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0頁
道路是這兩年新修的,修得很平坦,也不知道是崔昌武主持的還是李歡主持的。不過顯然這條道路已經成為北京和天津之間的交通要道,雖然現在為了歡迎李植已經封路,但是李植覺得這條路平時應該很熱鬧,因為李植髮現路邊有不少供客商休息的酒莊飯店。
當然,此時的道路兩邊已經站滿了歡迎皇帝李植的百姓。
李植御駕親征,攻滅歐羅巴二十一王國、公國,將整個歐洲變成漢人的殖民地,這份功業讓天下的百姓明白什麼叫做真命天子。
道路兩側的百姓看著李植的吉普車,並不敢大聲喧譁——雖然李植也明白自己作為一個穿越者必須入鄉隨俗,必須接受這個時代的文化,但他這些年也一直在推廣「禮儀簡化」文化。所以現在中國跪禮並不被提倡,李植號召每個漢人百姓都活得有尊嚴。
道路兩側的百姓都沒有朝李植跪拜。然而雖然沒有跪下,他們看著李植的眼睛裡卻依舊充滿了崇拜和自豪。他們崇拜漢人竟有這樣偉大的天子,自豪漢人在這樣一個天子的領導下強大如斯。
護衛李植的虎賁軍第七軍第一陸軍師昂首闊步地走在道路上,很多人腰上被佩著一把歐洲軍刀。這些歐洲軍刀大多是歐洲貴族的佩刀,是大兵們的戰利品。這次虎賁軍在歐洲戰場殲滅了百萬以上的歐洲軍隊,不知道繳獲了多少貴族軍刀。
百姓們看著那些形態各異的軍刀,嘖嘖稱奇。
當然,更了不起的是李植吉普車前面的一個連隊。這個連隊每個人都舉著一面繳獲的旗幟,有法國王室的鳶尾花旗,還有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的複雜旗幟,更有普魯士公國霍亨索倫家族的雙頭鷹旗。總之不是歐洲國王的旗,就是大公國大公的旗。
每一面旗幟都代表一個歐洲民族,代表著百萬計的歐洲白人,代表以萬平方公里計的富饒國土,代表著一個被李植征服的強大歐洲國家。
看著那些五顏六色的旗幟,道路兩側的百姓們鴉雀無聲,一個個臉上只剩下崇敬。無論是頭髮花白的老人,還是青春年少的少女,無論是高大壯碩的粗漢,還是上過學堂的知識分子,一個個都鴉雀無聲,用肅靜表達他們對虎賁軍,對李植的最高崇敬。
任何一個民族,對開疆拓土的領袖都是無條件崇拜的。
寬敞的柏油路上,只聽得到虎賁軍嚓嚓的腳步聲,充滿了驕傲和自豪。
李植坐在吉普車上,看著道路兩側的百姓,若有所思。
部隊走到了北京城朝陽門,鎮國公李老四、首相崔昌武和太子李歡率領文武百官已經等在那裡。不過李植並沒有在城門口下車會見這些下屬,而是直接讓部隊往紫禁城中前進。
李老四、崔昌武和李歡趕緊率領百官跟在李植的吉普車後面,往皇極殿走去。
一直開到皇極門後面的金水橋前,李植才跳下了吉普車。
剛剛從歐洲坐船回到北京,李植還有些不適應北京的乾燥。剛一下車,李植就感覺到一陣寒風吹過,覺得臉上有些乾乾的。他停了下來,伸手在金水橋旁邊的銅燈上攏了一些雪,拍在了臉上。
旁邊的紫禁城宮女總管看見李植的動作,跑上來說道:「聖上,奴婢這就讓雜勤部準備一些鹿油來給皇上潤膚!」
李植說道:「不用,用這雪就很好。朕也四十歲了,臉上粗糙一些也無妨。我看那些歐洲的貴族一個個都皮膚粗糙,很有陽剛之氣,朕沒有必要那麼皮膚細嫩。」
宮女總管躬身說道:「聖上!聖乃上大齊皇帝天命所歸九五之尊,豈能和歐羅巴的蠻酋並論?」
李植想了想,緩緩說道:「雖然那些蠻夷貴族野蠻無恥,但是也有一些可取的地方。」
宮女總管不敢再說,朝李植躬身致敬。
旁邊的親衛隊長笑著問道:「聖上,歐洲氣候濕潤,我隨聖上在歐洲呆久了,回北京當真是有些不習慣。」
李植點了點頭,說道:「歐羅巴是個好地方,肥沃富饒氣候溫良,我們征服了那個地方,是我們漢人的偉大驕傲。」
「不過。」
李植用手拂了拂金水橋扶手上的積雪,說道:「不過,這九州十三省才是我們華夏的根呢。站在這北京城中,感覺真好。」
聽到李植的話,周圍的親衛們對視了一陣,哈哈大笑起來。
李植點了點頭,不再停留,大步走向了皇極殿。
實際上,李植這整整兩年的時間李植都在歐洲征戰,管理歐洲的種種事務,中國和海外殖民地的事情全是太子李歡、首相崔昌武和他們下屬的官僚在管。李植不知道沒有自己的監督,這些人究竟做的怎麼樣。
李植有些著急,腳下越走越快。
不過在邁入皇極殿的時候,李植卻又淡然了。
雖然自己勵精圖治,但是自己已經四十了,也許再來十幾年,二十幾年自己就要老死掉了。自己建立的這個國家終究是要交到別人手上。自己為漢人掌了這些年的舵,但這面大旗終究是要由這個時代的人自己舉下去。
自己不可能無休止地管理下去。
想到這一點,李植不再焦急。
李植一入殿,文武百官就全部跟進了皇極殿。很快,殿內就站滿了身穿紫色官袍的文官和黑色戎裝的將領,密密麻麻,足有幾百人。這些人的最前面站著太子李歡,李歡的旁邊則站著首相崔昌武,然後是江南總督鄭暉,東北總督鄭元,西北總督李道。
當然,此時的道路兩邊已經站滿了歡迎皇帝李植的百姓。
李植御駕親征,攻滅歐羅巴二十一王國、公國,將整個歐洲變成漢人的殖民地,這份功業讓天下的百姓明白什麼叫做真命天子。
道路兩側的百姓看著李植的吉普車,並不敢大聲喧譁——雖然李植也明白自己作為一個穿越者必須入鄉隨俗,必須接受這個時代的文化,但他這些年也一直在推廣「禮儀簡化」文化。所以現在中國跪禮並不被提倡,李植號召每個漢人百姓都活得有尊嚴。
道路兩側的百姓都沒有朝李植跪拜。然而雖然沒有跪下,他們看著李植的眼睛裡卻依舊充滿了崇拜和自豪。他們崇拜漢人竟有這樣偉大的天子,自豪漢人在這樣一個天子的領導下強大如斯。
護衛李植的虎賁軍第七軍第一陸軍師昂首闊步地走在道路上,很多人腰上被佩著一把歐洲軍刀。這些歐洲軍刀大多是歐洲貴族的佩刀,是大兵們的戰利品。這次虎賁軍在歐洲戰場殲滅了百萬以上的歐洲軍隊,不知道繳獲了多少貴族軍刀。
百姓們看著那些形態各異的軍刀,嘖嘖稱奇。
當然,更了不起的是李植吉普車前面的一個連隊。這個連隊每個人都舉著一面繳獲的旗幟,有法國王室的鳶尾花旗,還有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的複雜旗幟,更有普魯士公國霍亨索倫家族的雙頭鷹旗。總之不是歐洲國王的旗,就是大公國大公的旗。
每一面旗幟都代表一個歐洲民族,代表著百萬計的歐洲白人,代表以萬平方公里計的富饒國土,代表著一個被李植征服的強大歐洲國家。
看著那些五顏六色的旗幟,道路兩側的百姓們鴉雀無聲,一個個臉上只剩下崇敬。無論是頭髮花白的老人,還是青春年少的少女,無論是高大壯碩的粗漢,還是上過學堂的知識分子,一個個都鴉雀無聲,用肅靜表達他們對虎賁軍,對李植的最高崇敬。
任何一個民族,對開疆拓土的領袖都是無條件崇拜的。
寬敞的柏油路上,只聽得到虎賁軍嚓嚓的腳步聲,充滿了驕傲和自豪。
李植坐在吉普車上,看著道路兩側的百姓,若有所思。
部隊走到了北京城朝陽門,鎮國公李老四、首相崔昌武和太子李歡率領文武百官已經等在那裡。不過李植並沒有在城門口下車會見這些下屬,而是直接讓部隊往紫禁城中前進。
李老四、崔昌武和李歡趕緊率領百官跟在李植的吉普車後面,往皇極殿走去。
一直開到皇極門後面的金水橋前,李植才跳下了吉普車。
剛剛從歐洲坐船回到北京,李植還有些不適應北京的乾燥。剛一下車,李植就感覺到一陣寒風吹過,覺得臉上有些乾乾的。他停了下來,伸手在金水橋旁邊的銅燈上攏了一些雪,拍在了臉上。
旁邊的紫禁城宮女總管看見李植的動作,跑上來說道:「聖上,奴婢這就讓雜勤部準備一些鹿油來給皇上潤膚!」
李植說道:「不用,用這雪就很好。朕也四十歲了,臉上粗糙一些也無妨。我看那些歐洲的貴族一個個都皮膚粗糙,很有陽剛之氣,朕沒有必要那麼皮膚細嫩。」
宮女總管躬身說道:「聖上!聖乃上大齊皇帝天命所歸九五之尊,豈能和歐羅巴的蠻酋並論?」
李植想了想,緩緩說道:「雖然那些蠻夷貴族野蠻無恥,但是也有一些可取的地方。」
宮女總管不敢再說,朝李植躬身致敬。
旁邊的親衛隊長笑著問道:「聖上,歐洲氣候濕潤,我隨聖上在歐洲呆久了,回北京當真是有些不習慣。」
李植點了點頭,說道:「歐羅巴是個好地方,肥沃富饒氣候溫良,我們征服了那個地方,是我們漢人的偉大驕傲。」
「不過。」
李植用手拂了拂金水橋扶手上的積雪,說道:「不過,這九州十三省才是我們華夏的根呢。站在這北京城中,感覺真好。」
聽到李植的話,周圍的親衛們對視了一陣,哈哈大笑起來。
李植點了點頭,不再停留,大步走向了皇極殿。
實際上,李植這整整兩年的時間李植都在歐洲征戰,管理歐洲的種種事務,中國和海外殖民地的事情全是太子李歡、首相崔昌武和他們下屬的官僚在管。李植不知道沒有自己的監督,這些人究竟做的怎麼樣。
李植有些著急,腳下越走越快。
不過在邁入皇極殿的時候,李植卻又淡然了。
雖然自己勵精圖治,但是自己已經四十了,也許再來十幾年,二十幾年自己就要老死掉了。自己建立的這個國家終究是要交到別人手上。自己為漢人掌了這些年的舵,但這面大旗終究是要由這個時代的人自己舉下去。
自己不可能無休止地管理下去。
想到這一點,李植不再焦急。
李植一入殿,文武百官就全部跟進了皇極殿。很快,殿內就站滿了身穿紫色官袍的文官和黑色戎裝的將領,密密麻麻,足有幾百人。這些人的最前面站著太子李歡,李歡的旁邊則站著首相崔昌武,然後是江南總督鄭暉,東北總督鄭元,西北總督李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