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頁
他不是沒見過朱閔青,除了長得比別人好看,沒覺得有什麼特別的。
但這時候再看,就看出點不一樣來。
他那雙眼睛,生得真像閔氏!
但是鼻子高挺筆直,鼻翼不寬不窄,又有點像自己。
一時間,永隆帝心中五味雜陳,用極其複雜的眼神看著朱閔青,半晌才道:「別裝傻,京城的流言你定然聽到了,你是怎樣想的?」
朱閔青直挺挺跪下,坦然道:「微臣沒什麼想法,也不敢有什麼想法,奶娘只說微臣的母親姓閔,死於大火,旁的一概沒提過。」
「你奶娘姓林?」
「是。」
永隆帝默不作聲盯著朱閔青,像是要從他的表情中分辨出有幾分真。
良久,他又望向侍立一旁的朱緹,再看看下頭坐著的一干臣子,嘴角勾了勾,略顯渾濁的眼中划過一絲意味莫名的光。
他抬手叫朱閔青起來,「著宗人府和大理寺詳查朱閔青身世。今兒就到這,散了吧。」
永隆帝起身離座,未讓朱緹隨行伺候。
月亮依舊躲在雲後不肯出來,玻璃宮燈在地磚上投下模模糊糊的光亮,草間秋蟲低鳴,哀嘆即將逝去的生命。
鳳儀宮久未修繕,牆角的蒿草已半人多高,在夜風中如鬼魅般來回搖擺。
偶有幾聲鴉啼從暗夜中傳來,更添悽慘荒涼之感。
永隆帝立在破敗的殿門前,似乎還能聞到嗆人的煙味,一閉眼,還能看到漫天的火光。
這個女人,到死還不忘給他兒子種下根刺。
永隆帝冷冷哼了一聲,即便認下兒子,她也別想進太廟!
因有旨意,宗人府和大理寺不敢懶怠,翌日就開始查證朱閔青的身份,其實也用不著多費功夫,前面朱懷瑾和馮次輔等人已查了個七七八八。
又不知從哪兒翻出幾個老宮人,將鳳儀宮起火、調換皇子、協助林嬤嬤逃出宮等事審問清楚,便具結完案,呈遞御前。
重陽節一過,永隆帝正式下詔,朱閔青認祖歸宗,成為當朝唯一的皇子。
但仍沒有恢復閔氏的後位,同時,永隆帝還撤去朱緹的司禮監秉筆太監和提督東廠的職位。
收到消息的秦桑的冷冷一笑,吩咐豆蔻:「多準備幾件爹爹的冬衣,把咱家現有的銀子全都拿出來,讓小常福做好出遠門的準備。」
豆蔻不解,「小姐是擔心皇上發落老爺?不至於吧,怎麼說老爺也是少爺……也養了大殿下十來年,皇上再糊塗也不能恩怨不分。」
秦桑搖頭嘆道:「和皇上講恩情?那是活膩了!咱們這位皇上,政事上不甚清明,權術上可精明得很,先前死活不鬆口,為什麼這次就認下了?」
豆蔻理所當然說:「那是他親兒子,自然要認!」
「不是,他已然不信任爹爹,先前隱忍不發是為制約外臣,現在大哥回來,有了新的人選,自然用不著爹爹了。」
豆蔻驚呼:「難道皇上還想利用自己的兒子?」
一陣風撲,吹得窗欞輕響,便聽沙沙的雨聲由遠及近。
秦桑走到窗前,任憑微涼的秋雨隨風落在她熱熱的臉上,清涼愜意。
她笑道:「皇上想得很好,相較江安郡王,支持大哥的臣子並不多,大哥想要繼位,必須得到他的認可。所以大哥肯定會對他言聽計從,成為平衡內閣的新勢力。可他忽略了一點,大哥不是聽話的孩子。」
作者有話要說: 感謝在2020-06-05 23:21:32~2020-06-06 23:13:00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 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第84章
永隆二十五年的深秋, 一改往年的秋高氣爽, 淅淅瀝瀝的秋雨時斷時續,天空始終陰沉沉的,自重陽過後大半個月,竟是無一日晴好。
九千歲被罷免的消息一夜傳遍了京城,大多數人還沒從詫異中回過神來時,又一份彈劾震驚朝野。
上面說, 遼東本與韃靼相安無事, 乃朱緹勾結衛寧遠故意挑起戰事,致使生靈塗炭, 哀鴻遍野, 國庫虧空, 讓我朝元氣大傷,他們卻藉此中飽私囊, 乃蠹國害民之巨賊。
這封彈劾一出,立即跳出五六個臣子隨聲附和,懇求皇上嚴懲二人, 還屈死的遼東將士、百姓一個公道, 以平民怨。
衛寧遠是大大的不服, 「統統是屁話, 這些人只會紙上談兵,他們誰去過遼東?每年冬天韃靼都跑來搶東西殺人,百姓恨韃靼恨得牙痒痒!還換百姓一個公道?呀呸!我們殺韃靼人才是公道!」
對於衛峰先殺了韃靼部落首領一事,衛寧遠一臉的驕傲, 叉著腰道:「我兒英勇!韃靼老頭曾經屠了我們一個村子,此仇不報,那才是對不起遼東的百姓。」
有人對他的話表示懷疑,衛寧遠便不辯駁,只誠懇道:「請大人去遼東駐守半年,親身體會下,定然什麼疑慮也沒了。」
永隆帝怕引起軍中譁變,暫時還不想動衛寧遠,就把彈劾衛寧遠的摺子壓了下去。
對待彈劾朱緹的摺子卻是放任自流的架勢,不但沒有申斥上書的大臣,反而自省有無失察的地方。
臣工們又不是傻子,此等好時機豈能放過?緊接著,彈劾朱緹的摺子一封接一封呈遞御前。
牆倒眾人推,就算有盛御史等若干人為朱緹辯護,卻也很快淹沒在如山的討伐朱緹的呼聲中。
但這時候再看,就看出點不一樣來。
他那雙眼睛,生得真像閔氏!
但是鼻子高挺筆直,鼻翼不寬不窄,又有點像自己。
一時間,永隆帝心中五味雜陳,用極其複雜的眼神看著朱閔青,半晌才道:「別裝傻,京城的流言你定然聽到了,你是怎樣想的?」
朱閔青直挺挺跪下,坦然道:「微臣沒什麼想法,也不敢有什麼想法,奶娘只說微臣的母親姓閔,死於大火,旁的一概沒提過。」
「你奶娘姓林?」
「是。」
永隆帝默不作聲盯著朱閔青,像是要從他的表情中分辨出有幾分真。
良久,他又望向侍立一旁的朱緹,再看看下頭坐著的一干臣子,嘴角勾了勾,略顯渾濁的眼中划過一絲意味莫名的光。
他抬手叫朱閔青起來,「著宗人府和大理寺詳查朱閔青身世。今兒就到這,散了吧。」
永隆帝起身離座,未讓朱緹隨行伺候。
月亮依舊躲在雲後不肯出來,玻璃宮燈在地磚上投下模模糊糊的光亮,草間秋蟲低鳴,哀嘆即將逝去的生命。
鳳儀宮久未修繕,牆角的蒿草已半人多高,在夜風中如鬼魅般來回搖擺。
偶有幾聲鴉啼從暗夜中傳來,更添悽慘荒涼之感。
永隆帝立在破敗的殿門前,似乎還能聞到嗆人的煙味,一閉眼,還能看到漫天的火光。
這個女人,到死還不忘給他兒子種下根刺。
永隆帝冷冷哼了一聲,即便認下兒子,她也別想進太廟!
因有旨意,宗人府和大理寺不敢懶怠,翌日就開始查證朱閔青的身份,其實也用不著多費功夫,前面朱懷瑾和馮次輔等人已查了個七七八八。
又不知從哪兒翻出幾個老宮人,將鳳儀宮起火、調換皇子、協助林嬤嬤逃出宮等事審問清楚,便具結完案,呈遞御前。
重陽節一過,永隆帝正式下詔,朱閔青認祖歸宗,成為當朝唯一的皇子。
但仍沒有恢復閔氏的後位,同時,永隆帝還撤去朱緹的司禮監秉筆太監和提督東廠的職位。
收到消息的秦桑的冷冷一笑,吩咐豆蔻:「多準備幾件爹爹的冬衣,把咱家現有的銀子全都拿出來,讓小常福做好出遠門的準備。」
豆蔻不解,「小姐是擔心皇上發落老爺?不至於吧,怎麼說老爺也是少爺……也養了大殿下十來年,皇上再糊塗也不能恩怨不分。」
秦桑搖頭嘆道:「和皇上講恩情?那是活膩了!咱們這位皇上,政事上不甚清明,權術上可精明得很,先前死活不鬆口,為什麼這次就認下了?」
豆蔻理所當然說:「那是他親兒子,自然要認!」
「不是,他已然不信任爹爹,先前隱忍不發是為制約外臣,現在大哥回來,有了新的人選,自然用不著爹爹了。」
豆蔻驚呼:「難道皇上還想利用自己的兒子?」
一陣風撲,吹得窗欞輕響,便聽沙沙的雨聲由遠及近。
秦桑走到窗前,任憑微涼的秋雨隨風落在她熱熱的臉上,清涼愜意。
她笑道:「皇上想得很好,相較江安郡王,支持大哥的臣子並不多,大哥想要繼位,必須得到他的認可。所以大哥肯定會對他言聽計從,成為平衡內閣的新勢力。可他忽略了一點,大哥不是聽話的孩子。」
作者有話要說: 感謝在2020-06-05 23:21:32~2020-06-06 23:13:00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 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第84章
永隆二十五年的深秋, 一改往年的秋高氣爽, 淅淅瀝瀝的秋雨時斷時續,天空始終陰沉沉的,自重陽過後大半個月,竟是無一日晴好。
九千歲被罷免的消息一夜傳遍了京城,大多數人還沒從詫異中回過神來時,又一份彈劾震驚朝野。
上面說, 遼東本與韃靼相安無事, 乃朱緹勾結衛寧遠故意挑起戰事,致使生靈塗炭, 哀鴻遍野, 國庫虧空, 讓我朝元氣大傷,他們卻藉此中飽私囊, 乃蠹國害民之巨賊。
這封彈劾一出,立即跳出五六個臣子隨聲附和,懇求皇上嚴懲二人, 還屈死的遼東將士、百姓一個公道, 以平民怨。
衛寧遠是大大的不服, 「統統是屁話, 這些人只會紙上談兵,他們誰去過遼東?每年冬天韃靼都跑來搶東西殺人,百姓恨韃靼恨得牙痒痒!還換百姓一個公道?呀呸!我們殺韃靼人才是公道!」
對於衛峰先殺了韃靼部落首領一事,衛寧遠一臉的驕傲, 叉著腰道:「我兒英勇!韃靼老頭曾經屠了我們一個村子,此仇不報,那才是對不起遼東的百姓。」
有人對他的話表示懷疑,衛寧遠便不辯駁,只誠懇道:「請大人去遼東駐守半年,親身體會下,定然什麼疑慮也沒了。」
永隆帝怕引起軍中譁變,暫時還不想動衛寧遠,就把彈劾衛寧遠的摺子壓了下去。
對待彈劾朱緹的摺子卻是放任自流的架勢,不但沒有申斥上書的大臣,反而自省有無失察的地方。
臣工們又不是傻子,此等好時機豈能放過?緊接著,彈劾朱緹的摺子一封接一封呈遞御前。
牆倒眾人推,就算有盛御史等若干人為朱緹辯護,卻也很快淹沒在如山的討伐朱緹的呼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