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頁
也聽見許多在茶攤歇腳的俠士聊起蔡居誠。說的大抵都是他的容貌,他的風姿,他古怪的脾氣和他背叛師門的種種。總歸是江湖上那些蔡居誠應有的傳言。
還有些自遠方慕蔡居誠名而特來點香閣拜訪的少男少女,因車馬不易而消息閉塞,待到達的時候才聽聞蔡居誠已經死了,不免聚集在茶攤嘆惋,談起蔡居誠來仿佛他們和蔡居誠有多麼的熟悉,其實不過都是道聽途說。
唐令羽都當做笑話聽。不過想起來,那人脾氣不好這點,傳言倒是沒有傳錯。
事實上,就算過去了這麼久,第一次見到蔡居誠時,蔡居誠在雨中練劍的那模樣,仍然在她的腦海中揮之不去。那時的她想,一個人是要有多大的執念才會那般視身旁的一切若無物。這個人,一定是一個很好的人。
可是他的執念太深,深得唐令羽臉一絲一毫都參不透。其實倘若參透了,也不會有此時此刻,她坐在街邊茶館,漠然地看著街市上人來人往,企圖在其中找尋蔡居誠的身影。
邱居新在昨日啟程回了武當。走前的一夜他讓唐令羽陪他站在酹江月的橋頭吹了一夜的風。
他瘋瘋癲癲講了許多話,講了他去武當前的故事,講了武當上的那些人,講了此番來金陵一路上的見聞,他說,金陵和中原有很大不一樣。唐令羽笑著問他如何不一樣,他支吾了半天才道:
這裡的紛擾容不下他。
二人目光交匯,心裡都知道這個他是誰,卻誰都開不了口。
“我真是不自量力。”邱居新望著被月光所浸染得波光粼粼的秦淮河,發出這般感嘆。邱居新想,也許這條河帶走的,正是過去的那個蔡居誠,那個為人非議,下場不堪的蔡居誠。也許離開是對的,他終於可以開始新的生活,她終於可以放下過去,去追求天下其它美好的事。
唐令羽沒有言語,只是抱著雙臂在一旁靜靜地看著腳下流淌的秦淮河,竟也生出幾分傷感來,這才明白為何那些文人墨客到了此處便能寫下那般淒淒的
詩文,以前的自己不懂,現在才知道讓人思緒萬千的並非是一條河與這一座城,而是被感染的人本身。
她沉浸其中,連邱居新是什麼時候悄然離去,都毫無察覺。
蔡居誠暗自離開後的日子回歸了以往的平靜。唐令羽住在長樂巷一處樓房裡,清晨聞雞鳴寺的古鐘,閒來便晃到鳳池精捨去旁聽那裡的女先生講課,那女先生的聲音似大多江南女子一般似水柔情,她一聽便能聽痴一上午。午後閒來無事她便到鼓樓街尋處曲兒好聽的茶館坐下,既不喝茶,也不吃點心,就單單坐在那裡,直到夜幕低垂。
她已經不做暗影了。
漸漸的,她站在鼓樓街街頭時,有了前所未有的困惑。
她在尋找著什麼。一陣混著酒香與脂粉香的微風悄然從她發梢滑過。
。
後來有人在洛鎮附近的渡口見過蔡居誠,他不顯十分落魄,卻也不在似從前風光。身上穿的依舊是在金陵時穿的道袍,看著尚且乾淨。只是目光中再也看不見一丁點兒的光芒。
天氣轉涼了,時常有鎮上好心的人給他送酒去,他都一併收下接過,再輕聲道聲:"多謝。"便一個人掛著一葫蘆晃晃悠悠地往山林里逛。
日子久了,他倒是成了洛鎮孩子們的好朋友。
小孩子們不認識他,只圍著他身邊喊他道士哥哥,聽大人說他自金陵而返,孩子們便問他關於金陵的故事,他總是苦澀地笑笑,再不厭其煩的一遍又一遍給他們描述金陵長街上似錦的燈火,絡繹不絕的金玉車馬,熱鬧的商販和許許多多來往的江湖俠客。他給這些孩子們編織出一個他從未經歷過的關於金陵的美好的夢。
有時候孩子們也會說長大了要去金陵親眼見識見識,這時候蔡居誠總是會低頭不語。
雖然止幾個月,蔡居誠卻覺得點香閣的經歷已經距離自己十分遙遠。洛鎮淳樸的民風使他的內心平靜的像毫無波瀾的湖面,這是他從未有過的感覺,就算是在武當修道時,也不曾有這樣的平靜。
平靜的生活總是過得飛快。
眼看著這跌宕的一年就要過去。蔡居誠想起去年過年時自己還委身在點香閣,被梁媽媽逼著去給各位恩客拜年,那時他覺得一切是天昏地暗沒有盡頭的。而此刻,也是這樣的除夕夜,蔡居誠卻手裡捧著一大捧洛鎮孩子們送的糖糕與點心,和這群八九歲的小孩子講起了年獸的故事。
孩子們聽得入迷。聽罷,有個小丫頭忽然問道:“道士哥哥,金陵過年的時候是怎樣的?”
蔡居誠怔住了。他第一個想起有關在金陵過年的事居然是唐令羽笑著將武當弟子們給他的紅包送到他面前。裡頭雖然不過幾兩銀子,當時自己也倔著脾氣不肯收,但其實當時仍是覺得彌足珍貴的。可惜昨是今非。
對了,那日唐令羽海帶自己上街去看了花燈。那時的繁華簡直美得像夢一樣,他記得自己由這個突然出現在自己生命中義無反顧幫助自己的女人在那夜緊握著自己的手幾乎走遍了金陵的大街小巷,蔡居誠已經許久沒有被觸動的心,也就是在那時變得柔軟起來。到底卻是,他現在都還沒有明白這一點,他把對蕭疏寒的感情給曲解,卻把對其他人的感情給忽略。
“金陵年時街上有長長的花燈掛在綢緞上,每家每戶都有,站在街頭看過去,好看極了。”蔡居誠這般對孩子們說道。
還有些自遠方慕蔡居誠名而特來點香閣拜訪的少男少女,因車馬不易而消息閉塞,待到達的時候才聽聞蔡居誠已經死了,不免聚集在茶攤嘆惋,談起蔡居誠來仿佛他們和蔡居誠有多麼的熟悉,其實不過都是道聽途說。
唐令羽都當做笑話聽。不過想起來,那人脾氣不好這點,傳言倒是沒有傳錯。
事實上,就算過去了這麼久,第一次見到蔡居誠時,蔡居誠在雨中練劍的那模樣,仍然在她的腦海中揮之不去。那時的她想,一個人是要有多大的執念才會那般視身旁的一切若無物。這個人,一定是一個很好的人。
可是他的執念太深,深得唐令羽臉一絲一毫都參不透。其實倘若參透了,也不會有此時此刻,她坐在街邊茶館,漠然地看著街市上人來人往,企圖在其中找尋蔡居誠的身影。
邱居新在昨日啟程回了武當。走前的一夜他讓唐令羽陪他站在酹江月的橋頭吹了一夜的風。
他瘋瘋癲癲講了許多話,講了他去武當前的故事,講了武當上的那些人,講了此番來金陵一路上的見聞,他說,金陵和中原有很大不一樣。唐令羽笑著問他如何不一樣,他支吾了半天才道:
這裡的紛擾容不下他。
二人目光交匯,心裡都知道這個他是誰,卻誰都開不了口。
“我真是不自量力。”邱居新望著被月光所浸染得波光粼粼的秦淮河,發出這般感嘆。邱居新想,也許這條河帶走的,正是過去的那個蔡居誠,那個為人非議,下場不堪的蔡居誠。也許離開是對的,他終於可以開始新的生活,她終於可以放下過去,去追求天下其它美好的事。
唐令羽沒有言語,只是抱著雙臂在一旁靜靜地看著腳下流淌的秦淮河,竟也生出幾分傷感來,這才明白為何那些文人墨客到了此處便能寫下那般淒淒的
詩文,以前的自己不懂,現在才知道讓人思緒萬千的並非是一條河與這一座城,而是被感染的人本身。
她沉浸其中,連邱居新是什麼時候悄然離去,都毫無察覺。
蔡居誠暗自離開後的日子回歸了以往的平靜。唐令羽住在長樂巷一處樓房裡,清晨聞雞鳴寺的古鐘,閒來便晃到鳳池精捨去旁聽那裡的女先生講課,那女先生的聲音似大多江南女子一般似水柔情,她一聽便能聽痴一上午。午後閒來無事她便到鼓樓街尋處曲兒好聽的茶館坐下,既不喝茶,也不吃點心,就單單坐在那裡,直到夜幕低垂。
她已經不做暗影了。
漸漸的,她站在鼓樓街街頭時,有了前所未有的困惑。
她在尋找著什麼。一陣混著酒香與脂粉香的微風悄然從她發梢滑過。
。
後來有人在洛鎮附近的渡口見過蔡居誠,他不顯十分落魄,卻也不在似從前風光。身上穿的依舊是在金陵時穿的道袍,看著尚且乾淨。只是目光中再也看不見一丁點兒的光芒。
天氣轉涼了,時常有鎮上好心的人給他送酒去,他都一併收下接過,再輕聲道聲:"多謝。"便一個人掛著一葫蘆晃晃悠悠地往山林里逛。
日子久了,他倒是成了洛鎮孩子們的好朋友。
小孩子們不認識他,只圍著他身邊喊他道士哥哥,聽大人說他自金陵而返,孩子們便問他關於金陵的故事,他總是苦澀地笑笑,再不厭其煩的一遍又一遍給他們描述金陵長街上似錦的燈火,絡繹不絕的金玉車馬,熱鬧的商販和許許多多來往的江湖俠客。他給這些孩子們編織出一個他從未經歷過的關於金陵的美好的夢。
有時候孩子們也會說長大了要去金陵親眼見識見識,這時候蔡居誠總是會低頭不語。
雖然止幾個月,蔡居誠卻覺得點香閣的經歷已經距離自己十分遙遠。洛鎮淳樸的民風使他的內心平靜的像毫無波瀾的湖面,這是他從未有過的感覺,就算是在武當修道時,也不曾有這樣的平靜。
平靜的生活總是過得飛快。
眼看著這跌宕的一年就要過去。蔡居誠想起去年過年時自己還委身在點香閣,被梁媽媽逼著去給各位恩客拜年,那時他覺得一切是天昏地暗沒有盡頭的。而此刻,也是這樣的除夕夜,蔡居誠卻手裡捧著一大捧洛鎮孩子們送的糖糕與點心,和這群八九歲的小孩子講起了年獸的故事。
孩子們聽得入迷。聽罷,有個小丫頭忽然問道:“道士哥哥,金陵過年的時候是怎樣的?”
蔡居誠怔住了。他第一個想起有關在金陵過年的事居然是唐令羽笑著將武當弟子們給他的紅包送到他面前。裡頭雖然不過幾兩銀子,當時自己也倔著脾氣不肯收,但其實當時仍是覺得彌足珍貴的。可惜昨是今非。
對了,那日唐令羽海帶自己上街去看了花燈。那時的繁華簡直美得像夢一樣,他記得自己由這個突然出現在自己生命中義無反顧幫助自己的女人在那夜緊握著自己的手幾乎走遍了金陵的大街小巷,蔡居誠已經許久沒有被觸動的心,也就是在那時變得柔軟起來。到底卻是,他現在都還沒有明白這一點,他把對蕭疏寒的感情給曲解,卻把對其他人的感情給忽略。
“金陵年時街上有長長的花燈掛在綢緞上,每家每戶都有,站在街頭看過去,好看極了。”蔡居誠這般對孩子們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