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頁
一聲鑼響炸響在訓練場上空,已經打紅了眼的眾人頓時一窒,停下手來,轉身看向場邊的蕭御等人。
蕭御上前來查看結果,指給眾人看。
“這個傷在腿根,止血包紮做得不錯,成活。”
“這個傷在脖子大動脈上,沒救了。”
“啟稟王妃!我這不是包上了嗎?!”那人指著脖子上胡亂紮起來的白繃帶,叫嚷個不停。
蕭御沒理他,繼續看下去:“這個傷在胸口,雖然作了處理,但是處置不當,一柱香的時間一過,就會因失血過多而死。”
“這個傷在肚腹,不止血也不包紮,一會兒就得完蛋。這位大哥一直挺著不‘死’,詐屍抗敵,精神可嘉,但是後面傷到的那些人都不作數。”
又是一陣抗議聲響起,蕭御通通不理會,點到最後總結兩隊戰果。
紅隊‘死’了二十二人,傷了十一人,藍隊‘死’了九人,傷了二十人。
比賽結果高下立見。
場上眾人面面相覷,多半人面帶不服。
不只他們不服,連衛焰也覺得這樣的比賽太過兒戲,不知道這王妃到底想幹什麼。
蕭御卻只是攤開手心,向眾人示意。
“你們不服嗎?我在一開始分隊的時候,就知道藍隊會贏了。”那白皙手心上赫然寫著一個“藍”字。
“你們想必自己已經知道原因了。”蕭御笑著看向眾人,“我挑出來的藍隊成員,全部是上午上課時認真學習的將領。紅隊的隊員,也許武功比藍隊的人高,也許力氣比藍隊的人大,但是在戰場上的生存率,你們遠遠不及藍隊。紅隊‘死’了的二十二人里,其實有十四五個都不必死,如果他們能夠得到正確救治的話。”
“王妃的意思我們明白!”有人高聲道,“但是既然上了戰場,自當奮勇殺敵,不想著抗敵,卻時刻想著如何活下去,這是懦夫所為!”
蕭御笑道:“我相信諸位都是悍不畏死的勇士,既然上了戰場,就有了馬革裹屍還的覺悟。但是學習自救互救並非畏死,如果能夠輕易活下來,何必不去避免那些無謂的犧牲呢?你們都是睿王殿下寶貴的財富,他也不希望你們白白折損在戰場上。戰爭所求的是什麼,不就是一個贏字嗎?能活著贏豈不更好。今日的比賽結果,不正是最好的說明嗎?”
眾人啞然無聲,頂著各式各樣的石灰點面面相覷。
蕭御繼續道:“後面的訓練,在諸位的眼裡看著,可能顯得更加可笑,但是請諸位務必嚴肅以待。今日學習到此為止,明天早上繼續在這裡集合。”
蕭御說完,便帶著廣安堂的大夫離開了。
第二天再來的時候,訓練的時候果然少了許多嘻笑,多了幾分嚴肅。
蕭御暗暗地嘖了一聲。
“居然真的要我自己來搞定這些兵油子,一點後門都沒開的啊。好在我罩得住。”蕭御抬起酒壺喝了一口茶水,幽幽地一嘆,“為什麼我一點也沒有被寵愛的感覺?!”
站在一邊添茶倒水的百靈不解地眨了眨眼:“公子說的什麼?”
“百靈啊,你家公子所嫁非人啊。”蕭御嘆道,唬得一旁的百靈和衛焰幾人臉色都白了幾分。
睿王殿下的壞話,王妃敢說,他們不敢聽啊!
第201章 成何體統
蕭御用了一周的時間,將一百名挑選出來的軍官訓練熟練,其餘的士兵便由各軍將領安排學習。這一百名軍官分下去當老師也足夠了,廣安堂又另外差遣幾名大夫隨軍指導。
日理萬機的睿王殿下,這個時候總算抽出時間來,陪他到訓練場視察成果。
果然謝景修一出現,整個訓練場的氛圍立時就不一樣了。將士訓練熱情空前高漲,動作前所未有地迅速利索,口號喊得震天響,展現出了一副積極向上,奮勇無敵的精神面貌。
蕭御頓時就無語了。
“你看看,你手下這些人這麼諂媚,欺我這個軟的怕你這個硬的,一點不畏強權的風骨都沒有,這可如何是好?!”蕭御指著訓練場裡的士兵向謝景修道。
謝景修高冷地一笑,昂然向前走去。
場裡正在訓練的項目是緊急心肺復甦,只見士兵們分成一對一的小組,手法熟練地叩胸,嘴對嘴地吹氣,忙活得滿頭大汗。
謝景修面色瞬間就有些不好看了。
“……軍隊裡天天就學些這個?”成何體統!
蕭御瞟了他一眼:“色者見色,狼者見狼。”
一旁的衛焰諸人:“……”
眾人一齊扭頭望天,假裝什麼也沒聽見。
其實一開始廣安堂的大夫教授這個的時候他們也覺得不成樣子。那些拿著三角巾把士兵的臉包成一個包子再扛起來跑來跑去的所謂訓練就不說了,看上去也的確有些保命作用。
可這所謂的心肺復甦,動作不雅不說,一整個訓練場的士兵抱在一起又摸(?)又親(?),那個視覺震撼,簡直不是一般的大,惹得一眾將領目瞪口呆,強烈反對。
只是向來性情和藹的王妃這一次卻堅持要士兵參加訓練,而且要反反覆覆訓至熟練,他們的抗議絲毫不起作用。
他們平常可以經常反對王妃的命令,不像對王爺那樣恭敬,也不過是仗著王妃好說話,而且喜歡以理服人。王妃真的倔強起來的時候,他們也只有照辦的份。
士兵們即便再不情願,軍令如山,他們也只能繼續參加訓練。於是就造成了今日這番局面。
不知是不是錯覺,衛焰總覺得他手下的士兵們最近總被一種詭異又尷尬的氛圍籠罩……
睿王殿下短暫的視察就在這種略微有些尷尬的氣氛中結束了,蕭御也隨他一起回了城中王府。
二人剛至大門外,立刻有侍從上前稟報:“稟殿下,海境城知州呈上拜貼,朝廷中有來使想要拜見殿下。”
蕭御看向謝景修,他面上並無一絲意外,只是微微挑了挑眉頭。
二人來到書房看了那所謂的拜貼,竟是方相所呈,貼中極盡恭敬之辭,最後幾乎是痛哭流涕地請求謝景修賜見一面。
“方相一直忠於皇室,他現在為何想要見你?”蕭御疑道。
謝景修慢條斯理地將貼子合上,隨手扔到桌上。
蕭御繼續道:“雖然方相人還不錯,但他無事不登三寶殿,肯定有事相求。景修,我們可不能隨便應承。”
謝景修笑著看他:“從前你不是常說方家是忠貞之臣,為人正派,為何現在改了主意,如此提防?”
蕭御摸了摸鼻子:“我被他家兒媳婦坑過一回,難道還不長記性?”
還一坑就坑進了宮,直接摻合進了皇后和李貴妃的矛盾之中,就算他本著醫者之心,願意救小太子,也不代表對騙人的那位就有好感了。
謝景修沒有拒絕方相的邀請,兩日之後便乘船前往海境城,與早已等修在城裡的方相會面。
海境城的知州是方相一派的人,為人還算正直,謝景修早就知道。
此人早些年還企圖染指歷豐港,被謝景修暗中修理了幾回方才打消了這個念頭,老老實實地因循守舊,與歷豐港互不相干。
如今謝景修旗幟鮮明地自立為王,那繁華富庶的海港與朝廷更加沒有絲毫關係了。
方相初臨海境城,才第一次真正見識到了那傳說當中日進斗金繁華已極的海港的真實面貌,心中豈止是震撼可言。
他以為所謂歷豐港充其量就是一個供商船停靠的港口碼頭,只是謝景修手中掌握著洋貨貿易,所以港口可能比尋常的大一些。
如今一見,歷豐港幾乎就是一個城中之城,港口周圍房屋林立,商鋪遍地,行人如織,還有專門的護衛兵丁往來巡視。那些護衛的服飾與海境城衙役和朝廷駐軍的服飾都不相同,顯然不屬於其中任何一方。
碼頭上停靠著的船隻也遠比朝廷中僅剩的幾隻海船要高大得多,被海風侵蝕的桅杆高高地矗立著,帶著一種歷盡風雨的滄桑和威嚴。
方相顫著嘴唇,良久才道:“謝景修……果然是有不臣之心哪。”若在往常太平年月,歷豐港根本見不得光,哪裡敢如此大張旗鼓地自樹一幟。
“相爺,如今我們有求於人,這些細枝末節大可容後再議。”身後幕僚進言道,“況且……睿王殿下收容流民,仙山島主的美名遠揚九州大地,這些名聲大義上的事……對他根本沒有一絲損害。”
方相沒有說話,另一個慕僚不服地道:“宋氏皇朝延綿數百年,天下百姓莫不承恩於宋氏皇室,如今卻將天子君王盡數拋之腦後,反倒捧起一個沽名釣譽的反賊奉為上仙,實在令人不恥至極。”
方相微微皺起眉頭,另一人忙喝止:“兄慎言,別忘了這裡是誰的地盤。”
方相微微嘆息,轉身離開。
“走吧,睿王殿下既然願意面見老夫,老夫也該回去恭侯,不能失了禮數。”
謝景修輕車簡行,只帶了兩名貼身護衛便來到方相邀約之所。
各自寒暄之後,謝景修只是品茶不語,方相客套地論起往日相交的情份,他也只是虛應著,態度不算輕慢,卻也稱不上恭敬。
方相見狀,知道多說無用,只能輕嘆一聲,直接道明來意。
“殿下也許聽說過,百餘年前被天子貶謫流放的譽王一脈,近日竟打著天家正統的名號,起事謀反了。”方相斟酌著道,“皇上一直忙於拔除李氏一族在朝堂內外的爪牙,如今朝廷積弱,內憂外患,正是需要有識之士奮起衛國之時。”
謝景修道:“李家一門靠著裙帶關係起家,不過是佞幸之臣,竟讓天子如此為難?”
方相面上有些不太好看。
李家那種毫無根基的暴發戶,他們這些世家大族當然不放在眼裡,誰都知道他們不過是仗著皇上的偏寵才能在朝堂上與他們抗衡。
沒想到最後皇上自己想要剷除這顆毒瘤,竟也幾乎傷筋動骨。
李氏一族,遠比他們想像的更加有力。
上至京城朝堂,下至地方府衙,竟然都有李氏滲透的跡象。連在淮遷幾個大城附近的流民暴亂,背後都有李家的身影。
李家富可敵國,手上又養著堪比私軍的護衛,若是再給他們幾年時間,便是沒有譽王謀反一事,這個天下也再難太平了。
“皇上自知養虎為患,深為自責。”方相嘆道,“如今李家逆臣業已伏誅,朝堂上下一派清明,聖上更加求才若渴。殿下有經天緯地之才,今日老夫前來,正是身負聖命,誠心懇請殿下回京。如今逆賊四起,四海不靖,正需要殿下之大才以安天下,以撫黎民。聖上必不負您。”
方相說完,雙目緊盯著謝景修,卻不見他神情有一絲動容,不由得心下失望。
李氏得勢十幾年,殘害忠臣無數,如今朝上人才凋零,又逢譽王作亂,能夠領兵出戰的將領,竟然只有區區兩三人。他們太需要謝景修的勢力了。
蕭御上前來查看結果,指給眾人看。
“這個傷在腿根,止血包紮做得不錯,成活。”
“這個傷在脖子大動脈上,沒救了。”
“啟稟王妃!我這不是包上了嗎?!”那人指著脖子上胡亂紮起來的白繃帶,叫嚷個不停。
蕭御沒理他,繼續看下去:“這個傷在胸口,雖然作了處理,但是處置不當,一柱香的時間一過,就會因失血過多而死。”
“這個傷在肚腹,不止血也不包紮,一會兒就得完蛋。這位大哥一直挺著不‘死’,詐屍抗敵,精神可嘉,但是後面傷到的那些人都不作數。”
又是一陣抗議聲響起,蕭御通通不理會,點到最後總結兩隊戰果。
紅隊‘死’了二十二人,傷了十一人,藍隊‘死’了九人,傷了二十人。
比賽結果高下立見。
場上眾人面面相覷,多半人面帶不服。
不只他們不服,連衛焰也覺得這樣的比賽太過兒戲,不知道這王妃到底想幹什麼。
蕭御卻只是攤開手心,向眾人示意。
“你們不服嗎?我在一開始分隊的時候,就知道藍隊會贏了。”那白皙手心上赫然寫著一個“藍”字。
“你們想必自己已經知道原因了。”蕭御笑著看向眾人,“我挑出來的藍隊成員,全部是上午上課時認真學習的將領。紅隊的隊員,也許武功比藍隊的人高,也許力氣比藍隊的人大,但是在戰場上的生存率,你們遠遠不及藍隊。紅隊‘死’了的二十二人里,其實有十四五個都不必死,如果他們能夠得到正確救治的話。”
“王妃的意思我們明白!”有人高聲道,“但是既然上了戰場,自當奮勇殺敵,不想著抗敵,卻時刻想著如何活下去,這是懦夫所為!”
蕭御笑道:“我相信諸位都是悍不畏死的勇士,既然上了戰場,就有了馬革裹屍還的覺悟。但是學習自救互救並非畏死,如果能夠輕易活下來,何必不去避免那些無謂的犧牲呢?你們都是睿王殿下寶貴的財富,他也不希望你們白白折損在戰場上。戰爭所求的是什麼,不就是一個贏字嗎?能活著贏豈不更好。今日的比賽結果,不正是最好的說明嗎?”
眾人啞然無聲,頂著各式各樣的石灰點面面相覷。
蕭御繼續道:“後面的訓練,在諸位的眼裡看著,可能顯得更加可笑,但是請諸位務必嚴肅以待。今日學習到此為止,明天早上繼續在這裡集合。”
蕭御說完,便帶著廣安堂的大夫離開了。
第二天再來的時候,訓練的時候果然少了許多嘻笑,多了幾分嚴肅。
蕭御暗暗地嘖了一聲。
“居然真的要我自己來搞定這些兵油子,一點後門都沒開的啊。好在我罩得住。”蕭御抬起酒壺喝了一口茶水,幽幽地一嘆,“為什麼我一點也沒有被寵愛的感覺?!”
站在一邊添茶倒水的百靈不解地眨了眨眼:“公子說的什麼?”
“百靈啊,你家公子所嫁非人啊。”蕭御嘆道,唬得一旁的百靈和衛焰幾人臉色都白了幾分。
睿王殿下的壞話,王妃敢說,他們不敢聽啊!
第201章 成何體統
蕭御用了一周的時間,將一百名挑選出來的軍官訓練熟練,其餘的士兵便由各軍將領安排學習。這一百名軍官分下去當老師也足夠了,廣安堂又另外差遣幾名大夫隨軍指導。
日理萬機的睿王殿下,這個時候總算抽出時間來,陪他到訓練場視察成果。
果然謝景修一出現,整個訓練場的氛圍立時就不一樣了。將士訓練熱情空前高漲,動作前所未有地迅速利索,口號喊得震天響,展現出了一副積極向上,奮勇無敵的精神面貌。
蕭御頓時就無語了。
“你看看,你手下這些人這麼諂媚,欺我這個軟的怕你這個硬的,一點不畏強權的風骨都沒有,這可如何是好?!”蕭御指著訓練場裡的士兵向謝景修道。
謝景修高冷地一笑,昂然向前走去。
場裡正在訓練的項目是緊急心肺復甦,只見士兵們分成一對一的小組,手法熟練地叩胸,嘴對嘴地吹氣,忙活得滿頭大汗。
謝景修面色瞬間就有些不好看了。
“……軍隊裡天天就學些這個?”成何體統!
蕭御瞟了他一眼:“色者見色,狼者見狼。”
一旁的衛焰諸人:“……”
眾人一齊扭頭望天,假裝什麼也沒聽見。
其實一開始廣安堂的大夫教授這個的時候他們也覺得不成樣子。那些拿著三角巾把士兵的臉包成一個包子再扛起來跑來跑去的所謂訓練就不說了,看上去也的確有些保命作用。
可這所謂的心肺復甦,動作不雅不說,一整個訓練場的士兵抱在一起又摸(?)又親(?),那個視覺震撼,簡直不是一般的大,惹得一眾將領目瞪口呆,強烈反對。
只是向來性情和藹的王妃這一次卻堅持要士兵參加訓練,而且要反反覆覆訓至熟練,他們的抗議絲毫不起作用。
他們平常可以經常反對王妃的命令,不像對王爺那樣恭敬,也不過是仗著王妃好說話,而且喜歡以理服人。王妃真的倔強起來的時候,他們也只有照辦的份。
士兵們即便再不情願,軍令如山,他們也只能繼續參加訓練。於是就造成了今日這番局面。
不知是不是錯覺,衛焰總覺得他手下的士兵們最近總被一種詭異又尷尬的氛圍籠罩……
睿王殿下短暫的視察就在這種略微有些尷尬的氣氛中結束了,蕭御也隨他一起回了城中王府。
二人剛至大門外,立刻有侍從上前稟報:“稟殿下,海境城知州呈上拜貼,朝廷中有來使想要拜見殿下。”
蕭御看向謝景修,他面上並無一絲意外,只是微微挑了挑眉頭。
二人來到書房看了那所謂的拜貼,竟是方相所呈,貼中極盡恭敬之辭,最後幾乎是痛哭流涕地請求謝景修賜見一面。
“方相一直忠於皇室,他現在為何想要見你?”蕭御疑道。
謝景修慢條斯理地將貼子合上,隨手扔到桌上。
蕭御繼續道:“雖然方相人還不錯,但他無事不登三寶殿,肯定有事相求。景修,我們可不能隨便應承。”
謝景修笑著看他:“從前你不是常說方家是忠貞之臣,為人正派,為何現在改了主意,如此提防?”
蕭御摸了摸鼻子:“我被他家兒媳婦坑過一回,難道還不長記性?”
還一坑就坑進了宮,直接摻合進了皇后和李貴妃的矛盾之中,就算他本著醫者之心,願意救小太子,也不代表對騙人的那位就有好感了。
謝景修沒有拒絕方相的邀請,兩日之後便乘船前往海境城,與早已等修在城裡的方相會面。
海境城的知州是方相一派的人,為人還算正直,謝景修早就知道。
此人早些年還企圖染指歷豐港,被謝景修暗中修理了幾回方才打消了這個念頭,老老實實地因循守舊,與歷豐港互不相干。
如今謝景修旗幟鮮明地自立為王,那繁華富庶的海港與朝廷更加沒有絲毫關係了。
方相初臨海境城,才第一次真正見識到了那傳說當中日進斗金繁華已極的海港的真實面貌,心中豈止是震撼可言。
他以為所謂歷豐港充其量就是一個供商船停靠的港口碼頭,只是謝景修手中掌握著洋貨貿易,所以港口可能比尋常的大一些。
如今一見,歷豐港幾乎就是一個城中之城,港口周圍房屋林立,商鋪遍地,行人如織,還有專門的護衛兵丁往來巡視。那些護衛的服飾與海境城衙役和朝廷駐軍的服飾都不相同,顯然不屬於其中任何一方。
碼頭上停靠著的船隻也遠比朝廷中僅剩的幾隻海船要高大得多,被海風侵蝕的桅杆高高地矗立著,帶著一種歷盡風雨的滄桑和威嚴。
方相顫著嘴唇,良久才道:“謝景修……果然是有不臣之心哪。”若在往常太平年月,歷豐港根本見不得光,哪裡敢如此大張旗鼓地自樹一幟。
“相爺,如今我們有求於人,這些細枝末節大可容後再議。”身後幕僚進言道,“況且……睿王殿下收容流民,仙山島主的美名遠揚九州大地,這些名聲大義上的事……對他根本沒有一絲損害。”
方相沒有說話,另一個慕僚不服地道:“宋氏皇朝延綿數百年,天下百姓莫不承恩於宋氏皇室,如今卻將天子君王盡數拋之腦後,反倒捧起一個沽名釣譽的反賊奉為上仙,實在令人不恥至極。”
方相微微皺起眉頭,另一人忙喝止:“兄慎言,別忘了這裡是誰的地盤。”
方相微微嘆息,轉身離開。
“走吧,睿王殿下既然願意面見老夫,老夫也該回去恭侯,不能失了禮數。”
謝景修輕車簡行,只帶了兩名貼身護衛便來到方相邀約之所。
各自寒暄之後,謝景修只是品茶不語,方相客套地論起往日相交的情份,他也只是虛應著,態度不算輕慢,卻也稱不上恭敬。
方相見狀,知道多說無用,只能輕嘆一聲,直接道明來意。
“殿下也許聽說過,百餘年前被天子貶謫流放的譽王一脈,近日竟打著天家正統的名號,起事謀反了。”方相斟酌著道,“皇上一直忙於拔除李氏一族在朝堂內外的爪牙,如今朝廷積弱,內憂外患,正是需要有識之士奮起衛國之時。”
謝景修道:“李家一門靠著裙帶關係起家,不過是佞幸之臣,竟讓天子如此為難?”
方相面上有些不太好看。
李家那種毫無根基的暴發戶,他們這些世家大族當然不放在眼裡,誰都知道他們不過是仗著皇上的偏寵才能在朝堂上與他們抗衡。
沒想到最後皇上自己想要剷除這顆毒瘤,竟也幾乎傷筋動骨。
李氏一族,遠比他們想像的更加有力。
上至京城朝堂,下至地方府衙,竟然都有李氏滲透的跡象。連在淮遷幾個大城附近的流民暴亂,背後都有李家的身影。
李家富可敵國,手上又養著堪比私軍的護衛,若是再給他們幾年時間,便是沒有譽王謀反一事,這個天下也再難太平了。
“皇上自知養虎為患,深為自責。”方相嘆道,“如今李家逆臣業已伏誅,朝堂上下一派清明,聖上更加求才若渴。殿下有經天緯地之才,今日老夫前來,正是身負聖命,誠心懇請殿下回京。如今逆賊四起,四海不靖,正需要殿下之大才以安天下,以撫黎民。聖上必不負您。”
方相說完,雙目緊盯著謝景修,卻不見他神情有一絲動容,不由得心下失望。
李氏得勢十幾年,殘害忠臣無數,如今朝上人才凋零,又逢譽王作亂,能夠領兵出戰的將領,竟然只有區區兩三人。他們太需要謝景修的勢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