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頁
妻子點點頭,拿過隨身行李下了車。兩人到館舍內安頓下來,妻子坐下來還未及喘氣,便取出紙筆要給家中的阿爺阿娘弟弟妹妹寫信。
這夫婦倆一個是江淮有名的年輕書家,另一個則是河北小有名氣的女性書家,平日裡自然少不了切磋較量,王攸寧坐在一旁看她寫家書,她寫了會兒卻停筆道:「如今連家書你也要看嗎?」
王攸寧識趣起身,笑道:「我去安排晚飯。」
晝長夜短,夕陽也格外漫長。館驛外是一眾喝彩聲,王攸寧探出頭去看,只見十幾歲的一個女孩兒正與一老者下棋,各自身後都圍了一眾人。
棋局到精彩處,自然博得一陣叫好聲,那女孩起身彎腰一拱手:「前輩承讓!」
那老者也是撫白須笑,抬頭看著她道:「王將軍真是得了個好孩子,什麼都不輸人,連老朽也下不過你啦。去吧,讓三娘子給你做點好吃的。」
「好啊!出去晃了一圈,可念著三娘的手藝了呢。」旁邊有人笑,用西戎語問了她幾句話,她用熟練的西戎話回了過去,轉過身就踏進館舍門檻,笑盈盈地竄進廚舍重地,同三娘子聊了一會兒,再獨自晃了出來。
王攸寧至此才看清楚她的正臉。
這張朝氣滿滿的臉看著略是眼熟,王攸寧正看得出神之際,對方卻也看到了他。對方似乎覺得他很眼熟,便多打量了他兩眼。她隨即尋案坐下來等飯吃,而王攸寧就坐在她斜對面。
少女最後忍不住先開口:「您是到沙州做生意的嗎?」
「不,探親。」王攸寧回道。
少女面上略驚:「哦!是有家人在這裡嗎?聽您的口音似乎是江淮那邊的,您是江淮人嗎?」
「你聽得出口音,難道去過江淮嗎?」王攸寧反問。
「還沒有。」少女說,「不過我剛剛去了長安,下次或許就能去江淮了,我阿娘說等騰出空來,要同我一起去。」
「你阿娘很忙嗎?」
少女點點頭,同時面上現出一絲心疼來。
她阿娘幾乎為重建西疆耗盡了所有心血,這一句有空再去,也不知何時是真的有空。
「我方才似乎聽說,你是王將軍家的孩子。」他估算著她的年紀,小心問道:「所以,你是王將軍家的老么嗎?」
少女愣了下,隨即又點點頭,很爽快地回說:「恩,我是老么!」
「那你叫什麼呢?」
「阿羅,他們都這樣喊我。」
阿羅。
王攸寧在心底里輕喚了一遍,卻只是拿過水壺,倒了一杯水給她。阿羅接過來,道了謝之後再次看向王攸寧,她愈發覺著這個人奇怪,但又說不上來到底哪兒不對。
王攸寧穩穩坐著,從頭到腳都流露出溫和與堅定。江南與出身養就了他這樣的脾氣,不慌不忙,好像天塌下來也不要緊,舉起雙手撐上去就可以了。
舅舅曾說他某些方面同他阿娘很像,那不像的部分呢?是面前這少女身上的勃勃生機,還是坦蕩的勇敢?
少女忽然說:「我覺得你同我二哥和姊姊長得很像。」
「二哥和姊姊?」
「恩,我二哥和姊姊是龍鳳胎,後來有我三哥哥,最後就是我了。」她忽然同「外人」道起家事來。
「那麼,大哥呢?」
「我阿娘說長男在長安或在揚州,但我已去長安找過,沒有他的消息。不過有人說大哥當年隨舅舅去了揚州,聽說舅舅很是長情念舊,應當會在揚州久居,所以我下回要去江淮。舅舅是富商,認識他的人應當很多,大概……不難找吧。」
浩渺人世,阻絕幾十年,尋人如汪洋波濤中尋孤舟。
好在,還能遇見。
王攸寧又問:「去長安還做了什麼呢?」
「吃!」青春滿溢的臉上是滿足的笑容,但轉瞬又平添了一些悵然:「替我阿爺阿娘去吃了。我走之前問阿娘最想念長安什麼,阿娘想了很久,說想吃一碗長安的槐葉冷淘,所以我吃了三碗呢。」
一碗替阿娘吃,一碗替阿爺吃,最後一碗替自己吃。
兩人越聊越投機,將現在及過去諸事一一拆解,字字句句都充斥著歲月的無情與人心信念的熾烈。
如今西疆貿易通達,往來外商絡繹不絕,百姓富足安定,極具包容性。
這時距離大周覆滅已過去了很久很久。
張揚了許久的太陽終於依依不捨地西沉,暮光籠罩下來,阿樨陡想起樓上還未吃飯的妻子。
他起身要告辭,卻又頓了頓,自懷中取出一隻錦盒來遞給阿羅。
阿羅疑惑地接過來,打開看了一眼,裡面安安靜靜躺著一隻小銀鎖,貿一看似乎已經有點年頭了。
「請幫我把這個,交給你母親。」王攸寧認真地說。
「恩?」阿羅抬頭。
「她會明白的。」王攸寧面上是淡淡笑意,他記事後與許稷再未謀面,他很是期待這次的重逢。
這銀鎖是他百日時,旁人送給他的禮物,此後母親就與他戴上了。
這是他們母子間唯一的信物。
阿羅似乎隱隱猜到了一些,於是她收下那錦盒,轉身從三娘子手裡端過飯食,站著同王攸寧說:「我會轉交的。」頓了頓:「希望能再見到你。」
王攸寧淡笑未答,卻終歸是沒忍住,抬手拍了拍她的腦袋。
這夫婦倆一個是江淮有名的年輕書家,另一個則是河北小有名氣的女性書家,平日裡自然少不了切磋較量,王攸寧坐在一旁看她寫家書,她寫了會兒卻停筆道:「如今連家書你也要看嗎?」
王攸寧識趣起身,笑道:「我去安排晚飯。」
晝長夜短,夕陽也格外漫長。館驛外是一眾喝彩聲,王攸寧探出頭去看,只見十幾歲的一個女孩兒正與一老者下棋,各自身後都圍了一眾人。
棋局到精彩處,自然博得一陣叫好聲,那女孩起身彎腰一拱手:「前輩承讓!」
那老者也是撫白須笑,抬頭看著她道:「王將軍真是得了個好孩子,什麼都不輸人,連老朽也下不過你啦。去吧,讓三娘子給你做點好吃的。」
「好啊!出去晃了一圈,可念著三娘的手藝了呢。」旁邊有人笑,用西戎語問了她幾句話,她用熟練的西戎話回了過去,轉過身就踏進館舍門檻,笑盈盈地竄進廚舍重地,同三娘子聊了一會兒,再獨自晃了出來。
王攸寧至此才看清楚她的正臉。
這張朝氣滿滿的臉看著略是眼熟,王攸寧正看得出神之際,對方卻也看到了他。對方似乎覺得他很眼熟,便多打量了他兩眼。她隨即尋案坐下來等飯吃,而王攸寧就坐在她斜對面。
少女最後忍不住先開口:「您是到沙州做生意的嗎?」
「不,探親。」王攸寧回道。
少女面上略驚:「哦!是有家人在這裡嗎?聽您的口音似乎是江淮那邊的,您是江淮人嗎?」
「你聽得出口音,難道去過江淮嗎?」王攸寧反問。
「還沒有。」少女說,「不過我剛剛去了長安,下次或許就能去江淮了,我阿娘說等騰出空來,要同我一起去。」
「你阿娘很忙嗎?」
少女點點頭,同時面上現出一絲心疼來。
她阿娘幾乎為重建西疆耗盡了所有心血,這一句有空再去,也不知何時是真的有空。
「我方才似乎聽說,你是王將軍家的孩子。」他估算著她的年紀,小心問道:「所以,你是王將軍家的老么嗎?」
少女愣了下,隨即又點點頭,很爽快地回說:「恩,我是老么!」
「那你叫什麼呢?」
「阿羅,他們都這樣喊我。」
阿羅。
王攸寧在心底里輕喚了一遍,卻只是拿過水壺,倒了一杯水給她。阿羅接過來,道了謝之後再次看向王攸寧,她愈發覺著這個人奇怪,但又說不上來到底哪兒不對。
王攸寧穩穩坐著,從頭到腳都流露出溫和與堅定。江南與出身養就了他這樣的脾氣,不慌不忙,好像天塌下來也不要緊,舉起雙手撐上去就可以了。
舅舅曾說他某些方面同他阿娘很像,那不像的部分呢?是面前這少女身上的勃勃生機,還是坦蕩的勇敢?
少女忽然說:「我覺得你同我二哥和姊姊長得很像。」
「二哥和姊姊?」
「恩,我二哥和姊姊是龍鳳胎,後來有我三哥哥,最後就是我了。」她忽然同「外人」道起家事來。
「那麼,大哥呢?」
「我阿娘說長男在長安或在揚州,但我已去長安找過,沒有他的消息。不過有人說大哥當年隨舅舅去了揚州,聽說舅舅很是長情念舊,應當會在揚州久居,所以我下回要去江淮。舅舅是富商,認識他的人應當很多,大概……不難找吧。」
浩渺人世,阻絕幾十年,尋人如汪洋波濤中尋孤舟。
好在,還能遇見。
王攸寧又問:「去長安還做了什麼呢?」
「吃!」青春滿溢的臉上是滿足的笑容,但轉瞬又平添了一些悵然:「替我阿爺阿娘去吃了。我走之前問阿娘最想念長安什麼,阿娘想了很久,說想吃一碗長安的槐葉冷淘,所以我吃了三碗呢。」
一碗替阿娘吃,一碗替阿爺吃,最後一碗替自己吃。
兩人越聊越投機,將現在及過去諸事一一拆解,字字句句都充斥著歲月的無情與人心信念的熾烈。
如今西疆貿易通達,往來外商絡繹不絕,百姓富足安定,極具包容性。
這時距離大周覆滅已過去了很久很久。
張揚了許久的太陽終於依依不捨地西沉,暮光籠罩下來,阿樨陡想起樓上還未吃飯的妻子。
他起身要告辭,卻又頓了頓,自懷中取出一隻錦盒來遞給阿羅。
阿羅疑惑地接過來,打開看了一眼,裡面安安靜靜躺著一隻小銀鎖,貿一看似乎已經有點年頭了。
「請幫我把這個,交給你母親。」王攸寧認真地說。
「恩?」阿羅抬頭。
「她會明白的。」王攸寧面上是淡淡笑意,他記事後與許稷再未謀面,他很是期待這次的重逢。
這銀鎖是他百日時,旁人送給他的禮物,此後母親就與他戴上了。
這是他們母子間唯一的信物。
阿羅似乎隱隱猜到了一些,於是她收下那錦盒,轉身從三娘子手裡端過飯食,站著同王攸寧說:「我會轉交的。」頓了頓:「希望能再見到你。」
王攸寧淡笑未答,卻終歸是沒忍住,抬手拍了拍她的腦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