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頁
楊瑾輕輕點頭應是,不動聲色把馮知春拉到自己身邊。馮知春站在他身後偷偷打量紀青蓉,自從孔承明出現,紀青蓉便沒再給過自己一個正眼,連最後禮節性的道別也沒有,只死死盯著孔承明的臉。
她垂下眼,看著地上重疊的影子……或許只是她想太多,還是裝糊塗吧。
等楊瑾和馮知春回到酒樓,安安已經哄睡了。趙豐與楊瑾主僕闊別重逢,也有許多話說,這一聊又到半夜。
翌日,楊瑾便拖家帶口去了趙豐夫妻為他們布置的小宅子。整頓兩日,楊瑾向朝廷上報了近況與住宅位置。返京的第七日,宮裡的公公領著豐厚的賞賜來到楊宅,宣讀聖旨,賜官服,又領著人浩浩蕩蕩走了。
楊瑾在京為官的日子開始了。
而另一邊,在張逸和的舉薦下,馮知秋認了名老將軍為師,馮知夏則回到曾經學習的醫館繼續跟著師父專研醫術。
至於馮知春嘛,帶著安安在院子裡吃好喝好,坐擁一座莊子的她依舊是全家最有錢的人。
……
秋去冬來,離來年的春節又近了幾分。
京城的天壓下厚重的雲,雖還未到下雪刮刀子風的時候,驟然轉冷的天還是讓人裹起了薄襖。
一輛裝飾華麗的馬車在車夫的吆喝聲中,夾行於人流中。馬車上雕刻的紋路雖繁複,落刀卻雜亂,在見慣了精貴細緻物的京城人眼中顯得有些粗糙,京城也早不流行這樣大朵大朵的祥雲富貴花圖案了。
車窗簾被人從裡面撩開,沒一會又落下。
撩車窗簾的是個少年,他興奮道:“京城人可真多!”
車廂內,一中年男子肅著臉,“坐沒坐相,成何體統。”
少年聞言,不情不願地把靠在車窗旁的身子正過來。他看了一眼坐於中年男子身旁的婦人,婦人隨即笑道:“泰兒喜愛熱鬧,老爺又不是不知道,剛進京城,興奮些也是難免。”
楊文德皺起眉,“這是京城。”
陳氏道:“是京城不錯,可這也有老爺兒子的家啊,那不是跟在自己家一般無二?太過嚴肅反倒不好。”
楊文德若有所思地捻捻鬍子。
陳氏又道:“瑾兒當年被怒氣沖昏頭腦,年少棄家不顧,老爺不僅未生他的氣,還在家鄉為他搭起慈善堂。瑾兒若知此事,還會感激老爺呢!再說,京城的官場哪是這般好混,他身旁無人幫扶,泰兒天資聰慧,若這次一舉高中,多個兄弟,多個依靠,兩個總歸要比他一人好許多,他自是高興也來不及。”
陳氏一番話說到楊文德心坎上,他的臉色總算緩和一些,回想起從掀開車窗簾瞥到的京城繁景,心思也不禁蕩漾起來。
是的,這輛馬車正是從遙遠的上安鎮長途跋涉而來,車廂內坐著的,正是楊瑾的生父楊文德,母親陳氏以及楊家嫡子楊泰。
楊瑾離家時,楊泰才四歲,如今已成高個的少年了。臉上依舊帶著微微的嬰兒肉,鼻翼兩側生了點點斑點。個頭高,看著也壯,是以,以他平淡的臉龐扎進同齡里,也算是吸人眼球的一型。
他們此行來京,是為了楊泰的前程。
第107章 家人
其實,與他們同行的還有一輛馬車。這輛馬車樸素許多,狹窄的車廂內塞進約五人,即便外面北風瑟瑟,車廂內的人也前胸貼後背的悶出一身汗來。
兩輛馬車最終停在一戶人家門口,大門並不氣派。楊泰從馬車上跳下來,看到這樣普通的大門,不禁面露失望,“還沒咱們家漂亮。”
“京城寸土寸金,院子自比不上老家的大。”陳氏笑道。
隨在身邊的奴僕上前敲了敲門,不一會,大門打開,看守從縫隙間探頭出來。他見外頭聚了這麼一家子,有點懵,問道:“幾位有什麼事?”
楊家奴僕挺了挺胸,說道:“我們是上安鎮楊家人,來見楊瑾楊大人。”
許是不喜楊家奴僕說話的口氣,看守臉色不大好地道:“我家老爺上朝去了,還未歸來。”
“呃……”楊家奴僕愣了愣,又道,“那就見你家夫人吧。”
“夫人一早便帶小姐去寺廟拜佛,也不在府中。”
楊家奴僕傻眼了,竟沒想到是這樣的情況。楊泰在門外站太久,京城的冬天不比老家暖和,寒風颳得臉疼,他登時就發火道:“不管在不在,進去再說!”
“是,是。”楊家奴僕應道,“家裡總有管事在吧,速速去通報,怠慢楊太老爺和二少爺累著了,你主子回來定要罰你!”
他的說法實在奇怪,看守露出困惑的神情,“你們且等一等。”說罷,大門又合上,看樣子他是找管事去了。
楊泰跺了跺,“還要在外面等?太冷了!娘!”
陳氏趕忙把手中的暖爐塞進他手裡,不悅道:“看來瑾兒夫妻還是太年輕,不會管束下人,這般散漫怎麼能行。”
被一個看守這樣對待,楊文德也有些掛不上臉,“沒錯,等見了人,你得好好教導他們怎麼掌家。”
話說另一邊,看守急匆匆跑進里院,一見趙豐就道:“趙管事!趙管事!門外來了幾個奇怪之人。”
楊瑾夫妻回京後,趙豐夫妻便也跟著回到城裡,成了宅中管事和管事媳婦,郊野的莊子趙豐挑了一個得力下手接管。
她垂下眼,看著地上重疊的影子……或許只是她想太多,還是裝糊塗吧。
等楊瑾和馮知春回到酒樓,安安已經哄睡了。趙豐與楊瑾主僕闊別重逢,也有許多話說,這一聊又到半夜。
翌日,楊瑾便拖家帶口去了趙豐夫妻為他們布置的小宅子。整頓兩日,楊瑾向朝廷上報了近況與住宅位置。返京的第七日,宮裡的公公領著豐厚的賞賜來到楊宅,宣讀聖旨,賜官服,又領著人浩浩蕩蕩走了。
楊瑾在京為官的日子開始了。
而另一邊,在張逸和的舉薦下,馮知秋認了名老將軍為師,馮知夏則回到曾經學習的醫館繼續跟著師父專研醫術。
至於馮知春嘛,帶著安安在院子裡吃好喝好,坐擁一座莊子的她依舊是全家最有錢的人。
……
秋去冬來,離來年的春節又近了幾分。
京城的天壓下厚重的雲,雖還未到下雪刮刀子風的時候,驟然轉冷的天還是讓人裹起了薄襖。
一輛裝飾華麗的馬車在車夫的吆喝聲中,夾行於人流中。馬車上雕刻的紋路雖繁複,落刀卻雜亂,在見慣了精貴細緻物的京城人眼中顯得有些粗糙,京城也早不流行這樣大朵大朵的祥雲富貴花圖案了。
車窗簾被人從裡面撩開,沒一會又落下。
撩車窗簾的是個少年,他興奮道:“京城人可真多!”
車廂內,一中年男子肅著臉,“坐沒坐相,成何體統。”
少年聞言,不情不願地把靠在車窗旁的身子正過來。他看了一眼坐於中年男子身旁的婦人,婦人隨即笑道:“泰兒喜愛熱鬧,老爺又不是不知道,剛進京城,興奮些也是難免。”
楊文德皺起眉,“這是京城。”
陳氏道:“是京城不錯,可這也有老爺兒子的家啊,那不是跟在自己家一般無二?太過嚴肅反倒不好。”
楊文德若有所思地捻捻鬍子。
陳氏又道:“瑾兒當年被怒氣沖昏頭腦,年少棄家不顧,老爺不僅未生他的氣,還在家鄉為他搭起慈善堂。瑾兒若知此事,還會感激老爺呢!再說,京城的官場哪是這般好混,他身旁無人幫扶,泰兒天資聰慧,若這次一舉高中,多個兄弟,多個依靠,兩個總歸要比他一人好許多,他自是高興也來不及。”
陳氏一番話說到楊文德心坎上,他的臉色總算緩和一些,回想起從掀開車窗簾瞥到的京城繁景,心思也不禁蕩漾起來。
是的,這輛馬車正是從遙遠的上安鎮長途跋涉而來,車廂內坐著的,正是楊瑾的生父楊文德,母親陳氏以及楊家嫡子楊泰。
楊瑾離家時,楊泰才四歲,如今已成高個的少年了。臉上依舊帶著微微的嬰兒肉,鼻翼兩側生了點點斑點。個頭高,看著也壯,是以,以他平淡的臉龐扎進同齡里,也算是吸人眼球的一型。
他們此行來京,是為了楊泰的前程。
第107章 家人
其實,與他們同行的還有一輛馬車。這輛馬車樸素許多,狹窄的車廂內塞進約五人,即便外面北風瑟瑟,車廂內的人也前胸貼後背的悶出一身汗來。
兩輛馬車最終停在一戶人家門口,大門並不氣派。楊泰從馬車上跳下來,看到這樣普通的大門,不禁面露失望,“還沒咱們家漂亮。”
“京城寸土寸金,院子自比不上老家的大。”陳氏笑道。
隨在身邊的奴僕上前敲了敲門,不一會,大門打開,看守從縫隙間探頭出來。他見外頭聚了這麼一家子,有點懵,問道:“幾位有什麼事?”
楊家奴僕挺了挺胸,說道:“我們是上安鎮楊家人,來見楊瑾楊大人。”
許是不喜楊家奴僕說話的口氣,看守臉色不大好地道:“我家老爺上朝去了,還未歸來。”
“呃……”楊家奴僕愣了愣,又道,“那就見你家夫人吧。”
“夫人一早便帶小姐去寺廟拜佛,也不在府中。”
楊家奴僕傻眼了,竟沒想到是這樣的情況。楊泰在門外站太久,京城的冬天不比老家暖和,寒風颳得臉疼,他登時就發火道:“不管在不在,進去再說!”
“是,是。”楊家奴僕應道,“家裡總有管事在吧,速速去通報,怠慢楊太老爺和二少爺累著了,你主子回來定要罰你!”
他的說法實在奇怪,看守露出困惑的神情,“你們且等一等。”說罷,大門又合上,看樣子他是找管事去了。
楊泰跺了跺,“還要在外面等?太冷了!娘!”
陳氏趕忙把手中的暖爐塞進他手裡,不悅道:“看來瑾兒夫妻還是太年輕,不會管束下人,這般散漫怎麼能行。”
被一個看守這樣對待,楊文德也有些掛不上臉,“沒錯,等見了人,你得好好教導他們怎麼掌家。”
話說另一邊,看守急匆匆跑進里院,一見趙豐就道:“趙管事!趙管事!門外來了幾個奇怪之人。”
楊瑾夫妻回京後,趙豐夫妻便也跟著回到城裡,成了宅中管事和管事媳婦,郊野的莊子趙豐挑了一個得力下手接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