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頁
一聽說皇后,陽飛燕小臉微沉,怎麼父親大人好好地要提起她來?
任胥沉吟道:“這個,朕得回去問過皇后的意思,如無意外,明日就去登山。”
陽大人施禮,“下臣這便派人去準備。”
任胥回寢房時,她精神懨懨地歪在美人靠上休憩,臉上蒙了一層白紗,他輕手輕腳地走過去,不料還是吵醒了盛遲暮,她睜開眼睛,任胥尷尬地退了一步,盛遲暮懶懶地問:“有什麼事麼?”
“是這樣,”任胥蹲在她的身旁,“明日我約好了陽大人他們去登山,你去麼?”
盛遲暮頓了頓,道:“飛燕姑娘也去?”
“嗯。”
盛遲暮便坐起身來,任胥在她背後墊了個枕頭,盛遲暮推了推,自己扶著小圓木幾靠著,淡淡地撇過眼望窗外的景色,“我只是小傷,無礙於行,皇上既然想去,那便去罷。”
任胥吞咽了一下,眼眸一掠,她的臉隔著薄紗敷了好大一塊貼膏,心一揪,還是沉默地退了一步然後起身,“你身子不適,今天養精蓄銳,明早我讓阿三阿四來叫你。”
“聽從皇上安排。”盛遲暮望著窗外,一碧萬頃的天底下,垂著金陽色澤的西府海棠,正如雲似霧地攢起來,滿樹粉紅的光明明滅滅,照得她眼眸里蘊著的晶瑩也泛著淡淡的紅光。
任胥狠一狠心,扭頭就走了,毫無遲疑。
盛遲暮垂下眼波,聽著身後他離去的腳步聲,格外平靜。
好像這樣的腳步聲也不是一次兩次聽了,在徐州這裡,聽著卻覺得格外不同。
到底是她變了,還是任胥變了?
可要說任胥沒變,他以往總是親自來喚醒她,每個黎明從他懷裡醒來,都能感受到他懷裡的溫暖,現在還要阿三阿四來喚她,那他自己呢?是去了別的姑娘的院落里?
她胡思亂想了一陣,一晚上睡得都不安逸,還惦記著長安的兩個小傢伙,竟然隱隱起了回宮的心思。深夜裡又做了一個夢,夢到任胥要立別的皇后,盛遲暮沒有反對,只說,她可以讓出中宮位,只要帶著孩子回瀚城,這輩子都不回來。
荒謬地,在夢裡覺得很解氣。
次日又是晴朗無雲的天氣,徐州山清水秀,城外的奇秀山倒是不輸她們瀚城的落鵠山,日色斑斕,溪澗從山谷里一瀉而出,宛如迸濺的玉珠。人行在山外,盛遲暮還未下車,便聽到喧豗之聲。
陽飛燕猶如黃鶯出谷的聲音似乎就在馬車外:“皇上,這就是我們徐州最好的景色了,聽說總有人在山上賦詩,所以我爹命人在山上建了個涼亭,行人走累了還可以歇憩,喝點茶水,吃點果子,還是很妙的。爹爹總說,就算是個胸無點墨的白丁,到了這裡都會忍不住大發詩興,要是今天皇上想作詩,飛燕可要求一副墨寶了啊。”
跟著又是對任胥一番吹吹捧捧,時而間雜著任胥無奈的笑,兩人似乎很投緣,盛遲暮還未下車,臉色便已經不大好看,齊嬤嬤更甚。
齊嬤嬤握住她的手,道:“男人都喜歡這樣的,幾句話便誇得找不著北,娘娘寬心。”
盛遲暮沒說話,兩人不疾不徐地下車來,即便是一個動作,都是溫婉嫻雅,猶如弱柳扶風的,齊嬤嬤特意為她備了幕籬,也有隱藏臉傷的功效,平日裡倒無需怕這氣焰囂張的陽飛燕,但盛遲暮臉上有傷,齊嬤嬤只想不教那陽飛燕氣焰再高三丈,目中無人無法無天,還真當自己是個娘娘了。
但隨著盛遲暮一下車,陽飛燕那兒好幾個侍女都在嬉鬧,隱約有笑聲傳來:“啊,穿成這樣怎麼登山?”
盛遲暮穿了一身素白的大袖留仙裙,身形窈窕,宛如一縷有形物質的煙氣,被山風一吹便要散去似的,她無心登山,也不知道怎麼了,是不是有意與任胥賭氣,總之她不想爬到山頂上去,也沒有心思。
隨著笑鬧聲一起,陽飛燕也跟著忍不住漾出一朵笑,她留意任胥的臉色,只見他蹙起了眉,便笑意驟收,怎麼說盛遲暮是他的皇后,這幫丫頭確實太大膽了,便回頭一個警告了一記眼神,殺的四下鴉雀無聲。
陽飛燕走上前,先斂衽行禮,繼而綻著笑容熱絡道:“車裡空氣悶,山路不好走,待會兒臣女牽著皇后娘娘走罷。”
齊嬤嬤冷眼旁觀,哼了一聲。
盛遲暮將手收在袖中,淡聲道:“不必了,多謝陽姑娘盛情,我與嬤嬤在後頭跟著就好,皇上同陽姑娘盡興便是。”
任胥撇過了頭,有點不滿了。
陽飛燕看了他一眼,又笑道:“好,爹爹有隨軍的侍從,讓他們好生照料皇后娘娘,臣女就先走了。”
一行人沿著盤曲蜿蜒的山路往上走,盛遲暮腿上有傷,確實行不得山路,與齊嬤嬤兩人跟在後頭,一路只看看風景罷了,齊嬤嬤腿腳也不中用了,走了一陣便氣喘,她只得將齊嬤嬤攙扶入竹林里歇著,蓊鬱的大片綠林里,設著一張石桌,四個石墩子,齊嬤嬤休息著,臉色卻很難看。
“娘娘,奴是真沒看出來,皇上原來也不過是個見異思遷的負心人。”
齊嬤嬤義憤填膺,當年任胥如何寵著盛遲暮,如今就顯得有多冷漠,連盛遲暮腿腳有傷都不顧及了,一心只撲在那姓陽的姑娘身上,當初他的承諾有多重於泰山,如今就有多涼薄可笑。
她一個老人,閱盡千帆,可笑也會相信真有什麼矢志不渝的男人?就連太上皇先前還和一個不知名的女人生了長樂公主呢。
盛遲暮沉默著,好一會兒,齊嬤嬤聽到幕籬底下她微微失望的聲音,“嬤嬤,我想回長安了。”
齊嬤嬤一驚,“這個時候回去?”她握住盛遲暮的手,“你可不能犯傻啊,這時候回長安,不正好稱了那陽飛燕的心意了麼?你讓一步,她保管進十步,這種貪慕榮華的女人老奴我見得多了,來日萬一皇上真將這女人領回長安宮裡,您豈不是要和她橫眉冷對一輩子,我知道娘娘心高氣傲,凡事不屑去爭,可這男人心,不爭,那就等同是拱手相讓,日後它可再不會回來了。”
盛遲暮賭著一口氣,淡淡道:“不回來就不回來,我也不要了。”
有心人一聽便知道是氣話,齊嬤嬤無奈道:“娘娘莫說此話,這些年你對皇上用了多少心思奴看來眼底,女人這輩子,要是不靠男人活著,就像奴一樣,雖說自在罷,可女人是捱不住寂寞的。”
竹林里傳來颯颯的風聲,卻無人說話了。
清幽的綠光在頭頂婆娑著,盛遲暮抿唇道,“咱們等下再走一程罷。”
任胥早就沒了影兒了,盛遲暮只想再賭一把,看他是跟著陽飛燕上山,還是下來尋她。
齊嬤嬤歇息好了,與盛遲暮重新回到山路上來,她拍了拍盛遲暮的胳膊肘,讓她稍稍等一會兒,盛遲暮扭頭,只見齊嬤嬤走上前,同阿三說了一句什麼,阿三臉色為難,“嬤嬤,這不大好吧?”
齊嬤嬤一巴掌拍得阿三暈頭轉腦,叱道:“不行也行!快去!”
任胥沉吟道:“這個,朕得回去問過皇后的意思,如無意外,明日就去登山。”
陽大人施禮,“下臣這便派人去準備。”
任胥回寢房時,她精神懨懨地歪在美人靠上休憩,臉上蒙了一層白紗,他輕手輕腳地走過去,不料還是吵醒了盛遲暮,她睜開眼睛,任胥尷尬地退了一步,盛遲暮懶懶地問:“有什麼事麼?”
“是這樣,”任胥蹲在她的身旁,“明日我約好了陽大人他們去登山,你去麼?”
盛遲暮頓了頓,道:“飛燕姑娘也去?”
“嗯。”
盛遲暮便坐起身來,任胥在她背後墊了個枕頭,盛遲暮推了推,自己扶著小圓木幾靠著,淡淡地撇過眼望窗外的景色,“我只是小傷,無礙於行,皇上既然想去,那便去罷。”
任胥吞咽了一下,眼眸一掠,她的臉隔著薄紗敷了好大一塊貼膏,心一揪,還是沉默地退了一步然後起身,“你身子不適,今天養精蓄銳,明早我讓阿三阿四來叫你。”
“聽從皇上安排。”盛遲暮望著窗外,一碧萬頃的天底下,垂著金陽色澤的西府海棠,正如雲似霧地攢起來,滿樹粉紅的光明明滅滅,照得她眼眸里蘊著的晶瑩也泛著淡淡的紅光。
任胥狠一狠心,扭頭就走了,毫無遲疑。
盛遲暮垂下眼波,聽著身後他離去的腳步聲,格外平靜。
好像這樣的腳步聲也不是一次兩次聽了,在徐州這裡,聽著卻覺得格外不同。
到底是她變了,還是任胥變了?
可要說任胥沒變,他以往總是親自來喚醒她,每個黎明從他懷裡醒來,都能感受到他懷裡的溫暖,現在還要阿三阿四來喚她,那他自己呢?是去了別的姑娘的院落里?
她胡思亂想了一陣,一晚上睡得都不安逸,還惦記著長安的兩個小傢伙,竟然隱隱起了回宮的心思。深夜裡又做了一個夢,夢到任胥要立別的皇后,盛遲暮沒有反對,只說,她可以讓出中宮位,只要帶著孩子回瀚城,這輩子都不回來。
荒謬地,在夢裡覺得很解氣。
次日又是晴朗無雲的天氣,徐州山清水秀,城外的奇秀山倒是不輸她們瀚城的落鵠山,日色斑斕,溪澗從山谷里一瀉而出,宛如迸濺的玉珠。人行在山外,盛遲暮還未下車,便聽到喧豗之聲。
陽飛燕猶如黃鶯出谷的聲音似乎就在馬車外:“皇上,這就是我們徐州最好的景色了,聽說總有人在山上賦詩,所以我爹命人在山上建了個涼亭,行人走累了還可以歇憩,喝點茶水,吃點果子,還是很妙的。爹爹總說,就算是個胸無點墨的白丁,到了這裡都會忍不住大發詩興,要是今天皇上想作詩,飛燕可要求一副墨寶了啊。”
跟著又是對任胥一番吹吹捧捧,時而間雜著任胥無奈的笑,兩人似乎很投緣,盛遲暮還未下車,臉色便已經不大好看,齊嬤嬤更甚。
齊嬤嬤握住她的手,道:“男人都喜歡這樣的,幾句話便誇得找不著北,娘娘寬心。”
盛遲暮沒說話,兩人不疾不徐地下車來,即便是一個動作,都是溫婉嫻雅,猶如弱柳扶風的,齊嬤嬤特意為她備了幕籬,也有隱藏臉傷的功效,平日裡倒無需怕這氣焰囂張的陽飛燕,但盛遲暮臉上有傷,齊嬤嬤只想不教那陽飛燕氣焰再高三丈,目中無人無法無天,還真當自己是個娘娘了。
但隨著盛遲暮一下車,陽飛燕那兒好幾個侍女都在嬉鬧,隱約有笑聲傳來:“啊,穿成這樣怎麼登山?”
盛遲暮穿了一身素白的大袖留仙裙,身形窈窕,宛如一縷有形物質的煙氣,被山風一吹便要散去似的,她無心登山,也不知道怎麼了,是不是有意與任胥賭氣,總之她不想爬到山頂上去,也沒有心思。
隨著笑鬧聲一起,陽飛燕也跟著忍不住漾出一朵笑,她留意任胥的臉色,只見他蹙起了眉,便笑意驟收,怎麼說盛遲暮是他的皇后,這幫丫頭確實太大膽了,便回頭一個警告了一記眼神,殺的四下鴉雀無聲。
陽飛燕走上前,先斂衽行禮,繼而綻著笑容熱絡道:“車裡空氣悶,山路不好走,待會兒臣女牽著皇后娘娘走罷。”
齊嬤嬤冷眼旁觀,哼了一聲。
盛遲暮將手收在袖中,淡聲道:“不必了,多謝陽姑娘盛情,我與嬤嬤在後頭跟著就好,皇上同陽姑娘盡興便是。”
任胥撇過了頭,有點不滿了。
陽飛燕看了他一眼,又笑道:“好,爹爹有隨軍的侍從,讓他們好生照料皇后娘娘,臣女就先走了。”
一行人沿著盤曲蜿蜒的山路往上走,盛遲暮腿上有傷,確實行不得山路,與齊嬤嬤兩人跟在後頭,一路只看看風景罷了,齊嬤嬤腿腳也不中用了,走了一陣便氣喘,她只得將齊嬤嬤攙扶入竹林里歇著,蓊鬱的大片綠林里,設著一張石桌,四個石墩子,齊嬤嬤休息著,臉色卻很難看。
“娘娘,奴是真沒看出來,皇上原來也不過是個見異思遷的負心人。”
齊嬤嬤義憤填膺,當年任胥如何寵著盛遲暮,如今就顯得有多冷漠,連盛遲暮腿腳有傷都不顧及了,一心只撲在那姓陽的姑娘身上,當初他的承諾有多重於泰山,如今就有多涼薄可笑。
她一個老人,閱盡千帆,可笑也會相信真有什麼矢志不渝的男人?就連太上皇先前還和一個不知名的女人生了長樂公主呢。
盛遲暮沉默著,好一會兒,齊嬤嬤聽到幕籬底下她微微失望的聲音,“嬤嬤,我想回長安了。”
齊嬤嬤一驚,“這個時候回去?”她握住盛遲暮的手,“你可不能犯傻啊,這時候回長安,不正好稱了那陽飛燕的心意了麼?你讓一步,她保管進十步,這種貪慕榮華的女人老奴我見得多了,來日萬一皇上真將這女人領回長安宮裡,您豈不是要和她橫眉冷對一輩子,我知道娘娘心高氣傲,凡事不屑去爭,可這男人心,不爭,那就等同是拱手相讓,日後它可再不會回來了。”
盛遲暮賭著一口氣,淡淡道:“不回來就不回來,我也不要了。”
有心人一聽便知道是氣話,齊嬤嬤無奈道:“娘娘莫說此話,這些年你對皇上用了多少心思奴看來眼底,女人這輩子,要是不靠男人活著,就像奴一樣,雖說自在罷,可女人是捱不住寂寞的。”
竹林里傳來颯颯的風聲,卻無人說話了。
清幽的綠光在頭頂婆娑著,盛遲暮抿唇道,“咱們等下再走一程罷。”
任胥早就沒了影兒了,盛遲暮只想再賭一把,看他是跟著陽飛燕上山,還是下來尋她。
齊嬤嬤歇息好了,與盛遲暮重新回到山路上來,她拍了拍盛遲暮的胳膊肘,讓她稍稍等一會兒,盛遲暮扭頭,只見齊嬤嬤走上前,同阿三說了一句什麼,阿三臉色為難,“嬤嬤,這不大好吧?”
齊嬤嬤一巴掌拍得阿三暈頭轉腦,叱道:“不行也行!快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