變,靈脈震盪餘波猶存,無人敢輕易踏足。
十二宮中超過一半的宮主隕落,留在通天雪峰上的頂尖魔道強者又盡數死在臨淵劍下,因此如今的東陸多方割據,不同勢力互不相容,比戰前更混亂。
臨近雪原邊最大的城池,風裡吹來濃重的血腥氣。
城外的大道上,土地被染成黑紫色,望去遍野殘屍。未乾涸的鮮血汩汩流淌,蔓延到兩人腳邊。魔尊望了一眼城頭殘破的旌旗,“我們換條路。”
這已是一座死城了。
殷璧越站在腥風中,神思發散,由此地回溯,許多畫面不卜自明。
“若有一方強者實力遠勝其它,規則可立,東陸可定。統一之後,必要修養生息,天下難起戰火,至少百餘年安穩。”
身邊的人聞言似笑非笑,“難道你希望我此時入局,一統東陸,重振魔宮?”
殷璧越一怔,“怎麼可能?要是能重來,我希望你從不曾修魔。”
“不用費心了,時也運也,沒有我也會有別人。倒是你,這麼多年,骨子裡還是悲天憫人。”
殷璧越失笑,總覺得哪裡不對,卻說不出原因。
於是他們繼續走。
走過廝殺之後的硝煙狼藉,白雪覆蓋下的山川河流。殷璧越有了往昔記憶,對大道的感悟愈發接近做真仙時。行走的步法也暗合天地至理,只要心思沉靜,便無時無刻不在修行。
到荒原時正是落日熔金,他想起就是在這裡,師父教他殺人的劍法。
後來自己坐在那顆大樹上,讀多年前自己寫下的筆記。世間事真是難以預料。
走了半月,他漸漸卸下最初的防備,兩人之間說話反而少了,更多時候是各自沉默。
魔尊也不再提起舊事。他們就像最普通的同門師兄弟,結伴下山遊歷。路過山水萬重,也看風景也修行。
這一日,將要走出荒原時,殷璧越開口道,“我覺得自己心境有問題。”
“哪裡有問題?”
“隨著修為提升,似乎越來越平靜了。”
魔尊看著他的眼,“你當年得道,於萬念俱灰之時,返天地之初,窮一己之力探求超脫。萬事萬物都舍的下,如何不平靜。現在不過是重走舊路。”
殷璧越怔然,終於明白哪裡不對了。
他看到混戰的東陸,慘烈的廝殺,心中感嘆,卻沒有想過自己去改變。想起師父還在時的日子,也只是傷感於物是人非,沒有要探求如何開劍冢的念頭。他的心境,越來越像這個世界的旁觀者。
或許不是時間久遠,記不清前世得道之後的情緒。
而是因為那時,他已近乎沒有情緒。
真是可怕。
從前的記憶再次浮現,他曾在離此地不足百里遠的珉江,對莫長淵說“我已了無牽掛,將要道證虛空,身在何處沒有區別。”莫長淵因此與他徹底決裂,他才有所觸動。
殷璧越道,“我怕這不是重走求道舊路,而是重蹈覆轍。”
魔尊負手笑道,“怕什麼,就算你是得太上無情道的命,怎麼重來都會成真仙,我也不會看著你成為冷心冷情的模樣。”
殷璧越不再說話。舉步向前走去。視野盡頭,已能看到海濱港口的城牆輪廓。
他很想洛明川,想師兄能回來,要是能抱一下,或許什麼問題都解決了。
******
洛明川是可以感知外界的。甚至可以與魔尊對話。
離開隕星淵時,殘魂吸收了深淵裡剩餘的魔氣,將他困在識海深處,卻不能使他完全沉睡。
他猜到了師弟要去找掌院先生求助,也聽見了那句“有什麼話不妨直說,我不擅長揣摩人心。”
師弟之靈慧,果然遠勝於他。
對於許多事情的領悟,與修為高低無關,只與年歲閱歷有關。
如果興善寺里經歷幻境之後,沒有師弟堅持要說清楚,只怕他們現在已橫生許多猜疑誤會。最差的結果就是類同前世,到死也不曾明了心意。
洛明川說,“他的感情在慢慢剝離。他現在需要我。”
魔尊在識海中嗤笑一聲。
他們兩人本就為一體,彼此清楚除了融合為一,目前沒有方法根除對方。即使能滅去一魂,另一人也會受影響。
這樣的情況下,即使萬分不情願,也不得不承認以殷璧越眼下的情況,他們最好的方法,就是將身體控制權還給洛明川。
魔尊卻沒有這樣做。
斗轉星移,又走了三日。
風裡有了腥咸和cháo氣,舉目能望見白色的燈塔與海鳥。趕上一隊遠征魔修渡海回歸,城裡人流如織,他們逆著人cháo前行,來到航船停泊的港口。
有風塵僕僕,神色疲憊的修行者,有依然逐利,出海貿易的商人,還有亂世中小心謹慎的普通人,嘈雜而混亂,人間的眾生百態。
殷璧越想問問對方,是租船還是直接渡海。
剛一回頭,猝不及防就被拉進懷抱中。
強硬的親吻落下,濕熱中莫名帶著冷意。
須臾的怔愣之後,他面無表情的推開對方,拂袖乘風而去。
只是覺得無法接受,沒有生氣也沒有窘迫。
洛明川眩暈一瞬,意識重新控制了身體。來不及質問魔尊,就乘奔御風追上去。
“師弟——”
殷璧越身形一頓,回頭看他,眼裡笑意似有似無,“師兄回來了。”
洛明川不知如何言語。
並肩來時,師弟拉著他衣袖感嘆,“以前是師父帶我飛,現在是師兄帶我飛,我什麼時候才能自己飛呢?”
現在的海風與雲都沒有不同,那人卻立在雲端。三千白髮,一身清淨。
神色像極了他們地牢初見時,也像得道後的意凌霄——好一個真仙模樣。
在這一刻,他突然覺得,那些曾毫無保留、彼此擁有的記憶,是他大夢一場。
夢醒之後,師弟還是那個無欲無求,萬事不掛心的世外仙人。
識海里有聲音響起,“看他現在的樣子,好像過往濃烈的愛啊恨啊貪嗔痴怨,全是我一個人的事。”
洛明川明白了殘魂的想法。
“不可能,我不會束縛他強迫他。”
魔尊輕輕笑了,“希望幾日之後,你還會這麼想。”
作者有話要說: 精分患者不定期轉換,隨機激活。一大波小夥伴正在隨機上線的路上閉月懵逼臉:真仙心境太可怕,師兄說服不了我怎麼辦
洛明川:可以試試睡服?
第109章 手中有劍,心中有他
殷璧越能肯定自己是欣喜的。對上師兄溫和包容的目光,發自內心的歡喜假不了。
他笑起來,幾乎要鬆一口氣。
閃念之間卻想起自己送別師父後,在浮空海邊與師兄重逢的情景,自己克制不住的撲上去,伸手抱住了對方。記憶里的畫面還歷歷在目,那時的心情卻模糊了。
所以現在的狀態依然不對。
真是麻煩。
洛明川什麼也沒說,只是上前握住了師弟的手。
殷璧越用力回握了一下,忽而撲面的凜冽寒風褪去,像是被無形的屏障阻隔在外。
下意識做了這些,才想起以他與師兄的修為,區區朔風何足為懼。
又稍感欣慰,因為師父曾交代過,以後帶人駕雲,要記得擋風。
自己還記得師父說過的話,還算有救。
探求大道的同時感情被逐漸剝離。但停止問道怎麼開劍冢尋師父?怎麼與莫測的命運抗爭?
希望無所不知的掌院先生會有辦法。
波濤洶湧的大海在他們腳下飛逝,不時有巨大的海獸躍出海面,雲端上只能看到一閃而過的黑影。
更高天空上有日光透過厚重的雲層落下,風起雲湧間光影變幻,氣象恢弘壯闊,時時不同。
***********
雲陽城經過艱難的守城之戰,可比傷筋動骨。此時戰後狼藉仍在,城外荒野卻有北陸的駐軍安營紮寨,總算讓人安心不少。一位教習先生正帶著十餘學子,以輕身術懸於高聳的城牆,修補黑磚上破損的符文。城牆下還站著不少人,等著接替他們。
雲陽城在翻新擴建時,由掌院先生親自繪圖,中陸幾大世家出資。當初選擇在每塊磚上雕刻符紋,而不是整面城牆設立可被激發的禁制,確實工序更繁複。刻符者至少需要凝神境以上的修為,神識不弱,且對符道有研究。
因此城牆新建進程極為緩慢,可是亞聖做的決定,縱然人們有疑惑不耐,也沒人敢多說什麼。
戰時磚牆上的符紋連成陣法,防禦敵人攻擊的程度不可思議。如今平靜下來,教習先生們想起多年前的舊事,不禁生出許多猜測感嘆。難道先生那時便算到雲陽城要遭此一劫?天下必有此一戰?
城牆下的學子們等著接替,有熟識的便開始說話。然而戰場狼藉當前,也說不出什麼輕鬆的趣事。
“話說我那晚就在城牆上,魔修似乎是突然潰不成軍的……在北陸軍隊到來前,就現出頹態了。”
“現在想想,確實蹊蹺。”
眾說紛紜,人群中忽而有人開口道,“…據說他們的戰力與隕星淵有關,而滄涯山有大人物去東陸,封印了深淵。”他說這話時下意識壓低了聲音,還是有許多人聽到。
一時間都是吸氣聲。
“誰能封印深淵……”抬手指了指天,“難道是……”
難道是聖人回來了麼?
“真的麼?怎麼回事兒?”
若是劍聖真的回來了,一人可攻城滅國,什麼魔修都不足為懼了。
那位學子低下頭去,“我也只聽說了一句,大人物事情,誰知道那麼清楚?”
話題被刻意避開。
“魔軍這次遭重創,頂尖強者所剩無幾,我看是不會再渡海遠征了……眼下還是我們強些。”
家園的破財,戰爭的殘酷,同伴的重傷或離世,都讓他們生出厭戰情緒來。
有人搖頭,依然不樂觀,“六亞聖只余無妄大師一人能戰,大師佛法精深,卻……”
雖說經此戰亂動盪,打破了亞聖在人們心中近乎無所不能的神明印象,但依然是一般人不敢妄議的。也不用再說下去,每個人都明白了他的意思。佛修不善戰。
要是有哪個大人物能成聖就好了。
不止在雲陽城學府,在濂澗宗,在南陸的葉城,在各地各處,都有人這樣想。
殷璧越二人路過聊天的學子,路過城門的禁制,舉步入城,沒有人注意到他們。
正是燈火近黃昏。
城裡依然高樓林立,光線明亮。卻不是從前太平年歲的花樓歌台,金宮燈與紅燈籠。而是各戶門前點燃的火把,還有一些建築物上陣法的光圈。
一路走來各戶封門落鎖,街上只有形色匆匆的修行者。
只有學府沒變。遠遠就能望見藏書樓里的燈光。
殷璧越數不清這是第幾次來這裡了。記得初次見掌院先生時,還是如履薄冰的緊張。
走到熟悉的巷口,有人出來相迎。不是紅衣垂髫的小童或青色長衫的學子,是一位穿皆空寺僧袍的年輕僧人。雙掌合十宣了一聲佛號,低眉垂眼道,“家師與先生在院中對弈,貧僧引二位施主前去。”
洛明川道了一聲有勞,對身邊人安撫的笑了笑。
殷璧越知道師兄是想讓自己放心。
能與掌院先生下棋的,皆空寺只有無妄法師,佛修精通醫理,有他在學府,先生應無大礙。若是有事,哪裡有心思對弈?
他對掌院先生的心情複雜。雖然先生曾參與設局,他們差點死在興善寺里。但幾次救他助他,付出甚大,他早已拿對方當作敬重的長輩。
還是那個不起眼的小門,推開後直通種滿槐樹的院子。
寒風蕭瑟,以往繁盛的高木花架都只余枯枝殘葉。
院中兩人在石案前對坐,一方棋盤被鮫油燈台照亮。分明是略顯淒涼的景象,卻莫名有種灑脫自在。
掌院先生身穿玄色鶴氅,懷裡抱著手爐。剛絞殺了對方的長龍,正興致勃勃的往棋簍里收子,看見他們笑起來,“你看,我就說一定行的。”
無妄道了聲阿彌陀佛。算是默認了。
引路的僧人退下去,殷璧越和洛明川上前見禮,依然是弟子禮。
殷璧越道,“謝大師浮空海邊點化之恩。”
對方以佛門獅子吼絕學為他喝破迷障,想來自身消耗極大。
無妄搖頭,“以你之通達定會開悟,無非時間早晚,當不得謝。”
掌院先生道,“來,坐下聊聊。”
石案不大,今晚正好備了四把藤椅。
殷璧越入座後微微一怔,驀然抬眼,不可置信的看向先生。
境界達到一定程度,氣息收放自如,滴水不露,返璞歸真。是故劍聖行於市井時,真如少年公子。掌院先生喝茶看書時,真如富貴閒人。
但現在不一樣,距離近了殷璧越才發覺,隱隱籠罩學府的亞聖威壓,僅僅來自無妄法師。
殷璧越在這一刻,竟不知如何開口。
先生的修為沒有了。
觀星可窺天機,領悟無上空間妙法,摔杯擲盞,改換千里外雲雨陰晴的先生,變成了一個普通人。
當事人卻渾然不在意,“一點修為而已。從前與你說過的那株碧流光,我也吃了一部分,命還長著呢,大不了從頭修行。”
碧流光食花葉者,靈脈根骨淨化且容貌不變,食根精者神識凝練且壽元漫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