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頁
和尚們像浪潮一般的站了起來.人人單掌憑胸.千千低眉垂目,魚貫的走了出來。
一個、兩個.八個、十個。麥小雲兄弟站立門旁.二人四眼一瞬不瞬的盯著每-個經過身旁的和尚瞧.瞧他們的面貌、神色
……
果然,有一個清癯的中年和尚見了麥小雲兄弟突然怔了一怔。抬頭舉目,復看他們頸項上所掛的銀鎖片和翠玉佛之後,臉色倏變,腳步滯頓。但是二眼一睜又垂.腳步滯頓未停,口中低沉的宣出一聲佛號。
「阿彌陀佛!」然後輕輕的說:「我佛見憐……」繼續走了出去.而心頭已經是漪漣圈圈了。
麥小雲兄弟靈有感應,不由也雙雙怔了一怔,二人四目交接,心意隨之相互貫通。他們覺得這個和尚親切熟稔.有似曾相識之感.立即就跟在後面走了。
靈隱寺的規模恢宏,膳堂一連四間,每間裡面四張長桌分成二排.足能容納千百僧眾!
和尚們略一漱洗,默默的用過了齋飯.又三三兩兩的走了出來.麥小雲兄弟哪裡還吃得下東西?只是隨意的扒了幾口,全神貫注著那位和尚,見他一動,也就擦擦嘴巴,亦步亦趨的跟了出來。
到了一間靜室門口,和尚正擬推門而入,兄弟二人急忙趕上幾步,麥小雲開口說話了:「大師,能容弟子二人入室一談嗎?」
中年和尚似乎早有所覺,連頭都未回.只是靜靜的站了一會,然後口中默吟出聲了:「阿彌陀佛.要來的還是來了,好吧,你們就進來吧!」
禪房中,除了地上有幾個蒲團、壁上有一幅山水、對聯之外,其他的什麼都沒有了。
中年和尚走到裡面盡頭,在正中的一個雙層蒲團上坐了下來,低眉垂目,雙手合十,一副打坐的模樣。
麥無名走在末後。進入之後隨即輕輕掩上了房門。麥小雲則從牆壁旁邊拿起了兩個蒲團分別擺在下方,兄弟二人未敢驚擾對方.只有無可奈何地也盤膝坐了下來。
誰都沒有出聲,誰都沒有動作,只有心在跳.只有氣在喘.三人就這樣相對的坐著,坐著……
大約有-盞熱茶的時間過去了。中年和尚雖然形態依舊.但是他眼睛微微一睜,金口終於開啟了:「小旋主不在寺內參觀、殿中拜佛,來找老衲有何事故?」
麥小雲一陣心跳、一陣囁嚅.他實在不知要怎樣啟齒.從何說起?
「不知……不知大師寶剎何處……」
中年和尚輕輕吐出一口氣,然後淡淡地說:「老衲寄跡五台.忝掌『萬隆』經堂。」
五台山乃是名山大岳,佛教著名勝地之一。萬隆寺座落在五台山南方中腰,建築宏什,清幽絕塵.修行僧侶也有數百人之譜.屬於名寺大剎。
「大師法號?」
「老衲悟非。」悟非大師漸漸闔上了眼睛,他根本未敢多看麥小雲兄弟一眼,以免心魔竄動.口中又重複吟起了佛號。
麥小雲鼓上來的勇氣又衰退了下去,他不由轉頭望望坐在一旁的麥無名.而麥無名也正怔怔的在看著他.他頓時使出了做兄長的威嚴,眉毛一揚,眼睛一瞪.麥無名才委委屈屈、無可奈何的低著聲調說;「大師俗家籍居何處?」
這句話震動了悟非大師的心扉,他塵念立生,濁浪翻滾.怎麼壓也壓不下去了,久久嘆出了一口氣說:「鶯飛草長。風景如畫的江南水鄉……」
震動的心扉也會彼此互傳,麥無名不禁也跟著怔忡起來了。待微一平靜,他又怯怯然地說:「那大師俗家之姓?」
悟非大師所吟佛號的聲音忽然大了起來,他充耳不聞,當作沒有聽見麥無名的說話,竟然來個相應不理!
「可是姓麥?」麥小雲立即叮上了一句,眼中射出了希冀的光芒。
這句話並不太響.但灌入悟非大師的耳中猶如鋼釘,擊在悟非大師的心頭宛若巨錘.他經過一陣調息。仍舊按捺著顫抖的心神.強自鎮定說:「我佛慈悲,老衲久離塵世,俗家之姓氏早已經不復記憶了。」
麥小雲已有所覺.他站了起來.從頸項上取下了那塊輕易不稍離身的銀鎖片.用雙手恭恭敬敬的捧了過去口中有意說:「弟子
麥小雲.這塊銀鎖片乃是在山生之前家父刻意、審慎所購置之物,請大師過目……」
悟非大師莊重的面容不由變了顏色.輕吟的佛號也略一阻滯.他還是竭力的堅忍著、克制著。
「阿彌陀佛,阿彌陀佛……」
不敢看,又何用再看?人影、姓名以及那塊東西一直都在他心頭明滅著、閃爍著、縈繞著,
二十年如一日!明明知道這對佛陀不敬,這叫自己有罪,可是.始終是忘不了呵!悟非大師的心頭天人不住的交戰了。
麥無名跟上了.他也以雙手呈上翠玉佛說:「這尊翠玉佛原本一對,乃是雙親當年訂情之物.它能降福避邪.父母二人各佩其一,家母疼兒,遂將它傳給了弟子,這尚在其次;最最珍貴的乃
是這尊翠玉佛上灑滿了粒粒珍珠、斑斑血淚……和……和那無數的企盼與祝福……」他已經嗚咽出聲、語不成句的說:「可憐……可憐她老人家望眼欲穿、經年累月的傍門倚閭……」
麥無名再也沒法說下去了.星目中已經是濡濕一片,麥小雲並無二樣。他唏噓出聲,他淚披頰面……
浪濤洶湧,激石拍岸。它衝破了堤防。它崩潰了意志.悟非大師靜止二十年的心湖再座掀起波瀾.他霍然睜開蒙著濃霧的眼睛.劈手奪過了麥小雲兄弟二人托在掌心上的銀鎖片和翠玉佛.凝視著、撫摸著,心中深思,口中輕念:「孽障呀!孽障,你.你枉
費了我麥文岳二十年的清修與苦參……」
人畢竟是人,骨肉親情,人間倫常.天底下有誰能免?就算是冷而冰霜,或者鐵石心腸.也不能,除非他是白痴.失去了記憶、知覺。
麥小雲兄弟是四目交接.他們動作一致.雙雙跪了下去。
悟非大師努力的鎮定了一下,然後說:「你們起來,你們起來……」
兄弟二人再次回坐在蒲團之上。暗暗抹掉了臉上的淚痕。
悟非大師嘆息一聲說:「你們母親可好?」
麥小雲抬頭看他父親一眼.虛心的說:「母親玉體康泰.只是渴望著父親的歸去。」
好不容易啊!他們兄弟歷盡了千辛萬苦。今日終於找到了父親.而當年的麥文岳又何嘗不是如此呢?
悟非大師臉色黯然,他又嘆氣了.說:「珠娘.我對不起你.對不起你們母子.唉!」他停歇了一下又說:「你們母子現居何處?」
「普陀。」
悟非大師頓感不安,他急急地說:「你母親也皈依了佛陀?」
「她老人家只是住佛堂小清修、祈禱;祈禱父親平安康泰,祈禱父親能早日歸去。」
「歸去,歸去,五台才是我的歸所……」悟非大師口中雖是這麼說,但明珠已經蒙上了塵.白玉也遭蓋上了灰。
麥小雲又低下語氣進言了:「普陀盡多宏院名剎,父親何不就此移駐皆陀?」
「為父剃渡在五台.身亦在五台.焉可妄言轉駐?」
一個、兩個.八個、十個。麥小雲兄弟站立門旁.二人四眼一瞬不瞬的盯著每-個經過身旁的和尚瞧.瞧他們的面貌、神色
……
果然,有一個清癯的中年和尚見了麥小雲兄弟突然怔了一怔。抬頭舉目,復看他們頸項上所掛的銀鎖片和翠玉佛之後,臉色倏變,腳步滯頓。但是二眼一睜又垂.腳步滯頓未停,口中低沉的宣出一聲佛號。
「阿彌陀佛!」然後輕輕的說:「我佛見憐……」繼續走了出去.而心頭已經是漪漣圈圈了。
麥小雲兄弟靈有感應,不由也雙雙怔了一怔,二人四目交接,心意隨之相互貫通。他們覺得這個和尚親切熟稔.有似曾相識之感.立即就跟在後面走了。
靈隱寺的規模恢宏,膳堂一連四間,每間裡面四張長桌分成二排.足能容納千百僧眾!
和尚們略一漱洗,默默的用過了齋飯.又三三兩兩的走了出來.麥小雲兄弟哪裡還吃得下東西?只是隨意的扒了幾口,全神貫注著那位和尚,見他一動,也就擦擦嘴巴,亦步亦趨的跟了出來。
到了一間靜室門口,和尚正擬推門而入,兄弟二人急忙趕上幾步,麥小雲開口說話了:「大師,能容弟子二人入室一談嗎?」
中年和尚似乎早有所覺,連頭都未回.只是靜靜的站了一會,然後口中默吟出聲了:「阿彌陀佛.要來的還是來了,好吧,你們就進來吧!」
禪房中,除了地上有幾個蒲團、壁上有一幅山水、對聯之外,其他的什麼都沒有了。
中年和尚走到裡面盡頭,在正中的一個雙層蒲團上坐了下來,低眉垂目,雙手合十,一副打坐的模樣。
麥無名走在末後。進入之後隨即輕輕掩上了房門。麥小雲則從牆壁旁邊拿起了兩個蒲團分別擺在下方,兄弟二人未敢驚擾對方.只有無可奈何地也盤膝坐了下來。
誰都沒有出聲,誰都沒有動作,只有心在跳.只有氣在喘.三人就這樣相對的坐著,坐著……
大約有-盞熱茶的時間過去了。中年和尚雖然形態依舊.但是他眼睛微微一睜,金口終於開啟了:「小旋主不在寺內參觀、殿中拜佛,來找老衲有何事故?」
麥小雲一陣心跳、一陣囁嚅.他實在不知要怎樣啟齒.從何說起?
「不知……不知大師寶剎何處……」
中年和尚輕輕吐出一口氣,然後淡淡地說:「老衲寄跡五台.忝掌『萬隆』經堂。」
五台山乃是名山大岳,佛教著名勝地之一。萬隆寺座落在五台山南方中腰,建築宏什,清幽絕塵.修行僧侶也有數百人之譜.屬於名寺大剎。
「大師法號?」
「老衲悟非。」悟非大師漸漸闔上了眼睛,他根本未敢多看麥小雲兄弟一眼,以免心魔竄動.口中又重複吟起了佛號。
麥小雲鼓上來的勇氣又衰退了下去,他不由轉頭望望坐在一旁的麥無名.而麥無名也正怔怔的在看著他.他頓時使出了做兄長的威嚴,眉毛一揚,眼睛一瞪.麥無名才委委屈屈、無可奈何的低著聲調說;「大師俗家籍居何處?」
這句話震動了悟非大師的心扉,他塵念立生,濁浪翻滾.怎麼壓也壓不下去了,久久嘆出了一口氣說:「鶯飛草長。風景如畫的江南水鄉……」
震動的心扉也會彼此互傳,麥無名不禁也跟著怔忡起來了。待微一平靜,他又怯怯然地說:「那大師俗家之姓?」
悟非大師所吟佛號的聲音忽然大了起來,他充耳不聞,當作沒有聽見麥無名的說話,竟然來個相應不理!
「可是姓麥?」麥小雲立即叮上了一句,眼中射出了希冀的光芒。
這句話並不太響.但灌入悟非大師的耳中猶如鋼釘,擊在悟非大師的心頭宛若巨錘.他經過一陣調息。仍舊按捺著顫抖的心神.強自鎮定說:「我佛慈悲,老衲久離塵世,俗家之姓氏早已經不復記憶了。」
麥小雲已有所覺.他站了起來.從頸項上取下了那塊輕易不稍離身的銀鎖片.用雙手恭恭敬敬的捧了過去口中有意說:「弟子
麥小雲.這塊銀鎖片乃是在山生之前家父刻意、審慎所購置之物,請大師過目……」
悟非大師莊重的面容不由變了顏色.輕吟的佛號也略一阻滯.他還是竭力的堅忍著、克制著。
「阿彌陀佛,阿彌陀佛……」
不敢看,又何用再看?人影、姓名以及那塊東西一直都在他心頭明滅著、閃爍著、縈繞著,
二十年如一日!明明知道這對佛陀不敬,這叫自己有罪,可是.始終是忘不了呵!悟非大師的心頭天人不住的交戰了。
麥無名跟上了.他也以雙手呈上翠玉佛說:「這尊翠玉佛原本一對,乃是雙親當年訂情之物.它能降福避邪.父母二人各佩其一,家母疼兒,遂將它傳給了弟子,這尚在其次;最最珍貴的乃
是這尊翠玉佛上灑滿了粒粒珍珠、斑斑血淚……和……和那無數的企盼與祝福……」他已經嗚咽出聲、語不成句的說:「可憐……可憐她老人家望眼欲穿、經年累月的傍門倚閭……」
麥無名再也沒法說下去了.星目中已經是濡濕一片,麥小雲並無二樣。他唏噓出聲,他淚披頰面……
浪濤洶湧,激石拍岸。它衝破了堤防。它崩潰了意志.悟非大師靜止二十年的心湖再座掀起波瀾.他霍然睜開蒙著濃霧的眼睛.劈手奪過了麥小雲兄弟二人托在掌心上的銀鎖片和翠玉佛.凝視著、撫摸著,心中深思,口中輕念:「孽障呀!孽障,你.你枉
費了我麥文岳二十年的清修與苦參……」
人畢竟是人,骨肉親情,人間倫常.天底下有誰能免?就算是冷而冰霜,或者鐵石心腸.也不能,除非他是白痴.失去了記憶、知覺。
麥小雲兄弟是四目交接.他們動作一致.雙雙跪了下去。
悟非大師努力的鎮定了一下,然後說:「你們起來,你們起來……」
兄弟二人再次回坐在蒲團之上。暗暗抹掉了臉上的淚痕。
悟非大師嘆息一聲說:「你們母親可好?」
麥小雲抬頭看他父親一眼.虛心的說:「母親玉體康泰.只是渴望著父親的歸去。」
好不容易啊!他們兄弟歷盡了千辛萬苦。今日終於找到了父親.而當年的麥文岳又何嘗不是如此呢?
悟非大師臉色黯然,他又嘆氣了.說:「珠娘.我對不起你.對不起你們母子.唉!」他停歇了一下又說:「你們母子現居何處?」
「普陀。」
悟非大師頓感不安,他急急地說:「你母親也皈依了佛陀?」
「她老人家只是住佛堂小清修、祈禱;祈禱父親平安康泰,祈禱父親能早日歸去。」
「歸去,歸去,五台才是我的歸所……」悟非大師口中雖是這麼說,但明珠已經蒙上了塵.白玉也遭蓋上了灰。
麥小雲又低下語氣進言了:「普陀盡多宏院名剎,父親何不就此移駐皆陀?」
「為父剃渡在五台.身亦在五台.焉可妄言轉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