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頁
蕭婉淳只淡淡地看了她一眼,繼續說道:“那晚……蕭衡來找我,便是要……要交代我中秋節的事情。他……他很早之前,就告訴了我皇宮之中的……”
她欲言又止,事關皇宮的密室暗道,不能當眾說出。但南行止與成青雲等人,自然早已明白真相。
蕭家的人,知道皇宮之中有密室,但無法安排人入宮探索密室,故而讓蕭妃身邊的彩月探尋密室,並讓彩月熟悉了密室的布局。
“可是很不巧,”蕭婉淳蹙眉,“蕭衡正要離開時,發現宮牆之上藏著一個人。他與那人爭鬥一番,便將那人按入水中溺死了,還將屍體拋棄在了池水裡。”
皇宮內不好隱藏屍體,更不可能將屍體帶走,便只能沉屍,可誰會想,屍體會順著水流,衝到了太液池之中。
“果然是jian計敗露,殺人滅口!”嘉儀公主冷笑,“我當時方才入宮,不過是讓睿兒暗中去探一探宮中的情況而已。但是也囑咐了她,務必要盯緊你。我就知道,你們蕭家的人,果然有貓膩!”
成青雲將那柄龍雀唐刀放回刀鞘中,說道:“所以,殺害禹王侍衛的人,是蕭家的人。”
“可是……”御史大夫不解,“既然禹王的侍衛有十一人,為何那屍體,卻只有十具?”
第321章 驀然回首
成青雲定了定,輕而沉的說道:“因為,那些侍衛之中,有一個侍衛逃走了。他隱姓埋名,自毀容貌,逃走到成都,從此便躲避委身,等待為禹王等人昭雪的時機。”
“竟然有侍衛逃走了?”有人質疑,“如何證明,那人就是禹王的侍衛呢?”
南行止冷笑,“禹王和禹王的舊部,都是被朝廷追殺的要犯,誰會無緣無故地承認自己就是禹王的侍衛?若非隱忍多年,若非心頭埋藏著深仇大恨,又怎麼會毀了容貌,臥薪嘗膽這麼多年?”
“既然如此,有逃走的侍衛,為何那人不立刻上京稟明一切真相?”有人發問。
南行止諷刺而笑,很是譏誚地勾唇,“朝廷逃犯,被人追殺,躲避都來不及,難道還要上京自投羅網?我看,若是當年他上了京城,僅憑一人之力就想說明禹王的冤情,說明兄弟被屠殺的真相,還未踏進京城,就被滅口了吧。”他蹙眉,“可笑,若非如此,他又怎會自毀容貌?讓自己變得面目全非?”
那官員語塞,再不敢開口。
“還有一件事情,也十分的巧合,”成青雲不再去大勢已去的蕭氏父子,“我發現,有個一人與京城防衛司有關。”
“是誰?”皇帝立即問道。
“有關於‘帝傳五代,有瑞代明’的八字讖言,”成青雲說道。
這八個字,幾乎成為了滿朝的忌諱,無人敢再提起。而這八個字,也成為了一個難以解釋的謎團。
“這八個字,無非就是以兩種形式出現,”成青雲朗聲打破沉寂,“第一種,出現在祭台和佛像上。第二種,由蟲蟻組成。”
“這是天意!”有老臣固執地說道,“你現在堂而皇之地提及,難道不怕遭天譴!”
成青雲蹙眉,懇切地看著那老臣,說道:“老天爺這麼忙,哪兒有時間管什麼蟲子佛像?”她深吸一口氣,不給其他人打斷的時機,繼續說道:“這八個字的出現,並非上天示警,而是人為!”
“怎麼可能?”有人不解,“就算字跡可以印刻,但是蟲子這些東西,如何控制?”
“祭台和佛像上的字,不過是事先在其上塗上石灰,等皇上澆了酒水在祭台上,露水浸濕在戶外的佛像,石灰發熱,侵蝕祭台和佛像,字跡自然就出現了。”成青雲清晰明了地說道,“至於蟲蟻蝴蝶,更簡單,蟲蟻蜜蜂,只需塗上花蜜,就可招來無數的蟲子了。”
她說道:“在養蜂坊,得到一份銀票,這銀票,有票號可追查,查出出自於蕭都尉手下的防衛司。是他,買了蜜蜂蟲蟻,請問,一個人,無緣無故,為何買大量的蟲蟻蜜蜂?”
就算無人回答,真相也不言而喻了。
光照得含元殿一片明晃晃。
南行止背光而立,收緊十指,“皇上,前些時日,臣在父王書房之中,發現一本手札。”
皇帝聞言,抬起眼來。
此時已近午時,殿外驕陽似火,陽光如流淌的火焰,籠罩在南行止身上。
“哦?”皇帝斂衽,“想來,王叔的手札,定然有不一樣的價值。”
“是!”南行止聲音凝滯沉頓,“父王的手札,其實……其實記錄的,都是禹王案情的所有線索。”
眾人一怔,皇帝更是驚了驚。
南行止清苦地抿著唇,氣息雖沉,可聲音依舊朗利,“禹王被判謀逆之後……父王便暗中開始查證。可當時先皇的命令下得急迫,父王無法及時救下禹王,只好將禹王……禹王之子救下。”
“什麼?”皇帝眯眼,“方才平王叔不是說,禹王之子,是他所救的嗎?”
成青嵐巋然不動的身軀突然一僵,震撼驚訝地看向南行止。
“是,”南行止目光堅毅,只點點頭。
南澈沉沉地一嘆,“禹王兄出事時,我也不過是一個普通的郡王,無權無勢,難以保全王兄的兒子。當時,的確是瑞王兄,安排了人,將禹王兄之子救下的。只不過,他救下之後,將人安排在我那裡。又極力保全大理寺少丞,讓他帶著女兒離開。也順便,讓我將王兄的兒子,交給了大理寺少丞。”
“是我父王,暗中派人護送他們到成都的。”南行止說道,“可瑞親王府權勢雖大,卻不能時刻保護遠在成都的禹王之子。”
“所以,這些年,是微臣在暗中護著他們一家。”南澈平靜地說道,“瑞王兄想得周到,也只有讓不理朝廷之事遠離紛爭的我去看護他們,才不容易被人發現端倪。好在,我不負王兄所望……他們的一對兒女,都長大成人了。”
成青雲一瞬咬住唇,淚水霎時盈滿眼眶。
成青嵐眉頭緊蹙,淡然一笑,並未如成青雲那般震撼。成青雲眨了眨眼,思緒快速翩飛。
青嵐入京之後,能夠快速找到平王,說明他或許很早就知道,平王的人一直留在成都暗中護著他們一家。
南行止深深地看了成青雲一眼,見她眼中有淚,不由得怔了怔,下意識地向前一步,她卻快速低下頭去,抬手擦了淚水。
南行止微微抬步,錦袖輕垂,身姿如松,他低沉而道:“父王搜集了蕭氏一族偽造假證陷害禹王的證據,想要到天牢提審當年的人犯,可是很不巧,天牢就失火了。”南行止泠然地說著,他從袖中拿出手札,交與宦官,說道:“這本手札之中,記錄了禹王案情的證據,經過,以及,我父王護送禹王之子離開的事情,還有……還有就是,蕭家一族這些年來,所犯罪行的鐵證!”
他周身的殺意隱忍著,卻難以掩飾,“我想,這就是我父王,之所以會葬身火海的原因!”
成青雲擔憂地看了看南行止,放緩了聲音說道:“天牢失火,所有的證據都被燒毀了。可是……天牢時常會檢查修繕,我想,兇手就是趁此機會,在天牢的鴟吻之上動了手腳。”
她的聲音很是溫和,雖解釋著案情,卻看著南行止。溫柔的目光,似乎在無聲安撫著他的悲痛。
“雖然修繕天牢的人已經死了,但鴟吻里的鐵絲,卻留了下來。不是任何鐵絲,都能順利引雷並引發大火。”成青雲聲音淡淡的,見南行止逐漸安穩之後,微微抿唇,繼續說道:“那種鐵絲,是特殊的兵器材質。而那種材質,是屬於……京城防衛司才有的。”
煞那間,滿堂頓時再次譁然!
“蕭都尉,”成青雲睨著蕭衡,“作為京城防衛司都尉的你,得到這樣的材質,應該很容易吧?何況,瑞親王去天牢的行蹤,你也是從南行章那裡得知的吧?”她沉了沉目光,“至於皇宮裡出現的混有牽機毒的瓷片,更不必我來解釋了吧?”
真相大白,水落石出!
這案情,總算終結了。
成青雲長長地舒了一口氣,抬頭看向殿宇之外。
盛陽如火,皇城熠熠,宮闕錯落成群,莊嚴而肅穆。
天際一塵不染,宛若所有的塵埃,都歸於沉寂。
連綿壯闊的城郭之外,是起伏溫柔的山嵐,山外有山,縱橫阡陌之上,想必已是繁花逶迤,和風輕送。
成青雲抬頭直視陽光,眼底氤氳的水霧緩緩凝結匯聚,在淚水決堤的霎那間,她似乎將壓抑在心底的悲喜,統統宣洩而出。
殿宇之中的人,紛紛看向她,卻見映秀容顏,雋眉明眸,淚光點點,好似這皇城清明晈晈的朗日,被她的淚水徜徉過。
成青嵐不顧失禮,直接起身,伸手去擦她的淚。
成青雲咬著唇,抬頭恍然凝睇他同樣氤氳朗利的眼,欲言又止。她只得抬手,蒙住眼睛,須臾之後,平復心情。
她終究知曉,這含元殿之上,並非是她感情用事之地。
身後傳來輕柔憐惜的一嘆,她侷促而窘迫地回頭,見南行止靜靜地看著她,目光似沉穩偉岸的山,也似廣漠溫柔的水。
這一場驚動滿朝文武甚至天下的蕭氏之案,始於十三年前,終於無風無雨的十三年後。
後續的調查還會延續很長一段時間,蕭氏一族被查抄。而涉案等人,包括成青雲與成青嵐,革職候查。
成青雲與南行止一同出了皇宮,低著頭慢慢地數著通往宮外的磚石。
她曾以為,城門口到含元殿的路很長,可一步一步數完後,才驀然驚覺,原來從城門到含元殿的道路,這樣短。
走到盡頭,她突然回首,屹立於宮門之下,這恢宏萬象的皇宮之下,只有她與南行止兩道身影。
深深的城門,將巍峨壯闊的皇宮圖景,縮於那一方門框內,一斑窺見,皇宮的變幻、滄桑,它高樓疊起,金粉萬千,它風雨變幻,卻又百年如斯;它見證歷朝歷代皇室王侯,也見證無數更迭輪迴……
成青雲回想朝朝暮暮,從成都捕頭,再到刑部小官,最後她終於站在這權威中央的大殿之上……
最終,她還是成青雲,身著女裝曲裾,頭戴玉簪發冠的成青雲。
她欲言又止,事關皇宮的密室暗道,不能當眾說出。但南行止與成青雲等人,自然早已明白真相。
蕭家的人,知道皇宮之中有密室,但無法安排人入宮探索密室,故而讓蕭妃身邊的彩月探尋密室,並讓彩月熟悉了密室的布局。
“可是很不巧,”蕭婉淳蹙眉,“蕭衡正要離開時,發現宮牆之上藏著一個人。他與那人爭鬥一番,便將那人按入水中溺死了,還將屍體拋棄在了池水裡。”
皇宮內不好隱藏屍體,更不可能將屍體帶走,便只能沉屍,可誰會想,屍體會順著水流,衝到了太液池之中。
“果然是jian計敗露,殺人滅口!”嘉儀公主冷笑,“我當時方才入宮,不過是讓睿兒暗中去探一探宮中的情況而已。但是也囑咐了她,務必要盯緊你。我就知道,你們蕭家的人,果然有貓膩!”
成青雲將那柄龍雀唐刀放回刀鞘中,說道:“所以,殺害禹王侍衛的人,是蕭家的人。”
“可是……”御史大夫不解,“既然禹王的侍衛有十一人,為何那屍體,卻只有十具?”
第321章 驀然回首
成青雲定了定,輕而沉的說道:“因為,那些侍衛之中,有一個侍衛逃走了。他隱姓埋名,自毀容貌,逃走到成都,從此便躲避委身,等待為禹王等人昭雪的時機。”
“竟然有侍衛逃走了?”有人質疑,“如何證明,那人就是禹王的侍衛呢?”
南行止冷笑,“禹王和禹王的舊部,都是被朝廷追殺的要犯,誰會無緣無故地承認自己就是禹王的侍衛?若非隱忍多年,若非心頭埋藏著深仇大恨,又怎麼會毀了容貌,臥薪嘗膽這麼多年?”
“既然如此,有逃走的侍衛,為何那人不立刻上京稟明一切真相?”有人發問。
南行止諷刺而笑,很是譏誚地勾唇,“朝廷逃犯,被人追殺,躲避都來不及,難道還要上京自投羅網?我看,若是當年他上了京城,僅憑一人之力就想說明禹王的冤情,說明兄弟被屠殺的真相,還未踏進京城,就被滅口了吧。”他蹙眉,“可笑,若非如此,他又怎會自毀容貌?讓自己變得面目全非?”
那官員語塞,再不敢開口。
“還有一件事情,也十分的巧合,”成青雲不再去大勢已去的蕭氏父子,“我發現,有個一人與京城防衛司有關。”
“是誰?”皇帝立即問道。
“有關於‘帝傳五代,有瑞代明’的八字讖言,”成青雲說道。
這八個字,幾乎成為了滿朝的忌諱,無人敢再提起。而這八個字,也成為了一個難以解釋的謎團。
“這八個字,無非就是以兩種形式出現,”成青雲朗聲打破沉寂,“第一種,出現在祭台和佛像上。第二種,由蟲蟻組成。”
“這是天意!”有老臣固執地說道,“你現在堂而皇之地提及,難道不怕遭天譴!”
成青雲蹙眉,懇切地看著那老臣,說道:“老天爺這麼忙,哪兒有時間管什麼蟲子佛像?”她深吸一口氣,不給其他人打斷的時機,繼續說道:“這八個字的出現,並非上天示警,而是人為!”
“怎麼可能?”有人不解,“就算字跡可以印刻,但是蟲子這些東西,如何控制?”
“祭台和佛像上的字,不過是事先在其上塗上石灰,等皇上澆了酒水在祭台上,露水浸濕在戶外的佛像,石灰發熱,侵蝕祭台和佛像,字跡自然就出現了。”成青雲清晰明了地說道,“至於蟲蟻蝴蝶,更簡單,蟲蟻蜜蜂,只需塗上花蜜,就可招來無數的蟲子了。”
她說道:“在養蜂坊,得到一份銀票,這銀票,有票號可追查,查出出自於蕭都尉手下的防衛司。是他,買了蜜蜂蟲蟻,請問,一個人,無緣無故,為何買大量的蟲蟻蜜蜂?”
就算無人回答,真相也不言而喻了。
光照得含元殿一片明晃晃。
南行止背光而立,收緊十指,“皇上,前些時日,臣在父王書房之中,發現一本手札。”
皇帝聞言,抬起眼來。
此時已近午時,殿外驕陽似火,陽光如流淌的火焰,籠罩在南行止身上。
“哦?”皇帝斂衽,“想來,王叔的手札,定然有不一樣的價值。”
“是!”南行止聲音凝滯沉頓,“父王的手札,其實……其實記錄的,都是禹王案情的所有線索。”
眾人一怔,皇帝更是驚了驚。
南行止清苦地抿著唇,氣息雖沉,可聲音依舊朗利,“禹王被判謀逆之後……父王便暗中開始查證。可當時先皇的命令下得急迫,父王無法及時救下禹王,只好將禹王……禹王之子救下。”
“什麼?”皇帝眯眼,“方才平王叔不是說,禹王之子,是他所救的嗎?”
成青嵐巋然不動的身軀突然一僵,震撼驚訝地看向南行止。
“是,”南行止目光堅毅,只點點頭。
南澈沉沉地一嘆,“禹王兄出事時,我也不過是一個普通的郡王,無權無勢,難以保全王兄的兒子。當時,的確是瑞王兄,安排了人,將禹王兄之子救下的。只不過,他救下之後,將人安排在我那裡。又極力保全大理寺少丞,讓他帶著女兒離開。也順便,讓我將王兄的兒子,交給了大理寺少丞。”
“是我父王,暗中派人護送他們到成都的。”南行止說道,“可瑞親王府權勢雖大,卻不能時刻保護遠在成都的禹王之子。”
“所以,這些年,是微臣在暗中護著他們一家。”南澈平靜地說道,“瑞王兄想得周到,也只有讓不理朝廷之事遠離紛爭的我去看護他們,才不容易被人發現端倪。好在,我不負王兄所望……他們的一對兒女,都長大成人了。”
成青雲一瞬咬住唇,淚水霎時盈滿眼眶。
成青嵐眉頭緊蹙,淡然一笑,並未如成青雲那般震撼。成青雲眨了眨眼,思緒快速翩飛。
青嵐入京之後,能夠快速找到平王,說明他或許很早就知道,平王的人一直留在成都暗中護著他們一家。
南行止深深地看了成青雲一眼,見她眼中有淚,不由得怔了怔,下意識地向前一步,她卻快速低下頭去,抬手擦了淚水。
南行止微微抬步,錦袖輕垂,身姿如松,他低沉而道:“父王搜集了蕭氏一族偽造假證陷害禹王的證據,想要到天牢提審當年的人犯,可是很不巧,天牢就失火了。”南行止泠然地說著,他從袖中拿出手札,交與宦官,說道:“這本手札之中,記錄了禹王案情的證據,經過,以及,我父王護送禹王之子離開的事情,還有……還有就是,蕭家一族這些年來,所犯罪行的鐵證!”
他周身的殺意隱忍著,卻難以掩飾,“我想,這就是我父王,之所以會葬身火海的原因!”
成青雲擔憂地看了看南行止,放緩了聲音說道:“天牢失火,所有的證據都被燒毀了。可是……天牢時常會檢查修繕,我想,兇手就是趁此機會,在天牢的鴟吻之上動了手腳。”
她的聲音很是溫和,雖解釋著案情,卻看著南行止。溫柔的目光,似乎在無聲安撫著他的悲痛。
“雖然修繕天牢的人已經死了,但鴟吻里的鐵絲,卻留了下來。不是任何鐵絲,都能順利引雷並引發大火。”成青雲聲音淡淡的,見南行止逐漸安穩之後,微微抿唇,繼續說道:“那種鐵絲,是特殊的兵器材質。而那種材質,是屬於……京城防衛司才有的。”
煞那間,滿堂頓時再次譁然!
“蕭都尉,”成青雲睨著蕭衡,“作為京城防衛司都尉的你,得到這樣的材質,應該很容易吧?何況,瑞親王去天牢的行蹤,你也是從南行章那裡得知的吧?”她沉了沉目光,“至於皇宮裡出現的混有牽機毒的瓷片,更不必我來解釋了吧?”
真相大白,水落石出!
這案情,總算終結了。
成青雲長長地舒了一口氣,抬頭看向殿宇之外。
盛陽如火,皇城熠熠,宮闕錯落成群,莊嚴而肅穆。
天際一塵不染,宛若所有的塵埃,都歸於沉寂。
連綿壯闊的城郭之外,是起伏溫柔的山嵐,山外有山,縱橫阡陌之上,想必已是繁花逶迤,和風輕送。
成青雲抬頭直視陽光,眼底氤氳的水霧緩緩凝結匯聚,在淚水決堤的霎那間,她似乎將壓抑在心底的悲喜,統統宣洩而出。
殿宇之中的人,紛紛看向她,卻見映秀容顏,雋眉明眸,淚光點點,好似這皇城清明晈晈的朗日,被她的淚水徜徉過。
成青嵐不顧失禮,直接起身,伸手去擦她的淚。
成青雲咬著唇,抬頭恍然凝睇他同樣氤氳朗利的眼,欲言又止。她只得抬手,蒙住眼睛,須臾之後,平復心情。
她終究知曉,這含元殿之上,並非是她感情用事之地。
身後傳來輕柔憐惜的一嘆,她侷促而窘迫地回頭,見南行止靜靜地看著她,目光似沉穩偉岸的山,也似廣漠溫柔的水。
這一場驚動滿朝文武甚至天下的蕭氏之案,始於十三年前,終於無風無雨的十三年後。
後續的調查還會延續很長一段時間,蕭氏一族被查抄。而涉案等人,包括成青雲與成青嵐,革職候查。
成青雲與南行止一同出了皇宮,低著頭慢慢地數著通往宮外的磚石。
她曾以為,城門口到含元殿的路很長,可一步一步數完後,才驀然驚覺,原來從城門到含元殿的道路,這樣短。
走到盡頭,她突然回首,屹立於宮門之下,這恢宏萬象的皇宮之下,只有她與南行止兩道身影。
深深的城門,將巍峨壯闊的皇宮圖景,縮於那一方門框內,一斑窺見,皇宮的變幻、滄桑,它高樓疊起,金粉萬千,它風雨變幻,卻又百年如斯;它見證歷朝歷代皇室王侯,也見證無數更迭輪迴……
成青雲回想朝朝暮暮,從成都捕頭,再到刑部小官,最後她終於站在這權威中央的大殿之上……
最終,她還是成青雲,身著女裝曲裾,頭戴玉簪發冠的成青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