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頁
借著以悲情為素材的好萊塢電影,我突然有種,想要為非洲做一點什麼的情懷。也許參加飢餓三十,也許捐錢到世界展望會,也許在blog上整理出一些關於衝突鑽石的連結給讀者網友看,什麼都好,就是該做些什麼,才不會辜負我看完這部電影的鬱悶。
走出電影院,牽著小內的手,晚風格外清爽。
「這樣,妳還會想買鑽石嗎?」
「我從來就沒說過我想啊。」
「那就是不想囉?」
「不想了。」
我吻了小內,開玩笑地說我的計謀成功,但心中不免悶悶。
也許不過是一部兩個小時的電影,有多少人會感傷超過走出電影院的兩個小時?電影裡,可憐的黑人難民問女記者:「這個新聞會讓全世界的人看見我們國家的問題,而來支持我們吧?」女記者回答:「你知道嗎?這個新聞可能只會出現15秒,在體育新聞和氣象播報的中間。」
真希望這僅僅是嘲諷用的台詞,偏偏真實到讓人沒有感覺。
我想起了另一部關於非洲黑暗面的電影,盧安達飯店。
膾炙人口的影評建立在無數同情的淚水上。內容同樣直指非洲某國循環不絕的內戰,大意是,為了防止對手將來的反撲,發動戰爭意味著清絕對方種族的大屠殺;男主角身為非洲某大飯店的黑人經理,他的血統是屠殺者的種族,他的妻子卻是必須被屠殺者的弱勢種族,無須糾葛,本著天性的良善與同理心,他開始在飯店收容大禍臨頭的弱勢族群。情勢緊迫,飯店外到處都是瘋狂的軍隊,隨時都會衝進見人就殺,唯一能救他們的,是國際社會以人道和平為名的介入。
但聯合國,幾乎對正在發生的種族大屠殺漠然不視。
裡面有一段對白堪稱經典。
飯店經理要所有黑人員工打電話給他們曾經服務過的白人僱主,他激動說明:「你們用懇切、從此再也不會再見面的語氣向他們道別,謝謝他們以前的照顧,然後沉默掛上電話------這就是我們活下去唯一的方法。」
果然,那些早已遠在西方國度喝下午茶的白人僱主們,因為抵抗不了這種生死離別的告白,紛紛致電向聯合國等權力機構施壓,要他們無論如何都得派足夠的維和部隊到飯店,保護他們的僕人抵達難民營。
與其說是正義感,不如說,是權力者的同情心讓營救行動付之實踐。
我想起了我到底在哭完盧安達飯店後,為那片黑色的土地做了些什麼?
沒有。
了解這個世界的陰暗面,了解某些人的痛苦困頓,如果僅僅只是了解,那麼了解究竟有什麼樣的意義?
我們對這個世界上真實存在的人性災難有所接觸,必定不同於牛頓三大運動定律、亞弗加厥假說、或安培右手定則那樣的知識性了解。
當我們發生了慘事,總是希望別人知道了能夠感同身受,一手捧淚,另一手毫無猶豫拉住我們。但事情的真相往往是,能夠對我們伸出援手的「其它人」永遠都保持一份「身為其它人」的距離。
常常我們得承認,自己就是一個內心火熱,但行動冷漠的人。
這份冷漠將我們劃界在麻煩之外,只是偶而用模糊的淚水凝視麻煩里的人。
引述德國基督教信義會牧師Martin Niemoeller的詩:
當納粹對付共產黨,我不發一言;因為我不是共產黨員。
當他們對付社會民主黨,我不發一語;因為我不是社會民主黨員。
當他們對付工會,我沒有抗議;因為我不是工會會員。
當他們對付猶太人,我沒有反對;因為我不是猶太人。
當他們對付我,已無人能為我仗義執言。
回想起來,我那種回答真的有點低級。
老實說我從來不覺得自己是誰的榜樣,或必須做誰的榜樣,會這樣想也未免太假了。但我最低限度都想為自己說的話,擔當點什麼,特別是像是這樣的文章,如果我自己都辦不到------乾脆不要寫。
經過半年,這個「參見,九把刀」的部落格的人氣,已經從每個月可以偷取GG商約莫三千五百塊,到了每個月偷取五千多塊錢的程度。
累積到現在,2008年的三月,這個部落格基金已經有三萬多元。
這都虧了大家捐獻的人氣,所以我就稱這筆錢為「部落格人氣基金」吧。
現在已經離開地球表面的企業家溫世仁,有一句話說得很好:「捐錢是最不負責的行善。」
也就是說,光只是捐錢,卻沒有監督這些錢是如何被妥善使用、讓每一筆捐獻都可以達到最好的助人效益,是不負責任的作法。
引述這段話絕對不是否定捐錢的行為,而是啟動另一種關於捐獻助人的思考。而是想說行善有很多種方式,請流浪狗吃一個便利商店大肉包、跟幫正妹修計算機都算是。
然而坦白說我並沒有時間與心力去監督什麼,所以我的作法還是很一般,就是將「人氣錢」交給有良好用錢傳統的「專家」去使用。也希望在這個部落格發起「用人氣,幫助地球運轉得更好」的作法,可以影響到其它人氣很猛的部落客------為善讓人知,如果可以擴大一百倍的行善,只有更酷吧。
一向,Bloggerads這個GG商系統也有詢問公益方面的捐獻,如果你認同這次的受捐獻主,就可以設定把錢捐給某慈善團體。但我其實都有捐款上的偏好,例如幫助流浪狗、幫助小孩上學之類的團體,所以之前雖有想法、卻都只是將部落格人氣基金備著。
走出電影院,牽著小內的手,晚風格外清爽。
「這樣,妳還會想買鑽石嗎?」
「我從來就沒說過我想啊。」
「那就是不想囉?」
「不想了。」
我吻了小內,開玩笑地說我的計謀成功,但心中不免悶悶。
也許不過是一部兩個小時的電影,有多少人會感傷超過走出電影院的兩個小時?電影裡,可憐的黑人難民問女記者:「這個新聞會讓全世界的人看見我們國家的問題,而來支持我們吧?」女記者回答:「你知道嗎?這個新聞可能只會出現15秒,在體育新聞和氣象播報的中間。」
真希望這僅僅是嘲諷用的台詞,偏偏真實到讓人沒有感覺。
我想起了另一部關於非洲黑暗面的電影,盧安達飯店。
膾炙人口的影評建立在無數同情的淚水上。內容同樣直指非洲某國循環不絕的內戰,大意是,為了防止對手將來的反撲,發動戰爭意味著清絕對方種族的大屠殺;男主角身為非洲某大飯店的黑人經理,他的血統是屠殺者的種族,他的妻子卻是必須被屠殺者的弱勢種族,無須糾葛,本著天性的良善與同理心,他開始在飯店收容大禍臨頭的弱勢族群。情勢緊迫,飯店外到處都是瘋狂的軍隊,隨時都會衝進見人就殺,唯一能救他們的,是國際社會以人道和平為名的介入。
但聯合國,幾乎對正在發生的種族大屠殺漠然不視。
裡面有一段對白堪稱經典。
飯店經理要所有黑人員工打電話給他們曾經服務過的白人僱主,他激動說明:「你們用懇切、從此再也不會再見面的語氣向他們道別,謝謝他們以前的照顧,然後沉默掛上電話------這就是我們活下去唯一的方法。」
果然,那些早已遠在西方國度喝下午茶的白人僱主們,因為抵抗不了這種生死離別的告白,紛紛致電向聯合國等權力機構施壓,要他們無論如何都得派足夠的維和部隊到飯店,保護他們的僕人抵達難民營。
與其說是正義感,不如說,是權力者的同情心讓營救行動付之實踐。
我想起了我到底在哭完盧安達飯店後,為那片黑色的土地做了些什麼?
沒有。
了解這個世界的陰暗面,了解某些人的痛苦困頓,如果僅僅只是了解,那麼了解究竟有什麼樣的意義?
我們對這個世界上真實存在的人性災難有所接觸,必定不同於牛頓三大運動定律、亞弗加厥假說、或安培右手定則那樣的知識性了解。
當我們發生了慘事,總是希望別人知道了能夠感同身受,一手捧淚,另一手毫無猶豫拉住我們。但事情的真相往往是,能夠對我們伸出援手的「其它人」永遠都保持一份「身為其它人」的距離。
常常我們得承認,自己就是一個內心火熱,但行動冷漠的人。
這份冷漠將我們劃界在麻煩之外,只是偶而用模糊的淚水凝視麻煩里的人。
引述德國基督教信義會牧師Martin Niemoeller的詩:
當納粹對付共產黨,我不發一言;因為我不是共產黨員。
當他們對付社會民主黨,我不發一語;因為我不是社會民主黨員。
當他們對付工會,我沒有抗議;因為我不是工會會員。
當他們對付猶太人,我沒有反對;因為我不是猶太人。
當他們對付我,已無人能為我仗義執言。
回想起來,我那種回答真的有點低級。
老實說我從來不覺得自己是誰的榜樣,或必須做誰的榜樣,會這樣想也未免太假了。但我最低限度都想為自己說的話,擔當點什麼,特別是像是這樣的文章,如果我自己都辦不到------乾脆不要寫。
經過半年,這個「參見,九把刀」的部落格的人氣,已經從每個月可以偷取GG商約莫三千五百塊,到了每個月偷取五千多塊錢的程度。
累積到現在,2008年的三月,這個部落格基金已經有三萬多元。
這都虧了大家捐獻的人氣,所以我就稱這筆錢為「部落格人氣基金」吧。
現在已經離開地球表面的企業家溫世仁,有一句話說得很好:「捐錢是最不負責的行善。」
也就是說,光只是捐錢,卻沒有監督這些錢是如何被妥善使用、讓每一筆捐獻都可以達到最好的助人效益,是不負責任的作法。
引述這段話絕對不是否定捐錢的行為,而是啟動另一種關於捐獻助人的思考。而是想說行善有很多種方式,請流浪狗吃一個便利商店大肉包、跟幫正妹修計算機都算是。
然而坦白說我並沒有時間與心力去監督什麼,所以我的作法還是很一般,就是將「人氣錢」交給有良好用錢傳統的「專家」去使用。也希望在這個部落格發起「用人氣,幫助地球運轉得更好」的作法,可以影響到其它人氣很猛的部落客------為善讓人知,如果可以擴大一百倍的行善,只有更酷吧。
一向,Bloggerads這個GG商系統也有詢問公益方面的捐獻,如果你認同這次的受捐獻主,就可以設定把錢捐給某慈善團體。但我其實都有捐款上的偏好,例如幫助流浪狗、幫助小孩上學之類的團體,所以之前雖有想法、卻都只是將部落格人氣基金備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