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頁
即使要信任專家,專家也不該局限在這五個評審。
制度是制度,專家是專家。獎是獎,獎格是獎格。
我的信箱裡有十幾個不願意公開表態的作家,寫信表達他們的想法,
歸納起來都是告訴我幾件事:
1.從一開始,你就應該把事件交給經紀公司或出版社處理,而不是自己來。
2.我們也有被抄襲的經驗,但我們都選擇吃悶虧。
3.我們覺得那篇文章很有道德問題,不應該得獎。
4.很遺憾我們只能私下寫這樣的信給你。
老實說你們不公開寫這些,我覺得頗點點,但你們願意私下給我這些想法,我也很感動了。
有些事只有同樣在創作(注意,是創作)的人才能深入理解的,
長期我無償授權自己的作品被所有人改寫、改作、衍生(都已經白紙黑字印出來給你看),
要的也不多,不過就是標示來源、非商業性、並允許後繼者繼續改作而已,
有很超過嗎?
另外,我覺得這些網友在朱學恆那邊寫的關鍵句寫得很有意思,
Mr. Monkey:
這不表示讓大多數人表達意見就是群眾暴力。群眾當然有,但問題在於有沒有暴力。
ADAM:
請這些人舉證到底朱大能怎樣讓人對他產生崇拜的心理而甘願放棄自己理性思考跟判斷能力
為什麼總有人覺得自己可以明辨事理, 卻否定別人也有自行判斷的能力? 一口咬定群眾就是一定是盲從的, 就是有人帶領的?
有人說,我經常談論正義,非常的幼稚。
是的,我就是如此的幼稚。
------真抱歉因此刺傷了你們的眼睛喔。用人氣,幫助地球運轉得更好
前兩個禮拜,我去清大為梅竹賽演講(對不起,交大贏了ㄎㄎㄎ……)。
演講結束後,我照例在台上跟大家簽名合照,然後回答一些奇奇怪怪的問題,這些問題通常包括蟬堡什麼時候會集結出書(還早!還早!)、飛行什麼時候繼續寫(……)、獵命師十四什麼時候出(還沒寫要怎麼出!)、都市恐怖病系列什麼時候繼續寫(很可能要等獵命師傳奇寫完才會繼續寫,因為我沒有那個屁股可以一口氣下兩個蛋)、請問刀大你為什麼會這麼帥啊(小內規定的)、請問你可以給我你的msn嗎(以前有用,現在追到小內了所以沒在用了)、請問刀大你怎麼有辦法那麼帥啊(靠,同樣的問題不要一直問我,反正我就是帥得很超級!)。
其中有個在朋友陪伴下的女孩,在台下問了我一個問題。
「刀大,可以問你一個可能不禮貌的問題嗎?」她鼓起勇氣。
「嗯啊!」我拿著礦泉水蹲在台上,看著台下的她。
「你曾經在報紙上寫過一篇<同情的邊界>,你還記得嗎?」
「就是看完血鑽石之後寫的,嗯啊。」
「你寫完那篇文章之後,有為非洲……做了什麼事嗎?」
那一瞬間,我肯定是愣住了。
這個女孩不是質問我,因為她的語氣跟眼神,透露的是期待。
「我每個月固定會捐九千塊錢給富邦文教基金會,就是幫助貧窮的小孩子可以去上學的那個東西,大概持續了一年多吧。」我看著她,笑笑地說。
「喔……」那女孩顯得有點失望。
我彷佛被擊沉。
「我覺得從身邊可以看見的狀況開始幫忙,比較有意義。」我努力地笑。
「嗯,謝謝。」女孩好像有笑,又好像沒有。
我答得太快了。
應該說,我亂七八糟回答,雖然是真的做了好事,但那女孩鼓起勇氣問的問題我用這件善事當作答案,掩飾的層面大得多。
掩飾什麼?
掩飾我說到沒做到的低等實踐力。說穿了,我想用「我有在做好事」去掩飾「我沒有響應到當初寫下這篇文章的我自己」。但我的確在寫完「同情的邊界」時袖手旁觀了。
回顧我在看完電影「血鑽石」後,寫下了那篇文章「同情的邊界」(後來收錄在「慢慢來,比較快」那本書里)。由於是我寫的沒有版權問題,所以我就管你的引述整篇文章在下:
三少四壯40,同情的邊界(完整版)
前一陣子看了網絡上的簡短影評,加上IMDB的高分確認,帶小內去看李奧納多的「血鑽石」,暗中希望小內從此對鑽石產生心理排斥。
電影很好看。內容大概是,非洲國家為了鑽石的開採權不斷發生血腥內戰、動輒屠殺千人萬人,而背後的元兇之一,就是為了獲得低價鑽石供應的西方知名廠商,而希望花三個月薪水買一顆鑽石求婚的諸位,同樣是慘劇幕後的共犯。
有幾句台詞精準地傳達了電影的意念:「發現鑽石的地方,就會發生災難。」、「告訴那個白人,我們已經夠慘了,拜託不要在這裡發現石油。」、「人們不會去買鑽石------如果他們知道付出的代價。」
電影中,曾經在discovery頻道里聽到的熟悉的非洲鼓聲,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搭搭搭響的機關槍與呼嘯炮擊。偌大的屏幕里堆了成山的屍體,蒼蠅停在蒙著白膜的眼球上,倉皇,是非洲最醒目標語言。
鑽石不再是閃閃發光的奢侈品,而是購買子彈屠殺同胞用的原始本錢。
在影片結束後,字幕呼籲觀眾在購買鑽石時務必注意產地,不要讓自己成為衝突鑽石(conflict diamonds)的消費者,無心贊助了另一場遠在世界角落的戰爭。呼籲結束,工作人員的字幕例行公事般爬上大屏幕。
制度是制度,專家是專家。獎是獎,獎格是獎格。
我的信箱裡有十幾個不願意公開表態的作家,寫信表達他們的想法,
歸納起來都是告訴我幾件事:
1.從一開始,你就應該把事件交給經紀公司或出版社處理,而不是自己來。
2.我們也有被抄襲的經驗,但我們都選擇吃悶虧。
3.我們覺得那篇文章很有道德問題,不應該得獎。
4.很遺憾我們只能私下寫這樣的信給你。
老實說你們不公開寫這些,我覺得頗點點,但你們願意私下給我這些想法,我也很感動了。
有些事只有同樣在創作(注意,是創作)的人才能深入理解的,
長期我無償授權自己的作品被所有人改寫、改作、衍生(都已經白紙黑字印出來給你看),
要的也不多,不過就是標示來源、非商業性、並允許後繼者繼續改作而已,
有很超過嗎?
另外,我覺得這些網友在朱學恆那邊寫的關鍵句寫得很有意思,
Mr. Monkey:
這不表示讓大多數人表達意見就是群眾暴力。群眾當然有,但問題在於有沒有暴力。
ADAM:
請這些人舉證到底朱大能怎樣讓人對他產生崇拜的心理而甘願放棄自己理性思考跟判斷能力
為什麼總有人覺得自己可以明辨事理, 卻否定別人也有自行判斷的能力? 一口咬定群眾就是一定是盲從的, 就是有人帶領的?
有人說,我經常談論正義,非常的幼稚。
是的,我就是如此的幼稚。
------真抱歉因此刺傷了你們的眼睛喔。用人氣,幫助地球運轉得更好
前兩個禮拜,我去清大為梅竹賽演講(對不起,交大贏了ㄎㄎㄎ……)。
演講結束後,我照例在台上跟大家簽名合照,然後回答一些奇奇怪怪的問題,這些問題通常包括蟬堡什麼時候會集結出書(還早!還早!)、飛行什麼時候繼續寫(……)、獵命師十四什麼時候出(還沒寫要怎麼出!)、都市恐怖病系列什麼時候繼續寫(很可能要等獵命師傳奇寫完才會繼續寫,因為我沒有那個屁股可以一口氣下兩個蛋)、請問刀大你為什麼會這麼帥啊(小內規定的)、請問你可以給我你的msn嗎(以前有用,現在追到小內了所以沒在用了)、請問刀大你怎麼有辦法那麼帥啊(靠,同樣的問題不要一直問我,反正我就是帥得很超級!)。
其中有個在朋友陪伴下的女孩,在台下問了我一個問題。
「刀大,可以問你一個可能不禮貌的問題嗎?」她鼓起勇氣。
「嗯啊!」我拿著礦泉水蹲在台上,看著台下的她。
「你曾經在報紙上寫過一篇<同情的邊界>,你還記得嗎?」
「就是看完血鑽石之後寫的,嗯啊。」
「你寫完那篇文章之後,有為非洲……做了什麼事嗎?」
那一瞬間,我肯定是愣住了。
這個女孩不是質問我,因為她的語氣跟眼神,透露的是期待。
「我每個月固定會捐九千塊錢給富邦文教基金會,就是幫助貧窮的小孩子可以去上學的那個東西,大概持續了一年多吧。」我看著她,笑笑地說。
「喔……」那女孩顯得有點失望。
我彷佛被擊沉。
「我覺得從身邊可以看見的狀況開始幫忙,比較有意義。」我努力地笑。
「嗯,謝謝。」女孩好像有笑,又好像沒有。
我答得太快了。
應該說,我亂七八糟回答,雖然是真的做了好事,但那女孩鼓起勇氣問的問題我用這件善事當作答案,掩飾的層面大得多。
掩飾什麼?
掩飾我說到沒做到的低等實踐力。說穿了,我想用「我有在做好事」去掩飾「我沒有響應到當初寫下這篇文章的我自己」。但我的確在寫完「同情的邊界」時袖手旁觀了。
回顧我在看完電影「血鑽石」後,寫下了那篇文章「同情的邊界」(後來收錄在「慢慢來,比較快」那本書里)。由於是我寫的沒有版權問題,所以我就管你的引述整篇文章在下:
三少四壯40,同情的邊界(完整版)
前一陣子看了網絡上的簡短影評,加上IMDB的高分確認,帶小內去看李奧納多的「血鑽石」,暗中希望小內從此對鑽石產生心理排斥。
電影很好看。內容大概是,非洲國家為了鑽石的開採權不斷發生血腥內戰、動輒屠殺千人萬人,而背後的元兇之一,就是為了獲得低價鑽石供應的西方知名廠商,而希望花三個月薪水買一顆鑽石求婚的諸位,同樣是慘劇幕後的共犯。
有幾句台詞精準地傳達了電影的意念:「發現鑽石的地方,就會發生災難。」、「告訴那個白人,我們已經夠慘了,拜託不要在這裡發現石油。」、「人們不會去買鑽石------如果他們知道付出的代價。」
電影中,曾經在discovery頻道里聽到的熟悉的非洲鼓聲,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搭搭搭響的機關槍與呼嘯炮擊。偌大的屏幕里堆了成山的屍體,蒼蠅停在蒙著白膜的眼球上,倉皇,是非洲最醒目標語言。
鑽石不再是閃閃發光的奢侈品,而是購買子彈屠殺同胞用的原始本錢。
在影片結束後,字幕呼籲觀眾在購買鑽石時務必注意產地,不要讓自己成為衝突鑽石(conflict diamonds)的消費者,無心贊助了另一場遠在世界角落的戰爭。呼籲結束,工作人員的字幕例行公事般爬上大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