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拔一根長十根,別拔。”

  明樓笑了,他的頭髮可能是隨了姐姐,已經四十多歲的人了,白髮卻一根也沒有。他抱了抱把臉埋在枕頭裡的阿誠,陳述這個不太令阿誠愉快的事實:

  “你老了。”

  阿誠在枕頭裡發出一聲好氣的悶哼,轉過頭瞪著他:

  “你也老了。”

  明樓笑著看阿誠,眼睛在昏暗的晨光中很亮:

  “對的,謝謝。”

  親愛的,你我都老了,難道不是值得高興的事情嗎?

  1959年,明堂去世,明樓和明誠回到上海處理明家的產業問題。

  明公館改成了學校,家裡的東西都搬到了明堂家的小洋樓裡面,明樓和阿誠去明公館的門口散步,院子裡一群小孩子正在做遊戲。鄰居家的樹正是花期,大朵的白花開得燦爛。

  兩個人沿著街上走,76號改成了一所中學,昔日讓人毛骨悚然的地方如今出入的都是年輕的學生們。街上人不太多,這條路是從前生里死里奔波過的,熟悉又讓人唏噓。

  阿誠往前看去,剛下過雨,天是水洗過似的藍。

  他忽然想起很多很多的人。

  明樓握住他的手:

  “在看什麼?”

  “沒什麼,想起一些故人。”

  明樓點點頭:

  “那是該看看,人都在天上呢。”

  “別拿小時候的話哄我,人要變成星星是嗎?”

  “沒哄你。”

  阿誠搖頭笑起來,揚了揚下巴:

  “星星在哪兒?”

  明樓驚異的看著他:

  “阿誠教授,你好歹也是個知識分子,在白天說沒有星星,我可是要笑話你的。”

  阿誠知道明樓在安慰自己,兩個人有時候太默契,倒省了很多話,他笑而不語,只看著一碧如洗的天出神。

  無論白天還是黑夜,星星確實永遠在那裡。此時此刻阿誠倒是非常願意相信明樓的話了,願離去的人,都在長天之外。

  故人長絕,而星海永明。

  END.

  完結。

  回來還是要走的,莫方,具體見番外。

  【故人長絕】說在完結後的話

  寫完故人的感覺就是:長舒一口氣。

  講這樣一個故事,最開始的設想是後面東北還要寫一些人物,寫一些事情,但後來覺得自己的篇幅用的太多了,再說下去未免要拖沓,所以作罷了。

  但關於東北的事情還是要說的,會在番外裡面有,我是一個東北人,關於抗戰,我們有更多的痛苦,也有更多的憤怒。

  就像口罩太太說的,有些事情離我們很近。就像她說的,我這個故事可能提到了很多普通百姓,所以顯現出那麼點兒真實的味道來。

  我寫過的這些人,很多大家都看得很透徹,這對於一個作者來說是天大的幸福。口罩太太說我寫了兩三分,好像四處不沾,對的!就是這樣懶!然而大家能看出十二分來,真的,我很想給你們閱讀理解滿分!所以我說一個大家沒怎麼在意的小小小配角,就是那種拍電視劇可能要找十二線外的演員去演的角色【這裡對十二線演員並無惡意】,就是付元士,這個人我好像著筆不是特別多,很多時候只是用他來做一個情節的牽引,但有人覺得他死的有點突然又好像洗白的有點沒道理。可能是我說的太不清楚了,也不知道小天使們有沒有人注意到這些事情。

  ,付元士出場,找阿誠報銷票據,沒找到,便抱怨平時瞎晃,用的著的時候沒影。後來聽說女學生的事情,發出一聲笑。我把這個人寫的很浮躁,很嘲諷。後來,暗殺米谷的時候,他暗示阿誠久保聽到過風聲,又在外面等人,這個時候看來他的浮躁並不影響他冷靜圓滑的處事,很有心眼,情商很高。他的刻意討好很明顯,因為當時他並沒有覺得阿誠有多麼的可疑,久保的事情可有可無,只能是向阿誠表明,我是有心知會你的,我忠於你。所以當後來久保拿槍指著阿誠的時候,他又毫不動聲色的看戲,手握住槍,確是在槍響之後,說明他只是出於自衛的條件反射。而這樣的人,他的憤怒的無可忍受的點是什麼呢?就是有個地方,他去警署幫劉什麼江來著【我忘了】,去抓大學生,他受不了,和阿誠說被學生吵的煩,非要回來。

  他是什麼都不在乎的那種,不可能因為學生吵鬧這個原因,不惜和領導說這個工作我不做了,工作的各位應該都懂的,能咬牙乾的就絕不和領導說不行。所以說,他這個人,心中是把自己出身燕大這件事分開來的。

  燕大是當時有名的愛國學校,付元士剛開始就是政府工作,所以他心中也有熱情,但最終不遂人願。所以他看不得學生愛國運動,每聲口號都打在他臉上。

  他是看得最明白的一個,死得也最明白。

  這就是這個人,他有他的故事,隨他而去。

  我看過很多很多抗戰的故事,說實話,入坑很晚,這讓我很後悔,但幸好我來了。在此之前,我看過很多稂莠不齊的抗日劇,是249的死忠,但同時,我很早就入坑B站,那時候B站還不火【誒?暴漏了年紀】,追番也很早,對日本也十分喜歡,每天靠著二次元過活。

  當你相對來說並不十分偏頗某一方的時候,你會通過戰爭看到更多的悲痛,所以我寫了一郎。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