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頁
但大明宮不再熱鬧,太液池畔也不再有蓮花燈亮起。很少聽聞過李宜鳶的消息,這位曾經不可一世的公主經過那場吐蕃要挾後,似乎收斂了許多,長久在謝府中,不大能出門。
接著他詳細交代了一下袁明煥的事情。他說官員們在長安城外找到袁明煥,已經是葉欒離開長安的第二天早晨。
他看起來沒有太大異樣,只是身上有點髒,臉色也不太好。那以後,他雖然還是經常笑,經常呆頭呆腦的,但有些地方,明顯與從前不一樣了。
大理寺卿悄悄告訴過周浣然,袁明煥沒公事幹了的時候,就會開始寫信,沒完沒了地寫,卻也不見他寄出去過一封。某天,好事的大理寺卿趁袁明煥不在,打開他的抽屜偷看,一沓沓捆綁起來的信件里,每一封上面都寫著“葉尚書親啟”。
分明周浣然跟葉欒更熟悉,但封皮上卻寫的是“都護”,這可能就是周浣然沒有要葉欒看這封信的原因所在。但他顯然忽略了,他倆從不會有意隱瞞對方。
“大概他還有話沒對葉欒說罷,但葉欒沒有給我們一個體面的告別,也沒有給他這個機會。得知她是女子的那天晚上,我無比震驚也由衷欽佩,從地方官員到朝臣正三品,已經夠不容易了,你千萬不能辜負她。”這幾句周浣然書信上的原話,葉欒看在眼裡,然後別過臉,不再看下去。
周浣然最後那幾句對沈綏的“忠告”其實看起來並沒有什麼必要,但這正是同僚間純摯情誼的表達。
“韞之?” 沈綏看完了這張,再打開信封里的另一張,不是同一個人的字跡,落款是李韞之和陸有莘的大名。
他得知周浣然即將離開朝廷前往河西之後,便托周浣然他稍信,由陸有莘代筆,夫妻倆一起完成了這封會遠涉重山的信。關切與擔憂,都無比真實。
葉欒看著還是鼓鼓囊囊的信封,抽出來一張張打開,果然都是不同人所寫,再一齊放進了這個袋子裡的。她把書信依扇形重疊放置,讓落款處每個人的名字都露出來。
謝禹舟、李懷緒、趙氏家人和一些有過交集的同僚……這些人的心意在戰火橫行的現世顯得尤其寶貴,葉欒的手指划過那些名字,此刻她無比慶幸。
最後,竟還有一張李宜鳶的來信。葉欒取出來看過,微微嘆了口氣。
沈綏正讀到李韞之的話,“三月害喜嚴重,娘子體弱,雖居於皇城之內,恨不得插翅飛去,唯恐妻娘子憑生差池。此憂耶?怖耶?外人看來可憐,我只知是得其甜,必先嘗苦澀,而我對此亦是甘之如飴。”
沈綏的目光在“害喜”二字上停了下,然後聽到葉欒的嘆息。他抬頭問,“怎麼了?”
“前塵往事,俱已了結,”葉欒彎下腰,雙手搭在他肩膀上,正巧看見李韞之的寫,“有莘的孩子都三個月了,這時候出生的孩子一定會無比堅強。”
沈綏摸住她的手,很涼。那一刻,他們都心照不宣地明白了李韞之這封信的主要來意是在催促沈綏,該處理他們自己的事情了。
關於葉欒的身體狀況,畢竟只有他們兩個人知情。何況在這個水深火熱的紛亂年代,對於生活在西域的中原人來說,成家生子都太過奢侈。
外面響起阿昴的吆喝聲,他敲了幾下門,葉欒便從裡面打開了。他背著行囊,尚且惺忪的眼裡還帶著焦急,“聽說于闐鎮也開始不太平了,我先回去看看我的家裡人。”
“去罷,注意防範。”葉欒點點頭,隨他一起出去。劉則忍已經在門外等待多時,似乎還在與唐司階攀談得宜,與他們錯身而過時,劉則忍正式問候了聲“夫人”,倒弄得葉欒頓了會才下去腳。
一回頭,沈綏的書房門已經被輕掩上了。
阿昴聽著更加驚訝,走了好長段路,終於忍不住問葉欒,“你到底是男是女?我沒記錯的話,你原本是個周朝的京官啊!”
葉欒展了下雙臂,未有刻意隱藏的意思,道:“你看我像男像女?”
“噢,我懂了,”阿昴輕輕一跳,讓包裹上移不至於下掉,“但你現在既然不偽裝了,那從前的東西豈不是都沒有了。”他並不了解中原的男女觀念與法典制度,思想與大半西域人一般包容開朗,得知真相後也只是合理驚詫,同時戳到了一個致命的事實。
靠欺騙得到的輝煌,都會被順理成章收回。無論皇帝是否親自下令會收回她的宅邸、職位和俸祿,她的身份一旦公之於眾,都難逃世人的言語評斷。然而她本就不可能一輩子偽裝下去,這是她從一開始就想到的事情。
“無礙。” 葉欒唇角微彎,分明還有更深的話語融化在了那不痛不癢的笑意里。前面就是大門,葉欒停在了這裡不再送。
阿昴聳聳了鼻頭,一臉不解。利弊如此分明,但他心底里又覺得葉欒這樣選擇沒有錯,說不出理由來,可能需要更複雜的漢語詞彙來形容,但他還沒學到那地步。
“真是奇怪的中原人噢……”他嘟囔著跨過了門檻,轉身對葉欒揮了揮手以示告別。
直至少年離去的背影終於消失不見,葉欒發出幾不可聞的一聲嘆息,快步回到她自己的房裡。矮凳上對著妝鏡台默然坐了良久,打開妝奩,找到一面銅鏡,冷光乍開里映出一張容顏。
接著他詳細交代了一下袁明煥的事情。他說官員們在長安城外找到袁明煥,已經是葉欒離開長安的第二天早晨。
他看起來沒有太大異樣,只是身上有點髒,臉色也不太好。那以後,他雖然還是經常笑,經常呆頭呆腦的,但有些地方,明顯與從前不一樣了。
大理寺卿悄悄告訴過周浣然,袁明煥沒公事幹了的時候,就會開始寫信,沒完沒了地寫,卻也不見他寄出去過一封。某天,好事的大理寺卿趁袁明煥不在,打開他的抽屜偷看,一沓沓捆綁起來的信件里,每一封上面都寫著“葉尚書親啟”。
分明周浣然跟葉欒更熟悉,但封皮上卻寫的是“都護”,這可能就是周浣然沒有要葉欒看這封信的原因所在。但他顯然忽略了,他倆從不會有意隱瞞對方。
“大概他還有話沒對葉欒說罷,但葉欒沒有給我們一個體面的告別,也沒有給他這個機會。得知她是女子的那天晚上,我無比震驚也由衷欽佩,從地方官員到朝臣正三品,已經夠不容易了,你千萬不能辜負她。”這幾句周浣然書信上的原話,葉欒看在眼裡,然後別過臉,不再看下去。
周浣然最後那幾句對沈綏的“忠告”其實看起來並沒有什麼必要,但這正是同僚間純摯情誼的表達。
“韞之?” 沈綏看完了這張,再打開信封里的另一張,不是同一個人的字跡,落款是李韞之和陸有莘的大名。
他得知周浣然即將離開朝廷前往河西之後,便托周浣然他稍信,由陸有莘代筆,夫妻倆一起完成了這封會遠涉重山的信。關切與擔憂,都無比真實。
葉欒看著還是鼓鼓囊囊的信封,抽出來一張張打開,果然都是不同人所寫,再一齊放進了這個袋子裡的。她把書信依扇形重疊放置,讓落款處每個人的名字都露出來。
謝禹舟、李懷緒、趙氏家人和一些有過交集的同僚……這些人的心意在戰火橫行的現世顯得尤其寶貴,葉欒的手指划過那些名字,此刻她無比慶幸。
最後,竟還有一張李宜鳶的來信。葉欒取出來看過,微微嘆了口氣。
沈綏正讀到李韞之的話,“三月害喜嚴重,娘子體弱,雖居於皇城之內,恨不得插翅飛去,唯恐妻娘子憑生差池。此憂耶?怖耶?外人看來可憐,我只知是得其甜,必先嘗苦澀,而我對此亦是甘之如飴。”
沈綏的目光在“害喜”二字上停了下,然後聽到葉欒的嘆息。他抬頭問,“怎麼了?”
“前塵往事,俱已了結,”葉欒彎下腰,雙手搭在他肩膀上,正巧看見李韞之的寫,“有莘的孩子都三個月了,這時候出生的孩子一定會無比堅強。”
沈綏摸住她的手,很涼。那一刻,他們都心照不宣地明白了李韞之這封信的主要來意是在催促沈綏,該處理他們自己的事情了。
關於葉欒的身體狀況,畢竟只有他們兩個人知情。何況在這個水深火熱的紛亂年代,對於生活在西域的中原人來說,成家生子都太過奢侈。
外面響起阿昴的吆喝聲,他敲了幾下門,葉欒便從裡面打開了。他背著行囊,尚且惺忪的眼裡還帶著焦急,“聽說于闐鎮也開始不太平了,我先回去看看我的家裡人。”
“去罷,注意防範。”葉欒點點頭,隨他一起出去。劉則忍已經在門外等待多時,似乎還在與唐司階攀談得宜,與他們錯身而過時,劉則忍正式問候了聲“夫人”,倒弄得葉欒頓了會才下去腳。
一回頭,沈綏的書房門已經被輕掩上了。
阿昴聽著更加驚訝,走了好長段路,終於忍不住問葉欒,“你到底是男是女?我沒記錯的話,你原本是個周朝的京官啊!”
葉欒展了下雙臂,未有刻意隱藏的意思,道:“你看我像男像女?”
“噢,我懂了,”阿昴輕輕一跳,讓包裹上移不至於下掉,“但你現在既然不偽裝了,那從前的東西豈不是都沒有了。”他並不了解中原的男女觀念與法典制度,思想與大半西域人一般包容開朗,得知真相後也只是合理驚詫,同時戳到了一個致命的事實。
靠欺騙得到的輝煌,都會被順理成章收回。無論皇帝是否親自下令會收回她的宅邸、職位和俸祿,她的身份一旦公之於眾,都難逃世人的言語評斷。然而她本就不可能一輩子偽裝下去,這是她從一開始就想到的事情。
“無礙。” 葉欒唇角微彎,分明還有更深的話語融化在了那不痛不癢的笑意里。前面就是大門,葉欒停在了這裡不再送。
阿昴聳聳了鼻頭,一臉不解。利弊如此分明,但他心底里又覺得葉欒這樣選擇沒有錯,說不出理由來,可能需要更複雜的漢語詞彙來形容,但他還沒學到那地步。
“真是奇怪的中原人噢……”他嘟囔著跨過了門檻,轉身對葉欒揮了揮手以示告別。
直至少年離去的背影終於消失不見,葉欒發出幾不可聞的一聲嘆息,快步回到她自己的房裡。矮凳上對著妝鏡台默然坐了良久,打開妝奩,找到一面銅鏡,冷光乍開里映出一張容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