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不管怎麼說,感謝一直陪我到這裡,以及曾經陪我走過一段路的小天使們~

  (弱弱地問一句,看到這裡還在的小天使們能不能在評論冒個泡,好歹讓本蠢有點安慰嘛)

  此外,這篇文文後面還有個養娃番外,本蠢儘量肝出來。

  接著就真的要認真肝畢業論文了,期間可能緩慢更新專欄的腦洞短篇。

  然後為下一篇要入V的文文存稿,感興趣的小天使麻煩順手收藏個專欄吧。

  雖說艱難簽約後一直撲著,但本蠢還是抱著以興趣為生的期望。

  最後,一如既往的安利時間:

  埃里克開場唱的是法語音樂劇《埃及豔后》唱段《Ce Qui Me Touche》(觸動我的)及《Pour Nous》(是我們)混合魔改

  蜜蘿回答是同樣出自韋伯的經典音樂劇《》唱段《I Bieve My heart》

  埃里克跪地求婚是的德語音樂劇《德古拉》唱段《Die Verfuhrung》魔改

  其他人和聲是《埃及豔后》女祭司的唱段《從陰影到光明》魔改

  ☆、瀚海驪歌(養娃番外,be)

  埃里克與蜜蘿的婚禮如前者所願在瑪德來娜大教堂舉行。巴黎市長很樂意為這對愛侶證婚——他就像大多數看過那次表演的人們一樣, 儘管惋惜於男主唱怪異的容貌, 卻也相信那美人兒傾心是對後者深情的獎賞。此外, 要蜜蘿說,大教堂的馬丁神父捏著鼻子念證婚詞的模樣實在別有一番趣味。

  這對兒小夫妻並未辜負市長的好意——在接下來的十幾年裡, 他們合作演出了許多自己作詞譜曲的劇目, 不時會有堪比從前克莉絲汀主演的那出開幕小戲《女武神》的經典面世, 但也不乏一些情節俗套、意蘊膚淺的愛情悲喜劇——後者通常是這對夫婦自娛自樂的產物,劇中對於女主角的塑造總是完美到令人麻木, 不時一段音域橫跨五個八度的譜曲供雷打不動的女主唱炫耀歌藝也是很尋常的事情, 害得劇院裡給蜜蘿作替補的小姑娘每回登台前都得先修改曲譜。鑑於二者絕妙的歌喉與對比鮮明的面容, 這些悲喜劇倒也十分賣座——也虧得蜜蘿能夠臉不紅心不跳地飾演那些完美到不似真人的角色, 居然還能夠不令聽者尷尬。

  夫婦倆多年來與接替哥哥監督劇院事務的夏尼子爵合作十分密切。唯一的遺憾,夏尼家的小子爵古斯塔夫已經快要有第二個妹妹了, 遠在西班牙採風的卡洛塔夫婦也傳來暫居此地養胎的好消息, 這令人稱羨的一對兒卻仍沒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孩子。

  “大概上天是在挑選一個藝術稟賦足夠充分的孩子來繼承他們絕妙的技藝與才華吧。”兩人的仰慕者大多如此對外解釋,卻沒一個人想過, 這竟會“一語成戳”。

  彼時蜜蘿已經過足了在亞歐大陸上旅行的癮頭,不知怎麼想起埃里克曾提過,自己卻無緣參與的海員生活,嫻熟地對埃里克一通撒嬌, 就哄著丈夫像當初送別自己那樣駕著一艘小船出了海——別說後者航海經驗豐富, 運氣也向來不錯,就算真的特別倒霉遇上狂風大浪,蜜蘿的海妖身份也不只是擺設。

  信心滿滿的夫婦倆並沒有想到, 還沒到遠海就撞上了突如其來的水龍捲——有蜜蘿的貼身保護,埃里克性命倒是無虞,但那艘還算結實的小帆船可就沒人顧得上了。

  “我們去看看哪裡有航船能求救吧。”風暴過後,蜜蘿對上埃里克一言難盡的眼神,不由尷尬地撓頭。不過說起來,因為蜜蘿種種心血來潮,兩人這些年旅遊時出過的各種意外著實不少。因此,二十四孝好丈夫埃里克也不過嘆息一聲,就由著妻子展開翅膀,帶著自己落在了一艘航船附近的水域,然後作為可憐的落難者順利被人救上了航船。

  這艘船叫做作維吉尼亞號,常年來往於歐美,嗯,一百年後的歐美之間。夫婦倆發現這一點的時候,蜜蘿因為有過一次經驗並不是特別驚慌;而埃里克,只要蜜蘿還在身邊,他覺得自己也沒什麼必要驚慌。

  埃里克冷靜地說服那位年紀不輕的史密斯船長,得到了在三等艙奏樂表演以還債的機會。當然,他得遮住面容,而蜜蘿則正好相反,被老船長安排到了頭等艙——後者最是了解,似她這樣的美人兒,哪怕只是站在鋼琴前不動,也能吸引上流社會那些風流男人的眼光。

  但在他們走馬上任之前,頭等艙的鋼琴先被一個男孩占據了。

  那孩子才五六歲大小,穿著一身灰撲撲的廉價衣服,戴著一頂灰黑色的小帽子;他膝蓋以上的部分有一半擱在相對兒童而言還算寬敞的凳面上,兩截短短的小腿則漫不經心地懸空晃蕩著,巴掌大小的臉蛋上還不知道在哪裡蹭了幾道難看的灰印子——與這富麗堂皇的廳堂,以及他眼前那架輪廓優美的鋼琴全不相符。

  但沒人在意——所有人都沉浸在他彈奏出的那首輕鬆歡快的小調里,而埃里克盯著他在琴鍵上靈巧跳躍的手指,一時痴迷。蜜蘿聽見一位臉上敷著厚厚一層妝粉的婦人向史密斯船長詢問他的名字,然後得到一個近乎浪漫的答案——1990。

  他們後來得知1990是船上一位鍋爐工收養的孩子,全名是“丹尼.布德曼T.D.萊蒙1990”,據說中間名來自把他遺棄在頭等艙的鋼琴上的身份未名的生身父母。

  “那孩子真像你。”登上輪船的第一晚,他們在被窩裡不約而同地開口,而後同樣默契地做了決定。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