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可是如果回到京城,就還是要靠著自己的兄弟。

  以前是有爹在,是長輩,大家住在一起,還說的過去,可是現在爹已經去世了,如果他還依附這自己的二弟,那就說不過去了。

  家是早就分了的,他也不是那麼厚臉皮的人,一直靠著比自己小的弟弟,他心裡這個不得勁兒,真是越來越厲害。

  要是留在老家,憑著這些地,他這一房也能過上好日子,只要要求不那麼高,自己的二弟在京城當官,他在老家也不怕被人欺負了去。

  再說,他是大房,守著祖宅也是應該的。

  可是,兒子在京城都生活慣了的,真的讓他也留在老家,他能習慣嗎?

  還有妻子佟氏,她還是第一次回來這邊,讓她留在這裡,她樂意嗎?

  趙金生為著這個事兒心煩意亂的,不過好在還有三年的時間可以考慮,倒是過得去。

  李梨花這邊,收到的帖子都好多張了。

  都是想要拜訪她的,基本上是這附近的幾個州府的夫人遞來的帖子。只不過李梨花都以要守孝為由,寫了回帖拒絕了。

  這些人的目的李梨花也知道,無非就是像拉近關係,到時候官場上的人脈就多了一個。

  但是李梨花秉著深居簡出的原則,把家裡的人和下人都約束的很好。

  事實上,趙家的下人見識過的好東西多了去了,主人家給的月錢和紅包都多,所以這一般的人給的東西,他們也不會放在眼裡。

  什麼該拿,什麼不該拿,這次帶過來的人都做的心中有數。

  就二門上的人,這段時間都被不少人塞東西,包括雞鴨魚肉等農家常見的東西。

  只是這些人見這些門子東西一概不收,才知道趙家的規矩極嚴,這才沒有在趙家門口找人了。

  趙家祠堂這邊,老趙頭的牌位也排在了桌案上。

  這些年,因為有祭田的原因,族裡也不缺這祭祖的錢,趙家的族人也都得了不少好處。

  族長如今是趙四爺在當,他已經沒有當趙家莊的里正了,而是讓給了小輩。

  對於趙家祭祖的事兒,他慎重了又慎重。

  按說,趙水生讀書了,更懂這祭祖的規矩,不過趙水生以守孝為藉口,沒有插手過。

  就是祭田每年的收成,他也沒有看過,對他來說,這齣錢買的祭田,他根本就沒有要掌握在手裡的意思。

  他不用想也知道,族裡的族老們,每年從祭田的收成里,得了不少好處。不過只要不過分,他就不會去管這個事兒。

  趙水生看了從京城來的信,一切正常。這也是在他的預料之中,現在皇帝還正值壯年,皇子們都還不大,就是想要奪嫡,也得再過個幾年了。

  到了祭祖的日子,趙水生也沒有強出頭,按照規矩,在趙金生後面跪了下來。

  其實按照這身份,他是朝廷命官,正三品,也該跪在最前面,不過這樣的風頭他也不樂意出,就這樣過去,也是低調的做法。

  至於在前面說話,趙水生早就明確了,他沒有這個打算。

  於是,一場祭祖下來,大家覺得這趙家二老爺更低調了。話也不多,可是誰也不敢上趕著跟他說話。

  祭祖是男丁們的事兒,李梨花和楚楚他們都沒有資格,不過,對李梨花來說,這樣倒是省事了。

  她現在連手鐲都沒有戴,只是頭上帶了點銀首飾。楚楚更是連從京城帶過來的絹花都不戴了。

  不光李梨花收到了很多帖子,就是楚楚這邊,也有單獨的帖子,像知府家的姑娘,還有張縣令家的姑娘,都給楚楚送了帖子,表示如果有空的時候,可以去他們家來做客。

  楚楚連認識都不認識對方,可是楚楚也知道,既然回來了,這些就少不了。

  姑娘們在一起,無非就是談些衣服胭脂水粉之類的,但是楚楚現在要守孝,這些就不合適,雖然春天到了,但是以往那些踏春的事情,就不是趙家人該做的了。

  在這邊事情忙完後,李梨花的嫂子陳水蓮帶著自己的兒媳婦過來這邊,老趙頭辦喪事的時候,李家的人都來了的,可是那時候忙亂的很,陳水蓮沒有和自己這個小姑子說上什麼話。只好等這邊都忙完了,才帶著人上門。

  陳水蓮的兒子石頭去年的時候娶了親,是李梨花的爹一個好友的女兒,娘家也姓陳,石頭媳婦的祖父是個秀才,倒是比李梨花的爹強一些。可是也就止步於秀才了。

  因為去年的時候,老趙頭生病著,他們這邊就沒有人回來參加石頭的婚禮。不過,李梨花讓人送了賀禮的,包括新娘子的見面禮。

  陳水蓮對有小姑子這樣一門顯赫的親戚很是自豪,本來還有那當官的人家想要把女兒說給自己的兒子,只不過最後被自己公爹給否決了,自家公爹說什麼有多大的碗吃多大的飯,他們家本來連個官身都不是,娶個那樣的媳婦回來,到時候算怎麼回事兒?

  雖然陳水蓮不以為然,可是自從自己妹夫發達了,自家公爹在家裡的地位就是最大的,他的話家裡人沒有人敢不聽的,這些年,每年京城裡就給公爹送很多好東西,那補品跟不要錢的一樣送過來,說起來,他們都是沾了公爹的光了。

  而且,小姑子對他們好,大部分還是因為有個爹在他們家,不然等公爹不在了,這關係就沒有以前那麼親近了。

  陳水蓮可不是和小姑子有血緣關係,自己的丈夫又是個得過且過的性子,所以都聽了公爹的話。

  陳水蓮內心還覺得,如果真的娶了個官小姐,那麼到時候她還不好管了。

  總不能當婆婆的還要看當兒媳婦的眼色吧。所以最後就娶了個秀才的孫女,好歹還是讀書人家的姑娘。

  這次帶著兒媳婦過來也是想讓兒媳婦見一見姑母的意思,這人那,不見面,感情自然就會疏遠,她不希望自己的兒子和這個姑姑感情變得單薄了,但是兒子是男的,也不好見姑母,兒媳婦這個時候作用就來了。

  ☆、第215章 清閒

  “大嫂來了!”李梨花笑著對陳水蓮說道,並且讓丫鬟們上茶上點心。

  陳水蓮現在頗有些束手束腳的感覺,都說小姑子在京城過著的是大官夫人的日子,可是具體怎麼樣,她不清楚,這幾年,小姑子是回來過一兩次,可是那都是到他們家裡。

  如今到了小姑子家這邊,她就能深刻的認識到果然是不同的。

  就別說小姑子在守孝了,但是看小姑子身邊的丫鬟,都比那地主家的小姐要穿戴的好一些。

  陳水蓮想著趙春花的兩個孩子都是跟著在京城長大的,而自己的兩個孩子,卻連京城是什麼樣都沒有見識過,這樣一對比,又覺得自己這邊吃虧了。

  每年送些東西過來,怎麼比得過在一起吃吃喝喝?那樣感情還深一些。

  陳水蓮說道:“你啥時候有空回趟娘家?爹他都想你和幾個外甥了。”

  李梨花說道:“熱孝過後,我就帶著孩子們回去一趟。”

  陳水蓮忙道:“那就太好了,不光是爹,還有我們,都多少年沒有一起吃過飯了?到時候妹夫也會一起去吧。”

  李梨花點點頭,丫鬟們把新作的點心也上上來了,陳水蓮吃了一塊,覺得真不愧是好吃的點心,“他姑,這是從京城帶來的點心方子吧。”

  李梨花點頭,“是從京城帶來的廚子做的。大嫂如果喜歡吃,等回去的時候,我讓人再做一些你帶回去。”

  石頭媳婦陳氏在一邊更是拘束的說不出話來,看著就是個很老實的。

  李梨花問一句她答一句,也不敢多說。

  陳水蓮真是氣得不行,這個兒媳婦,太小家子氣了,來的時候都跟她說了又說,要嘴巴放甜一些,跟這個小姑子多說說話,能得了小姑子的喜歡,以後什麼好處沒有?

  怎麼到了這裡,都嚇得大氣也不敢出一口呢?

  陳水蓮是看得生氣,可是這個時候也不敢說什麼。

  在小姑子家裡吃了一頓飯,另外給他們安排的有葷菜的飯,婆媳二人這才帶著大包小包的從趙家回去。

  來的時候是做的一輛馬車,等從趙家回去的時候,就是三輛馬車了。另外兩輛馬車裝的是給李家帶的東西,包括給梨花爹帶的各種補品和藥材,還有從京城帶來的筆墨紙硯與書籍。

  陳水蓮到了家一下馬車,就看見丈夫李核桃臉色不高興的在門口等著。

  李核桃一看這馬車,就知道妹妹那邊又給送東西了,對陳水蓮就更不滿意了。

  他早就說了,不要隨便去妹妹家裡去,可是這明明已經答應了的,現在卻還是瞞著他去了。

  陳水蓮一看到丈夫放著臉,這心裡就有些害怕,可是她難道不是為了他們家好嗎?

  小姑子那麼有錢的,就是給她們一點兒也沒有什麼關係的,她拔根毛比他們的腰都要粗,再說,這些東西又不是她主動要的,是小姑子自己給的,難道她還能不接著?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