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頁
現在他做結論,“此段,言真一之水,實為丹基”,告訴我們修長生不老之道,不死之法,煉丹的基本,就是真一之水。如果你的善行功德不到,你修百輩子也沒有用,第一關天一真水一來,你就先垮了。我叫大家看《西遊記》,我這個教育法古怪,我們新出一部《西遊原旨》,要看悟元子真人的批句,好極了,什麼秘密都說了。朱雲陽註解這一段很重要,說天一生水,“真一之水,實為丹基”,是煉丹的根本。
氣不住怎麼辦
崔公“《入藥鏡》所云”,崔公是古代的一個神仙,“水鄉鉛,只一味是也”,“水鄉鉛”就代表氣住了脈停了。氣住之後,雖不到脈停,妄念自然空了。大家學佛修道打起坐來,思想妄念為什麼不能空?因為氣不住。所以一般人修止觀,聽鼻子的呼吸,叫做數息。我常說鼻子的呼吸,數息,是修六妙門第一步,只是方便而已。夜裡失眠的時候,注意數出氣,如果身體差精神不夠的,就要注意進氣,這是個秘密啊!
一數二隨,第二個方法是隨,不要數了,就隨著呼吸氣在動。修數息不是修這個氣呀,這個呼吸是生滅法,以生滅法來修一個不生不滅之道,這豈不是背道而馳!念佛也是生滅法,你在生滅法中念佛,會得到一心不亂嗎?念佛必須要把“淨土三經”研究清楚,搞數息的要研究什麼是息?不呼不吸那個時候是息。人的思想雜念同呼吸是連成一起的,念住了息一定住;息停了,思想念頭也不起作用了。換句話說,呼吸不停,你說妄念空了你是在自欺,永遠修不成功的。要達到氣住,先要做到念住,念跟氣兩個是一體的,所以修道到“水鄉鉛”時氣住了。就是這一味藥,就是這個氣住,長生不老之藥是也。得了這個藥就祛病延年,長生不死,真能夠念住氣就住了。
“學者若知攢五合四,會兩歸一之旨,鄞鄂成而聖胎結矣。”這個“攢”,就是把幾個銅板在手上,這麼一丟一丟。“攢五合四”,把五行四象不散開啦。“會兩歸一”,把神、氣兩個會合歸一。你懂了這個目的,“鄞鄂成而聖胎結”,就是百日築基成功。換句話說有胎兒了,並不是你真的懷胎,可是像女人懷胎一樣,覺得身體裡有東西。那麼你們女的呢,有些人道書亂看,看了“斬赤龍”想把月經斷了,你不要亂搞啊!真到這個時候已經是男女一樣了,月經斷不斷那已經不考慮了,它自然清靜,都會返老還童的。所謂結聖胎以後,第二步就是長養聖胎了,道家比喻十月懷胎,要保養它,慢慢使它成功。
結丹後下一步
下而《參同契》原文“類如雞子,白黑相符”,這個是講結聖胎以後。“雞子”就是北方人叫的雞蛋,雞蛋裡頭有個蛋黃,外面是蛋白,白黑代表一陰一陽,混沌狀態。這叫混沌包起來,神在氣中,所以一念靈明,神在氣中像是中間一點靈明不昧,一念的正知正見,外面則是氤氳鴻濛的狀態。
“縱橫一寸,以為始初”,上面橫的直的只有一寸寬,這是形容,拿身體來講,就是我們中國人的方寸之地,就是心。不是有形的心臟,是在心窩子之下這個地方。“四肢五臟,筋骨乃俱”,在這個裡頭,不管男的女的,四肢五臟,樣樣具備。
“彌歷十月,脫出其胞”,這是形容女性懷胎生孩子現象,以比喻工夫到了這一步時,你身上每一個細胞、神經、骨頭,都會起變化。有時會很痛苦,尤其是到了頭部。我常常吩咐有些用功的同學,你小心啊,下一步會頭痛得你要死。有些同學害怕了,老師啊,痛多久?我說,半年一年不一定啊,裂開了一樣。那怎麼辦?怎麼辦?你能拿個刀把頭砍下來嗎?怎麼辦?你只能忍受。所以說道家必須懂醫藥,你看每個神仙都是高明的醫生。所以佛家走菩薩路子要修五明,其中一個是醫方明,要醫藥的幫助,非懂不可。道家到這個階段內丹有了,還要外丹,外丹就是藥物,配合上就減少痛苦很快通關。修道是多方面的學問,千萬不要認為打坐就是道啊!你會修倒啦!你會倒退啦!
這個時候“骨弱可卷,肉滑若飴”,一個人修道到了這步工夫,你的肉體就變了,這個骨頭軟得好像麵粉一樣,軟得不得了,可以捲起來;皮膚光滑得同嬰兒一樣。“飴”就是麥芽糖,皮肉像飴糖一樣的光滑。這還沒有到神仙,是成神仙的第一步。學佛的人得初禪、二禪時,就到了這個境界。到了這個地步不用進美容院,就很漂亮了。
再看註解,“此節,特顯法身之形象也。”這裡講法身,是借用佛家的話,但是佛家對法身的解釋不同。佛家講法身是涅槃境界,離相離名;道家講的法身就是這個丹頭一點,天一生水,結丹以後生出來的身外之身。拿佛學來講就是《楞伽經》所講的“意生身”,是身外之身,肉體以外的身,所以學佛修道不得“意生身”是談不到成就的。
“聖胎初凝,一點元神,潛藏神室,混混沌沌,元黃未剖,黑白未分,有如雞子之狀。故曰,類如雞子,白黑相符。”這末兩句就是解釋真正得定的狀況。禪宗也一樣,真正開悟了沒有不得定的,得了定,“聖胎初凝”就不動了,身上的毛病早就沒有了。如果身上還有風濕等老化病,就不是了。像我們這些都沒得道的,發蒼蒼視茫茫,就不行了!得定時,一點元神“潛藏神室”,向內斂,這個內斂境界勉強可說在心中,有形的可以說在心窩子當中,可是不能著相,一著相就不對了。
這個時候叫混沌,上次講過混沌跟昏沉的差別,你要注意了,這個混混沌沌,其中一點靈明不昧,沒有昏沉,可是外面的身心都轉變了。這等於“元黃未剖”,“元黃”是《易經》坤卦的道理,像太陽快要落下去,陰陽交會時的一片昏黃之象。所以到了混沌元黃境界,就是一念靈明在內,外面的身體柔軟,氣住脈停了。“黑白”代表陰陽,“有如雞子之狀”,混沌未分,“故曰類如雞子,黑白相符”,這是結丹以後的第一步。
混沌境界在何處
“神室中間,方圓恰好徑寸,法身隱於其中,優遊充長,與赤子原初在母腹中,一點造化。故曰,縱橫一寸,以為始初。”這個時候丹頭一點不在腦子裡,你們修道守竅啊,密宗的三脈七輪啊,這個時候都不談了,因為都過啦,氣脈早打開了。這個時候那個真正的境界,在我們身體的中心點。我們身體也怪,到處都是三角形,你看密宗畫的壇場,生法宮就是三角形。我們人體上很多啊,你們懂了就曉得修道。臉上三角形,兩個眼睛到口鼻三角形,兩個乳房到肚臍三角形,兩個乳房到上面喉結三角形,到處是三角形!下面下去也是三角形。所以中國的東西也是根據這個來的,連香爐也是三腳香爐。可是你們現在工夫不到,認為道家守在三角形,自己搞得心痛,胃氣不通。所謂“神室中間”,有些道書說“中黃神室”,“中黃”就是中宮,“神室”中間方圓恰好一寸,這個寸不是現在的寸,真正的一寸,學針灸的人知道,有些部位是以自己中指中間一段為標準,道家稱這個為一寸三分,每個人身體不同。
氣不住怎麼辦
崔公“《入藥鏡》所云”,崔公是古代的一個神仙,“水鄉鉛,只一味是也”,“水鄉鉛”就代表氣住了脈停了。氣住之後,雖不到脈停,妄念自然空了。大家學佛修道打起坐來,思想妄念為什麼不能空?因為氣不住。所以一般人修止觀,聽鼻子的呼吸,叫做數息。我常說鼻子的呼吸,數息,是修六妙門第一步,只是方便而已。夜裡失眠的時候,注意數出氣,如果身體差精神不夠的,就要注意進氣,這是個秘密啊!
一數二隨,第二個方法是隨,不要數了,就隨著呼吸氣在動。修數息不是修這個氣呀,這個呼吸是生滅法,以生滅法來修一個不生不滅之道,這豈不是背道而馳!念佛也是生滅法,你在生滅法中念佛,會得到一心不亂嗎?念佛必須要把“淨土三經”研究清楚,搞數息的要研究什麼是息?不呼不吸那個時候是息。人的思想雜念同呼吸是連成一起的,念住了息一定住;息停了,思想念頭也不起作用了。換句話說,呼吸不停,你說妄念空了你是在自欺,永遠修不成功的。要達到氣住,先要做到念住,念跟氣兩個是一體的,所以修道到“水鄉鉛”時氣住了。就是這一味藥,就是這個氣住,長生不老之藥是也。得了這個藥就祛病延年,長生不死,真能夠念住氣就住了。
“學者若知攢五合四,會兩歸一之旨,鄞鄂成而聖胎結矣。”這個“攢”,就是把幾個銅板在手上,這麼一丟一丟。“攢五合四”,把五行四象不散開啦。“會兩歸一”,把神、氣兩個會合歸一。你懂了這個目的,“鄞鄂成而聖胎結”,就是百日築基成功。換句話說有胎兒了,並不是你真的懷胎,可是像女人懷胎一樣,覺得身體裡有東西。那麼你們女的呢,有些人道書亂看,看了“斬赤龍”想把月經斷了,你不要亂搞啊!真到這個時候已經是男女一樣了,月經斷不斷那已經不考慮了,它自然清靜,都會返老還童的。所謂結聖胎以後,第二步就是長養聖胎了,道家比喻十月懷胎,要保養它,慢慢使它成功。
結丹後下一步
下而《參同契》原文“類如雞子,白黑相符”,這個是講結聖胎以後。“雞子”就是北方人叫的雞蛋,雞蛋裡頭有個蛋黃,外面是蛋白,白黑代表一陰一陽,混沌狀態。這叫混沌包起來,神在氣中,所以一念靈明,神在氣中像是中間一點靈明不昧,一念的正知正見,外面則是氤氳鴻濛的狀態。
“縱橫一寸,以為始初”,上面橫的直的只有一寸寬,這是形容,拿身體來講,就是我們中國人的方寸之地,就是心。不是有形的心臟,是在心窩子之下這個地方。“四肢五臟,筋骨乃俱”,在這個裡頭,不管男的女的,四肢五臟,樣樣具備。
“彌歷十月,脫出其胞”,這是形容女性懷胎生孩子現象,以比喻工夫到了這一步時,你身上每一個細胞、神經、骨頭,都會起變化。有時會很痛苦,尤其是到了頭部。我常常吩咐有些用功的同學,你小心啊,下一步會頭痛得你要死。有些同學害怕了,老師啊,痛多久?我說,半年一年不一定啊,裂開了一樣。那怎麼辦?怎麼辦?你能拿個刀把頭砍下來嗎?怎麼辦?你只能忍受。所以說道家必須懂醫藥,你看每個神仙都是高明的醫生。所以佛家走菩薩路子要修五明,其中一個是醫方明,要醫藥的幫助,非懂不可。道家到這個階段內丹有了,還要外丹,外丹就是藥物,配合上就減少痛苦很快通關。修道是多方面的學問,千萬不要認為打坐就是道啊!你會修倒啦!你會倒退啦!
這個時候“骨弱可卷,肉滑若飴”,一個人修道到了這步工夫,你的肉體就變了,這個骨頭軟得好像麵粉一樣,軟得不得了,可以捲起來;皮膚光滑得同嬰兒一樣。“飴”就是麥芽糖,皮肉像飴糖一樣的光滑。這還沒有到神仙,是成神仙的第一步。學佛的人得初禪、二禪時,就到了這個境界。到了這個地步不用進美容院,就很漂亮了。
再看註解,“此節,特顯法身之形象也。”這裡講法身,是借用佛家的話,但是佛家對法身的解釋不同。佛家講法身是涅槃境界,離相離名;道家講的法身就是這個丹頭一點,天一生水,結丹以後生出來的身外之身。拿佛學來講就是《楞伽經》所講的“意生身”,是身外之身,肉體以外的身,所以學佛修道不得“意生身”是談不到成就的。
“聖胎初凝,一點元神,潛藏神室,混混沌沌,元黃未剖,黑白未分,有如雞子之狀。故曰,類如雞子,白黑相符。”這末兩句就是解釋真正得定的狀況。禪宗也一樣,真正開悟了沒有不得定的,得了定,“聖胎初凝”就不動了,身上的毛病早就沒有了。如果身上還有風濕等老化病,就不是了。像我們這些都沒得道的,發蒼蒼視茫茫,就不行了!得定時,一點元神“潛藏神室”,向內斂,這個內斂境界勉強可說在心中,有形的可以說在心窩子當中,可是不能著相,一著相就不對了。
這個時候叫混沌,上次講過混沌跟昏沉的差別,你要注意了,這個混混沌沌,其中一點靈明不昧,沒有昏沉,可是外面的身心都轉變了。這等於“元黃未剖”,“元黃”是《易經》坤卦的道理,像太陽快要落下去,陰陽交會時的一片昏黃之象。所以到了混沌元黃境界,就是一念靈明在內,外面的身體柔軟,氣住脈停了。“黑白”代表陰陽,“有如雞子之狀”,混沌未分,“故曰類如雞子,黑白相符”,這是結丹以後的第一步。
混沌境界在何處
“神室中間,方圓恰好徑寸,法身隱於其中,優遊充長,與赤子原初在母腹中,一點造化。故曰,縱橫一寸,以為始初。”這個時候丹頭一點不在腦子裡,你們修道守竅啊,密宗的三脈七輪啊,這個時候都不談了,因為都過啦,氣脈早打開了。這個時候那個真正的境界,在我們身體的中心點。我們身體也怪,到處都是三角形,你看密宗畫的壇場,生法宮就是三角形。我們人體上很多啊,你們懂了就曉得修道。臉上三角形,兩個眼睛到口鼻三角形,兩個乳房到肚臍三角形,兩個乳房到上面喉結三角形,到處是三角形!下面下去也是三角形。所以中國的東西也是根據這個來的,連香爐也是三腳香爐。可是你們現在工夫不到,認為道家守在三角形,自己搞得心痛,胃氣不通。所謂“神室中間”,有些道書說“中黃神室”,“中黃”就是中宮,“神室”中間方圓恰好一寸,這個寸不是現在的寸,真正的一寸,學針灸的人知道,有些部位是以自己中指中間一段為標準,道家稱這個為一寸三分,每個人身體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