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劉徹捏捏他的臉,“下次還敢不敢?”

  “不敢。”四郎老老實實說,“祖父,孫兒和祖父一起回去好不好?”

  劉徹“順便歇在宣室?”

  “謝謝祖父。”四郎連忙說。

  劉徹也樂了,“朕答應了嗎?”

  “祖父問孫兒,孫兒答應了。”四郎道。

  劉徹點點他的額頭,看到地上的衣裳,瞪一眼大郎才進去。

  皇后捏捏四郎的小臉,“你母親很生氣。”

  “大兄?”四郎轉身找大郎。

  大郎雙手環胸,“終於想起我?”

  “我如果在大兄府里住到阿兄回來,和阿兄一起回長秋殿,母親是不是就不氣了?”四郎問。

  大郎反問“你說呢?”

  “感覺沒用。”四郎抓抓腦袋,“都怪你。我幫你,你還踢我。”

  大郎“我踢你是你看熱鬧不嫌事大。”瞥他一眼,就往屋裡走。

  “我不管,母親揍我,你必須得幫我。”四郎抱住大郎的胳膊,“不然我就去你府上,天天睡你床上,讓你沒法和你的妾同房。”

  大郎腳步一頓,扭頭看向他,“你可真是個小無賴。”

  “隨便你怎麼說。”四郎無所謂,“我知道自己不無賴就好啦。”

  大郎嘆氣道“行,我陪你回去。”

  巳時左右,帝後二人就回宮了。史瑤和太子在衛青府上待到午時才回去。大郎不放心衛青,申時才領著四郎回長秋殿。

  太子晌午吃過飯沒出去,大郎和四郎到時太子正和史瑤聊天,看到大兒子和小兒子進來,太子指著牆,“站好。”

  四郎立刻靠牆站直,隨即就問,“大兄犯了何錯?”

  “沒有你祖父的手諭,半夜打開城門這錯夠嚴重吧?”太子問。

  大郎摸摸鼻子,老老實實走到四郎身邊站好,“父親,孩兒知錯了。”

  “然後呢?”史瑤笑眯眯問。

  快二十歲的人了還被父母罰站,大郎挺尷尬,也不好怪太子,“孩兒一定找祖父要一道手諭,或者隨意出宮的令牌。”

  “有這種令牌嗎?”太子問。

  當然沒有。大郎想了想,“孩兒找祖父商議一下。”

  “你猜你祖父會不會氣得想打死你?”史瑤問。

  大郎又忍不住揉揉鼻子,“孩兒讓二郎去。”

  太子瞪他一眼,“站直!”

  “站到何時啊?父親。”四郎問。

  太子“晚上吃飯。”

  “早知道就不這麼早回來了。”四郎忍不住嘀咕。

  史瑤笑道“後悔?後悔還在後面呢。”

  平時長秋殿酉時兩刻左右吃飯,今天酉時兩刻史瑤才吩咐廚子做飯。飯畢,不出意外宮門關了。按照以往大郎直接騎馬回去,昨天夜裡出那麼大事,又在長秋殿站兩個時辰,腿都站的沒知覺了,大郎沒敢提出宮,和四郎歇在永壽殿。

  翌日早上,大郎在長秋殿用過早飯才回去。回到代王府換身衣裳,大郎就去衛青府上。

  平陽公主下葬後,大郎領著四郎把衛青勸到代王府。衛青本不想去,可是無論他怎麼說自己沒事,大郎都不信。衛青不得不住到大郎府上,直到年底二郎和三郎回來。

  兄弟到家聽說平陽長公主沒了,也驚得不輕。在府里歇一晚,兄弟三人就去長秋殿。三郎看到史瑤和太子氣色極好,莫名鬆一口氣。

  “阿兄,船何時能做好啊?”年底了,四郎放假了,天氣冷就和史瑤窩在燒著火盆的殿內烤火。二郎和三郎進來,四郎就跑到二郎身邊問。

  二郎“一切順利,得到明年秋天。”

  “這麼慢?”太子剝個橘子遞給史瑤。

  二郎“孩兒封地的木匠沒做過那麼大的船。孩兒又讓他們做兩艘,又擔心他們太趕,做的不仔細,就對他們說給他們七個月。”

  “為何做兩艘?”太子不解。

  三郎“祖父也要去。”抓一把花生扔火盆里,看到花生變色立刻夾出來放到太子面前盤子裡。

  太子下意識看史瑤。史瑤笑道,“妾身不知。他們沒和妾身說過。”

  “祖父明年東巡。”三郎道,“阿兄也不能保證他的船能不能用,但祖父想試一下,不走遠,乘船到東南沿海就回來。”

  四郎忙問“你們不去海的南邊啊?”

  “這次不去,以後再去。”三郎道。

  四郎三兩步跑到史瑤身邊,“母親,孩兒也想去。”

  “你們都走,宮裡就只剩我和你父親。”史瑤道。

  三郎笑道“不好嗎?省得孩兒天天進宮,父親嫌孩兒煩。”

  “知道孤煩你們,今天還來?”太子沒好氣道。

  三郎剝個花生填嘴裡,權當沒聽見,“母親,孩兒明年隨祖父東巡會經過魯地,要不要接外祖母來這邊住幾日?”

  太子“你能在魯地停留幾天?”

  “孩兒走時多帶幾個人,讓他們陪外祖母回來?”三郎道,“魯地離這邊甚遠,沒有這邊的人陪著,讓外祖母僱人,外祖母也不一定敢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