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頁
三叔嘆了口氣,將凳子往老村長跟前拉了拉,然後便將李夏他們失蹤事情從頭到尾講了一遍,包括皇帝欲煉長生不死藥和齊城淪陷事,只聽得老村長眉頭糾成一團,後來更是氣得咳了起來,三叔立馬停了口,上前一起幫他拍背:“您老別著急,別著急!”
半天,老村長終於止了咳,長嘆了口氣,道:“天下要不太平了。”
眾人皆不語,沉默了一會,老村長扭頭看著李橫和樓小拾道:“你們跟我說這些,肯定是有原因吧?”看表情竟好似猜到一般。
樓小拾點點頭,站起來湊到老村長跟前,道:“我們想避世,躲進桃源村……然後將這唯一出口堵住,與外隔絕。”
張大叔聽了都忘了手裡動作,倒吸了口氣瞪大眼睛看著他們,誰知老村長卻沒有生氣或是驚訝,反倒是哈哈大笑,半晌道:“真真大膽想法啊!”
李橫見老村長沒有生氣,便道:“衣食住行皆可自給自足,但唯一難就是鹽。”
老村長斂去了笑容,看看李橫看看樓小拾,然後低著頭也不說話,似在考慮著什麼,約莫得有一刻鐘,屋子裡靜得連別人喘氣都聽得見,老村長終像下定了決心,方嘆口氣道:“這鹽事也不是問題。”
眾人包括張大叔在內皆看向老村長,一臉不解,老村長道:“我小時候,家裡窮得實在是沒轍了,我老爹只能挺而走險販賣私鹽……在這山中便有一座鹽井,只是後來荒廢了……”
張大叔顯然一副第一次聽說表情,跟其他三人一樣,滿臉不可思議,老村長看了看自己兒子,又道:“這本不是什麼光彩事情,自從你爺爺死後,咱家便將那井封了起來,再也不敢了。”
張大叔開始還沒明白老爹這話是什麼意思,轉念一想,我朝鹽法最為嚴酷,販私鹽者可就地正法,想必爺爺非壽寢命終,怪不得老爹從來都是閉口不提爺爺事呢。
老村長半天又嘆口氣:“罷罷罷,便如你們所說也未嘗不好,只是這事做起來卻非上下嘴皮子一碰這麼簡單,一切還需從長計議……”
眾人皆一愣,才反應過來老村長這是贊同了他們大膽想法,李橫他們沒想到竟如此簡單,還以為要費好一番功夫說服老村長了呢,後來三叔跟他們說,老村長閱歷豐富,怎會連他們都能看出來局勢,而他不明白呢?
第116章村長動員!
話說這日一早,老村長就將全村人召集在一起,也忘了打多前兒開始,張大叔就代替老村長管理村里事,這次老村長親自出馬,還真讓村民們摸不著頭腦,但卻隱隱明白是有些大事了。村民忍不住互相嘀咕,四下探口風詢問可是出了什麼事,然後在老村長一聲咳嗽後,眾人屏息,目光一齊投向中間。
老村長先說了些開場白,不外乎就是外面局勢,女真頻頻來犯,大遼虎視眈眈,偏偏淑浦縣位於南方邊緣,又處於通往北方要塞,日後定是必爭之地……
不要小覷老村長在村民們心中地位,他一席話在其他人聽來雖然有些誇張,但沒有人會懷疑老村長所說真實性,根深蒂固思想也好,或是其他也罷,村民們尊重信任這位老者。
聽了老村長話後,村民們不由得譁然,一個個變了臉色,面上是掩蓋不去擔驚受怕,大多數人慌了手腳,茫然得不知所措,有人則忍不住在底下嚷嚷“逃吧,逃吧……”
老村長又咳嗽了一聲,眾人再次安靜,前者掃了一圈村民,那都是相處幾十年如家人一般存在,臉上真情不容有假,老村長嘆了口氣:“逃又能逃到哪裡?”
底下人忍不住叫到:“那怎麼辦?”
“不逃難道只能幹等著嗎?”
“老村長您給想想辦法,俺們都聽您!”
老村長點點頭,開口道:“咱們不如躲進山里,隱居避世,不再和外界聯繫。”
底下人再次譁然驚呼出聲,交頭接耳討論著老村長說話,有人不免擔心日後吃穿用住,便趕著問出來。
老村長道:“衣食住行,咱們村自給自足,何愁吃不飽穿不暖,又哪裡像現在這般需要擔驚受怕?”
底下人被說得心動了,日日勞苦不也就為了能吃飽穿暖,有舒心日子可過嗎?隔了一會,也不知誰打頭喊了一句“支持村長決定”,然後便如連鎖反應般,一個接一個,最後無一人反對。
老村長點點頭,又囑咐了幾句保密問題,最後散了眾人,只留下各家各戶當家。樓小拾還記得,幾年前他們來時,桃源村還算是個不小村子,村裡有幾百口人,經過這幾年徵兵,如今村里只剩下四十來戶不足二百人,留下大都是些只求安逸人家。
老村長讓各戶當家又往跟前聚了聚,道:“你們回去再跟自家婆娘商量商量,難免就有不願意一輩子都窩在這山里。”
中間有一壯漢大大咧咧道:“嗐,問她們做什麼,那幫婆娘個個頭髮長見識短,再說咱們也知老村長都是為咱們好。”
其他人跟著附和,其實即便不隱居避世,村里婦人也很少有機會出村去城裡,她們也只盼家裡大小都平安。
老村長苦笑一聲,道:“如今咱先說說正事,剛才也說自給自足,咱便不能再像現在這樣,全村人地里都種稻子、玉米……”
眾人明白老村長意思,附和地點點頭,老村長接著道:“蔬菜米糧,養蠶種麻,織布紡絲等便都要全面。”
這說到細節了,村民們又都忍不住擔心日後地里收成問題,畢竟除了玉米和稻子,其他作物他們都沒伺弄過。
老村長又何嘗想不到這些呢,安慰眾人道:“這點大家不用擔心,謝五爺從他家找來幾位種地能人,並且明年全村糧種菜籽都提供給大家。”
底下人沸騰了,他們何時遇上過這種好事?剛剛擔心一掃而空,臉上光剩下咧開嘴角了,一個勁兒地夸謝五,並且“善人善人”地念叨著,更有人替他念上了“阿彌陀佛”。李橫在一旁聽得忍不住嘴角抽搐,心想這謝五還真會扮好人,簡簡單單就收買了人心。
村民們這時才像吃了個定心丸一般,對老村長決定再無任何猶豫,專心聽著老村長吩咐。
“待會你們回家合計合計,各家想種什麼幹什麼,決定好了來我這記錄一下。”
“好咧好咧!”
老村長再次囑咐一遍,就散了眾人,獨留李橫和樓小拾,樓小拾此刻在心裡對老村長號召力是佩服得五體投地。
老村長招來李橫和樓小拾,笑道:“知道你們擔心什麼,這就帶你們看看去。”
張大叔似是早知道自己老爹打算,進屋拿了一件棉襖給老爹披上,然後攙扶著後者往疤山方向走去,樓小拾和李橫對看一眼,接著跟了上去,樓小拾攙扶著老村長另一邊。
爬山對年邁老村長來說還是比較吃力,不由得走走停停,累了便坐在一旁歇息片刻。進入疤山後,道路越發難走,橫過來枯枝總是擋住了去路,張大叔將老村長背在背上,樓小拾和李橫在前負責扒開枯樹橫過來枝杈。
這會兒約莫已到了未時,四人已完全進入疤山山腹中,樓小拾只覺得四周景致一樣,入眼都是光禿禿山脈綿亘至視野盡頭,楚天楚地,看起來竟像個牢籠似給他們罩在中間,天有些暗了,竟讓人一時分不清方向。
樓小拾忍不住問道:“老村長啊,您是不是走錯了?”
這會兒地勢平緩,老村長杵著拐棍自己走,聞言他笑了兩聲,並未回話。
眾人約莫又走了一刻鐘,周圍開始出現了與這枯山不搭調大石,可能因cháo氣大關係,石頭上大都有青苔痕跡,間或還有木頭腐爛痕跡,等走到石塊最密集處,老村長停了步伐,道:“到地方了,這就是咱家以前製鹽地兒。”
李橫和樓小拾膛目,四下又看了幾圈,實在想像不出如何在這裡製鹽。
老村長指著一處亂石道:“這下面有一處鹽井。”
樓小拾狐疑地看著直徑不足一米石堆,走上前挪開了最上面幾塊,一個只有水桶口大黑洞出現在石塊下面,往下看也只能看見黑漆漆,好似無底,一旁碎石掉進洞裡發出撲通一聲,證明這下面真有水,可樓小拾實在不能將這個洞跟“井”聯繫在一起。
老村長也湊過來往下看了看,面上表情感慨,半天幽幽嘆了口氣,張大叔只是看了一圈周圍,便上前攙扶住老爹。
眾人沒再說什麼,樓小拾也識趣地沒去問如何製鹽,四人便又順著來時道兒往回走,於天剛擦黑時候下山回到了村子。
第117章趙二試探!
反正回城裡也無事,樓小拾和李橫索性就在村子裡多呆了幾天,前者隨手拾掇著院裡雜物,頭也不抬問道:“你準備什麼時候把鋪子盤出去?往後瑣事就多了,我怕到時太趕了。”
李橫笑道:“不急不急,我也學那姜太公一把,等著他願者上鉤。”
樓小拾聞言停了手裡動作,扭頭看他,見他微揚唇角,一副自有打算表情,便也沒再念他,跟著笑了兩聲,回身繼續忙和手裡活去了。
話說兩天後,三思到村子裡來尋他家兩位當家,只說趙家二爺有請他倆,具體什麼事便不知道了。李橫聽了,哧地笑了一聲,樓小拾看看他,似乎有些明白了。
李橫給三思叫進屋,又招來了李舟,吩咐道:“三思你留下,跟著他們忙和忙和磚活,李舟你去收拾幾件衣裳,今個跟我回去。”
三思應聲,就下去跟著忙和去了,李舟想了想,也沒多問,扭身回屋收拾包袱,直到三人坐上車,這才開口問道:“大哥,你讓我跟著回去,可是有什麼事要交代與我?”
家裡二哥三哥都在,他本不是辦事最妥當,和人應酬等事情也不如這幾年摸爬滾打大哥或是三叔手裡教出二哥來圓滑,偏偏大哥單單叫了他,李舟心裡已有了一二分底。
李橫點點頭,壓低了些聲音道:“你也知咱們家要搬回村里,這鋪子啊方子啊能轉手都轉手,能多湊些是些,這兩間鋪子我倒不擔心,就是這磚方子,咱日後也沒機會開作坊了,這方子擱咱手裡也沒用,你二哥三哥上次出門也沒找到好買家,我一合計,乾脆就別四處找了,也省耽誤功夫,上次那蘭六就表示出想龍斷這行子,不如你去尋他,將這個方子獨獨賣與他。”
李舟咋舌,道:“好嚒,這事可是難辦,那蘭六精跟什麼似,尤其他又掏過錢,買過這方子,我如何讓他為同一樣東西再掏一次錢?”
半天,老村長終於止了咳,長嘆了口氣,道:“天下要不太平了。”
眾人皆不語,沉默了一會,老村長扭頭看著李橫和樓小拾道:“你們跟我說這些,肯定是有原因吧?”看表情竟好似猜到一般。
樓小拾點點頭,站起來湊到老村長跟前,道:“我們想避世,躲進桃源村……然後將這唯一出口堵住,與外隔絕。”
張大叔聽了都忘了手裡動作,倒吸了口氣瞪大眼睛看著他們,誰知老村長卻沒有生氣或是驚訝,反倒是哈哈大笑,半晌道:“真真大膽想法啊!”
李橫見老村長沒有生氣,便道:“衣食住行皆可自給自足,但唯一難就是鹽。”
老村長斂去了笑容,看看李橫看看樓小拾,然後低著頭也不說話,似在考慮著什麼,約莫得有一刻鐘,屋子裡靜得連別人喘氣都聽得見,老村長終像下定了決心,方嘆口氣道:“這鹽事也不是問題。”
眾人包括張大叔在內皆看向老村長,一臉不解,老村長道:“我小時候,家裡窮得實在是沒轍了,我老爹只能挺而走險販賣私鹽……在這山中便有一座鹽井,只是後來荒廢了……”
張大叔顯然一副第一次聽說表情,跟其他三人一樣,滿臉不可思議,老村長看了看自己兒子,又道:“這本不是什麼光彩事情,自從你爺爺死後,咱家便將那井封了起來,再也不敢了。”
張大叔開始還沒明白老爹這話是什麼意思,轉念一想,我朝鹽法最為嚴酷,販私鹽者可就地正法,想必爺爺非壽寢命終,怪不得老爹從來都是閉口不提爺爺事呢。
老村長半天又嘆口氣:“罷罷罷,便如你們所說也未嘗不好,只是這事做起來卻非上下嘴皮子一碰這麼簡單,一切還需從長計議……”
眾人皆一愣,才反應過來老村長這是贊同了他們大膽想法,李橫他們沒想到竟如此簡單,還以為要費好一番功夫說服老村長了呢,後來三叔跟他們說,老村長閱歷豐富,怎會連他們都能看出來局勢,而他不明白呢?
第116章村長動員!
話說這日一早,老村長就將全村人召集在一起,也忘了打多前兒開始,張大叔就代替老村長管理村里事,這次老村長親自出馬,還真讓村民們摸不著頭腦,但卻隱隱明白是有些大事了。村民忍不住互相嘀咕,四下探口風詢問可是出了什麼事,然後在老村長一聲咳嗽後,眾人屏息,目光一齊投向中間。
老村長先說了些開場白,不外乎就是外面局勢,女真頻頻來犯,大遼虎視眈眈,偏偏淑浦縣位於南方邊緣,又處於通往北方要塞,日後定是必爭之地……
不要小覷老村長在村民們心中地位,他一席話在其他人聽來雖然有些誇張,但沒有人會懷疑老村長所說真實性,根深蒂固思想也好,或是其他也罷,村民們尊重信任這位老者。
聽了老村長話後,村民們不由得譁然,一個個變了臉色,面上是掩蓋不去擔驚受怕,大多數人慌了手腳,茫然得不知所措,有人則忍不住在底下嚷嚷“逃吧,逃吧……”
老村長又咳嗽了一聲,眾人再次安靜,前者掃了一圈村民,那都是相處幾十年如家人一般存在,臉上真情不容有假,老村長嘆了口氣:“逃又能逃到哪裡?”
底下人忍不住叫到:“那怎麼辦?”
“不逃難道只能幹等著嗎?”
“老村長您給想想辦法,俺們都聽您!”
老村長點點頭,開口道:“咱們不如躲進山里,隱居避世,不再和外界聯繫。”
底下人再次譁然驚呼出聲,交頭接耳討論著老村長說話,有人不免擔心日後吃穿用住,便趕著問出來。
老村長道:“衣食住行,咱們村自給自足,何愁吃不飽穿不暖,又哪裡像現在這般需要擔驚受怕?”
底下人被說得心動了,日日勞苦不也就為了能吃飽穿暖,有舒心日子可過嗎?隔了一會,也不知誰打頭喊了一句“支持村長決定”,然後便如連鎖反應般,一個接一個,最後無一人反對。
老村長點點頭,又囑咐了幾句保密問題,最後散了眾人,只留下各家各戶當家。樓小拾還記得,幾年前他們來時,桃源村還算是個不小村子,村裡有幾百口人,經過這幾年徵兵,如今村里只剩下四十來戶不足二百人,留下大都是些只求安逸人家。
老村長讓各戶當家又往跟前聚了聚,道:“你們回去再跟自家婆娘商量商量,難免就有不願意一輩子都窩在這山里。”
中間有一壯漢大大咧咧道:“嗐,問她們做什麼,那幫婆娘個個頭髮長見識短,再說咱們也知老村長都是為咱們好。”
其他人跟著附和,其實即便不隱居避世,村里婦人也很少有機會出村去城裡,她們也只盼家裡大小都平安。
老村長苦笑一聲,道:“如今咱先說說正事,剛才也說自給自足,咱便不能再像現在這樣,全村人地里都種稻子、玉米……”
眾人明白老村長意思,附和地點點頭,老村長接著道:“蔬菜米糧,養蠶種麻,織布紡絲等便都要全面。”
這說到細節了,村民們又都忍不住擔心日後地里收成問題,畢竟除了玉米和稻子,其他作物他們都沒伺弄過。
老村長又何嘗想不到這些呢,安慰眾人道:“這點大家不用擔心,謝五爺從他家找來幾位種地能人,並且明年全村糧種菜籽都提供給大家。”
底下人沸騰了,他們何時遇上過這種好事?剛剛擔心一掃而空,臉上光剩下咧開嘴角了,一個勁兒地夸謝五,並且“善人善人”地念叨著,更有人替他念上了“阿彌陀佛”。李橫在一旁聽得忍不住嘴角抽搐,心想這謝五還真會扮好人,簡簡單單就收買了人心。
村民們這時才像吃了個定心丸一般,對老村長決定再無任何猶豫,專心聽著老村長吩咐。
“待會你們回家合計合計,各家想種什麼幹什麼,決定好了來我這記錄一下。”
“好咧好咧!”
老村長再次囑咐一遍,就散了眾人,獨留李橫和樓小拾,樓小拾此刻在心裡對老村長號召力是佩服得五體投地。
老村長招來李橫和樓小拾,笑道:“知道你們擔心什麼,這就帶你們看看去。”
張大叔似是早知道自己老爹打算,進屋拿了一件棉襖給老爹披上,然後攙扶著後者往疤山方向走去,樓小拾和李橫對看一眼,接著跟了上去,樓小拾攙扶著老村長另一邊。
爬山對年邁老村長來說還是比較吃力,不由得走走停停,累了便坐在一旁歇息片刻。進入疤山後,道路越發難走,橫過來枯枝總是擋住了去路,張大叔將老村長背在背上,樓小拾和李橫在前負責扒開枯樹橫過來枝杈。
這會兒約莫已到了未時,四人已完全進入疤山山腹中,樓小拾只覺得四周景致一樣,入眼都是光禿禿山脈綿亘至視野盡頭,楚天楚地,看起來竟像個牢籠似給他們罩在中間,天有些暗了,竟讓人一時分不清方向。
樓小拾忍不住問道:“老村長啊,您是不是走錯了?”
這會兒地勢平緩,老村長杵著拐棍自己走,聞言他笑了兩聲,並未回話。
眾人約莫又走了一刻鐘,周圍開始出現了與這枯山不搭調大石,可能因cháo氣大關係,石頭上大都有青苔痕跡,間或還有木頭腐爛痕跡,等走到石塊最密集處,老村長停了步伐,道:“到地方了,這就是咱家以前製鹽地兒。”
李橫和樓小拾膛目,四下又看了幾圈,實在想像不出如何在這裡製鹽。
老村長指著一處亂石道:“這下面有一處鹽井。”
樓小拾狐疑地看著直徑不足一米石堆,走上前挪開了最上面幾塊,一個只有水桶口大黑洞出現在石塊下面,往下看也只能看見黑漆漆,好似無底,一旁碎石掉進洞裡發出撲通一聲,證明這下面真有水,可樓小拾實在不能將這個洞跟“井”聯繫在一起。
老村長也湊過來往下看了看,面上表情感慨,半天幽幽嘆了口氣,張大叔只是看了一圈周圍,便上前攙扶住老爹。
眾人沒再說什麼,樓小拾也識趣地沒去問如何製鹽,四人便又順著來時道兒往回走,於天剛擦黑時候下山回到了村子。
第117章趙二試探!
反正回城裡也無事,樓小拾和李橫索性就在村子裡多呆了幾天,前者隨手拾掇著院裡雜物,頭也不抬問道:“你準備什麼時候把鋪子盤出去?往後瑣事就多了,我怕到時太趕了。”
李橫笑道:“不急不急,我也學那姜太公一把,等著他願者上鉤。”
樓小拾聞言停了手裡動作,扭頭看他,見他微揚唇角,一副自有打算表情,便也沒再念他,跟著笑了兩聲,回身繼續忙和手裡活去了。
話說兩天後,三思到村子裡來尋他家兩位當家,只說趙家二爺有請他倆,具體什麼事便不知道了。李橫聽了,哧地笑了一聲,樓小拾看看他,似乎有些明白了。
李橫給三思叫進屋,又招來了李舟,吩咐道:“三思你留下,跟著他們忙和忙和磚活,李舟你去收拾幾件衣裳,今個跟我回去。”
三思應聲,就下去跟著忙和去了,李舟想了想,也沒多問,扭身回屋收拾包袱,直到三人坐上車,這才開口問道:“大哥,你讓我跟著回去,可是有什麼事要交代與我?”
家裡二哥三哥都在,他本不是辦事最妥當,和人應酬等事情也不如這幾年摸爬滾打大哥或是三叔手裡教出二哥來圓滑,偏偏大哥單單叫了他,李舟心裡已有了一二分底。
李橫點點頭,壓低了些聲音道:“你也知咱們家要搬回村里,這鋪子啊方子啊能轉手都轉手,能多湊些是些,這兩間鋪子我倒不擔心,就是這磚方子,咱日後也沒機會開作坊了,這方子擱咱手裡也沒用,你二哥三哥上次出門也沒找到好買家,我一合計,乾脆就別四處找了,也省耽誤功夫,上次那蘭六就表示出想龍斷這行子,不如你去尋他,將這個方子獨獨賣與他。”
李舟咋舌,道:“好嚒,這事可是難辦,那蘭六精跟什麼似,尤其他又掏過錢,買過這方子,我如何讓他為同一樣東西再掏一次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