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7頁
她只是奉命來伺候郡王爺的,郡王妃看似柔軟,脾氣好,卻剛強的很,她也不想說太多惹人嫌,可是一直這樣,郡王爺會憋壞的!
鄭媽媽邁步出了屋子。她也還沒有洗漱呢。
知晚扭頭看著葉歸越,輕聲道,“鄭媽媽是要我幫你納妾呢。你要不要?”
葉歸越抱著塵兒思兒,兩人玩他頭髮,聞言,葉歸越望著知晚,眉頭蹙了蹙,“你想帶著三個孩子遠走高飛?”
知晚愣了好半天也沒懂他納妾跟她遠走高飛什麼關係。結果葉歸越白了她一眼,“你不是說過這輩子不許我納妾。我也答應了,豈能出爾反爾。”
以知晚的性子,他要是有了別的女人,她絕對會帶著兩個孩子離開,大度賢惠的給人家騰位置。
知晚當然沒想過了,她懷孩子,吃不下睡不安,他還嫌棄她伺候不周,她要是打的過他,他早在天花板上趴著了。
不過好在,葉歸越並沒有不滿的意思,不就幾個月麼,忍忍不就過去了。
知晚洗漱穿戴好,然後吃飯。
吃到一半的時候,知晚想起來一件事,咬著筷子問葉歸越,“今天是容景軒迎娶楚歡的大日子,我能不能去瞧熱鬧?”
葉歸越眼睛落到她隆起的肚子上,鄭媽媽和姚媽媽給他使眼色,葉歸越不動聲色的給她夾了塊肉,溫柔的看著知晚,說出口的話能噎的死人,“不能。”
知晚還以為他會答應,而且是十足十的肯定,結果得到的是否定,不由得氣煞了臉,猛扒飯。
外面,金盞和木槿進來,笑道,“郡王妃,幾位冷大哥和茯苓白芍她們的婚事什麼時候辦?奴婢都聽見冷風追問茯苓了。”
知晚驀然抬眸,方才那點怒意一鬨而散,“擇日不如撞日,就今天了。”
金盞,“……”
木槿,“……”
姚媽媽,“……”
郡王妃你不能出去玩,也不能這麼著急的把丫鬟們全部嫁出去吧?
可是在臨墨軒,知晚的話那是比聖旨還要管用的,剛好今天是個大吉大利的好日子。
幾個丫鬟這幾個月也偷偷摸摸的把自己的嫁衣給繡好了,只要把喜堂布置一番就成了。
王府後院,有一塊地方是專門騰出來給府里家眷住的,是單獨的小院,收拾的很乾淨。
以往丫鬟住臨墨軒可以,可是嫁了人,總不能一直住在這裡。
想到葉歸越是大皇子,遲早要搬進宮住,幾個丫鬟心就拔涼拔涼的,她們沒法進宮啊,宮裡不比宮外,她們要是伺候在知晚身邊,幾位冷大哥怎麼辦?
忽然,有些不想嫁人了,為什麼就不能兩全呢?
可知晚沒有管這些,只顧自己,不顧丫鬟,這也太無情了些。
念這些丫鬟伺候了她許久,知晚在外院買了幾個小院,挨在一起給她們住,要是葉歸越真的回宮了,她們就住哪兒,還可以幫著打點在水一方。
吃過早飯後,葉歸越就出府了,知晚吩咐丫鬟幾個丫鬟的房間裝扮一下,紅綢從臨墨軒直接掛到王府後院去。
又從前院找了吹鑼打鼓的,熱熱鬧鬧的辦了回喜宴。
好在古代拜堂都在黃昏,三個時辰也夠準備的了。
從在水一方搬來百斤糖果,百斤牛肉,給廚房送了三百兩銀子去,在四個小院擺了酒桌,足足有四十桌。
四個丫鬟,除了茯苓,只有白芍父母安在,都在侯府,對待白芍並不好,這樣的大喜日子,匆忙之間,也沒有請來。
高堂就只有姚媽媽和鄭媽媽兩個,四對新人,排隊拜天地,場面甚是壯觀。
新娘子是新郎背著從臨墨軒去的後院,八台大轎再厲害,也沒有夫君背著來的臉面有關啊!
府里的丫鬟羨慕的跟了一路。
某個女主子站在大門前,沒許她跟去,她一個郡王妃,挺著大肚子去後院參加丫鬟的喜宴,不是笑話麼?
有種白忙一場的感覺。
☆、第二百二十三章 捐贈
院子裡的丫鬟婆子都去湊熱鬧了,只留下照顧塵兒思兒的錢嫂和春香陪著知晚。
錢嫂也想去啊,可是她不能離開小王爺,望著無趣的知晚,錢嫂笑道,“木槿和金盞年紀也不小了,郡王妃將她們許配給誰?”
知晚想了想,笑道,“她們兩個跟隨我時間不久,不像茯苓她們,我做主沒什麼,木槿和金盞的親事,讓鄭媽媽拿主意。”
其實她早說了,只要不私相授受,看對眼了,可以跟她說,她不會棒打鴛鴦。
只是這些丫鬟臉皮太薄了,不好意思。
她是郡王妃,若是給她們指婚的話,丫鬟心裡不舒坦,臉上卻不敢表露什麼,委屈的還是她們,她何必枉做壞人?
外面越是熱鬧,越加顯得臨墨軒安靜。
容景軒迎娶楚歡,十里紅妝,又是凱旋歸來的將軍,去瞧熱鬧討喜糖的人更多,熱鬧非凡。
據說,有三位將軍不滿新郎官的好運氣,一杯接一杯的蠱惑大家灌新郎官酒,新郎官最後是被抬著進的洞房。
那一夜,洞房花燭,丫鬟貼著房門聽了一夜,除了呼嚕聲,就只有好酒,再來一杯,沒再聽到別的動靜。
據說第二天,某個將軍敬茶的時候,被罰跪了整整一刻鐘。
據說某將軍事後越想越惱火,最後決定報復,然後等三位損友成親時,一杯接一杯的灌酒。
據說。四位將軍的洞房花燭都是第二天補的。
無一例外的是,都被罰跪了一刻鐘。
此乃後話,暫且不提。
這一天。陽光明媚,天藍氣清。
京都正門前,跟前日一樣,兩道之間站立了很多的百姓,歡呼雀躍,夾道歡迎。
鎮南王騎馬上前,翻身上馬。除了他,身後的將士們全都跪了下來。高呼皇上萬歲!
鎮南王盯著腳底下的路,對文遠帝道,“從歷州過來,這條路卻是容易走些。比往常整整少了一個時辰,若是大越都修這樣的路……”
“國庫就空了,”文遠帝冷不丁出聲打斷他,他當然知道路好了,歷州和京都之間來往更加的密切了,可是修路要錢啊,就算不要錢,那也要地啊!
修不起。
鎮南王大笑道,“此次南舜北齊求和。條約尚未簽署,尚有十萬大軍的俘虜,與其白養著。不如讓他們替大越做點實事,把這路修上一修,皇上意下如何?”
既然已經求和了,大越就不會坑殺俘虜,鎮南王聽聞北齊有風聲,讓這十萬俘虜在大越多呆些日子。讓朝廷幫著養著,十萬大軍。一人一天最少吃一斤糧食,一天就消耗十萬斤糧食,那是一千擔啊!
這不是白白增加我大越的負擔嗎?
從來只有他鎮南王坑別人的,還沒人能坑他,既然白養著浪費,不如勞動修路,每天飯菜管飽!
至於工錢,土地,那是一點兒都沒有!
鎮南王的這個提議,文遠帝毫不猶豫就應了,吩咐戶部尚書道,“從國庫撥二十萬兩齣來,專做修路只用,寬度跟這個差不多。”
鄭媽媽邁步出了屋子。她也還沒有洗漱呢。
知晚扭頭看著葉歸越,輕聲道,“鄭媽媽是要我幫你納妾呢。你要不要?”
葉歸越抱著塵兒思兒,兩人玩他頭髮,聞言,葉歸越望著知晚,眉頭蹙了蹙,“你想帶著三個孩子遠走高飛?”
知晚愣了好半天也沒懂他納妾跟她遠走高飛什麼關係。結果葉歸越白了她一眼,“你不是說過這輩子不許我納妾。我也答應了,豈能出爾反爾。”
以知晚的性子,他要是有了別的女人,她絕對會帶著兩個孩子離開,大度賢惠的給人家騰位置。
知晚當然沒想過了,她懷孩子,吃不下睡不安,他還嫌棄她伺候不周,她要是打的過他,他早在天花板上趴著了。
不過好在,葉歸越並沒有不滿的意思,不就幾個月麼,忍忍不就過去了。
知晚洗漱穿戴好,然後吃飯。
吃到一半的時候,知晚想起來一件事,咬著筷子問葉歸越,“今天是容景軒迎娶楚歡的大日子,我能不能去瞧熱鬧?”
葉歸越眼睛落到她隆起的肚子上,鄭媽媽和姚媽媽給他使眼色,葉歸越不動聲色的給她夾了塊肉,溫柔的看著知晚,說出口的話能噎的死人,“不能。”
知晚還以為他會答應,而且是十足十的肯定,結果得到的是否定,不由得氣煞了臉,猛扒飯。
外面,金盞和木槿進來,笑道,“郡王妃,幾位冷大哥和茯苓白芍她們的婚事什麼時候辦?奴婢都聽見冷風追問茯苓了。”
知晚驀然抬眸,方才那點怒意一鬨而散,“擇日不如撞日,就今天了。”
金盞,“……”
木槿,“……”
姚媽媽,“……”
郡王妃你不能出去玩,也不能這麼著急的把丫鬟們全部嫁出去吧?
可是在臨墨軒,知晚的話那是比聖旨還要管用的,剛好今天是個大吉大利的好日子。
幾個丫鬟這幾個月也偷偷摸摸的把自己的嫁衣給繡好了,只要把喜堂布置一番就成了。
王府後院,有一塊地方是專門騰出來給府里家眷住的,是單獨的小院,收拾的很乾淨。
以往丫鬟住臨墨軒可以,可是嫁了人,總不能一直住在這裡。
想到葉歸越是大皇子,遲早要搬進宮住,幾個丫鬟心就拔涼拔涼的,她們沒法進宮啊,宮裡不比宮外,她們要是伺候在知晚身邊,幾位冷大哥怎麼辦?
忽然,有些不想嫁人了,為什麼就不能兩全呢?
可知晚沒有管這些,只顧自己,不顧丫鬟,這也太無情了些。
念這些丫鬟伺候了她許久,知晚在外院買了幾個小院,挨在一起給她們住,要是葉歸越真的回宮了,她們就住哪兒,還可以幫著打點在水一方。
吃過早飯後,葉歸越就出府了,知晚吩咐丫鬟幾個丫鬟的房間裝扮一下,紅綢從臨墨軒直接掛到王府後院去。
又從前院找了吹鑼打鼓的,熱熱鬧鬧的辦了回喜宴。
好在古代拜堂都在黃昏,三個時辰也夠準備的了。
從在水一方搬來百斤糖果,百斤牛肉,給廚房送了三百兩銀子去,在四個小院擺了酒桌,足足有四十桌。
四個丫鬟,除了茯苓,只有白芍父母安在,都在侯府,對待白芍並不好,這樣的大喜日子,匆忙之間,也沒有請來。
高堂就只有姚媽媽和鄭媽媽兩個,四對新人,排隊拜天地,場面甚是壯觀。
新娘子是新郎背著從臨墨軒去的後院,八台大轎再厲害,也沒有夫君背著來的臉面有關啊!
府里的丫鬟羨慕的跟了一路。
某個女主子站在大門前,沒許她跟去,她一個郡王妃,挺著大肚子去後院參加丫鬟的喜宴,不是笑話麼?
有種白忙一場的感覺。
☆、第二百二十三章 捐贈
院子裡的丫鬟婆子都去湊熱鬧了,只留下照顧塵兒思兒的錢嫂和春香陪著知晚。
錢嫂也想去啊,可是她不能離開小王爺,望著無趣的知晚,錢嫂笑道,“木槿和金盞年紀也不小了,郡王妃將她們許配給誰?”
知晚想了想,笑道,“她們兩個跟隨我時間不久,不像茯苓她們,我做主沒什麼,木槿和金盞的親事,讓鄭媽媽拿主意。”
其實她早說了,只要不私相授受,看對眼了,可以跟她說,她不會棒打鴛鴦。
只是這些丫鬟臉皮太薄了,不好意思。
她是郡王妃,若是給她們指婚的話,丫鬟心裡不舒坦,臉上卻不敢表露什麼,委屈的還是她們,她何必枉做壞人?
外面越是熱鬧,越加顯得臨墨軒安靜。
容景軒迎娶楚歡,十里紅妝,又是凱旋歸來的將軍,去瞧熱鬧討喜糖的人更多,熱鬧非凡。
據說,有三位將軍不滿新郎官的好運氣,一杯接一杯的蠱惑大家灌新郎官酒,新郎官最後是被抬著進的洞房。
那一夜,洞房花燭,丫鬟貼著房門聽了一夜,除了呼嚕聲,就只有好酒,再來一杯,沒再聽到別的動靜。
據說第二天,某個將軍敬茶的時候,被罰跪了整整一刻鐘。
據說某將軍事後越想越惱火,最後決定報復,然後等三位損友成親時,一杯接一杯的灌酒。
據說。四位將軍的洞房花燭都是第二天補的。
無一例外的是,都被罰跪了一刻鐘。
此乃後話,暫且不提。
這一天。陽光明媚,天藍氣清。
京都正門前,跟前日一樣,兩道之間站立了很多的百姓,歡呼雀躍,夾道歡迎。
鎮南王騎馬上前,翻身上馬。除了他,身後的將士們全都跪了下來。高呼皇上萬歲!
鎮南王盯著腳底下的路,對文遠帝道,“從歷州過來,這條路卻是容易走些。比往常整整少了一個時辰,若是大越都修這樣的路……”
“國庫就空了,”文遠帝冷不丁出聲打斷他,他當然知道路好了,歷州和京都之間來往更加的密切了,可是修路要錢啊,就算不要錢,那也要地啊!
修不起。
鎮南王大笑道,“此次南舜北齊求和。條約尚未簽署,尚有十萬大軍的俘虜,與其白養著。不如讓他們替大越做點實事,把這路修上一修,皇上意下如何?”
既然已經求和了,大越就不會坑殺俘虜,鎮南王聽聞北齊有風聲,讓這十萬俘虜在大越多呆些日子。讓朝廷幫著養著,十萬大軍。一人一天最少吃一斤糧食,一天就消耗十萬斤糧食,那是一千擔啊!
這不是白白增加我大越的負擔嗎?
從來只有他鎮南王坑別人的,還沒人能坑他,既然白養著浪費,不如勞動修路,每天飯菜管飽!
至於工錢,土地,那是一點兒都沒有!
鎮南王的這個提議,文遠帝毫不猶豫就應了,吩咐戶部尚書道,“從國庫撥二十萬兩齣來,專做修路只用,寬度跟這個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