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再看古代許多英雄才子,遭遇很好,功名富貴,可一身是病,那就是古人的詩:“百年三萬六千日”,活一百歲只有三萬六千天,“不在愁中即病中”。的確有這些人,我也親自遇到這些朋友。你說怎麼說呢?人生的命運,以佛學來解釋,那是多生累世的因果,也就是這句話“假使經百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

  剛才我講了,不是說,第一個七天一定是菩薩什麼的出現,第二個七天又如何,不是一定這樣的。譬如西藏人,從小在廟子出家,一輩子也在這個廟子修佛法,他才可能是那個境界,勉強可以如此說。但是他的境界裡出現的不一定是神、菩薩,也會有家屬出現,因為他也有家屬的情感,或者也有愛情的情感等等。所以出現的又各有不同,不是那麼呆板的。

  那麼天主教,其他異教徒,是否永遠是異教徒呢?也不一定,每一生不一定。也許一個佛教徒,如果前生是信別的邪教,或者信其他宗教,他到中陰境界出來前生的事,也是那一套。

  這個因果報應講不清楚的,太複雜,計算機也算不清。所謂的六道輪迴,我常常告訴修行人,去看《楞嚴經》由人道轉生六道這一段,簡單明了,比較是科學性的。你們出家講修行做工夫,另一部很重要的經典是《修行道地經》,也講到六道輪迴的果報。但是這兩部分,我不大喜歡翻譯出來給大家看,因為你們看了以後,會喜歡觀察別人,說這個人前生果報裡帶的是什麼成分,這個人來生快要變什麼去了,大家會有這個錯誤認識,而且忘記了自己反省,只看別人的過錯。像你們在座的某人一樣,閉著眼睛亂說,他這個因果就背得很大,他不知道自己亂說犯口過。

  你(胡松年)那些問題,有些已經順便答覆了;其他一些問題,可答可不答,以後再說了,你曉得我這裡很忙。

  那麼死以後投生呢?現在迴轉來,我開始講這個問題。前面給大家有個交待,我說,這一次給你們講生死,是倒因為果的講法,還記得嗎?先講到怎麼死,對不對?現在這樣大概可以交待清楚了吧!我們現在要講的,是怎麼樣來投生了,也是講普通人正常的投生。

  關於這個,佛學有好多資料,最重要的資料,是給我們正式學佛用的,就是《修行道地經》。其實後來魏晉南北朝到唐之間翻譯的,如《大集經》,裡頭分散得很,這裡一段,那裡一段,要連起來研究。再其次,《楞嚴經》只是講生死的大原則。

  講生的問題以前,希望大家把十二因緣都要背來,尤其你們在家的居士們,出家的就更嚴重了,這個與所有佛法修持都有重要關聯的,可是一般人都不記得。

  “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

  老了以後死,死了以後再來,圓圈的,輪迴的,又從無明開始了。這十二因緣,你也可以用一、二、三、四……來標記。

  所謂修行了生死,打坐修定,尤其是出家的人,出家是幹什麼啊?你們不要搞錯了,認為打坐是練身體養精神,平常你這樣說,我只好笑一笑,我也不罵。嚴格地講,你那是胡說,不懂佛法。佛法是求了生死,所謂“了生脫死”四個字,了了這個生,脫開了老死、病苦,叫做了生脫死。必須先把十二因緣搞清楚,這不是理論,是個科學。如果詳細解釋,用十幾個鐘頭也解釋不清楚,很多牽涉到現代科學。可是現在的佛教,出家在家的往往不懂現代科學,不懂現代知識,同我一樣,好差勁!這個就嚴重了。所以,我說佛教佛學沒有辦法,因為一般人不曉得現代自然科學,平常也不留意,就抱著一個佛學,認為最高明,自己困在一個範圍里,以為是全體了。

  大小乘修行學理,包括般若、唯識法相、華嚴,統統依十二因緣發展,大家要搞清楚。佛是講這個給那些跟他出家的小乘弟子們聽的,這些弟子是完全聽他指導的,自己不加以其他的知識、理想,只是專門學佛的,所謂“聲聞眾”。聲聞眾是來受教育的,自己沒有獨立思想,也不去深究。佛怎麼說,老師怎麼教,就怎麼辦,自己沒有本事參究。大菩薩不是這樣,他可能提出來意見,與佛對辯研究。

  十二因緣,第一是“無明”,這是佛創立的理論。無明是沒有光明,依中國字解釋,就是陰的,糊塗的,什麼都不知道,佛學上常用這個名詞。昨天我講過,我們怎麼樣睡著了,我們醒來是怎麼樣醒來,你不知道,是糊塗的,那就是一念無明。我們坐在這裡很好,忽然想到很遠的事,這個突然的念頭不曉得怎麼來的,就是你們講的動腦筋。愛做生意的,在這裡打坐,忽然想到要飛到美國去,有一個機會差點忘了;這叫一念無明。你說他是什麼動機來的?為什麼幾十年前的事,或者前生的事一下想起?有時候我們的思想牽涉到前生哦,譬如一個完全沒有想過、沒有經過的事,我們念頭裡忽然有這個幻想出來,我們叫做幻想,實際上有前生的因緣在,也就是一念無明來的。

  這個無明,講唯心的道理,是講心意識一念無明。假使明白了呢?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大徹大悟,已經把自己的根本找出來了,這個無明的反面就成為明了,就是大光明大智慧,大圓鏡智了。可是眾生卻並不明白,仍然念念在無明中。

  一個科學問題來了,剛才我們提的這個無明,我坐在這裡好好的,從來沒有想的一件事,忽然一下想起來了,這個是什麼來的?是“行”來的,有一股動力,是股力量,“行”就是業力,這股業力很大,永遠在流動,千生萬劫,沒有時間空間的阻礙。所以佛解釋生命的要點,有一部最深的、最秘密的經典,叫《解深密經》,其中有個偈子,講出來這個一念唯心的生命根本:

  阿陀那識甚深細 一切種子如瀑流

  我於凡愚不開演 恐彼分別執為我

  “阿陀那識甚深細”,佛到最後,推翻一切宗教、一切哲學,沒有上帝,沒有閻王,沒有神,也沒有一個人格化的神叫佛,根本沒有一個主宰。這個生命的本體有個東西,用個代號叫做“阿陀那識”,也叫“阿賴耶識”。佛說這個東西啊,給你們講不清楚,你們不懂的,阿陀那識既深又細,非常秘密難懂,要實證到了才會懂。

  “一切種子如瀑流”,我們所謂的過去現在未來,實際上沒有空間時間的限制,是心物一元的。譬如黃河壺口的瀑布流水,長江三峽那個流水也一樣,這股力量,嘩啦啦在流。這個流,佛學唯識上叫“等流”,平等在流動。你看黃河瀑布的水裡頭,一切水分子,水裡還夾著泥沙、木頭,一切好的、壞的,善的、惡的、不善不惡的,一切唯物的種子、唯心的種子,嘩啦啦沒有分別,一起流動。這個宇宙的生命有股動力,使一切種子平等地一起流動,心物一元的,這個動力是“行陰”,是根本動力。

  那麼中國固有文化有沒有這個?有!《易經》就告訴你,用乾卦代表,“天行健”三個字。這個天不是科學物理概念的天,而是理念的天,代表本體,就是宇宙有股力量,永遠在動;物質的、精神的功能作用,永遠有個動力在動在變。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