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頁
他想著就這麼順嘴把話給說了出來,弄得祁霞極不好意思,紅著臉強撐著站在了秦娘子身邊。
田大有話已出口也是後悔,他趕緊找話題想把這話蓋過去。旁邊的祁章就道:“外婆才放心了呢,要不然老人家總是擔心會不會讓我舅舅也到前線去。”
想起外祖母,祁霞也放下了那點羞惱,道:“是啊,大舅父出遠門,要是小舅父也不在家,阿婆可怎麼放心的下。”
在座的人都經過家人離散,聞言也是心有戚戚。室內靜了一會,秦娘子才道:“看看,明明是高興地事情,怎麼都沒聲音了。我去囑咐廚房多準備些,晚上我親自下廚。”崔捷就道自己要先去看看有沒有燕州的來信,恐怕要晚些回來。
“那我打發人去樊先生那裡看看,若是他方便,就請他也過來。”田大有話音剛落,祁章就道不如就讓他去,顯得親熱又有誠意。
田大有倒是沒想那麼多,祁霞卻看了弟弟一眼。藉口說送祁章出門,和他一道出去。
“你怎麼想起主動去了?”祁霞看著弟弟:“覺得這位樊先生很厲害?”
祁章坦白道:“我聽田叔說的,那位樊先生似乎以後都留在同安了。你不是也和我說過,這是個有本事的人嗎?要是我恭恭敬敬的請他,姐姐,這位樊先生能不能收我為弟子或者是做咱們家的師傅。”
其實祁章想的倒是不錯,祁霞在事情圓滿解決之後也動過這種心思,可是她總是覺得自己現在不能開口。開了口,恐怕也是被禮貌的拒絕。就像當時提到祁家冤案之於樊路只是他的一個過不去的坎一樣,現在祁家官司已了,恐怕樊路未必會久留同安,就算留在同安,也不會像弟弟想的那樣,甘心為一個商家做幕僚的。
不過這些話她沒有和祁章說,畢竟看人和接受失敗這樣的事情,終究是要自己來體會才印象深刻啊。祁霞看著弟弟出門,笑了笑自己回去了。
崔捷也受到了燕州的來信,她沒有拆信而是直接寫了回信,告訴紀摯她將在重陽節前啟程回到燕州。祁霞可能會和她同時返程,又告知了同安也已經收到了北疆大捷的消息。
等回到她現在在祁家的住處之後,崔捷這才打開來信,發現上面已經提到了北疆大捷,其中還附帶著一個壞消息,曹銘在戰場上出了點問題,需要和紀掣一起回京,前途未卜。紀摯的意思是讓崔捷慢慢的透給祁霞知道,好讓她有個準備。
崔捷看到這裡,也難免嘆氣。祁霞怎麼就這麼不順呢,好不容易自家的事情了解了,未婚夫又出事了。
作者有話要說: 這一段也結束了。下一部分開啟
☆、歸途
就像紀摯說的,這種事情不能瞞著祁霞,免得到時候不知道該怎麼辦。雖然崔捷認為這種情況根本不會發生在祁霞身上。
果然,在得知曹銘回京之後前途未卜的消息之後,祁霞只說了一句,他請求許婚,我既然應下了,就要言而有信。
祁章聽說之後無言以對,而崔捷心道果然不出所料。這個消息都沒有打亂祁霞的步驟,她還是一件一件的讓人準備好了要帶回燕州的東西,又囑咐祁章好好的聽田叔和嬸嬸的話。還再三的問崔捷的東西是不是準備全了,如果缺什麼趁著還有幾天時間趕緊備齊了。
明明是祁霞的事情,反而是她自己最是看得開。祁章是知道姐姐脾氣的,他也只能假裝自己不知道。田大有和秦娘子是真的不知道關於曹銘的消息,還以為曹銘再立戰功,祁霞得此貴婿呢。
九月初三,宜出行。祁霞和崔捷坐上了返回燕州的客船。秦薴非常捨不得她們,可是祁霞說的也有道理,家裡還有老人家在,如果再不回返就太讓老人家擔心了。
就這樣,除了她們兩個自己買的東西,秦薴又大包大攬的給準備了一些同安特產。還好,祁霞和崔捷是帶著祁家重開鋪子的老夥計王二一起走的。王二帶著這些東西先行一步,在燕州等著她們,然後到劉家拜會。
祁霞和崔捷的運氣不錯,這一趟返程也是風平浪靜,只是眼看著要到燕州的時候,出了件小事。
回燕州的心情自是比出來的時候輕鬆多了,祁霞和崔捷包下了一條客船,這樣也方便些。沒想到快到燕州,船行至寧集縣的時候,船主生病。這下麻煩了,船主年紀不小,也需要人照顧。最後協商之下,祁霞和崔捷在寧集下船,而對方只收訂金。
兩個人為了方便都穿著男裝,帶著斗笠,也不算特別惹眼。寧集縣也是個小渡口,前前後後一比也算是熱鬧了。祁霞和崔捷雖然輕鬆,然而也急著往回趕,於是只在渡口打聽有沒有合適的船隻往燕州去。
說起來也是不巧,因為入秋的緣故,船隻大多是往南走,在寧集特意往北去的不算多,得等等。再細細打聽,起碼要等個三兩天。二人都不願意為了坐船等個三兩天,祁霞於是問道,倘若騎馬走旱路呢。
驛站的老伯就道,走旱路大概要四、五天的功夫才能到燕州。這麼一算,加上等著的時日,就不如租馬或者租車而行。
兩人合計了一下,她們身邊沒有帶太多東西,也不願意耗時間在這裡等船,就直接在寧集貨棧租了驢車,就這麼上路了。
如今這世道雖然不比從前,可也沒到分崩離析的地步。租個驢車還是挺容易的,到時候直接還到燕州的貨棧就行了。租金自然是照舊歸還,倘若路上驢出現什麼問題,賠償價格也不算貴。
倆人租了個黑蓬驢車,將不多的東西扔上去,祁霞說在同安一直是崔捷駕車,如今要回燕州,不如讓她試一試。崔捷有點不放心:“你駕過車嗎?雖然是驢車,可是……”這玩意不容易的。
祁霞倒是無所謂:“試試不就知道了。”說著就把崔捷趕進車裡,自己坐在車板上抬手就是一鞭子,抽的不重,小毛驢開始嘚嘚的往前跑。手裡玩著鞭子的祁霞笑道:“感覺有點不過癮啊。太慢了。”
崔捷從小車廂里探頭出來:“這是毛驢又不是駿馬,湊合吧。”她也蹭出來擠在車板上,和祁霞聊天,兩個人從這次旅途開始談起,一直說到會到燕州,劉家長輩會不會怪罪祁霞。
祁霞倒是沒有擔心,她笑道:“等我回去,就跪在外婆膝下告罪。然後告訴她老人家,我所行乃是大孝,如今也平安歸來,還被表彰為孝女。”
崔捷笑嘆,估計看著你平安歸來,老人家也顧不上去追究什麼罪不罪的,只能喊我的兒了。
祁霞一笑,但願如此吧。
兩個人就這麼慢悠悠的讓小毛驢帶著走,從寧集小渡口出來,上官道就發現路上斷斷續續的有衣衫襤褸的乞丐在討飯吃。
崔捷皺眉:“這又是怎麼了。哪裡遭災了嗎?”她看著祁霞,祁霞當然更不清楚,她道:“來的時候也沒聽說哪裡遭災啊。”
說著,崔捷有些心急,不等祁霞停下驢車就沖了下去,直接跑到了乞丐邊上。那是一對母子,衣衫襤褸、面黃肌瘦。祁霞停好了驢車,叫崔捷把人帶過來。
田大有話已出口也是後悔,他趕緊找話題想把這話蓋過去。旁邊的祁章就道:“外婆才放心了呢,要不然老人家總是擔心會不會讓我舅舅也到前線去。”
想起外祖母,祁霞也放下了那點羞惱,道:“是啊,大舅父出遠門,要是小舅父也不在家,阿婆可怎麼放心的下。”
在座的人都經過家人離散,聞言也是心有戚戚。室內靜了一會,秦娘子才道:“看看,明明是高興地事情,怎麼都沒聲音了。我去囑咐廚房多準備些,晚上我親自下廚。”崔捷就道自己要先去看看有沒有燕州的來信,恐怕要晚些回來。
“那我打發人去樊先生那裡看看,若是他方便,就請他也過來。”田大有話音剛落,祁章就道不如就讓他去,顯得親熱又有誠意。
田大有倒是沒想那麼多,祁霞卻看了弟弟一眼。藉口說送祁章出門,和他一道出去。
“你怎麼想起主動去了?”祁霞看著弟弟:“覺得這位樊先生很厲害?”
祁章坦白道:“我聽田叔說的,那位樊先生似乎以後都留在同安了。你不是也和我說過,這是個有本事的人嗎?要是我恭恭敬敬的請他,姐姐,這位樊先生能不能收我為弟子或者是做咱們家的師傅。”
其實祁章想的倒是不錯,祁霞在事情圓滿解決之後也動過這種心思,可是她總是覺得自己現在不能開口。開了口,恐怕也是被禮貌的拒絕。就像當時提到祁家冤案之於樊路只是他的一個過不去的坎一樣,現在祁家官司已了,恐怕樊路未必會久留同安,就算留在同安,也不會像弟弟想的那樣,甘心為一個商家做幕僚的。
不過這些話她沒有和祁章說,畢竟看人和接受失敗這樣的事情,終究是要自己來體會才印象深刻啊。祁霞看著弟弟出門,笑了笑自己回去了。
崔捷也受到了燕州的來信,她沒有拆信而是直接寫了回信,告訴紀摯她將在重陽節前啟程回到燕州。祁霞可能會和她同時返程,又告知了同安也已經收到了北疆大捷的消息。
等回到她現在在祁家的住處之後,崔捷這才打開來信,發現上面已經提到了北疆大捷,其中還附帶著一個壞消息,曹銘在戰場上出了點問題,需要和紀掣一起回京,前途未卜。紀摯的意思是讓崔捷慢慢的透給祁霞知道,好讓她有個準備。
崔捷看到這裡,也難免嘆氣。祁霞怎麼就這麼不順呢,好不容易自家的事情了解了,未婚夫又出事了。
作者有話要說: 這一段也結束了。下一部分開啟
☆、歸途
就像紀摯說的,這種事情不能瞞著祁霞,免得到時候不知道該怎麼辦。雖然崔捷認為這種情況根本不會發生在祁霞身上。
果然,在得知曹銘回京之後前途未卜的消息之後,祁霞只說了一句,他請求許婚,我既然應下了,就要言而有信。
祁章聽說之後無言以對,而崔捷心道果然不出所料。這個消息都沒有打亂祁霞的步驟,她還是一件一件的讓人準備好了要帶回燕州的東西,又囑咐祁章好好的聽田叔和嬸嬸的話。還再三的問崔捷的東西是不是準備全了,如果缺什麼趁著還有幾天時間趕緊備齊了。
明明是祁霞的事情,反而是她自己最是看得開。祁章是知道姐姐脾氣的,他也只能假裝自己不知道。田大有和秦娘子是真的不知道關於曹銘的消息,還以為曹銘再立戰功,祁霞得此貴婿呢。
九月初三,宜出行。祁霞和崔捷坐上了返回燕州的客船。秦薴非常捨不得她們,可是祁霞說的也有道理,家裡還有老人家在,如果再不回返就太讓老人家擔心了。
就這樣,除了她們兩個自己買的東西,秦薴又大包大攬的給準備了一些同安特產。還好,祁霞和崔捷是帶著祁家重開鋪子的老夥計王二一起走的。王二帶著這些東西先行一步,在燕州等著她們,然後到劉家拜會。
祁霞和崔捷的運氣不錯,這一趟返程也是風平浪靜,只是眼看著要到燕州的時候,出了件小事。
回燕州的心情自是比出來的時候輕鬆多了,祁霞和崔捷包下了一條客船,這樣也方便些。沒想到快到燕州,船行至寧集縣的時候,船主生病。這下麻煩了,船主年紀不小,也需要人照顧。最後協商之下,祁霞和崔捷在寧集下船,而對方只收訂金。
兩個人為了方便都穿著男裝,帶著斗笠,也不算特別惹眼。寧集縣也是個小渡口,前前後後一比也算是熱鬧了。祁霞和崔捷雖然輕鬆,然而也急著往回趕,於是只在渡口打聽有沒有合適的船隻往燕州去。
說起來也是不巧,因為入秋的緣故,船隻大多是往南走,在寧集特意往北去的不算多,得等等。再細細打聽,起碼要等個三兩天。二人都不願意為了坐船等個三兩天,祁霞於是問道,倘若騎馬走旱路呢。
驛站的老伯就道,走旱路大概要四、五天的功夫才能到燕州。這麼一算,加上等著的時日,就不如租馬或者租車而行。
兩人合計了一下,她們身邊沒有帶太多東西,也不願意耗時間在這裡等船,就直接在寧集貨棧租了驢車,就這麼上路了。
如今這世道雖然不比從前,可也沒到分崩離析的地步。租個驢車還是挺容易的,到時候直接還到燕州的貨棧就行了。租金自然是照舊歸還,倘若路上驢出現什麼問題,賠償價格也不算貴。
倆人租了個黑蓬驢車,將不多的東西扔上去,祁霞說在同安一直是崔捷駕車,如今要回燕州,不如讓她試一試。崔捷有點不放心:“你駕過車嗎?雖然是驢車,可是……”這玩意不容易的。
祁霞倒是無所謂:“試試不就知道了。”說著就把崔捷趕進車裡,自己坐在車板上抬手就是一鞭子,抽的不重,小毛驢開始嘚嘚的往前跑。手裡玩著鞭子的祁霞笑道:“感覺有點不過癮啊。太慢了。”
崔捷從小車廂里探頭出來:“這是毛驢又不是駿馬,湊合吧。”她也蹭出來擠在車板上,和祁霞聊天,兩個人從這次旅途開始談起,一直說到會到燕州,劉家長輩會不會怪罪祁霞。
祁霞倒是沒有擔心,她笑道:“等我回去,就跪在外婆膝下告罪。然後告訴她老人家,我所行乃是大孝,如今也平安歸來,還被表彰為孝女。”
崔捷笑嘆,估計看著你平安歸來,老人家也顧不上去追究什麼罪不罪的,只能喊我的兒了。
祁霞一笑,但願如此吧。
兩個人就這麼慢悠悠的讓小毛驢帶著走,從寧集小渡口出來,上官道就發現路上斷斷續續的有衣衫襤褸的乞丐在討飯吃。
崔捷皺眉:“這又是怎麼了。哪裡遭災了嗎?”她看著祁霞,祁霞當然更不清楚,她道:“來的時候也沒聽說哪裡遭災啊。”
說著,崔捷有些心急,不等祁霞停下驢車就沖了下去,直接跑到了乞丐邊上。那是一對母子,衣衫襤褸、面黃肌瘦。祁霞停好了驢車,叫崔捷把人帶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