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頁
欲界天人有男女差別,有笑、視、交、抱、觸,你看我,我看你,彼此笑笑,相愛,擁抱,觸摸,有性關係。不過層次越高,性關係的形式也越不同。有的兩個一拉手已經完成了,比我們還高,還舒服。再高一層呢,連手都不拉了,彼此兩個人對面一笑,完成了。而這些天人生的孩子,不是從女人下部生的,是男人從肩膀上、頭頂上、腿旁邊生的,各種各樣。這個講起來完全像神話,可是說得很清楚。
你們學佛,這些都沒有研究過,學個什麼佛啊!你打坐到了什麼境界,自己也不知道,你跟哪裡接近也不知道。你問那些師父們,這個境界是在哪個境界裡頭?大多師父們也不知道。
夜摩天,也叫焰摩天、時分天。我們地球時間是依太陽系統來的,焰摩天大概超過這個太陽系統了,時間有差別,是相對的。那裡以蓮花開合為一晝夜,一晝夜等於我們這裡二百年,所以他們看人類,像我們人類看蜉蝣一樣,比蜉蝣還不如,早晨生的,不到中午就死了。那裡沒有日月光,天人自己發光的,男女拉拉手性慾就滿足了。
焰摩天上去是兜率天,彌勒菩薩在兜率天內院說法,外面還是有六欲,男女笑笑就行啦。我們現在譬如是彌勒內院,在這個房間裡專門說法;在外面,有人喝酒吃肉啊亂來。那裡的一天,等於我們這裡的四百年。
兜率天再上去呢?是化樂天,也叫樂變化天。一天等於我們的八百年。男女兩個相對一笑,就完成性交了。孩子是在男性的膝蓋附近化生的。各種玩的吃的東西,自己都可以變化出來。他有他的定境,不過不是真的禪定,是欲界定。那麼,什麼人死後上生到化樂天呢?《楞嚴經》形容“於橫陳時,味同嚼蠟”,健康的男女,在做愛時,味道像嚼蠟一樣,毫無快樂可言,就是說性的欲望已經基本沒有了。這樣的人死後生化樂天,當然還要配上很多善行功德。
化樂天的上層,叫他化自在天,是天魔。他化自在天主叫魔王波旬,是整個欲界之王。釋迦牟尼佛成道之前,就是他來干擾測驗的。他化自在天的男女兩個對視一眼,就完成性交了。不像化樂天那樣,他不需要自己變化出東西來娛樂,“此天奪他所化而自娛樂,故言他化自在。”他到下界,變化各種形象,當人們沉迷於自以為快樂的事時,剛好被他利用騙走,他以此為樂。反過來說,他也是測試你們的智慧、定力,能否不被六欲騙走。他的定境也是欲界定。
欲界定是不穩定的,容易因散亂或昏沉而出定,所以也叫電光定。你們常常說這個入定了,那個入定了,都是騙自己,充其量不過是欲界定,閃電一樣,一下就完了。如果能夠一直定下去,“心一境性”,就是得到真的禪定了。
真得了禪定,就跳出欲界的限制了。初禪已到色界,本身已經得樂了。初禪“心一境性,離生喜樂”,不需要男女關係了,從色界天開始到無色界,就沒有男女差異了,那個心身的喜樂不是欲界男女性愛快感所能比的。這個定境才有點味道了。不然你們在禪堂打坐,拼命熬腿,那是化苦天,媽呀,咬起牙齒,那是咬牙切齒天,是他化極苦天,被苦受拉走了。
那麼迴轉來說,曉得了這些道理,再回到我們打坐修行,為什麼要修白骨觀、安那般那?
白骨觀,包括不淨觀,是破除身見,破除你對這個身體的執著,以及色聲香味觸等五欲,乃至很多念頭,這些都是以這個身體為基礎的。
安那般那以修風大觀為基本,因為風大這個氣,就是唯識學所講的八識的根本依,八個識所根本依止的,這個生命就是一口氣。你不從根本依上去解決,就得不了定。物理世界的生起,也是風輪先起的,研究《楞嚴經》就知道。念頭一動,氣就跟著動,四大作用跟進,各種感受、念頭、境界跟著來。反過來,你念頭真的止了、專一了,就會轉化四大業報之身。
修安那般那、白骨觀是先轉化你的四大,由風大、由氣來轉變你的地水火風,轉化習氣,每一個細胞神經都轉了,因為這個業報之身轉了,超越了欲界天所有境界,才可以得到禪定。簡單明了,就告訴你們這個大原則。所以叫你們好好修安那般那,從修小乘禪觀入手。
這是佛學講修正之路的一個科學系統,同生命科學連起來,是一個根本的道理。這個不懂,所有學佛都是白搞的,所有打坐也是白坐的。不管你學密宗、禪宗,什麼宗都沒有用。
胡松年,你這一次來,只能這樣答覆你的問題,告訴你大概的要點。如果要詳細聽,不是像你這樣一年來一次,逼我馬上講一次,短短時間就走,我給你八個字形容——販賣真如,批發般若,哈哈……
其他零碎問題再說啦,你來了很高興,就給你搶著講一點。至於將來到廟港以後,不是這樣的,那要正式上課,正式修學了,不管老的少的,老關係來也都不能隨便,以後是這樣一回事。
你們討論討論吧,你們講話,我聽嘛。你們有一點很討厭,說請老師休息,那你們就講話我聽;再不然,你們管你們的,不要招呼我,我就休息了。老是在我前面,叫老師休息,意思是叫我走開;我不走開,你們都不動,這是什麼禮貌啊?一點般若智慧都沒有。
附:本作品來自網際網路,本站不做任何負責版權歸原文作者!
你們學佛,這些都沒有研究過,學個什麼佛啊!你打坐到了什麼境界,自己也不知道,你跟哪裡接近也不知道。你問那些師父們,這個境界是在哪個境界裡頭?大多師父們也不知道。
夜摩天,也叫焰摩天、時分天。我們地球時間是依太陽系統來的,焰摩天大概超過這個太陽系統了,時間有差別,是相對的。那裡以蓮花開合為一晝夜,一晝夜等於我們這裡二百年,所以他們看人類,像我們人類看蜉蝣一樣,比蜉蝣還不如,早晨生的,不到中午就死了。那裡沒有日月光,天人自己發光的,男女拉拉手性慾就滿足了。
焰摩天上去是兜率天,彌勒菩薩在兜率天內院說法,外面還是有六欲,男女笑笑就行啦。我們現在譬如是彌勒內院,在這個房間裡專門說法;在外面,有人喝酒吃肉啊亂來。那裡的一天,等於我們這裡的四百年。
兜率天再上去呢?是化樂天,也叫樂變化天。一天等於我們的八百年。男女兩個相對一笑,就完成性交了。孩子是在男性的膝蓋附近化生的。各種玩的吃的東西,自己都可以變化出來。他有他的定境,不過不是真的禪定,是欲界定。那麼,什麼人死後上生到化樂天呢?《楞嚴經》形容“於橫陳時,味同嚼蠟”,健康的男女,在做愛時,味道像嚼蠟一樣,毫無快樂可言,就是說性的欲望已經基本沒有了。這樣的人死後生化樂天,當然還要配上很多善行功德。
化樂天的上層,叫他化自在天,是天魔。他化自在天主叫魔王波旬,是整個欲界之王。釋迦牟尼佛成道之前,就是他來干擾測驗的。他化自在天的男女兩個對視一眼,就完成性交了。不像化樂天那樣,他不需要自己變化出東西來娛樂,“此天奪他所化而自娛樂,故言他化自在。”他到下界,變化各種形象,當人們沉迷於自以為快樂的事時,剛好被他利用騙走,他以此為樂。反過來說,他也是測試你們的智慧、定力,能否不被六欲騙走。他的定境也是欲界定。
欲界定是不穩定的,容易因散亂或昏沉而出定,所以也叫電光定。你們常常說這個入定了,那個入定了,都是騙自己,充其量不過是欲界定,閃電一樣,一下就完了。如果能夠一直定下去,“心一境性”,就是得到真的禪定了。
真得了禪定,就跳出欲界的限制了。初禪已到色界,本身已經得樂了。初禪“心一境性,離生喜樂”,不需要男女關係了,從色界天開始到無色界,就沒有男女差異了,那個心身的喜樂不是欲界男女性愛快感所能比的。這個定境才有點味道了。不然你們在禪堂打坐,拼命熬腿,那是化苦天,媽呀,咬起牙齒,那是咬牙切齒天,是他化極苦天,被苦受拉走了。
那麼迴轉來說,曉得了這些道理,再回到我們打坐修行,為什麼要修白骨觀、安那般那?
白骨觀,包括不淨觀,是破除身見,破除你對這個身體的執著,以及色聲香味觸等五欲,乃至很多念頭,這些都是以這個身體為基礎的。
安那般那以修風大觀為基本,因為風大這個氣,就是唯識學所講的八識的根本依,八個識所根本依止的,這個生命就是一口氣。你不從根本依上去解決,就得不了定。物理世界的生起,也是風輪先起的,研究《楞嚴經》就知道。念頭一動,氣就跟著動,四大作用跟進,各種感受、念頭、境界跟著來。反過來,你念頭真的止了、專一了,就會轉化四大業報之身。
修安那般那、白骨觀是先轉化你的四大,由風大、由氣來轉變你的地水火風,轉化習氣,每一個細胞神經都轉了,因為這個業報之身轉了,超越了欲界天所有境界,才可以得到禪定。簡單明了,就告訴你們這個大原則。所以叫你們好好修安那般那,從修小乘禪觀入手。
這是佛學講修正之路的一個科學系統,同生命科學連起來,是一個根本的道理。這個不懂,所有學佛都是白搞的,所有打坐也是白坐的。不管你學密宗、禪宗,什麼宗都沒有用。
胡松年,你這一次來,只能這樣答覆你的問題,告訴你大概的要點。如果要詳細聽,不是像你這樣一年來一次,逼我馬上講一次,短短時間就走,我給你八個字形容——販賣真如,批發般若,哈哈……
其他零碎問題再說啦,你來了很高興,就給你搶著講一點。至於將來到廟港以後,不是這樣的,那要正式上課,正式修學了,不管老的少的,老關係來也都不能隨便,以後是這樣一回事。
你們討論討論吧,你們講話,我聽嘛。你們有一點很討厭,說請老師休息,那你們就講話我聽;再不然,你們管你們的,不要招呼我,我就休息了。老是在我前面,叫老師休息,意思是叫我走開;我不走開,你們都不動,這是什麼禮貌啊?一點般若智慧都沒有。
附:本作品來自網際網路,本站不做任何負責版權歸原文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