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8頁
蕭何我笑吟吟的:「孟老弟不必客氣,易先生亦是多次向我提起你,我們雖未謀面,卻是神交已久啊。孟老弟比我想像的還要年青啊!今後,我們就要同殿為臣了,倘若老弟不嫌棄的話,你我平輩相交,你喚我的號『遠志』即可,如何?」
孟聚連忙謙虛了兩句,說自己後生小輩,何德何能堪與前輩並肩?但蕭何我一意堅持,看他這麼熱情,孟聚也就半推半就地答應下來了,稱道:「遠志兄。」
介紹完幾位重量級的大佬之後,接著便是介紹那些在場的中高級官員了。兵部的一個侍郎和四五個郎官,樞密院的兩個樞密副使、北府各司的參事官們,還有禁軍各旅的旅帥們——這樣的介紹寒暄持續了足足小半個時辰,上前被介紹或者自我介紹的各級官員足有上百人,饒是孟聚自詡記憶超群,但這樣一張張陌生的官員面孔,操著各種各樣的古怪地方口音,這實在是超出了孟聚的記憶極限。
起初,他還勉強記住對方的臉孔和官職,但到了後面,他只能呆滯著臉堆起一臉假笑,麻木地應對幾聲:「久仰久仰~」、「幸會幸會!」
好在幾位高級官員都是人精,看到孟聚木然的神情就知道是什麼回事了。蘇墨虞乾咳一聲出來幫他解圍:「牧公,諸位大人,孟侍郎得見諸位高賢,心中亦是欣喜。只是他歷經數十天長途跋涉返京,已是身心疲憊。我們是否先把他送回住處歇息洗漱了,待今晚接風洗塵宴上再請侍郎大人與諸位暢談?」
「如此甚好。」
方岩沉聲道:「老夫亦是如此想的。孟侍郎,你是我們兵部的屬官,兵部亦已為你準備了住處,老夫這便引你前去。來,孟侍郎,若不嫌棄,你坐老夫的馬車,我們一同過去吧。」
孟聚還沒來得及表達謝意。樞密使歐陽旻乾咳一聲已經出聲了:「牧公,孟征北是我們樞密院的將軍,如今北伐戰事正如火如荼,樞密院還有重要軍務要與征北將軍商議的。所以,兵部的好意。我們只能在此謝過了,孟征北,你隨我去吧。」
方岩濃眉一蹙,臉上怒意隱現,在孟聚這個外來戶面前,他也不好發火,只是淡淡說:「歐陽樞密這是犯糊塗了吧?孟大人的本職是兵部侍郎。征北將軍只是兼銜罷了,很顯然,孟大人的工作還是要以兵部為重的。」
歐陽旻把頭搖得飛快:「牧公有所不知了,孟征北的武勇剽悍。天下皆知。很顯然,孟征北所強,在於武勇,在於衝鋒陷陣。而非運籌帷幄,兵部事務非孟征北所長。樞密院的征戰方略,才是孟征北該關心的。」
兵部尚書方岩和樞密院使歐陽旻這樣你一句我一句地唇槍舌戰著,接著禁軍的徐都督和北府的蕭何我也加入了討論,聽著眾人用那綿軟的江南官話爭辯著,說得又快又急,孟聚只能連猜帶蒙地聽懂一小半。他隱約聽出來,好像是這幾個部門的主官都希望能爭取自己前去,至於什麼原因,他卻是聽不出來了。
孟聚一頭霧水,他求助地望向了一同回來的侍讀學士蘇墨虞,卻見他微蹙眉頭,神情肅穆。孟聚正待說話,但蘇墨虞向他做了個手勢,示意他稍待片刻,不要出聲。
眼看著眾人越說越是激烈,聲量越來越高,那位方尚書都開始吹鬍子瞪眼了,其他人也漸漸紅了臉,這時,蘇墨虞才站出來出聲道:「牧公,諸位大人,可否聽下官一句話?」
幾位大人物雖然吵得臉紅耳赤,但理智卻還是保留著的,聽得仁興帝身邊的近臣發話了,大家都說:「蘇大人但說無妨。」
「為迎接孟大人,諸位大人希望能盡到地主之誼,此番熱情,孟大人亦是感受到了。但不巧,陛下已有口諭,吩咐孟大人抵達時便需立即進宮面聖,由陛下來親自款待。所以,對於諸位大人的好意,孟大人只能在此謝過了。」
聽蘇墨虞這麼一說,眾位大臣都是面面相覷。過了一陣,蕭何我先表態了:「既然是陛下有旨意的話,吾等臣子自然是要遵從的。接待之事,我們不妨等孟大人出宮以後再做商議吧?」
事情就這樣定下了,孟聚告辭了眾人,上了蘇墨虞的馬車,在眾人熱情的歡送聲中,車輛緩緩啟動,向著城中駛去。直至上了馬車,離開了那幫熱情的歡迎大臣們,孟聚才覺得稍微輕鬆。
看著車窗外的道路風景,蘇墨虞淡淡地笑著:「孟將軍,今日初入京城,感覺如何?」
「國朝氣魄宏大,人傑地靈,不愧為天朝上國。只是末將有一事不明,不知是否方便請教學士?」
「將軍盡說無妨。」
「國朝體制,與江北略有不同。在偽朝,凡涉及征戰之事都是統歸兵部主管的。但末將觀之,在國朝這邊,卻是分為兵部與樞密院兩家。末將方才觀之,兵部和樞密院兩家互不統轄,不知他們如何分工合作,職責又是如何劃分呢?」
蘇墨虞笑道:「孟將軍不愧是軍務行家,初來乍到便看出了其中關鍵。正如將軍所言,我朝兵事是兵部和樞密院兩家共同統管的,其中兵部負責兵員徵集、後勤補給、糧秣發放等諸項補給事宜,而樞密院則負責兵馬調動、軍略策劃、戰事指揮等事宜——簡單點來說,兵部就是負責供應後勤和兵員,樞密院則負責指揮征戰,兩家合作,共御韃虜。」
孟聚若有所思,他看得出來,南唐的軍事指揮格局,等於是北魏的兵部職方司獨立出來,以這個職能重新組建了樞密院——這已經隱隱有些接近後世的現代軍事指揮體制了。樞密院就是總參謀部,兵部就是總後勤部。
孟聚連忙謙虛了兩句,說自己後生小輩,何德何能堪與前輩並肩?但蕭何我一意堅持,看他這麼熱情,孟聚也就半推半就地答應下來了,稱道:「遠志兄。」
介紹完幾位重量級的大佬之後,接著便是介紹那些在場的中高級官員了。兵部的一個侍郎和四五個郎官,樞密院的兩個樞密副使、北府各司的參事官們,還有禁軍各旅的旅帥們——這樣的介紹寒暄持續了足足小半個時辰,上前被介紹或者自我介紹的各級官員足有上百人,饒是孟聚自詡記憶超群,但這樣一張張陌生的官員面孔,操著各種各樣的古怪地方口音,這實在是超出了孟聚的記憶極限。
起初,他還勉強記住對方的臉孔和官職,但到了後面,他只能呆滯著臉堆起一臉假笑,麻木地應對幾聲:「久仰久仰~」、「幸會幸會!」
好在幾位高級官員都是人精,看到孟聚木然的神情就知道是什麼回事了。蘇墨虞乾咳一聲出來幫他解圍:「牧公,諸位大人,孟侍郎得見諸位高賢,心中亦是欣喜。只是他歷經數十天長途跋涉返京,已是身心疲憊。我們是否先把他送回住處歇息洗漱了,待今晚接風洗塵宴上再請侍郎大人與諸位暢談?」
「如此甚好。」
方岩沉聲道:「老夫亦是如此想的。孟侍郎,你是我們兵部的屬官,兵部亦已為你準備了住處,老夫這便引你前去。來,孟侍郎,若不嫌棄,你坐老夫的馬車,我們一同過去吧。」
孟聚還沒來得及表達謝意。樞密使歐陽旻乾咳一聲已經出聲了:「牧公,孟征北是我們樞密院的將軍,如今北伐戰事正如火如荼,樞密院還有重要軍務要與征北將軍商議的。所以,兵部的好意。我們只能在此謝過了,孟征北,你隨我去吧。」
方岩濃眉一蹙,臉上怒意隱現,在孟聚這個外來戶面前,他也不好發火,只是淡淡說:「歐陽樞密這是犯糊塗了吧?孟大人的本職是兵部侍郎。征北將軍只是兼銜罷了,很顯然,孟大人的工作還是要以兵部為重的。」
歐陽旻把頭搖得飛快:「牧公有所不知了,孟征北的武勇剽悍。天下皆知。很顯然,孟征北所強,在於武勇,在於衝鋒陷陣。而非運籌帷幄,兵部事務非孟征北所長。樞密院的征戰方略,才是孟征北該關心的。」
兵部尚書方岩和樞密院使歐陽旻這樣你一句我一句地唇槍舌戰著,接著禁軍的徐都督和北府的蕭何我也加入了討論,聽著眾人用那綿軟的江南官話爭辯著,說得又快又急,孟聚只能連猜帶蒙地聽懂一小半。他隱約聽出來,好像是這幾個部門的主官都希望能爭取自己前去,至於什麼原因,他卻是聽不出來了。
孟聚一頭霧水,他求助地望向了一同回來的侍讀學士蘇墨虞,卻見他微蹙眉頭,神情肅穆。孟聚正待說話,但蘇墨虞向他做了個手勢,示意他稍待片刻,不要出聲。
眼看著眾人越說越是激烈,聲量越來越高,那位方尚書都開始吹鬍子瞪眼了,其他人也漸漸紅了臉,這時,蘇墨虞才站出來出聲道:「牧公,諸位大人,可否聽下官一句話?」
幾位大人物雖然吵得臉紅耳赤,但理智卻還是保留著的,聽得仁興帝身邊的近臣發話了,大家都說:「蘇大人但說無妨。」
「為迎接孟大人,諸位大人希望能盡到地主之誼,此番熱情,孟大人亦是感受到了。但不巧,陛下已有口諭,吩咐孟大人抵達時便需立即進宮面聖,由陛下來親自款待。所以,對於諸位大人的好意,孟大人只能在此謝過了。」
聽蘇墨虞這麼一說,眾位大臣都是面面相覷。過了一陣,蕭何我先表態了:「既然是陛下有旨意的話,吾等臣子自然是要遵從的。接待之事,我們不妨等孟大人出宮以後再做商議吧?」
事情就這樣定下了,孟聚告辭了眾人,上了蘇墨虞的馬車,在眾人熱情的歡送聲中,車輛緩緩啟動,向著城中駛去。直至上了馬車,離開了那幫熱情的歡迎大臣們,孟聚才覺得稍微輕鬆。
看著車窗外的道路風景,蘇墨虞淡淡地笑著:「孟將軍,今日初入京城,感覺如何?」
「國朝氣魄宏大,人傑地靈,不愧為天朝上國。只是末將有一事不明,不知是否方便請教學士?」
「將軍盡說無妨。」
「國朝體制,與江北略有不同。在偽朝,凡涉及征戰之事都是統歸兵部主管的。但末將觀之,在國朝這邊,卻是分為兵部與樞密院兩家。末將方才觀之,兵部和樞密院兩家互不統轄,不知他們如何分工合作,職責又是如何劃分呢?」
蘇墨虞笑道:「孟將軍不愧是軍務行家,初來乍到便看出了其中關鍵。正如將軍所言,我朝兵事是兵部和樞密院兩家共同統管的,其中兵部負責兵員徵集、後勤補給、糧秣發放等諸項補給事宜,而樞密院則負責兵馬調動、軍略策劃、戰事指揮等事宜——簡單點來說,兵部就是負責供應後勤和兵員,樞密院則負責指揮征戰,兩家合作,共御韃虜。」
孟聚若有所思,他看得出來,南唐的軍事指揮格局,等於是北魏的兵部職方司獨立出來,以這個職能重新組建了樞密院——這已經隱隱有些接近後世的現代軍事指揮體制了。樞密院就是總參謀部,兵部就是總後勤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