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頁
當年,阿瑤與她結為道侶,說要此生此世,永不分離,她答應了,也篤定必不與阿瑤分離。但見了這對老夫婦,那句誓言愈加沉重起來。
她不與阿瑤分離,不論發生什麼,她們都不分離。
除了這對老人家,蕭緣還見了許多別的世情,她見過官吏盤剝百姓,見過民暴起而殺官,見過有人為一口飯鋌而走險,見過有人忘恩負義,轉頭就對恩人舉刀。
世間事,什麼都有。人心最是叵測,好的時候,捨己為人,大公無私,連命都能拿出來。險惡時,人命一文不值,為幾文錢,一點好處,輕易就能害人。
小老虎看得多了,漸漸的,也懂了許多,道心就是這般在她的感悟中日漸穩固。修為也就一日千里。
百年後的一日,空中忽天雷震動。
君瑤與蕭緣的雷劫雙雙降臨。
她們熬過天雷。仙樂齊作,霞彩漫天,接引之光如虹彩降世,照耀在二人身上。
經歷了這麼多世,相守了數千年,她們終於得道成仙,不再受輪迴的羈絆,此生此世,永生永世,再不分離。
第一百三十章
一道古樸的石門, 站了兩名身著青袍的童子。童子瞧上去不過十三四歲的年紀, 頭上扎了兩個髮髻, 一派天真稚氣。
他們正笑意盈盈地望著君瑤與蕭緣, 道:“前兩日老君才言,月出帝流漿, 必有道友飛升仙班。”
所謂帝流漿,乃是月華中含有之物, 萬年方有一回, 形如無數橄欖, 萬道金絲,纍纍貫串, 垂下人間。草木食之, 可成精魅,妖食之,可添道行數千年。
這是天界的說法, 下界未有記載。
那童子說罷,便在一旁留意二人神色。君瑤只一笑而已, 並不追問何為帝流漿。蕭緣在君瑤身旁, 君瑤不問的, 她也不問。
飛升的新仙多半歷經艱辛,一到天上,往往激動難言,聽聞先前聞所未聞之事,難免顯露對天界的歆羨來。
不想眼前這二人倒是鎮定, 童子暗贊一聲,又介紹道:“小仙二人乃是天界接引使,二位飛升天界,位列仙班,已是我仙界一員。”
君瑤聞言,與他們相互見禮,蕭緣學著她的模樣,也行了一禮。
左邊的童子看了看她們,眼中先是有些好奇,隨即又是瞭然,顯然已看出她二人是何關係,但他並未說什麼,只道:“同時飛升之時,自小仙看守此門以來,還是頭一回遇見,二位緣分不淺。”
他笑眯眯的,目光在君瑤與蕭緣間一轉,轉身自身後的石桌上取出兩枚玉牌,分別交與二人,道:“這令牌用以記錄二位身份、功績之用,萬勿遺落。”
君瑤與蕭緣各自接過。
蕭緣將玉牌放在掌心看了看,她的玉牌是鳳凰狀的,上系絲絛流蘇,玉質瑩潤,似有流光,一看便不是凡物。
她又看了看君瑤的,君瑤的玉牌與她的長得一樣。
君瑤問道:“敢問令牌如何使用?”
童子道:“只需引入一縷仙氣即可。”
經他一說,君瑤才發覺丹田豐沛的靈氣,不知何時已換成了仙氣。仙氣更為純粹,在體內流轉起來,修為較之在下界,亦提升了數層。
她們依言,將仙氣引入令牌中,令牌泛起幽綠的淺光,隨即又復原樣。
童子笑道:“再引入神識。”
引入神識,只見這令牌仿佛成了一卷靈簡,刻了她們的名字,與何時飛升。
童子繼續介紹。
原來仙界自有一套規矩。
成仙之人,皆有無盡壽數,上得天來,也無需再刻苦修煉。且仙人辟穀,亦無需飲食,無需睡眠。如此,修得了大道,有了大把年華,到頭來卻不知年華如何揮霍。
百萬年前,天界便曾因眾仙無所事事,生出不少事端來,後東華大帝退隱,玉帝接掌仙界,想出一法子來。
既然無所事事,方才無事生非,便與諸仙一些事做。
星辰起落、人間國運、風雨雷電、姻緣婚配……凡間諸事,皆被眾仙家接管起來,如此一來,眾仙家各司其職,天界井然有序。
君瑤笑道:“的確是良策。”
童子也是連連點頭:“但後來,天界的仙家多了,各司皆有主官,位置便不夠分了。”如此,又多出了許多無所事事的仙。
君瑤聞言,不免想到那回人修與妖修的大戰,那一戰後凡人再不能以修煉成仙,禽獸草木雖可成妖,卻難上千萬倍。
蕭緣不知她想得這樣遠,看了看她,又看了看童子,道:“如此,便該有更多位置,來安置多出的仙人。”
童子道:“正是。令牌便是用以記載功績之用,功績可換做天官,又或得些旁的寶物。譬如一萬多年前飛升的那位曇光道人,他愛豢養靈獸,沒有功績,皆往珍獸園挑揀稀罕靈獸來養。”
蕭緣聽到曇光道人,緩緩地眨了下眼睛,沒有說話。
童子未發覺她的異常,繼續說道:”至於功績,仙界大得很,總有些事宜,需人處置,譬如天破了需補,或是魔族進犯,又或下界出了什麼異數,天庭常有招人手的時候,但凡有心,諸仙皆可前往應徵,做了事,就有功績可得。“
他這番話說下來,君瑤與蕭緣聽明白了。
天界是一處極為安逸之地,倘若哪一位仙者閒得發慌,可往天庭另一份差使做,天庭則會與仙者以嘉獎。
方才開口言說的,一直是站在左邊那位童子,他說罷了,右側童子方道:“穿過小仙身後這道石門,便是仙界了,仙界廣闊無邊,二位可往各處觀賞,也可擇一地為仙府,但有一點,萬望謹記——但凡仙者,不可擅自下界。”
他說到此處,又仔細分說起來。要至下界,必得通過南天門,南天門有李天王親自鎮守,無玉帝手諭,任誰去了,都不放行。如此,也是為防止哪一位居心叵測的仙家,到人間為非作歹,壞了秩序。
蕭緣聽懂了,點點頭,天上仙人多了,確實不好管。她心中這樣想,卻沒有在口中說出來。
聽明白了仙界諸事,君瑤便與蕭緣穿過那道石門。
一過石門,眼前景致倏然一變。漫無邊際的雲海,並非在遙不可及的天上,而是在足下飄動,每走一步,都如騰雲駕霧一般。
蕭緣滿是好奇地看著,她想摸摸浮在下面的雲,但若彎身去摸,便顯得很沒有樣子。蕭緣想了想,變回本體。結果,小老虎被流雲淹沒了。
君瑤無奈地搖了搖頭,道:“試試運轉仙氣。”
蕭緣依言而行,竟漸漸浮了起來,流雲柔軟,一觸即散,然而此時,她卻能輕而易舉地在雲上走動。
“好神奇。”小老虎睜大了眼睛,在雲上奔跑起來。
君瑤跟在她身後,她們駕雲飛出十萬里,便見一靈島,靈島浮在流雲間。君瑤與蕭緣見靈島,便上島去看。
那島上有樹有花有草,瞧上去,與人間無異,只是再仔細些看,花與樹皆非人間品種,枝葉上仙氣飽滿,結出的果子,亦是如玉一般,泛著幽光。
她不與阿瑤分離,不論發生什麼,她們都不分離。
除了這對老人家,蕭緣還見了許多別的世情,她見過官吏盤剝百姓,見過民暴起而殺官,見過有人為一口飯鋌而走險,見過有人忘恩負義,轉頭就對恩人舉刀。
世間事,什麼都有。人心最是叵測,好的時候,捨己為人,大公無私,連命都能拿出來。險惡時,人命一文不值,為幾文錢,一點好處,輕易就能害人。
小老虎看得多了,漸漸的,也懂了許多,道心就是這般在她的感悟中日漸穩固。修為也就一日千里。
百年後的一日,空中忽天雷震動。
君瑤與蕭緣的雷劫雙雙降臨。
她們熬過天雷。仙樂齊作,霞彩漫天,接引之光如虹彩降世,照耀在二人身上。
經歷了這麼多世,相守了數千年,她們終於得道成仙,不再受輪迴的羈絆,此生此世,永生永世,再不分離。
第一百三十章
一道古樸的石門, 站了兩名身著青袍的童子。童子瞧上去不過十三四歲的年紀, 頭上扎了兩個髮髻, 一派天真稚氣。
他們正笑意盈盈地望著君瑤與蕭緣, 道:“前兩日老君才言,月出帝流漿, 必有道友飛升仙班。”
所謂帝流漿,乃是月華中含有之物, 萬年方有一回, 形如無數橄欖, 萬道金絲,纍纍貫串, 垂下人間。草木食之, 可成精魅,妖食之,可添道行數千年。
這是天界的說法, 下界未有記載。
那童子說罷,便在一旁留意二人神色。君瑤只一笑而已, 並不追問何為帝流漿。蕭緣在君瑤身旁, 君瑤不問的, 她也不問。
飛升的新仙多半歷經艱辛,一到天上,往往激動難言,聽聞先前聞所未聞之事,難免顯露對天界的歆羨來。
不想眼前這二人倒是鎮定, 童子暗贊一聲,又介紹道:“小仙二人乃是天界接引使,二位飛升天界,位列仙班,已是我仙界一員。”
君瑤聞言,與他們相互見禮,蕭緣學著她的模樣,也行了一禮。
左邊的童子看了看她們,眼中先是有些好奇,隨即又是瞭然,顯然已看出她二人是何關係,但他並未說什麼,只道:“同時飛升之時,自小仙看守此門以來,還是頭一回遇見,二位緣分不淺。”
他笑眯眯的,目光在君瑤與蕭緣間一轉,轉身自身後的石桌上取出兩枚玉牌,分別交與二人,道:“這令牌用以記錄二位身份、功績之用,萬勿遺落。”
君瑤與蕭緣各自接過。
蕭緣將玉牌放在掌心看了看,她的玉牌是鳳凰狀的,上系絲絛流蘇,玉質瑩潤,似有流光,一看便不是凡物。
她又看了看君瑤的,君瑤的玉牌與她的長得一樣。
君瑤問道:“敢問令牌如何使用?”
童子道:“只需引入一縷仙氣即可。”
經他一說,君瑤才發覺丹田豐沛的靈氣,不知何時已換成了仙氣。仙氣更為純粹,在體內流轉起來,修為較之在下界,亦提升了數層。
她們依言,將仙氣引入令牌中,令牌泛起幽綠的淺光,隨即又復原樣。
童子笑道:“再引入神識。”
引入神識,只見這令牌仿佛成了一卷靈簡,刻了她們的名字,與何時飛升。
童子繼續介紹。
原來仙界自有一套規矩。
成仙之人,皆有無盡壽數,上得天來,也無需再刻苦修煉。且仙人辟穀,亦無需飲食,無需睡眠。如此,修得了大道,有了大把年華,到頭來卻不知年華如何揮霍。
百萬年前,天界便曾因眾仙無所事事,生出不少事端來,後東華大帝退隱,玉帝接掌仙界,想出一法子來。
既然無所事事,方才無事生非,便與諸仙一些事做。
星辰起落、人間國運、風雨雷電、姻緣婚配……凡間諸事,皆被眾仙家接管起來,如此一來,眾仙家各司其職,天界井然有序。
君瑤笑道:“的確是良策。”
童子也是連連點頭:“但後來,天界的仙家多了,各司皆有主官,位置便不夠分了。”如此,又多出了許多無所事事的仙。
君瑤聞言,不免想到那回人修與妖修的大戰,那一戰後凡人再不能以修煉成仙,禽獸草木雖可成妖,卻難上千萬倍。
蕭緣不知她想得這樣遠,看了看她,又看了看童子,道:“如此,便該有更多位置,來安置多出的仙人。”
童子道:“正是。令牌便是用以記載功績之用,功績可換做天官,又或得些旁的寶物。譬如一萬多年前飛升的那位曇光道人,他愛豢養靈獸,沒有功績,皆往珍獸園挑揀稀罕靈獸來養。”
蕭緣聽到曇光道人,緩緩地眨了下眼睛,沒有說話。
童子未發覺她的異常,繼續說道:”至於功績,仙界大得很,總有些事宜,需人處置,譬如天破了需補,或是魔族進犯,又或下界出了什麼異數,天庭常有招人手的時候,但凡有心,諸仙皆可前往應徵,做了事,就有功績可得。“
他這番話說下來,君瑤與蕭緣聽明白了。
天界是一處極為安逸之地,倘若哪一位仙者閒得發慌,可往天庭另一份差使做,天庭則會與仙者以嘉獎。
方才開口言說的,一直是站在左邊那位童子,他說罷了,右側童子方道:“穿過小仙身後這道石門,便是仙界了,仙界廣闊無邊,二位可往各處觀賞,也可擇一地為仙府,但有一點,萬望謹記——但凡仙者,不可擅自下界。”
他說到此處,又仔細分說起來。要至下界,必得通過南天門,南天門有李天王親自鎮守,無玉帝手諭,任誰去了,都不放行。如此,也是為防止哪一位居心叵測的仙家,到人間為非作歹,壞了秩序。
蕭緣聽懂了,點點頭,天上仙人多了,確實不好管。她心中這樣想,卻沒有在口中說出來。
聽明白了仙界諸事,君瑤便與蕭緣穿過那道石門。
一過石門,眼前景致倏然一變。漫無邊際的雲海,並非在遙不可及的天上,而是在足下飄動,每走一步,都如騰雲駕霧一般。
蕭緣滿是好奇地看著,她想摸摸浮在下面的雲,但若彎身去摸,便顯得很沒有樣子。蕭緣想了想,變回本體。結果,小老虎被流雲淹沒了。
君瑤無奈地搖了搖頭,道:“試試運轉仙氣。”
蕭緣依言而行,竟漸漸浮了起來,流雲柔軟,一觸即散,然而此時,她卻能輕而易舉地在雲上走動。
“好神奇。”小老虎睜大了眼睛,在雲上奔跑起來。
君瑤跟在她身後,她們駕雲飛出十萬里,便見一靈島,靈島浮在流雲間。君瑤與蕭緣見靈島,便上島去看。
那島上有樹有花有草,瞧上去,與人間無異,只是再仔細些看,花與樹皆非人間品種,枝葉上仙氣飽滿,結出的果子,亦是如玉一般,泛著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