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6頁
「勞動將軍垂詢,家父徐諱本昌在江都禁軍任職,任統軍左都督。此番出征淮北,家父擔任北伐淮北行營殿軍檢校兼徐淮路統軍都督,專司徐、淮路經略。」
「原來是將門虎子,難怪世子氣勢如此了得。」
斗鎧外篇 江都夢(四)下
兩人閒聊著,徐彥領著孟聚從正門裡進去,過了正堂和二門、迴廊、花苑等一系列建築,將他領進了花苑中旁的一座院子裡。
「將軍,這是家中的客院,專為尊貴客人過來時啟用的,條件雖然簡陋,但房間倒還乾淨。將軍看看,若還缺些什麼,只管跟管事的說就是。」
孟聚環顧了下自己的臨時住處,只見庭院整潔,閣樓嶄新,傭僕和丫鬟們都在院門前恭候。他點頭贊道:「這院落甚好,有勞世子費心了。只是還有兩件事,在下還想麻煩世子的。」
「將軍但說無妨?」
「在下從北方過來,身邊還帶了一些用慣的傭僕和物品。他們都還在船上,等在下消息。想請世子派人過去通知他們一聲,領他們過這邊與我會合。」
徐彥並不以為異。在他想來,孟聚這樣的重臣高官,身邊帶著大批傭僕是很正常的,他一口便答應了下來:「這容易,我派馬車過去接他們過來便是,還有什麼事呢?」
「還有一事,在下雖然是武人,但閒暇時候也喜歡讀點書。不知世子能否把府中的藏書借在下閱覽一下呢?」
徐彥一愣,他臉露愧色:「這個。。。說起來會讓將軍笑話了,因為在下志不在此,家中書庫不豐,典籍類的經書很少——不知將軍想要看什麼書呢?」
「倒不需要很偏的典籍,在下只是想看些有關劉漢前朝的史書就好——正史也好,野史也罷,甚至是軼事傳聞都好,只要是劉漢朝的史書就行。」
徐彥鬆了口氣:「不是太偏的典籍,那就沒問題了。《漢書》、《洛陽記》、《漢皇列帝傳》、《劉漢本紀》這些書。家裡還是備有的。我這就吩咐下人給將軍拿過來。」
看著孟聚路途疲憊,博陽侯世子徐彥閒聊一陣後便告辭而去,客院的管家上前來請示孟聚是否需要進晚餐,孟聚疲憊地說:「晚飯就不用吃了,我先洗個澡吧。」
孟聚沐浴完畢,洗去了一身的灰塵和疲憊,換上了一身乾淨的衣衫,頓覺渾身輕鬆。他步入臥室,看到臥室床鋪已經布置得整整齊齊。床邊的桌上還擺有一疊書冊,書桌上留著幾盞點燃的油燈。孟聚隨手翻了下書,都是方才徐彥所說的關於劉漢朝的典冊。
管家恭敬地跟在孟聚身後,他說:「孟將軍,這些書都是方才世子遣人拿來的。說是您要的。」
孟聚滿意地點頭:「很好。管家,我這裡不用人侍候,看完書我就歇下了,你也出去安歇了吧。」
管家依言退下了,在外面關上了門。
孟聚在書桌前坐下,就著那昏黃的油燈,他認真地把幾本劉漢的史書匆匆翻了一遍。
良久。孟聚嘆了口氣:「果然。。。沒有。」
他站起身,推開窗戶,望著高遠而深沉的蒼穹和天邊的星辰,他吁出口氣。
自己那模糊的記憶並沒有欺騙自己。終劉漢一朝,歷經二十三帝,但其中並沒有漢宣帝的存在。雖然劉漢也有漢武帝、漢元帝等人存在,只是帝號雖同。但這些君皇的事跡卻與孟聚所知的歷史大相逕庭。同樣的,在這個世界的歷史上。也沒有班彪、陳湯等人存在的痕跡。
在後世,有人把漢宣帝定胡碑的碑文列為中國史上最豪邁的宣言之一,那份傳說中的碑文便是「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為我大汗之臣妾」,字裡行間,那種處於巔峰時期的帝國霸氣,給孟聚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為此,孟聚還為此特意查了下書,知道漢宣定胡碑至今未找到實體,這碑的存在與否還是存疑的,但《後漢書》上確實有過這樣的話:「漢秉威信,總率萬國,日月所照,皆為臣妾」——但在這個世界,向漢元帝上這份奏摺的班彪,並不存在。
還有,仁興帝醉酒時候嚷的那句:「凡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同樣,剛剛在幾本記載劉漢歷史的書里,孟聚也找不到記載陳湯的事跡,那句名傳千古的豪言壯語同樣沒留下痕跡。
談論中,當聽到李功偉的豪言壯語時候,孟聚並未在意,但被蘇墨虞提醒後,他才意識到這個事實:劉漢的歷史裡並不存在漢宣帝——非但沒有漢宣帝的,甚至劉漢歷史與自己所知的西漢歷史根本就是兩回事,李功偉沒理由知道這幾句在他們歷史上根本不存在的豪言壯語。
眺望著深遠的星空,孟聚的眼神漸漸迷離,他在緊張地思索著,有沒有可能,這是一次巧合?然後,他搖頭:不會是巧合。李功偉巧合一次,孟聚還可以當他是天生異稟,無師自通,但碰到兩次重複的話,那就不可能是偶然事件了。
孟聚想到了很多人對仁興帝的評價,葉劍心也好,文先生也好,慕容毅也好,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觀點:「南帝行事不拘一格,猶如飛馬行空,難以揣摩。」
能在這世界遭遇同樣時代的來人,就像在萬里他鄉遇到老鄉一樣,本該是件令人高興的事,但倘若這位老鄉不但是自己上司還是一國皇帝的話,此事是福是禍,就委實令人難以判斷了。
最是難測帝皇心,伴君如伴虎。
「原來是將門虎子,難怪世子氣勢如此了得。」
斗鎧外篇 江都夢(四)下
兩人閒聊著,徐彥領著孟聚從正門裡進去,過了正堂和二門、迴廊、花苑等一系列建築,將他領進了花苑中旁的一座院子裡。
「將軍,這是家中的客院,專為尊貴客人過來時啟用的,條件雖然簡陋,但房間倒還乾淨。將軍看看,若還缺些什麼,只管跟管事的說就是。」
孟聚環顧了下自己的臨時住處,只見庭院整潔,閣樓嶄新,傭僕和丫鬟們都在院門前恭候。他點頭贊道:「這院落甚好,有勞世子費心了。只是還有兩件事,在下還想麻煩世子的。」
「將軍但說無妨?」
「在下從北方過來,身邊還帶了一些用慣的傭僕和物品。他們都還在船上,等在下消息。想請世子派人過去通知他們一聲,領他們過這邊與我會合。」
徐彥並不以為異。在他想來,孟聚這樣的重臣高官,身邊帶著大批傭僕是很正常的,他一口便答應了下來:「這容易,我派馬車過去接他們過來便是,還有什麼事呢?」
「還有一事,在下雖然是武人,但閒暇時候也喜歡讀點書。不知世子能否把府中的藏書借在下閱覽一下呢?」
徐彥一愣,他臉露愧色:「這個。。。說起來會讓將軍笑話了,因為在下志不在此,家中書庫不豐,典籍類的經書很少——不知將軍想要看什麼書呢?」
「倒不需要很偏的典籍,在下只是想看些有關劉漢前朝的史書就好——正史也好,野史也罷,甚至是軼事傳聞都好,只要是劉漢朝的史書就行。」
徐彥鬆了口氣:「不是太偏的典籍,那就沒問題了。《漢書》、《洛陽記》、《漢皇列帝傳》、《劉漢本紀》這些書。家裡還是備有的。我這就吩咐下人給將軍拿過來。」
看著孟聚路途疲憊,博陽侯世子徐彥閒聊一陣後便告辭而去,客院的管家上前來請示孟聚是否需要進晚餐,孟聚疲憊地說:「晚飯就不用吃了,我先洗個澡吧。」
孟聚沐浴完畢,洗去了一身的灰塵和疲憊,換上了一身乾淨的衣衫,頓覺渾身輕鬆。他步入臥室,看到臥室床鋪已經布置得整整齊齊。床邊的桌上還擺有一疊書冊,書桌上留著幾盞點燃的油燈。孟聚隨手翻了下書,都是方才徐彥所說的關於劉漢朝的典冊。
管家恭敬地跟在孟聚身後,他說:「孟將軍,這些書都是方才世子遣人拿來的。說是您要的。」
孟聚滿意地點頭:「很好。管家,我這裡不用人侍候,看完書我就歇下了,你也出去安歇了吧。」
管家依言退下了,在外面關上了門。
孟聚在書桌前坐下,就著那昏黃的油燈,他認真地把幾本劉漢的史書匆匆翻了一遍。
良久。孟聚嘆了口氣:「果然。。。沒有。」
他站起身,推開窗戶,望著高遠而深沉的蒼穹和天邊的星辰,他吁出口氣。
自己那模糊的記憶並沒有欺騙自己。終劉漢一朝,歷經二十三帝,但其中並沒有漢宣帝的存在。雖然劉漢也有漢武帝、漢元帝等人存在,只是帝號雖同。但這些君皇的事跡卻與孟聚所知的歷史大相逕庭。同樣的,在這個世界的歷史上。也沒有班彪、陳湯等人存在的痕跡。
在後世,有人把漢宣帝定胡碑的碑文列為中國史上最豪邁的宣言之一,那份傳說中的碑文便是「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為我大汗之臣妾」,字裡行間,那種處於巔峰時期的帝國霸氣,給孟聚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為此,孟聚還為此特意查了下書,知道漢宣定胡碑至今未找到實體,這碑的存在與否還是存疑的,但《後漢書》上確實有過這樣的話:「漢秉威信,總率萬國,日月所照,皆為臣妾」——但在這個世界,向漢元帝上這份奏摺的班彪,並不存在。
還有,仁興帝醉酒時候嚷的那句:「凡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同樣,剛剛在幾本記載劉漢歷史的書里,孟聚也找不到記載陳湯的事跡,那句名傳千古的豪言壯語同樣沒留下痕跡。
談論中,當聽到李功偉的豪言壯語時候,孟聚並未在意,但被蘇墨虞提醒後,他才意識到這個事實:劉漢的歷史裡並不存在漢宣帝——非但沒有漢宣帝的,甚至劉漢歷史與自己所知的西漢歷史根本就是兩回事,李功偉沒理由知道這幾句在他們歷史上根本不存在的豪言壯語。
眺望著深遠的星空,孟聚的眼神漸漸迷離,他在緊張地思索著,有沒有可能,這是一次巧合?然後,他搖頭:不會是巧合。李功偉巧合一次,孟聚還可以當他是天生異稟,無師自通,但碰到兩次重複的話,那就不可能是偶然事件了。
孟聚想到了很多人對仁興帝的評價,葉劍心也好,文先生也好,慕容毅也好,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觀點:「南帝行事不拘一格,猶如飛馬行空,難以揣摩。」
能在這世界遭遇同樣時代的來人,就像在萬里他鄉遇到老鄉一樣,本該是件令人高興的事,但倘若這位老鄉不但是自己上司還是一國皇帝的話,此事是福是禍,就委實令人難以判斷了。
最是難測帝皇心,伴君如伴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