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8頁
戶部尚書上前道,“皇上,修路的事還是交給郡王妃負責嗎?給別人修五百里,給郡王妃絕對能修一千里。”
文遠帝眉頭扭了扭,頗有深意的看了戶部尚書一眼,戶部尚書嚇的臉一白,恨不得把舌頭給咬了,郡王妃身懷六甲啊,那可是皇上的孫兒,皇上捨得她操勞才怪。
正要告罪,文遠帝卻笑道,“說的不錯,這事就交給郡王妃,讓她委託人去辦。”
知晚得到公公傳話時,沒差點氣的動胎,參加宴會沒她的份,犒賞三軍沒她的份,出門也沒有她的份,修路就是她的事了!
太過分了!
知晚一怒,就假公濟私了,拿了地圖瞧,凡是利於在水一方的,她就修哪裡。
覺得二十萬兩不夠,又找人找皇上拿了十萬兩。
十萬大軍,修路三個月。
以至於後來,南舜北齊求和之後,這批俘虜都被拖了一個月,把路修好了才走。
不過知晚也不是那麼心狠之人,以每人每天二十文錢的工錢,付他們一個月。
六萬兩掏的朝廷很肉疼,完全沒必要啊!
可是南舜北齊的將士們都高興,本以為做了俘虜,會丟了性命,沒想到不但活的好好的,一天三餐,頓頓吃飽,還有肉。
比他們從軍時的伙食還要好,而且軍官從不打他們,不過若是怠工的話,那飯菜少一半,再消極怠工,那就別吃了,什麼時候反省了,什麼時候再吃飯!
那些將士們都不想離開大越,想繼續修路。
可是,這麼好的事,大越的官兵也喜歡啊!
不打戰了,除了防守用兵之外,招募的兵,一大半是要解甲歸田的,回家種地,他們一個月能掙六百文錢嗎?
不能!
一年修十個月的路,那就是六兩銀子啊,夠一家四口滋潤的活一年了。
家裡的地不多,媳婦兒子幫襯著就能幹完了。
所以那些官兵都想修路,經過層層傳話,名聲終於傳到了文遠帝的耳朵里,文遠帝很頭疼,修路要錢啊!
文遠帝很想修路,可是鑑於沒錢,就把這難題丟給了鎮南王。
鎮南王接都沒接,就把難題丟給了葉歸越和四位將軍。
好麼,問題最後還是到了知晚這裡,知晚差點吐血。
說白了,不就是要她掏錢修路。
哪怕只招收五萬官兵,一個月下來,她也要掏十萬兩,當她是開錢莊的呢!
知晚這人偶爾吃虧,可是虧大了,她才不吃呢,既然修路是利國利民的好事,那些商人總要表示一番吧?
在水一方很掙錢,她承認,可是一個在水一方也比不上一個京都的商鋪吧?
她掏八成,餘下兩成讓京都大小商鋪掏,尤其是那些經常運輸糧食的商鋪,更應該掏。
除了他們外,還有各地的商鋪,那些商戶捐多少修路,在水一方掏的銀子是他們的四倍!
至於那些得了修路的好處,卻不付出一絲一毫的商人,知晚也不逼他們,只說一句,這條路他們沒有一分一毫的付出,要過路,便要交過路費。
這可是真正的此路是我開。
態度和強硬,不過那些商戶也不傻,修路他們也收益,而且是很大的好處,掏銀子掏的很慡快。
京都店鋪林立,那些小攤販,可沒人去收錢,人家都是純手工的,修路跟他們沒關係。
一個店鋪,年收入在百兩之上基本上捐一兩朝上,一千兩之上捐二十兩朝上,收入過萬,捐三百兩以上。
不過是毫毛而已,畢竟只捐這麼一次。
大小商鋪不下一千,還有官員和民間捐贈,林林總總也捐了二十萬兩。
光是京都一個地方,知晚就掏了八十萬兩,幸好不用一次性付完,不然她要變賣在水一方了。
真正的是全民修路。
一條寬四米有餘的道路不用兩年便修了個七七八八。
捐贈一直在,後來大路修完,還餘下三十多萬兩,知晚一揮手,把水路也修了。
在各大水路上放船,組織水路運輸,供人租賃,幫人運送貨物,從中獲取報酬。
讓各地的資源調動起來。
買賣,就是買東賣西。
貧窮大多是因為手裡的東西賣不出去,抱著金山不知道用,像那些果子,生長的地方多的爛地上做肥料,別處卻有錢買不了。
時令的瓜果,知晚還特別研究了下,教大家怎麼保存,做成罐頭,研製酸果,極大的減少了百姓的損失。
道路方便了許多後,不少人都富足了起來。
知晚這個組織者,更是掙了個滿鉑,不過一大半都歸了朝廷。
這都是幾年後的事,而此刻的知晚正胎動,生孩子呢。
☆、第一百二十四章 吃糖
知晚深夜胎動的,折騰到第二天晨曦初開,才生下來一個小王爺。
沒錯,是小王爺。
知晚才生下孩子,幾乎是才聽到產婆宣布是男是女,徐公公就從兩道聖旨中挑了一道宣了。
又是一個等級比爹高的兒子。
葉歸越雖然打了勝戰歸來,但是皇上並沒有賞賜他什麼,就一個太子之位,可惜,兒子不要。
這爹也乾脆,你不要那算了,一個銅板都沒你的。
四位副將軍都獲得了豐厚的賞賜,官升兩級,黃金白銀賞賜一堆。
楚沛、元皓、容景軒三人出征,把酒中酒鋪子丟給知晚管理,順帶還幫元皓丟了個媳婦回來,錢掙了,嬌妻也娶了,人生很美滿。
不過最美滿的還是承郡王,什麼都沒做,天上直接掉餡餅,京都在水一方一成股,給了他整整二十三萬兩,一百兩的銀票,數了一個時辰。
不過,數錢的不是他。
咳,你們肯定想像不到,他媳婦是什麼時候數錢的。
沒錯,是洞房花燭夜數的。
鑑於新郎官醉的跟死豬一樣,不能讓洞房花燭夜太難熬了,知晚就讓人把在水一方的帳冊和分紅送了去,很簡單,數數看銀票和帳冊可有差錯。
而且不止數一遍,要確定是對的。
第一遍數的銀票少了,第二遍又多了,第三遍才對。
真是第一遍數是快樂,第二遍要打起精神,第三遍是折磨。
還有厚厚的帳冊兩本,哪怕囫圇吞棗的看過去,也花了很久,葉嬌衾對知晚是又愛又恨。
閒言少敘,再說知晚,生了孩子這會兒還力氣虛脫昏睡著呢,床榻被丫鬟收拾的很乾淨,塵兒思兒兩個眼眶通紅的,鼻子這會兒還一抽一抽的。
知晚叫的那麼慘,沒人敢捂住她的嘴,這些木頭糊著紗綢的窗戶隔音效果奇差,兩小傢伙聽到自己的娘親哭的呼天搶地,也跟著哇哇大哭起來,王妃讓人把他們抱走,塵兒思兒還發起了小脾氣,這不就站在門外,一人抱著自己的爹一條腿,巴巴的看著正屋。
有時候著急了,葉歸越要走,腿上還拖著兩娃。
那形象,極容易笑場,哪怕當家主母在屋子裡疼的死去活來。
這會兒知晚睡著了,塵兒思兒兩個就趴在床邊,一會兒看看知晚,一會兒看看睡的香的弟弟,想摸又不敢摸。
文遠帝眉頭扭了扭,頗有深意的看了戶部尚書一眼,戶部尚書嚇的臉一白,恨不得把舌頭給咬了,郡王妃身懷六甲啊,那可是皇上的孫兒,皇上捨得她操勞才怪。
正要告罪,文遠帝卻笑道,“說的不錯,這事就交給郡王妃,讓她委託人去辦。”
知晚得到公公傳話時,沒差點氣的動胎,參加宴會沒她的份,犒賞三軍沒她的份,出門也沒有她的份,修路就是她的事了!
太過分了!
知晚一怒,就假公濟私了,拿了地圖瞧,凡是利於在水一方的,她就修哪裡。
覺得二十萬兩不夠,又找人找皇上拿了十萬兩。
十萬大軍,修路三個月。
以至於後來,南舜北齊求和之後,這批俘虜都被拖了一個月,把路修好了才走。
不過知晚也不是那麼心狠之人,以每人每天二十文錢的工錢,付他們一個月。
六萬兩掏的朝廷很肉疼,完全沒必要啊!
可是南舜北齊的將士們都高興,本以為做了俘虜,會丟了性命,沒想到不但活的好好的,一天三餐,頓頓吃飽,還有肉。
比他們從軍時的伙食還要好,而且軍官從不打他們,不過若是怠工的話,那飯菜少一半,再消極怠工,那就別吃了,什麼時候反省了,什麼時候再吃飯!
那些將士們都不想離開大越,想繼續修路。
可是,這麼好的事,大越的官兵也喜歡啊!
不打戰了,除了防守用兵之外,招募的兵,一大半是要解甲歸田的,回家種地,他們一個月能掙六百文錢嗎?
不能!
一年修十個月的路,那就是六兩銀子啊,夠一家四口滋潤的活一年了。
家裡的地不多,媳婦兒子幫襯著就能幹完了。
所以那些官兵都想修路,經過層層傳話,名聲終於傳到了文遠帝的耳朵里,文遠帝很頭疼,修路要錢啊!
文遠帝很想修路,可是鑑於沒錢,就把這難題丟給了鎮南王。
鎮南王接都沒接,就把難題丟給了葉歸越和四位將軍。
好麼,問題最後還是到了知晚這裡,知晚差點吐血。
說白了,不就是要她掏錢修路。
哪怕只招收五萬官兵,一個月下來,她也要掏十萬兩,當她是開錢莊的呢!
知晚這人偶爾吃虧,可是虧大了,她才不吃呢,既然修路是利國利民的好事,那些商人總要表示一番吧?
在水一方很掙錢,她承認,可是一個在水一方也比不上一個京都的商鋪吧?
她掏八成,餘下兩成讓京都大小商鋪掏,尤其是那些經常運輸糧食的商鋪,更應該掏。
除了他們外,還有各地的商鋪,那些商戶捐多少修路,在水一方掏的銀子是他們的四倍!
至於那些得了修路的好處,卻不付出一絲一毫的商人,知晚也不逼他們,只說一句,這條路他們沒有一分一毫的付出,要過路,便要交過路費。
這可是真正的此路是我開。
態度和強硬,不過那些商戶也不傻,修路他們也收益,而且是很大的好處,掏銀子掏的很慡快。
京都店鋪林立,那些小攤販,可沒人去收錢,人家都是純手工的,修路跟他們沒關係。
一個店鋪,年收入在百兩之上基本上捐一兩朝上,一千兩之上捐二十兩朝上,收入過萬,捐三百兩以上。
不過是毫毛而已,畢竟只捐這麼一次。
大小商鋪不下一千,還有官員和民間捐贈,林林總總也捐了二十萬兩。
光是京都一個地方,知晚就掏了八十萬兩,幸好不用一次性付完,不然她要變賣在水一方了。
真正的是全民修路。
一條寬四米有餘的道路不用兩年便修了個七七八八。
捐贈一直在,後來大路修完,還餘下三十多萬兩,知晚一揮手,把水路也修了。
在各大水路上放船,組織水路運輸,供人租賃,幫人運送貨物,從中獲取報酬。
讓各地的資源調動起來。
買賣,就是買東賣西。
貧窮大多是因為手裡的東西賣不出去,抱著金山不知道用,像那些果子,生長的地方多的爛地上做肥料,別處卻有錢買不了。
時令的瓜果,知晚還特別研究了下,教大家怎麼保存,做成罐頭,研製酸果,極大的減少了百姓的損失。
道路方便了許多後,不少人都富足了起來。
知晚這個組織者,更是掙了個滿鉑,不過一大半都歸了朝廷。
這都是幾年後的事,而此刻的知晚正胎動,生孩子呢。
☆、第一百二十四章 吃糖
知晚深夜胎動的,折騰到第二天晨曦初開,才生下來一個小王爺。
沒錯,是小王爺。
知晚才生下孩子,幾乎是才聽到產婆宣布是男是女,徐公公就從兩道聖旨中挑了一道宣了。
又是一個等級比爹高的兒子。
葉歸越雖然打了勝戰歸來,但是皇上並沒有賞賜他什麼,就一個太子之位,可惜,兒子不要。
這爹也乾脆,你不要那算了,一個銅板都沒你的。
四位副將軍都獲得了豐厚的賞賜,官升兩級,黃金白銀賞賜一堆。
楚沛、元皓、容景軒三人出征,把酒中酒鋪子丟給知晚管理,順帶還幫元皓丟了個媳婦回來,錢掙了,嬌妻也娶了,人生很美滿。
不過最美滿的還是承郡王,什麼都沒做,天上直接掉餡餅,京都在水一方一成股,給了他整整二十三萬兩,一百兩的銀票,數了一個時辰。
不過,數錢的不是他。
咳,你們肯定想像不到,他媳婦是什麼時候數錢的。
沒錯,是洞房花燭夜數的。
鑑於新郎官醉的跟死豬一樣,不能讓洞房花燭夜太難熬了,知晚就讓人把在水一方的帳冊和分紅送了去,很簡單,數數看銀票和帳冊可有差錯。
而且不止數一遍,要確定是對的。
第一遍數的銀票少了,第二遍又多了,第三遍才對。
真是第一遍數是快樂,第二遍要打起精神,第三遍是折磨。
還有厚厚的帳冊兩本,哪怕囫圇吞棗的看過去,也花了很久,葉嬌衾對知晚是又愛又恨。
閒言少敘,再說知晚,生了孩子這會兒還力氣虛脫昏睡著呢,床榻被丫鬟收拾的很乾淨,塵兒思兒兩個眼眶通紅的,鼻子這會兒還一抽一抽的。
知晚叫的那麼慘,沒人敢捂住她的嘴,這些木頭糊著紗綢的窗戶隔音效果奇差,兩小傢伙聽到自己的娘親哭的呼天搶地,也跟著哇哇大哭起來,王妃讓人把他們抱走,塵兒思兒還發起了小脾氣,這不就站在門外,一人抱著自己的爹一條腿,巴巴的看著正屋。
有時候著急了,葉歸越要走,腿上還拖著兩娃。
那形象,極容易笑場,哪怕當家主母在屋子裡疼的死去活來。
這會兒知晚睡著了,塵兒思兒兩個就趴在床邊,一會兒看看知晚,一會兒看看睡的香的弟弟,想摸又不敢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