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頁
襄城決定好了,也沒與柏冉說,她私心也希望可以替柏冉分擔,這數年下來,私事公事,柏冉能辦的都會先辦了,要徵求她意見的也多會先擬出幾個方案來一起參選,這樣的生活雖輕鬆,但她也心疼柏冉這樣費心費力的維護她照顧她。
入夏,滿朝搬去千秋山避暑,因這兩年風調雨順,很是太平,朝廷便召藩王回京面聖,宗室間也聯絡聯絡感情,再有,若各地藩王有出色子孫,也好推薦入仕。立朝年久,司馬氏也累積出了一個很大的數量,已不能如開國時那般個個封王封爵,由此,許多宗室的生活其實並不寬裕,不能啃老本了,自然,就要自己勞動,能出仕的便出仕,好過就這麼沒落了,等下回朝廷再召宗室,卻連入京的資格都沒有。這般自輝煌到蒼涼的落差,是很令人難受的。
說到此次藩王入京,便不能不提一個人,那就是梁王,哦,就是原先的趙王世子,趙王謀逆,爵位就沒有了,為安撫世子,便令封他為梁王。封地倒沒變,只將趙王改稱了梁國。
「可惜了前趙王妃。」襄城感慨了一句。
那年趙王反,敗後死於當場,之後妻兒論罪,司馬策寫奏表八百里加急送入京來,請赦其母,願以爵位來贖。可惜,還是沒能挽得住前趙王妃那一條命。
並非是奏表送遲了,那時朝廷已經允了,赦一條婦人之命,拿回一個爵位,挺划算的,但前趙王妃仍是投繯了。
柏冉倒不覺得可惜:「她怎麼肯活著?娘家被夷三族,丈夫兒子孫子滿門都死了,與其讓她畏畏縮縮的做個庶人過完下半生,對她而言,還不如去死,至少,還有人贊她一聲骨氣。」
襄城想了想那幾個不肯死的堂姐堂妹,最終都除籍入了罪,或沒入教坊做了伎人,或直接買賣成了奴婢,金枝玉葉落得那般下場,想一想,果然還是死了能保住最後一絲尊嚴。
說完前趙王妃,襄城便問司馬策:「這位堂兄我都沒見過,長相如何?」
「沒我好看。」柏冉揚首傲然道。
襄城笑著配合道:「那是自然,這朝里朝外還有誰及得上郎君風華絕代。」還伴以順毛。
柏冉一雙桃花眼因心情愉悅變得很是生動,襄城偶爾有種她養了兩隻狐狸的錯覺,再摸摸耳朵:「好啦,快說來,我也好準備啊。」
她們家過兩日要請藩王們來聚會,自然還有往日交好的大臣和名士以及他們的夫人們。到時襄城作為主人家,是要出面招待的,若是認錯了人,就不好了。
「他啊,」柏冉仔細想了想,認真描述,「身材高大,與謝家四郎差不多,嗯,走起路來頗威風,寬額闊口,一雙眼睛尤為幽深,笑得不多,但並不嚴肅,看起來挺靈活的一個人,哦,還愛吃酸的,那一日備些酸梅湯吧——多一點,我也愛。」
「你哪日沒喝啊?不許你多喝,」襄城點著柏冉的鼻子,「這東西又酸又冰還燥,敗胃口。」
柏冉仰了仰頭便咬住了襄城的手指,含著口裡,牙齒輕輕的咬著,還用舌頭舔。襄城一下子就不知說什麼了,柏冉還看著她眉飛色舞的笑,舌尖舔著她的指腹故意弄出響聲來。
手上痒痒的,還濕濕熱熱,耳邊又有那頗淫、靡的響聲,襄城紅著臉不大利落的抽了回來。柏冉上前抱住她,笑得很快活。
到宴請那一日,下了帖子的賓客都到了,眾人在園中遊玩,投壺飲酒,下棋聊天,還有歌舞助興,又有放蕩不羈的名士,喝得醉了直接便仰臥大石之上,氣憤十分自在。
這一回本就是聚了大家來,拉攏拉攏關係,並沒有什麼要緊的話說,要緊的話也不能在這樣的場合說,自然是怎麼自在怎麼來。
本該圓滿的結束,奈何接近結尾的時候,柏氏一族老借無人與柏冉交談之時對她說了一句:「你年長無子,讓贊之如何放心?總不能這樣下去。」
這位老翁本也是好心,柏氏嫡支至今無後,他們族老也很不放心。
柏冉卻很自然道:「子息要看緣分,急不來。」
族老咬了咬牙,大著膽說了:「庶子生於嫡子之前雖不甚妥當,但事從權宜,想必襄城殿下也能體諒。」
柏冉吃了一驚,這老頭平時不聲不響的,怎麼突然來對她說這個,再看四周,已經有人注意這邊,並且豎起耳朵來偷聽得光明正大了。尤其是幾個邊遠的藩王,對京城的八卦特別感興趣,此時是滿臉盎然。
嘖,大家都很感興趣麼?嗯,正好可以將此事一了百了的解決。柏冉這般想,就說出一句讓人終生難忘的話:「是我不能生子,與殿下何干。」
在場的人都驚呆了,梁王那麼見過風雨的人都狠愣了一下。
族老臉面漲得通紅,心中大罵小畜生,這樣的話誰信啊,男人不能生子,掩且不及,哪會這樣說出來。為了維護長公主,連這樣的話都肯說,鬼迷心竅啊鬼迷心竅。納一侍婢生一子怎麼了,這不是變通之法麼?長公主不能生,那就讓婢子生,有了兒子,那婢子是放是留都無妨,長公主也可得一子,豈非兩下都好?
族老出於責任,還是苦口婆心的勸了一句:「你,襄城殿下也不是不講理的人……」
話剛出了半截,柏冉便怡然自得地接上:「那是自然,我妻溫柔可愛,善解人意。」
那模樣,眾人都莫名的懷疑,若是柏相身後有尾巴,一定能搖起來吧?匆匆將這天馬行空的念頭趕出腦外,默默的消化這一十分驚人的消息。
入夏,滿朝搬去千秋山避暑,因這兩年風調雨順,很是太平,朝廷便召藩王回京面聖,宗室間也聯絡聯絡感情,再有,若各地藩王有出色子孫,也好推薦入仕。立朝年久,司馬氏也累積出了一個很大的數量,已不能如開國時那般個個封王封爵,由此,許多宗室的生活其實並不寬裕,不能啃老本了,自然,就要自己勞動,能出仕的便出仕,好過就這麼沒落了,等下回朝廷再召宗室,卻連入京的資格都沒有。這般自輝煌到蒼涼的落差,是很令人難受的。
說到此次藩王入京,便不能不提一個人,那就是梁王,哦,就是原先的趙王世子,趙王謀逆,爵位就沒有了,為安撫世子,便令封他為梁王。封地倒沒變,只將趙王改稱了梁國。
「可惜了前趙王妃。」襄城感慨了一句。
那年趙王反,敗後死於當場,之後妻兒論罪,司馬策寫奏表八百里加急送入京來,請赦其母,願以爵位來贖。可惜,還是沒能挽得住前趙王妃那一條命。
並非是奏表送遲了,那時朝廷已經允了,赦一條婦人之命,拿回一個爵位,挺划算的,但前趙王妃仍是投繯了。
柏冉倒不覺得可惜:「她怎麼肯活著?娘家被夷三族,丈夫兒子孫子滿門都死了,與其讓她畏畏縮縮的做個庶人過完下半生,對她而言,還不如去死,至少,還有人贊她一聲骨氣。」
襄城想了想那幾個不肯死的堂姐堂妹,最終都除籍入了罪,或沒入教坊做了伎人,或直接買賣成了奴婢,金枝玉葉落得那般下場,想一想,果然還是死了能保住最後一絲尊嚴。
說完前趙王妃,襄城便問司馬策:「這位堂兄我都沒見過,長相如何?」
「沒我好看。」柏冉揚首傲然道。
襄城笑著配合道:「那是自然,這朝里朝外還有誰及得上郎君風華絕代。」還伴以順毛。
柏冉一雙桃花眼因心情愉悅變得很是生動,襄城偶爾有種她養了兩隻狐狸的錯覺,再摸摸耳朵:「好啦,快說來,我也好準備啊。」
她們家過兩日要請藩王們來聚會,自然還有往日交好的大臣和名士以及他們的夫人們。到時襄城作為主人家,是要出面招待的,若是認錯了人,就不好了。
「他啊,」柏冉仔細想了想,認真描述,「身材高大,與謝家四郎差不多,嗯,走起路來頗威風,寬額闊口,一雙眼睛尤為幽深,笑得不多,但並不嚴肅,看起來挺靈活的一個人,哦,還愛吃酸的,那一日備些酸梅湯吧——多一點,我也愛。」
「你哪日沒喝啊?不許你多喝,」襄城點著柏冉的鼻子,「這東西又酸又冰還燥,敗胃口。」
柏冉仰了仰頭便咬住了襄城的手指,含著口裡,牙齒輕輕的咬著,還用舌頭舔。襄城一下子就不知說什麼了,柏冉還看著她眉飛色舞的笑,舌尖舔著她的指腹故意弄出響聲來。
手上痒痒的,還濕濕熱熱,耳邊又有那頗淫、靡的響聲,襄城紅著臉不大利落的抽了回來。柏冉上前抱住她,笑得很快活。
到宴請那一日,下了帖子的賓客都到了,眾人在園中遊玩,投壺飲酒,下棋聊天,還有歌舞助興,又有放蕩不羈的名士,喝得醉了直接便仰臥大石之上,氣憤十分自在。
這一回本就是聚了大家來,拉攏拉攏關係,並沒有什麼要緊的話說,要緊的話也不能在這樣的場合說,自然是怎麼自在怎麼來。
本該圓滿的結束,奈何接近結尾的時候,柏氏一族老借無人與柏冉交談之時對她說了一句:「你年長無子,讓贊之如何放心?總不能這樣下去。」
這位老翁本也是好心,柏氏嫡支至今無後,他們族老也很不放心。
柏冉卻很自然道:「子息要看緣分,急不來。」
族老咬了咬牙,大著膽說了:「庶子生於嫡子之前雖不甚妥當,但事從權宜,想必襄城殿下也能體諒。」
柏冉吃了一驚,這老頭平時不聲不響的,怎麼突然來對她說這個,再看四周,已經有人注意這邊,並且豎起耳朵來偷聽得光明正大了。尤其是幾個邊遠的藩王,對京城的八卦特別感興趣,此時是滿臉盎然。
嘖,大家都很感興趣麼?嗯,正好可以將此事一了百了的解決。柏冉這般想,就說出一句讓人終生難忘的話:「是我不能生子,與殿下何干。」
在場的人都驚呆了,梁王那麼見過風雨的人都狠愣了一下。
族老臉面漲得通紅,心中大罵小畜生,這樣的話誰信啊,男人不能生子,掩且不及,哪會這樣說出來。為了維護長公主,連這樣的話都肯說,鬼迷心竅啊鬼迷心竅。納一侍婢生一子怎麼了,這不是變通之法麼?長公主不能生,那就讓婢子生,有了兒子,那婢子是放是留都無妨,長公主也可得一子,豈非兩下都好?
族老出於責任,還是苦口婆心的勸了一句:「你,襄城殿下也不是不講理的人……」
話剛出了半截,柏冉便怡然自得地接上:「那是自然,我妻溫柔可愛,善解人意。」
那模樣,眾人都莫名的懷疑,若是柏相身後有尾巴,一定能搖起來吧?匆匆將這天馬行空的念頭趕出腦外,默默的消化這一十分驚人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