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林黛玉原本的打算就是怕林澗為難,是以預備跟在隊伍後頭過去,沒想到林澗不但同意了,還肯叫她在營中一同住著。

  夫妻兩個對視半晌,林澗雖未在多說什麼,但林黛玉稍稍一想也能明白。如今確實是非常時期,況她是將軍府的兒媳婦,在都中名聲也是不弱的,便是隨軍同林澗走一遭,旁人不會說破例不合規矩的話,反而會覺得他們夫妻此舉是極重情重義的,不會有什麼不好的議論出現。

  林澗也確實是想到了這一節。

  林黛玉如今在都中乃是大周各個府縣名聲都極好,若再有這麼個隨軍一同往嶺南平亂的事情出來,眾人對她的好感只會增加,這也是林澗爽快同意林黛玉隨軍的原因之一了。

  凡是對林黛玉有利的事情,林澗是絕不會違了她的心意。

  況跟在他身邊,在他的保護之下,林黛玉便是隨軍出征,也是絕不會有事的。

  事不宜遲。

  蕭煜既同林澗談妥,在林澗離宮後不久便下了聖旨,令林澗帶兵往嶺南去平亂。

  因如今處特殊時期,況全天下的人都知道鎮南公夫婦,還有林澗的大哥二哥深陷嶺南亂地,因此這京畿答應統領是從不曾外派的規矩也只能破例了。

  朝中無人掣肘,林澗領兵出征的那一日,余丞相還領著文武百官前去送行了的。

  林澗同林黛玉走前一同去看過顏氏母子,顏氏恢復的很好,剛出生的小孩子也長得極好,林澗同林黛玉夫妻兩個還特意同顏氏說起,讓顏氏不必擔心,要她好好在府里休養身體,等著嶺南那邊平安的消息傳來。

  這一路山高水遠,林澗帶著數萬兵士往嶺南而去,正值秋日,各處都是秋雨紛紛,這一路的艱辛自然是不必說的。

  林澗和兵士們都是吃慣了這等苦楚的,難得是林黛玉,她這回出門,因著紫鵑不會武功,便讓紫鵑留守將軍府,只帶著香霧纖柔兩個人出來,這一路艱辛,對於男人們來說是家常便飯的事情,可對於這三個女子來說,確實有些艱難了。

  香霧纖柔倒還好,令人稱道的是林黛玉。這一路不論遇到怎樣惡劣的天氣與境況,林黛玉一聲苦都沒說過,更不曾有任何拖累隊伍行軍速度的地方。

  林澗帶兵往嶺南外圍來,甚至比之前預計的時間還早了四五日到達目的地。

  第197章

  沈嶠掌控著嶺南, 可就如林澗同林黛玉所分析的那樣,在沈嶠的勢力觸及不到的地方, 實則局勢一片混亂。

  沈嶠起兵勤王, 誓要打到都中去, 他既要帶兵出征, 那這嶺南就必須要有個他信得過的人守著,否則他若走了,這後院起火,他在外頭也必然是不能安心的。

  在嶺南留守的是沈嶠的心腹,也是沈嶠的副將。

  沈嶠留下一萬精兵給他的副將守城,自己帶著兩萬精兵直逼都中。

  他呼籲眾人起兵勤王,整個大周響應者寥寥無幾,便是事先聯絡好了的人跟著他起兵了,也因為當地官府出兵鎮壓是以無疾而終了。

  那些人兵力皆不及他, 不過幾千人馬, 很快就被當地駐軍給制服了。

  沈嶠的這兩萬精兵一路打出了嶺南, 但在數日之後,也被糾集而來的駐軍給牽制在了富州這個位置。

  富州介於嶺南與中原之間,這裡易守難攻, 朝廷駐軍與沈嶠兵力不相上下,沈嶠在這裡與駐軍膠著數日, 也難再往前進一步了。

  沈嶠起兵全憑一股血勇,若不能趁勝追擊一鼓作氣,這士氣很容易就散掉了。

  富州久攻不下, 沈嶠軍中傷亡過重,朝廷在嚴剿的同時又不忘招撫,這沈嶠軍中便開始軍心浮動人心不安起來,這預期的目的沒達到不說,倒是從自己內部開始瓦解了。

  即便沈嶠斬殺了數個打算接受朝廷招撫的軍士,也沒能阻止隊伍中軍心渙散,他營中每日往外叛逃的軍士還是不少,而且還有增多的跡象。

  便是在這樣的時候,朝廷又增兵,還是林澗帶兵前來嶺南平亂。

  聽到這個消息,沈嶠身邊的人便坐不住了,幾個副將還有謀士,都勸沈嶠先退回嶺南比較妥當。

  “將軍,如此孤軍深入,除了多做損耗之外沒有任何好處,咱們不能這樣耗下去了,否則還沒等出了富州,咱們就要被朝廷派兵給滅了。為今之計,還是先保全自己要緊,等緩過來,再行看看日後的情形吧。”

  要說沈嶠自己,那是咬著牙齒死都不肯退兵的,更不願意在走出了這麼遠之後又退回去。畢竟他甚至沈家謀劃多年,能帶兵走出來實屬不易,這要是退回去了,再出來就不知道是何年何月了。

  眼下好不容易在朝廷圍剿之下撕出一條口子來,等到他退回嶺南去,朝廷派兵將他團團圍住了,再一消耗他,他只怕就真的很難再出來了。

  可要是不退回去,眼下這膠著狀態便會被林澗帶來的增兵所打破,到時候很有可能隊伍中最後僅剩的銳氣就被林澗帶來的人給磨光了,到得那時,損失更為慘重不說,還是要灰溜溜的退回嶺南去休養生息。

  沈嶠為此猶豫不定,他身邊副將和謀士們都傾向於退回去。而沈嶠卻猶豫著遲遲不能做決定。

  沈嶠的騎虎難下左右為難在於,他目下與朝中駐軍不分輸贏,林澗帶兵一來他就撤軍回嶺南,這像是什麼話?這事若傳揚出去,豈不是說他沈嶠害怕林澗,聽到林澗帶兵增援就如同縮頭烏龜一樣逃回嶺南了嗎?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