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嫁給這樣的漢兒,那以後日子當然好過了。

  看看人家漢人,住的那房屋大院,看看人家的絲綢衣服,看看人家的瓷器餐具,他們這裡的部落首領都不一定用的起呢。

  第一批中原移民才剛到,可是那些蠻子們眼睛已經放光了,一個個都是高富帥啊。

  女兒嫁過去,就成貴族夫人了,自己也就成貴族丈人了。

  今後自己家有靠山了,以後做生意,也能享受低息借款,種地也能夠用上先進的漢式農具了。

  特別是還能免費讀書呢。

  在高加索這廣袤的山區,能讀的起書,讀過書的蠻子可沒有幾個。

  相比起可薩人,新來的漢人,信譽還是挺好的。雖然一開始也有些蠻子不服漢人接管高加索,可那些不服的,現在都被漢軍用火槍火炮,用騎槍砍刀給攻破了,那些桀驁不馴的蠻子都被送進了奴隸營,以後會成為漢人移民的奴隸。

  華軍接管可薩人的營地、城堡後,不少漢人商人也跟過來了,他們不但帶來了過去很少見到的漢式商品,甚至也開始向他們收購當地的產品。

  讓他們很高興的是,價格十分公道。什麼華夏絲綢、瓷器這些東西,便宜。而收購他們的皮毛等,卻又給的價格不低,反正比起過去的突厥商人、波斯商人、粟特商人、阿拉伯商人、羅馬商人,都公道的多。

  到漢人的城寨集市來交易,也不用擔心被勒索搶劫。

  特別是華軍過來後,迅速建立起了法院,加強了治安巡邏。

  以前各部落間的衝突,都得靠自己解決,完全弱肉強食,有時拳頭大就是公理。但現在,頒布大華的律法,弱者,有大華軍隊為他們主持正義。

  最開始,還有些蠻子在觀望之中。

  有些比較弱小的蠻族部落,最先表明臣服之心,向大華效忠,然後懷著不安的心情,送了些子弟去服役,也送去些姑娘去嫁給漢人。最開始的時候,他們都是在部落里抽籤的,抽到的人都是十分的恐懼不安,以為一去不復返了。

  結果呢,那些去服役的年輕人,出去一個多月後,華軍就給他們家裡送來了錢。他們兒子服役的薪水,還不少。

  而他們的女兒嫁給漢人後,更是風光回門。漢人女婿拿馬馱著禮物帶著他們的女兒來回門,送來一包包的好東西。

  一番抱頭痛哭後,女兒高興的向父母講述在丈夫家的新生活。一開始的不安,到後來的慢慢適應,丈夫很好。

  就算是去做妾,可丈夫的妻子也能很好的善待她們。她們在家也要做事,但吃用都很好,乾的活也不是特別累,特別是沒受到欺負。

  她們的話讓蠻子們半信半疑,可是看她們身上穿著的漂亮衣服,甚至有的身上還戴著金銀的首飾,臉上也紅潤有光,這也讓他們慢慢的都信了。

  不少上次運氣好沒抽籤到的蠻子們,這下感嘆他們錯過了好機會,在一番詢問之後,便想著主動與漢兒聯姻。

  而隨著時間推移,與漢兒聯姻越來越多的福利也慢慢的體現出來,不管是納稅還是做生意借貸,又或者是租借新式農具,甚至就算是到漢商那裡去購物,如果是入籍的新華人,都能享受到許多優待。

  再沒有人猶豫了,越來越多的蠻子想要把女兒嫁給漢民。

  報名點每天都有許多蠻子來報名,沒適齡女兒的,就把兒子送去服役,甚至有些一把年紀了,也來報名想去服役賺錢。

  一些年輕的漢人移民,甚至已經納了兩個三個四個蠻女,反正又不需要彩禮本錢,多納幾個年輕的蠻女,還能多幾個幹活的人,何樂不為呢?

  第1596章 我來,我見,我征服

  教化四夷,化夷為夏。

  打破通婚限制,尤其是在邊地,這也是大形勢所迫。早在數年前,華夏的擴張潛力幾乎就已經到了極限。

  說句簡單點的話,只要不是那種特別懶的漢人,哪個不享受著這些年大華擴張的巨大紅利,過著沒羞沒臊的幸福生活呢。不說其它的,當個地主那是最起碼的。

  若是自己頭腦好點的,再拿去投資投資,那身家幾千上萬貫真是尋常可見。甚至家教好點,供養幾個子弟讀書科舉,轉眼就洗腳上岸,成為官宦之家,晉身小士族了。

  漢家子弟的前途是最好的,哪怕科舉不成,還可以參軍。只要表現的還行,三年義務兵後,肯定是能夠提個士官的,這年頭軍中到處都是機會,肯拼肯干,提拔為軍官的機會大大的有。

  若是遇到運氣好,說不定還能授封個武士、騎士勛,運氣再好點封個男爵子爵也不是不可能。

  這可以說是一個最好的時代,朝中那些王公侯伯,有大半三代以前那也都是泥腿子出身,甚至有小半本身以前就也是寒門子弟,隋末以來,唐華之交,靠本事掙出了爵位封地。

  再沒出息的,也能當個小地主,守著朝廷分給的田地,過上中產的生活。

  漢人為大華主體,這是一直沒有變過的國策。大華也一直在推動變夷為夏的同化政策,越來越多的蠻夷被併入大華,獲得籍屬。不過這些人,不經過幾代人的時間,也還不能完全融入的。

  真正最可信的當然還是漢家子民和漢家子民的後代,哪怕是漢兒和胡女生下的孩子,那也比蠻子的二代要可信的多。

  正是在這些實情之下,當漢人擴張潛力到底後,朝廷才會出台這種鼓勵漢胡通婚的政策。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