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頁
歸雁徊盯著溫珩畫下的戰略圖,一時說不出話來,最後他抬起頭,對溫珩笑了:「不幼稚。」歸雁徊道:「或者說,陛下對戰略的掌控要遠遠高於對朝臣的掌控。」
溫珩聽後自嘲式地笑了:「若鄰是說朕不會御人之術嗎?」
「因為陛下將朝臣太當回事了。」歸雁徊道:「朝臣的爭吵不過是為了在陛下面前顯示自己的能力而已,一切事情應當怎麼做,在朝臣討論前,陛下便應當在心中確定好自己的方式方案。如果朝臣符合陛下心意的,陛下便賞,不符合的,就讓他們回去再反省。」
「『萬乘之主、千乘之君所以制天下而征諸侯者,以其威勢也。』是嗎?」溫珩問。
「沒錯。」歸雁徊道。
溫珩「豁」地起身,與歸雁徊聊過之後他胸中瞬間有種柳暗花明之感,那個計劃也在腦海里漸漸成形。
「若鄰,朕有一件事,非你不可。」溫珩道。
「陛下命令臣下便可。」歸雁徊道。
「說之前,朕給你看一樣東西。」溫珩說著從懷中掏出了一封信件,遞給歸雁徊,「看看。」溫珩說。
歸雁徊有些狐疑地接過信件,打開來看,上面並沒有名頭。
「陛下?」歸雁徊粗略地掃了幾眼,不禁抬頭問溫珩:「這信是誰寫的?」
「若鄰記不記得,當初被你誣陷的那個成國公溫浚?」溫珩道。
歸雁徊怎麼可能忘掉,自從那夜景承皇帝家宴之後,歸雁徊就再也沒有見過溫浚,但是僅僅從那一次見面,歸雁徊就知道這個溫浚絕對不是一個省油的燈。
作為在京城中的質子,溫浚從來沒有過半點行事有差池之處,可那並不代表他就甘心一輩子做個閒散公侯。溫珩起兵之後,為了對抗世家所支持的文官勢力,大肆扶持溫姓宗室子孫,這是渾渾噩噩了兩代溫姓子孫的機會,也是溫浚的機會。
這封信,就是溫浚的投誠信。
而這信中所寫的事情,就是溫浚的見面禮。
「陛下,你認為成國公所說的事情可靠嗎?」歸雁徊問。
「很有可能。」溫珩道:「萬首輔身死新政後,現在朝廷推新政是違抗世家,罷新政是民心盡失。世家已經不將他們的重心放在仇貞良和邢瑞身上了。如果這時候我們北上,他們的確無力還擊。」
「所以仇貞良和邢瑞在密謀與和碩交好,以獻上十六州為酬禮獲得和碩支持,同和碩共同南下,即使這信中所說不是真的,可將來隨著陛下勢大,也極有可能發展到此種情況。」歸雁徊低聲道。
這是一個飲鴆止渴糟糕透頂的計策,大燕雖沃野千里,但丟了十六州,江夏平原以北再無天塹,和碩在十六州虎視眈眈,將來大燕必定只能苟活於江東一禺。
可這又實在是一個陰險至極的計策,溫珩雖然現在勢如破竹,但畢竟根基不穩。只要朝廷能夠獲得和碩支持,兩側夾擊,其勢危矣!
「陛下打算怎麼做?」歸雁徊問。
「這時候更不能退居江南。」溫珩道:「和碩再如何勢大,畢竟只是協助,只要能夠在和碩南下之前先行攻占燕京,和碩必然退兵。所以若鄰……」
溫珩說著抓住歸雁徊的手,他望向歸雁徊的眼睛中有熠熠光彩,仿佛天邊繁星:「朕想派使節出使和碩,拖延時間,可這人選想來想去除了若鄰,朕一個都放心不下。」
聽到要出使和碩,歸雁徊全身都震住了。
「怎麼?若鄰不願意?」溫珩柔聲問,「若是若鄰不願意,朕再換一個便好。」
「沒關係,陛下。」歸雁徊回過神來,答:「臣願意,願意為陛下出使和碩。」
「若鄰,你可確定?」溫珩又追問:「雖然中原有兩國交戰不斬來使之說,可和碩卻沒有,若是和碩諸王看你不順眼……」溫珩說到這裡不敢說了,他怕再說下去連自己也不敢派歸雁徊出使了,若是可以,他真想將這個人一直帶在身邊什麼危險都不讓他去碰,可歸雁徊是鴻鵠,不是他的金絲雀,更何況這件事攸關生死,除了歸雁徊,溫珩真的信不過其他人。
「所以更應該臣去了。」歸雁徊道:「臣此去和碩,自然會隨機應變,不會出事的,陛下放心。」
「好!」溫珩緊緊握住歸雁徊的手,「孫子云『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若鄰此去既是伐謀亦是伐交。若此去成功,朕將以江北諸地為禮,慶賀若鄰歸來!」
溫珩說到這裡,與歸雁徊更近一步,他的氣息幾乎要貼在歸雁徊身上,歸雁徊感覺自己被溫珩這樣看著,身體很熱,皇袍在身的溫珩此時顯得更加高大,幾乎讓歸雁徊不能直視,他不禁低下頭去,不去看溫珩。可料想中的親熱並沒有發生,溫珩反而是退後了幾步,道:「不著急,朕就偏要忍著,朕偏要等到你回來。」
歸雁徊也不禁笑了:「陛下果然一直是這樣……陛下,臣絕對不會讓逆賊與和碩共同南下,一定會為陛下爭取到北伐時間。」
歸雁徊說得篤定,溫珩心中一暖,他繼續道:「朕讓葉籽跟你一起去,路上有什麼事你就都使喚他便好。葉籽雖然年紀不大,但是人機靈也忠心。」
「若鄰,千萬不要出事,朕還有這一個江山,將來與你共享。」
「是,臣謹遵陛下旨意。」
第40章 和談
溫珩聽後自嘲式地笑了:「若鄰是說朕不會御人之術嗎?」
「因為陛下將朝臣太當回事了。」歸雁徊道:「朝臣的爭吵不過是為了在陛下面前顯示自己的能力而已,一切事情應當怎麼做,在朝臣討論前,陛下便應當在心中確定好自己的方式方案。如果朝臣符合陛下心意的,陛下便賞,不符合的,就讓他們回去再反省。」
「『萬乘之主、千乘之君所以制天下而征諸侯者,以其威勢也。』是嗎?」溫珩問。
「沒錯。」歸雁徊道。
溫珩「豁」地起身,與歸雁徊聊過之後他胸中瞬間有種柳暗花明之感,那個計劃也在腦海里漸漸成形。
「若鄰,朕有一件事,非你不可。」溫珩道。
「陛下命令臣下便可。」歸雁徊道。
「說之前,朕給你看一樣東西。」溫珩說著從懷中掏出了一封信件,遞給歸雁徊,「看看。」溫珩說。
歸雁徊有些狐疑地接過信件,打開來看,上面並沒有名頭。
「陛下?」歸雁徊粗略地掃了幾眼,不禁抬頭問溫珩:「這信是誰寫的?」
「若鄰記不記得,當初被你誣陷的那個成國公溫浚?」溫珩道。
歸雁徊怎麼可能忘掉,自從那夜景承皇帝家宴之後,歸雁徊就再也沒有見過溫浚,但是僅僅從那一次見面,歸雁徊就知道這個溫浚絕對不是一個省油的燈。
作為在京城中的質子,溫浚從來沒有過半點行事有差池之處,可那並不代表他就甘心一輩子做個閒散公侯。溫珩起兵之後,為了對抗世家所支持的文官勢力,大肆扶持溫姓宗室子孫,這是渾渾噩噩了兩代溫姓子孫的機會,也是溫浚的機會。
這封信,就是溫浚的投誠信。
而這信中所寫的事情,就是溫浚的見面禮。
「陛下,你認為成國公所說的事情可靠嗎?」歸雁徊問。
「很有可能。」溫珩道:「萬首輔身死新政後,現在朝廷推新政是違抗世家,罷新政是民心盡失。世家已經不將他們的重心放在仇貞良和邢瑞身上了。如果這時候我們北上,他們的確無力還擊。」
「所以仇貞良和邢瑞在密謀與和碩交好,以獻上十六州為酬禮獲得和碩支持,同和碩共同南下,即使這信中所說不是真的,可將來隨著陛下勢大,也極有可能發展到此種情況。」歸雁徊低聲道。
這是一個飲鴆止渴糟糕透頂的計策,大燕雖沃野千里,但丟了十六州,江夏平原以北再無天塹,和碩在十六州虎視眈眈,將來大燕必定只能苟活於江東一禺。
可這又實在是一個陰險至極的計策,溫珩雖然現在勢如破竹,但畢竟根基不穩。只要朝廷能夠獲得和碩支持,兩側夾擊,其勢危矣!
「陛下打算怎麼做?」歸雁徊問。
「這時候更不能退居江南。」溫珩道:「和碩再如何勢大,畢竟只是協助,只要能夠在和碩南下之前先行攻占燕京,和碩必然退兵。所以若鄰……」
溫珩說著抓住歸雁徊的手,他望向歸雁徊的眼睛中有熠熠光彩,仿佛天邊繁星:「朕想派使節出使和碩,拖延時間,可這人選想來想去除了若鄰,朕一個都放心不下。」
聽到要出使和碩,歸雁徊全身都震住了。
「怎麼?若鄰不願意?」溫珩柔聲問,「若是若鄰不願意,朕再換一個便好。」
「沒關係,陛下。」歸雁徊回過神來,答:「臣願意,願意為陛下出使和碩。」
「若鄰,你可確定?」溫珩又追問:「雖然中原有兩國交戰不斬來使之說,可和碩卻沒有,若是和碩諸王看你不順眼……」溫珩說到這裡不敢說了,他怕再說下去連自己也不敢派歸雁徊出使了,若是可以,他真想將這個人一直帶在身邊什麼危險都不讓他去碰,可歸雁徊是鴻鵠,不是他的金絲雀,更何況這件事攸關生死,除了歸雁徊,溫珩真的信不過其他人。
「所以更應該臣去了。」歸雁徊道:「臣此去和碩,自然會隨機應變,不會出事的,陛下放心。」
「好!」溫珩緊緊握住歸雁徊的手,「孫子云『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若鄰此去既是伐謀亦是伐交。若此去成功,朕將以江北諸地為禮,慶賀若鄰歸來!」
溫珩說到這裡,與歸雁徊更近一步,他的氣息幾乎要貼在歸雁徊身上,歸雁徊感覺自己被溫珩這樣看著,身體很熱,皇袍在身的溫珩此時顯得更加高大,幾乎讓歸雁徊不能直視,他不禁低下頭去,不去看溫珩。可料想中的親熱並沒有發生,溫珩反而是退後了幾步,道:「不著急,朕就偏要忍著,朕偏要等到你回來。」
歸雁徊也不禁笑了:「陛下果然一直是這樣……陛下,臣絕對不會讓逆賊與和碩共同南下,一定會為陛下爭取到北伐時間。」
歸雁徊說得篤定,溫珩心中一暖,他繼續道:「朕讓葉籽跟你一起去,路上有什麼事你就都使喚他便好。葉籽雖然年紀不大,但是人機靈也忠心。」
「若鄰,千萬不要出事,朕還有這一個江山,將來與你共享。」
「是,臣謹遵陛下旨意。」
第40章 和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