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頁
聽到“上安鎮來的趙老太爺和二少爺”時,趙豐眉頭挑了起來,“他們真這麼說?”
“正是,口氣還神氣極了。”看守道。
趙豐不會忘記楊家老宅的事情,只是都斷關係這麼多年,現在怎麼又跑來了?他當然不會以為楊文德等人是要抱住自家老爺的大腿痛哭流涕悔過自新的,那麼,自然就不會是什麼好事情了。
最近刑部有宗大案交到楊瑾手上,楊瑾徹夜不眠追查,正是關鍵時刻——這也是為何馮知春在寒冬中仍要上山拜佛——又怎能耗費精力在應付老家人身上。
他心下有了計較,交代看守一番,又找了個腿腳快的去刑部通報。
大門再次推開,看守的臉從縫隙中鑽出來,揚起笑意對楊文德幾人拱了拱手,“抱歉幾位久等,幾位既是老鄉來的,自不敢怠慢。只是府中雜亂,還請幾位移步前街的有福客棧,吃住自不用破費,等老爺回來,便會親自去見幾位。”
“什麼?”楊泰想發火,被楊文德按住。楊文德道:“讓他回家就來找我們。”
看守應了聲,沖他們做了個“請”的姿勢,楊文德一行重回馬車,馬夫按照看守說的地址驅馬離開。
……
楊瑾披著森森寒氣歸家。破案的時間跟緊,與上一次他歸家,已經過去五天了。
雖夜已深,院內依舊燈火通明,暖融融的燈光碟機趕了一些寒冷。
他剛踏進里院,就見安安一步穩當一步搖晃地跑過來,一邊喊道:“爹!爹!”
楊瑾仿佛被寒風凍住的面無表情,剎那舒展開來,長臂一伸把女兒抱進懷裡,蹭了蹭她柔嫩的臉頰。安安咯咯笑道:“爹,鬍子,癢。”
孩子的成長總是迅速的,上次回來,安安連“爹”的音都還發不全呢。
今日為了等楊瑾,家中的晚膳開的較平日晚一些。楊瑾牽著馮知春的手,一手抱著安安,走進飯廳。廳中,知夏知秋正張羅著飯菜的擺放。
此次一家人聚齊,正是為了楊文德幾人來京城的事。
“看來,是因為那件事吧。”
“那件事?”知秋愣了愣。因著武考臨近,他住進了師父家中特訓,這還是他自此之後第一次歸家。
馮知春解釋道:“你姐夫與馬老爺有通書信,說是楊泰今年府試又未通過。他們特地來京找你姐夫可能正是為了楊泰的課業。”
“當年他們把姐夫趕出家門,如今竟還有臉上門來。”
知夏道:“怕就怕他們並不覺得沒臉上門,還覺得是姐夫是楊家人,理該為楊家做這些。”
“嘿!”知秋氣道,“那咱們家窮的叮噹響的時候,姐夫辛苦的時候,他們怎麼不來?真以為能撿上現成的!”
知夏窺了眼楊瑾,桌下拍了知秋一掌。
即便楊家人再渣,他們畢竟是外家人,知秋一下緩過神來,道:“姐夫,我一時性急……”
楊瑾搖搖頭,道:“無妨。在我心裡,他們早已不是一家人。”
晾了楊文德一行幾天,楊瑾最終還是去客棧見了他們一面。如所想,他們來京城,是為了楊泰的前程。楊泰已經十五歲了,雖然費勁心思考過了縣試,但府試已落榜兩次,俗話說“一而再,再而三,三而竭”,楊家怕楊泰再被打擊,便想來找楊瑾,讓他找找京城的老師給教學一二。
令楊瑾意外的是,楊家還帶來了一個孩子。那是妾生的庶子,年方十二。礙於庶子的地位,他站得較遠,恭敬的姿態與奴僕無異,若非楊文德介紹,楊瑾都不知道這個孩子是楊家的兒子。他能讀書考試,都是沾了楊泰的光,在老家的學堂里扮演楊泰的陪讀,不過他比楊泰聰慧許多,在沒有楊家費盡心思的情況下縣試一次通過。
看來,這麼多年楊家還是這樣帶人,楊景原以為自己並不會失望,此時此刻,心中還是不免生出一絲悲涼。
但也不能不管他們,自己手裡還有幾宗大案,其中可能牽扯到一些權勢,京城言官的耳朵豎的可是直直的。
楊瑾為他們找了一位先生,在另租一個小院供他們居住。這樣於情於理,楊瑾都並未怠慢他們。
也許是人過的太舒坦,楊文德和陳氏樂不思蜀,還動起了歪腦筋——想立規矩,管一管他們的“兒媳婦”。
這一下惹惱了楊瑾,直言當初沒有馮知春,自己根本不會考上功名,不可能有如今的官銜,說自己是入贅都不為過,只衝這一點,這楊宅都可改名為馮宅。
他的態度讓楊文德和陳氏不敢再多嘴,只怕楊瑾再一個生氣,直接拱了他們出京。卻是楊泰,從小嬌慣的他聽多了老家長輩對楊瑾的評價,知道他身世不如自己,心裡還以為楊瑾只是被自家趕出去的一條狗,如今他們來京,楊瑾對他們算是不錯,更讓他覺得自己的想法是正確的。
所以,當陳氏告誡他“不要輕易惹楊瑾不愉快,需得多讀聖賢書”的時候,向來稱慣老大的楊泰心裡自然很不爽。
他尋了一日,偷偷溜出來,打算在楊宅蹲守楊瑾,好好給他個教訓。
楊瑾沒等到,倒等來個面容姣好的女子。那女子身著墨綠襖裙,墨發用紅瑪瑙銀簪別出簡單的髮髻,正與一青年說說笑笑。
“正是,口氣還神氣極了。”看守道。
趙豐不會忘記楊家老宅的事情,只是都斷關係這麼多年,現在怎麼又跑來了?他當然不會以為楊文德等人是要抱住自家老爺的大腿痛哭流涕悔過自新的,那麼,自然就不會是什麼好事情了。
最近刑部有宗大案交到楊瑾手上,楊瑾徹夜不眠追查,正是關鍵時刻——這也是為何馮知春在寒冬中仍要上山拜佛——又怎能耗費精力在應付老家人身上。
他心下有了計較,交代看守一番,又找了個腿腳快的去刑部通報。
大門再次推開,看守的臉從縫隙中鑽出來,揚起笑意對楊文德幾人拱了拱手,“抱歉幾位久等,幾位既是老鄉來的,自不敢怠慢。只是府中雜亂,還請幾位移步前街的有福客棧,吃住自不用破費,等老爺回來,便會親自去見幾位。”
“什麼?”楊泰想發火,被楊文德按住。楊文德道:“讓他回家就來找我們。”
看守應了聲,沖他們做了個“請”的姿勢,楊文德一行重回馬車,馬夫按照看守說的地址驅馬離開。
……
楊瑾披著森森寒氣歸家。破案的時間跟緊,與上一次他歸家,已經過去五天了。
雖夜已深,院內依舊燈火通明,暖融融的燈光碟機趕了一些寒冷。
他剛踏進里院,就見安安一步穩當一步搖晃地跑過來,一邊喊道:“爹!爹!”
楊瑾仿佛被寒風凍住的面無表情,剎那舒展開來,長臂一伸把女兒抱進懷裡,蹭了蹭她柔嫩的臉頰。安安咯咯笑道:“爹,鬍子,癢。”
孩子的成長總是迅速的,上次回來,安安連“爹”的音都還發不全呢。
今日為了等楊瑾,家中的晚膳開的較平日晚一些。楊瑾牽著馮知春的手,一手抱著安安,走進飯廳。廳中,知夏知秋正張羅著飯菜的擺放。
此次一家人聚齊,正是為了楊文德幾人來京城的事。
“看來,是因為那件事吧。”
“那件事?”知秋愣了愣。因著武考臨近,他住進了師父家中特訓,這還是他自此之後第一次歸家。
馮知春解釋道:“你姐夫與馬老爺有通書信,說是楊泰今年府試又未通過。他們特地來京找你姐夫可能正是為了楊泰的課業。”
“當年他們把姐夫趕出家門,如今竟還有臉上門來。”
知夏道:“怕就怕他們並不覺得沒臉上門,還覺得是姐夫是楊家人,理該為楊家做這些。”
“嘿!”知秋氣道,“那咱們家窮的叮噹響的時候,姐夫辛苦的時候,他們怎麼不來?真以為能撿上現成的!”
知夏窺了眼楊瑾,桌下拍了知秋一掌。
即便楊家人再渣,他們畢竟是外家人,知秋一下緩過神來,道:“姐夫,我一時性急……”
楊瑾搖搖頭,道:“無妨。在我心裡,他們早已不是一家人。”
晾了楊文德一行幾天,楊瑾最終還是去客棧見了他們一面。如所想,他們來京城,是為了楊泰的前程。楊泰已經十五歲了,雖然費勁心思考過了縣試,但府試已落榜兩次,俗話說“一而再,再而三,三而竭”,楊家怕楊泰再被打擊,便想來找楊瑾,讓他找找京城的老師給教學一二。
令楊瑾意外的是,楊家還帶來了一個孩子。那是妾生的庶子,年方十二。礙於庶子的地位,他站得較遠,恭敬的姿態與奴僕無異,若非楊文德介紹,楊瑾都不知道這個孩子是楊家的兒子。他能讀書考試,都是沾了楊泰的光,在老家的學堂里扮演楊泰的陪讀,不過他比楊泰聰慧許多,在沒有楊家費盡心思的情況下縣試一次通過。
看來,這麼多年楊家還是這樣帶人,楊景原以為自己並不會失望,此時此刻,心中還是不免生出一絲悲涼。
但也不能不管他們,自己手裡還有幾宗大案,其中可能牽扯到一些權勢,京城言官的耳朵豎的可是直直的。
楊瑾為他們找了一位先生,在另租一個小院供他們居住。這樣於情於理,楊瑾都並未怠慢他們。
也許是人過的太舒坦,楊文德和陳氏樂不思蜀,還動起了歪腦筋——想立規矩,管一管他們的“兒媳婦”。
這一下惹惱了楊瑾,直言當初沒有馮知春,自己根本不會考上功名,不可能有如今的官銜,說自己是入贅都不為過,只衝這一點,這楊宅都可改名為馮宅。
他的態度讓楊文德和陳氏不敢再多嘴,只怕楊瑾再一個生氣,直接拱了他們出京。卻是楊泰,從小嬌慣的他聽多了老家長輩對楊瑾的評價,知道他身世不如自己,心裡還以為楊瑾只是被自家趕出去的一條狗,如今他們來京,楊瑾對他們算是不錯,更讓他覺得自己的想法是正確的。
所以,當陳氏告誡他“不要輕易惹楊瑾不愉快,需得多讀聖賢書”的時候,向來稱慣老大的楊泰心裡自然很不爽。
他尋了一日,偷偷溜出來,打算在楊宅蹲守楊瑾,好好給他個教訓。
楊瑾沒等到,倒等來個面容姣好的女子。那女子身著墨綠襖裙,墨發用紅瑪瑙銀簪別出簡單的髮髻,正與一青年說說笑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