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她抬頭望過來,目光里星星點點的,是感動的淚光。她說:“謝謝你,給了我一個家。”

  作者有話要說:  這章肥不肥!肥不肥!哈哈哈哈,得意地叉會兒腰。

  小小脈的名字讀音是這樣的:珈jia,一聲,沅yuan,二聲。

  珈沅,寓意家庭圓滿。嘉沐,寓意家庭和睦。

  第106章 番外五

  冬春交替, 心外科樓下的行道樹抽枝拔節, 長到三層樓那麼高。

  休息室內, 閔玥從柜子里取出白大褂, 套上,將胸牌別在胸前, 面對鏡子擺正,而後轉身緩步走了出去, 帶上房門。

  這一年, 她41歲, 職稱正高。

  穿過長走廊,往值班室走, 物業的清潔工正在擦拭釘在牆上的宣傳欄, 餘光看見她,停下動作,笑著打招呼:“閔醫生早啊。”

  閔玥微笑回應:“早。”

  旭日初升, 暖黃的日光穿過病房的玻璃窗,照在擦得透亮的科室醫生簡介牌上, 反射出一片清澈的白光。

  閔玥從日光中走過, 身影擋住了宣傳牌的下半部分, 在她頭頂上方,露出一個人的半身照,旁邊寫著兩段小字——

  許脈,醫學博士,心臟大血管外科主任, 大血管疾病診療中心主任,器官移植中心副主任,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

  第二段則是介紹她的執業經歷,篇幅限制,只能挑重點寫,簡略但並不簡單,字字珠璣,重量非凡。

  剛用抹布擦過,留有些微水跡,閔玥駐足,抬起袖子擦去簡介上的一滴水珠,嘴角上揚,繼續朝前走。

  推門走進值班室,兩位年輕人聽到動靜抬頭望過來,眼神一亮,像找到救星似的,鋼筆一扔,著急忙慌地迎上來,不約而同地問:“師姐,主任今天心情怎麼樣?”

  閔玥不急不忙地用保溫杯接水,舀了一勺蜂蜜,邊攪拌邊揚眉好笑地看了他們一眼:“緊張了?”

  兩個大小伙子眉頭擰著:“能不緊張嗎,要是答辯不過,就升不了主治,讓同學知道了多丟人。”

  閔玥拍拍其中一位的肩膀,鼓勵道:“畢業論文答辯都過了,還怕這個麼?沒問題的,輕鬆點。”

  小伙子垮下肩膀,耷拉著眉梢:“答辯不可怕,可怕的是墨爺……”

  鄭主任退休後,許脈接過接力棒,成為一附院最年輕的科主任。隨著職務升高,墨爺這個外號漸漸不再被提起,人前人後,大家都尊敬地喊她主任。冷不丁久違地聽到這個稱謂,閔玥嘴角一彎,想起許多回憶。

  另一個小伙急切地請教:“師姐當年評主治,答辯時主任都問了些什麼問題?說一點讓我們取取經吧。”

  閔玥笑道:“這個還真沒法讓你們取經,當時為了避嫌,李主任代去的。”

  兩人遺憾地啊了聲,撓撓頭,剛想說點別的,值班室的木門發出吱嘎的輕響,兩人猛地垂手立定,站得筆直,齊齊地喊:“主任。”

  閔玥側對門口而立,悠悠轉身,對上許脈沉靜的目光。

  旭日潑金,輝煌燦爛,她身上的白大褂整潔板正,閃著光,發著亮,與回憶中初見的影像重疊。

  十五年,說起來很長,但朝夕相處,日日暮暮,感覺似乎也沒有多久,光陰就這麼流逝而過。

  歲月沒在許脈身上留下太多痕跡,比起當年,冰山的稜角已磨平,溫潤而沉靜,如一枚古玉,沉澱出經年的暖意。

  很多人都說,職場戀沒有前途,因為天天對著同一張臉,很快會膩煩。共事中還會因為工作上的事情發生爭執,次數多了感情會消磨不少。

  但閔玥完全沒有感覺到存在這兩點問題,她喜歡凝視許脈,看了十幾年仍覺驚艷。在醫院裡她們互相尊重,互為支撐,討論手術方案時偶爾會有爭論,但她們的目標是一致的,都是為了保證手術成功,一起查文獻翻資料,很快又能達成一致。

  沿著同一條路前行,她追著許脈跑,不知不覺中,自己也成了一道光。

  評主治時,許脈確實沒在場,但後面晉升副高和正高的答辯,許脈都坐在台下,第一排,緊鄰院長,專家組最中間的位置。

  直到現在,閔玥都記得,自己走上主講台時,專家們面上露出的和善笑意和真切期待。

  院長捧著她的論文,笑呵呵地說:“閔玥來了啊,你跟許脈可是咱們院的風雲人物,那句話怎麼說的來著?哦對,手術室最漂亮的風景線。哈哈,說多了,開始吧,讓我們見識一下你論文有多靚。”

  她是許脈和許博裕手把手帶教出來的,兩位老師盛名在上,眾人自然會對學生抱有很大期待。

  幸好,她不負眾望。

  閔玥抿唇笑了笑,將手中的保溫杯遞過去。許脈動作自然地接過來,環視一圈,淡聲道:“人齊了,交班吧。”

  下午院裡開展晉升評審,許脈作為專家組成員出席,閔玥從手術室回來時,正好看到兩個毛頭小子雙腿哆嗦著下樓的背影。

  笑著摘了口罩,拿起白大褂準備套在刷手衣外面,科里值班的主治醫師舉著手機,風風火火地迎面疾走而來:“老師,120拉來一個夾層患者,急診讓我們過去會診。”

  這位主治醫是閔玥曾經的帶教學生,三十出頭的青年傑俊,認真刻苦,穩重低調,很少像此刻這般急得火燒眉毛。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