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頁
果然,黃士元聽了心中似乎踏實了一些,但是,他仍擬深入一些,不答反問的說:「邱兄找敝地或白總舵主可有什麼要事?」
「敝莊龔供奉有信奉呈。」
「噢!可否交給在下?」
「尚未請教兄台……」
「在下黃士元,忝主諸暨分舵。」
邱玉秋立即雙手一拱說:「喔!是黃舵主當面,兄弟失敬了。」
「客氣了。」黃士元回上一禮說:「邱兄帶來的是什麼信件呢?」
邱玉秋歉然笑了一笑,說:「只是口信而已。」
「那就告知在下好了。」話中語氣決然,這表示他有這個權力,也作得了主。
但是,邱玉秋也不答反問,他追究的說:「貴幫護法和白總舵主莫非都已經不在諸暨了?」
黃士元沉吟了,他沉吟了一會說:「不錯,貴莊龔供奉突然失去了消息,敝幫一再探尋不著,護法他們也就連袂的返回了寧奉總舵。」他又追問的說:「貴龔供奉究竟去了何處?」
邱玉秋感到有些侷促了,他似乎知曉己方理虧,不由生硬的笑笑,解釋著說:「事情是這樣的,晨間,敝莊龔供奉突然發覺另一個自稱『麥無名』的麥小雲也在此地出現,雙方經過了一場劇戰,因雙拳難敵四手,只有巡了回去,所訂的計劃也就不得不作罷,或者改訂日期,唯恐貴幫不悉,是以特遣兄弟前來奉告一聲,以免滋生誤會。」
其實,萬里船幫當時發覺龔天佑外出之時,心中果然起了一些疑慮,但在跟蹤到東門外大路上碰見了麥無名之後,他們也就知機的跑了、識趣的溜了,哪裡還有什麼誤會可言?
「喔!原來如此,這件事敝幫也已經探悉到了。」黃士元不禁釋然的說:「但我們還是謝謝邱兄跋涉了這一趟。」
「黃舵主說哪裡話來?這是責任,也是道義,我們石家莊理應這麼做。」邱玉秋站了起來說:「那兄弟就此告辭。」
黃士元也跟著站了起來:「恕在下不遠送了。」
他們二人在門口互相的又抱起了雙拳。
當晚二更時分,萬里船幫諸暨分舵的屋頂上來了兩個夜行人,堂堂的宇內一幫戒備森嚴,竟然會無一人發覺。
其實這也難怪,因為這四個夜行人乃是麥小雲兄弟!
麥小雲兄弟四處搜索、四處窺探,並且有意無意的帶出了響動,下面的人警覺了,也發現了,最後鬧出了副舵,鬧出了舵主,就是沒有白立帆,也沒有左右護法二人,他們這才死心的退了回去。
七月,是芙蓉花展著甜笑迎人的季節,早晚多少都有點涼意了。但是,被人叫作「秋老虎」的日頭,仍然凶得猶如晚娘的拳頭,倘若曬了長久-些,管叫會脫掉一層皮,來個重新做人!
午間的雷雨,猛得不輸那三寸鋼釘,打在臉上,保險又麻又辣,又紅又腫,倒亦可以去充充胖子。
麥小雲兄弟背著烈日,又並肩的朝東而走。
如今的心情已經沒有上二天那麼的急湊,所以走得輕鬆,走得悠閒。再說,在光天化日之卜,他們也未敢施展出駭人聽聞的神功絕技來。
第二天上午,兄弟二人卻發現了另一樁奇怪的事情。
那就是在這火傘高舉、熱浪薰炙的大道上,當然不乏為了生活或者身有急事的人在趕著路,但這幾起大可不必如此的人竟然也冒著暑氣奔波在外,迎面而來。
這些人有的單人獨行,有的三二成群,顯得耀眼,顯得特出,也顯得太不尋常!
「大哥,你注意到沒有?」
麥小雲聽了這突如其來、莫名其妙的問話之後,心頭略略一動,立即就意會出他二弟所說的是什麼了。他說:「注意到了。」
「昨天好像有三批。」
麥小雲又微一思索,說:「不錯。」
「今天也過去了二撥。」
「不,今天只能算是一撥。」麥小雲十分肯定的給更正了過來。
麥無名怔了一怔說:「怎麼說?」
他們往常對事情大致都有相同的看法和想法,今日裡卻彼此感到有異了。
麥小雲反問說:「第一撥是兩個,對嗎?」他們開始解釋著,其實應該說是分析。
「對!」
「你所說的那第二撥只有一個,也對嗎?」
「也對。」
「這二撥人的距離,彼此相隔約莫一丈,可也對?」
「不錯,也對。」麥無名回答得很乾脆也很決然,因為他是在刻意的注意著。
「你可發覺第二撥的那一個人腳下正在急趕著,而臉上若有所示?」
麥無名沉吟了一下:「是有這麼一回事。」
「那就可想而知,他們乃是一撥共同,只是後而的那一個人因故落了後,急著想追上前面的同伴罷了!」
「你說的固然有理,但不盡然,這二撥人若是一夥,怎不見後面那個出聲招呼?又怎不見前面二人回首探望,或者稍予等候?以此看來,他們各自為此,不屬共同。至於後而那撥腳下加急,臉上所示,乃是覺得獨行孤單,彼此何妨結伴同行。」
麥無名執著不同的看法倒駁了回去。
麥小雲笑了,因為他二弟說的也是沒錯,不無道理。若要決定誰是誰非,唯一的辦法,就是迴轉身去,追問二起之人,才會有正確明示的答案,但有這個必要麼?何如讓它成為一個懸案吧!
麥小雲兄弟倆相爭論的究竟是些什麼人呢?一不是販夫走卒,二不是行旅客商,他們乃是頭上不留頭髮、項間掛著念珠、身披袈裟、腳踏芒鞋的出家人!
當然,如今他們為了「謙讓」,與世無爭,是以腦袋上都有遮陽斗笠,不然,不是兩相照射、兩相耀炫了麼?
距離前方不很遠的地方,又有三個黑點侈動著而來了。麥小雲略一凝視,遂順著他二弟的意思說:「那麼第三撥的人即將到來了!」
「也可能是第二撥。」麥無名露出笑臉,也淡然的說。
是人,應該不會有錯,凡是在官道上行走的當然是人。雖然也有牲畜,牲畜也得須人策動。但說那二個黑點乃是和尚,恐怕誰都難以相信,因為,距離隔得那麼遙遠,一般人就算極盡了目力,最多只能分清四肢,看出是個人形,若貿然的說這是和尚,未免有些欺人之談了。
麥小雲兄弟或許只是隨意的說說,反正說錯了也並不犯法。可是,他們卻一搭一檔,說得毅然決然,像是十分自信,也十分肯定,真正豈有此理!
忽然,麥無名心頭靈光一閃,說:「大哥,你何不將銀鎖片給亮出來,說不定會有意外的收穫呢!」
「對!」麥小雲說:「我們不認識父親,而父親也不一定會認出我們。但這塊銀鎖片乃是他老人家刻意打造、購置的東四,見了必能一目了然。」
他立即將藏於貼身的銀鎖片拉出了衣衫之外,任它晃蕩。麥無名也將他母親交給的傳家之珍——一尊翠玉佛環上了頸項之上,這樣一來,卻像極了一對寶裡寶氣的紳纓子弟。
翠玉佛共的一對,是麥文岳夫婦定情之物。二人各懷其一。麥夫人在山神廟裡誤以為遺失了銀鎖片,就把她的這尊翠天佛轉佩在麥無名的身上,是以,這二件小東西都是麥文岳深悉之物,也是麥文岳心愛之物。
「敝莊龔供奉有信奉呈。」
「噢!可否交給在下?」
「尚未請教兄台……」
「在下黃士元,忝主諸暨分舵。」
邱玉秋立即雙手一拱說:「喔!是黃舵主當面,兄弟失敬了。」
「客氣了。」黃士元回上一禮說:「邱兄帶來的是什麼信件呢?」
邱玉秋歉然笑了一笑,說:「只是口信而已。」
「那就告知在下好了。」話中語氣決然,這表示他有這個權力,也作得了主。
但是,邱玉秋也不答反問,他追究的說:「貴幫護法和白總舵主莫非都已經不在諸暨了?」
黃士元沉吟了,他沉吟了一會說:「不錯,貴莊龔供奉突然失去了消息,敝幫一再探尋不著,護法他們也就連袂的返回了寧奉總舵。」他又追問的說:「貴龔供奉究竟去了何處?」
邱玉秋感到有些侷促了,他似乎知曉己方理虧,不由生硬的笑笑,解釋著說:「事情是這樣的,晨間,敝莊龔供奉突然發覺另一個自稱『麥無名』的麥小雲也在此地出現,雙方經過了一場劇戰,因雙拳難敵四手,只有巡了回去,所訂的計劃也就不得不作罷,或者改訂日期,唯恐貴幫不悉,是以特遣兄弟前來奉告一聲,以免滋生誤會。」
其實,萬里船幫當時發覺龔天佑外出之時,心中果然起了一些疑慮,但在跟蹤到東門外大路上碰見了麥無名之後,他們也就知機的跑了、識趣的溜了,哪裡還有什麼誤會可言?
「喔!原來如此,這件事敝幫也已經探悉到了。」黃士元不禁釋然的說:「但我們還是謝謝邱兄跋涉了這一趟。」
「黃舵主說哪裡話來?這是責任,也是道義,我們石家莊理應這麼做。」邱玉秋站了起來說:「那兄弟就此告辭。」
黃士元也跟著站了起來:「恕在下不遠送了。」
他們二人在門口互相的又抱起了雙拳。
當晚二更時分,萬里船幫諸暨分舵的屋頂上來了兩個夜行人,堂堂的宇內一幫戒備森嚴,竟然會無一人發覺。
其實這也難怪,因為這四個夜行人乃是麥小雲兄弟!
麥小雲兄弟四處搜索、四處窺探,並且有意無意的帶出了響動,下面的人警覺了,也發現了,最後鬧出了副舵,鬧出了舵主,就是沒有白立帆,也沒有左右護法二人,他們這才死心的退了回去。
七月,是芙蓉花展著甜笑迎人的季節,早晚多少都有點涼意了。但是,被人叫作「秋老虎」的日頭,仍然凶得猶如晚娘的拳頭,倘若曬了長久-些,管叫會脫掉一層皮,來個重新做人!
午間的雷雨,猛得不輸那三寸鋼釘,打在臉上,保險又麻又辣,又紅又腫,倒亦可以去充充胖子。
麥小雲兄弟背著烈日,又並肩的朝東而走。
如今的心情已經沒有上二天那麼的急湊,所以走得輕鬆,走得悠閒。再說,在光天化日之卜,他們也未敢施展出駭人聽聞的神功絕技來。
第二天上午,兄弟二人卻發現了另一樁奇怪的事情。
那就是在這火傘高舉、熱浪薰炙的大道上,當然不乏為了生活或者身有急事的人在趕著路,但這幾起大可不必如此的人竟然也冒著暑氣奔波在外,迎面而來。
這些人有的單人獨行,有的三二成群,顯得耀眼,顯得特出,也顯得太不尋常!
「大哥,你注意到沒有?」
麥小雲聽了這突如其來、莫名其妙的問話之後,心頭略略一動,立即就意會出他二弟所說的是什麼了。他說:「注意到了。」
「昨天好像有三批。」
麥小雲又微一思索,說:「不錯。」
「今天也過去了二撥。」
「不,今天只能算是一撥。」麥小雲十分肯定的給更正了過來。
麥無名怔了一怔說:「怎麼說?」
他們往常對事情大致都有相同的看法和想法,今日裡卻彼此感到有異了。
麥小雲反問說:「第一撥是兩個,對嗎?」他們開始解釋著,其實應該說是分析。
「對!」
「你所說的那第二撥只有一個,也對嗎?」
「也對。」
「這二撥人的距離,彼此相隔約莫一丈,可也對?」
「不錯,也對。」麥無名回答得很乾脆也很決然,因為他是在刻意的注意著。
「你可發覺第二撥的那一個人腳下正在急趕著,而臉上若有所示?」
麥無名沉吟了一下:「是有這麼一回事。」
「那就可想而知,他們乃是一撥共同,只是後而的那一個人因故落了後,急著想追上前面的同伴罷了!」
「你說的固然有理,但不盡然,這二撥人若是一夥,怎不見後面那個出聲招呼?又怎不見前面二人回首探望,或者稍予等候?以此看來,他們各自為此,不屬共同。至於後而那撥腳下加急,臉上所示,乃是覺得獨行孤單,彼此何妨結伴同行。」
麥無名執著不同的看法倒駁了回去。
麥小雲笑了,因為他二弟說的也是沒錯,不無道理。若要決定誰是誰非,唯一的辦法,就是迴轉身去,追問二起之人,才會有正確明示的答案,但有這個必要麼?何如讓它成為一個懸案吧!
麥小雲兄弟倆相爭論的究竟是些什麼人呢?一不是販夫走卒,二不是行旅客商,他們乃是頭上不留頭髮、項間掛著念珠、身披袈裟、腳踏芒鞋的出家人!
當然,如今他們為了「謙讓」,與世無爭,是以腦袋上都有遮陽斗笠,不然,不是兩相照射、兩相耀炫了麼?
距離前方不很遠的地方,又有三個黑點侈動著而來了。麥小雲略一凝視,遂順著他二弟的意思說:「那麼第三撥的人即將到來了!」
「也可能是第二撥。」麥無名露出笑臉,也淡然的說。
是人,應該不會有錯,凡是在官道上行走的當然是人。雖然也有牲畜,牲畜也得須人策動。但說那二個黑點乃是和尚,恐怕誰都難以相信,因為,距離隔得那麼遙遠,一般人就算極盡了目力,最多只能分清四肢,看出是個人形,若貿然的說這是和尚,未免有些欺人之談了。
麥小雲兄弟或許只是隨意的說說,反正說錯了也並不犯法。可是,他們卻一搭一檔,說得毅然決然,像是十分自信,也十分肯定,真正豈有此理!
忽然,麥無名心頭靈光一閃,說:「大哥,你何不將銀鎖片給亮出來,說不定會有意外的收穫呢!」
「對!」麥小雲說:「我們不認識父親,而父親也不一定會認出我們。但這塊銀鎖片乃是他老人家刻意打造、購置的東四,見了必能一目了然。」
他立即將藏於貼身的銀鎖片拉出了衣衫之外,任它晃蕩。麥無名也將他母親交給的傳家之珍——一尊翠玉佛環上了頸項之上,這樣一來,卻像極了一對寶裡寶氣的紳纓子弟。
翠玉佛共的一對,是麥文岳夫婦定情之物。二人各懷其一。麥夫人在山神廟裡誤以為遺失了銀鎖片,就把她的這尊翠天佛轉佩在麥無名的身上,是以,這二件小東西都是麥文岳深悉之物,也是麥文岳心愛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