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顧肅在帳篷中本來已經安睡,可剛剛睡下就發現了有人接近他,他一個起身,和來人交手,不一會兒,帳篷之中多了很多的人,他的武藝再好也經不住車輪戰。最為的重要的是,這麼大動靜,他的護衛竟然沒有進來。

  他被擒住五花大綁的時候,才見到了蕭卜源,同時也見到了軍中一些大將。這些人都是儷貴妃和孟家等的心腹,現在卻都被蕭卜源綁著了。

  顧肅自認為對著蕭卜源有幾分顏面,對著蕭卜源說道:“王爺,你這是和屬下們打什麼馬虎眼。這大晚上的,不是鬧的不得安安生嗎。大戰在即,就是王爺有什麼事情也可好好的說。”

  這也是給蕭卜源台階下,畢竟那些大將都是位高權重的人物,這麼被綁了,誰心中不是有些怨氣,現在顧肅把台階給蕭卜源鋪下,又點名現在的關鍵,讓蕭卜源以大局為重。

  蕭卜源不接話,屋子裡靜悄悄的,氣氛顯得沉重。其中有個脾氣火爆的將軍對著蕭卜源說道:“蕭王爺,你無緣無故的綁了我們來,這是何道理?就是你是蕭家的人,這樣做也難以服眾。不要以為你姓蕭就天下無敵了,我們雖然推了你做皇帝,可也你不要想著卸磨殺驢。這天下還不是你的呢,我倒要看看,沒了我們這群老將,這軍中你要怎麼震住。”

  蕭卜源聽著他的話一言不發,只是眼神黑漆漆的看著滲人。

  他就是那樣掃了一眼那位說話的將軍,那位將軍也被壓的聲音小了下去。

  蕭卜源氣勢大開,對著屋子中的人淡淡的問道:“各位,你們是認我為主的?你們是認蕭家為主?還是為著你們各自的主子們為主。既然你們借著我蕭某的名聲想分一杯羮就應該知道規矩。用我做幌子奪天下,卻不認我為主,你們看我年紀小好欺負,還是真以為,我蕭某沒了各位這個天下就要不了?那大家就試試吧。來人啊!”

  蕭卜源的貼身侍衛答道:“屬下在,把他們軟禁起來,沒我的命令任何人不得探視。”

  說著,也不聽身後人的嘰嘰喳喳,徑直的走了出去。

  他從來沒有依仗著這些所謂的世家和大將。在很小的時候,他就知道,越是上層的越是難滿足,你給了他富貴,他就想要權勢,他給了他權勢,他還想要更多。

  他真正的依仗,是他舅舅當年保下的兩萬蕭家軍,整整的兩萬精銳,皇帝雖然把他們打散了,歸整了,可他們被蕭家訓練了十幾年。腦子裡最為的忠心耿耿,在他當年剛剛進入軍營的時候,蕭家也就是連儷貴妃也沒完全掌握的最為核心的勢力卻因為他有著蕭家的家主令牌而給了他。

  兩萬蕭家軍,那是二十年前的規模,他們化整為零,早就在軍中發展了一股小勢力。百夫長,千夫長,其中正值壯年的,父傳子的,這麼算下來,軍中的底層早在他第一次在軍中的時候整合好了。

  還有他在護國書院拉攏的人脈,用林志先發現的那蠻夷之地的財力物力發展自己的勢力。彌補了將領這塊的缺失,雖然不一定有老將的經驗和老道。但他們更為的熱血和忠心。

  蕭卜源一開始沒有拿些那些老將,第一是顧忌儷貴妃,畢竟這些人算是儷貴妃的心腹,貿然的動了他們,反而給各自留下隔閡。二是事關重大,他不想節外生枝,如果妥協能換取時間,能保青丞平安,到最後要收回權利也不過是多些時間罷了。

  可惜,他錯了!退一步,不一定就海闊天空,更多是得寸進尺;他關心則亂,忘了人心有多貪婪。和青丞在一起久了心就變的軟了,已經忘了人心說是麼可怕!

  “青丞!”蕭卜源對著天空慢慢的一字一字的喊出來,悲憤中有股絕望,傷心中夾雜著瘋狂。

  而另一邊,梧桐殿中,儷貴妃接到了莊向儒的消息。她們在軍中的人都被撤下去了,現在軍中完完全全的被蕭卜源掌握了。更為重要的是,儷貴妃從不知道,蕭卜源的手上會有那麼多勢力,更不知道他的手段如此的狠辣。

  她心中有些慌,不安的感覺與日俱增。蕭卜源,自己的兒子,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她從來就沒有看清楚過。她是恨男子相戀,但她更怕蕭卜源做出什麼毀了蕭家。

  她這一輩子為著蕭家失去太多,親人,情人,兒子。現在就差一點了,她不能在有差池了。不然,她這一輩子為著什麼?那麼多痛苦和隱忍,那麼多悲傷和狠心。她從一個天真善良的女子變成現在手上沾滿了鮮血的毒婦,又有誰來平了她心中的恨與怨。

  兩個月後,蕭卜源領軍直逼京城,軍臨城下。京城總共守備不到兩萬,這些時日又有近處的駐軍趕來護駕。一起加起來也不過四萬兵馬。蕭卜源帶著十萬兵馬駐紮城外,只困不攻。

  皇帝親臨城下,對陣蕭卜源,大臣學士們天天的寫文叫罵蕭卜源。在蕭卜源下令she死了上城叫罵的一眾學士之後,那些大臣們就不敢在上城牆了。而京城要一下子供應四萬兵馬的糧糙還有京城中居民的吃喝很是吃力,現在那些士兵也只能吃一頓乾的,那些平民百姓家中的糧也被徵收了大半,每頓也只能喝稀的能見得到底的粥。

  一時間,京城百姓怨聲載道。

  而儷貴妃卻越來越覺得不妙,她不清楚自己的兒子這是想做什麼。現在,皇帝瘋了似得,不管不顧的斬殺那些和蕭家有關係的人家。這其中不全是她們的勢力,可十家中總能有幾家是她的暗樁。這樣下來,她們在京城的勢力急劇萎縮。

  明明蕭卜源的兵強馬壯,還有足夠的糧糙,為什麼卻是按兵不動。就是強攻損失一些兵馬,可加上莊向儒和京城勢力的暗中接應,取下京城指日可待。

  這個時候,儷貴妃才驚覺自己兒子的心狠手辣。他,這是在消弱她的勢力,更是在借著皇帝的手除去京城中那是世家勢力。

  他恨著她們,對!就是恨著,這個時候,儷貴妃要是在不清楚蕭卜源的所作所為她就不是那個把握後宮半生的女子了。

  蕭卜源這是在讓皇帝替他除了京城的人,讓他們為著羅青丞陪葬。他可以自己動手,可畢竟這些對著蕭家有功。要是蕭卜源動手,天下初定,他就卸磨殺驢恐怕會有隱患,還為著他們留下了忠臣的名聲。

  可要是借了皇帝的手,那麼只能怪皇帝昏庸無道,到時候蕭卜源在一舉斬殺了皇帝,真是替天行道,順應民心。殺人不見血,好毒的計策。

  蕭卜源現在就是願意多花些時間多費了心思多幾分不確定,也要一舉除了京城的蕭家勢力,或者說是她的勢力。壯士斷腕不過如此,儷貴妃不知道是為著有這樣的兒子而驕傲,還是為著他的無情而傷心。那都是為著蕭家做了貢獻的人家啊!

  她現在後悔了,害怕了。她不知道蕭卜源的屠刀什麼時候會落到她在乎的人身上。現在的蕭卜源像沒了束縛的狼王,沒有過程只要結果,或許他就是要她嘗嘗這樣不知道何時何地自己所在乎的人就沒了的感受吧。

  第143章 逼宮

  蕭卜源圍城的第十三天,皇帝在太和殿中,聽著大臣們紛亂的吵雜聲。糧糙,兵馬,民心,等在消耗,他和蕭卜源都在賭。京城的兵馬雖然比不上蕭卜源的兵強馬壯,可他占著天子名聲,名正言順。

  要是一搏也有五五之數,皇帝最為擔心的就是朝中那些蕭家的暗樁,在反擊的時候臨陣倒戈,讓他的計劃功虧一簣。背水一戰,不勝既亡,沒有退路。平時帝王在乎的名聲和平衡,在江山大業之下都能拋棄,一個暴君遠勝過一個亡國之君。

  所以,他寧可錯殺不會放過。可這麼多天過去了,那些勤王之師卻還沒有見了蹤影。皇帝心中知道,這是他們在觀望,想他和蕭卜源得出勝負在做出選擇。他手上雖然有家眷為質,可也不能都殺了,那真是蕭卜源所希望的,直接的不用觀望了,都會投奔蕭卜源去了。

  所以,他只能殺了那些和蕭家有關係,這些年他卻收下留情或者準確的說是慢慢分化的家族。殺雞儆猴,讓眾人知道,跟著蕭卜源就算能功成名就,可自己的家族卻會消失,那麼,自己也就成了家族的罪人,一輩子心中難安,富貴在手也難抬得起頭。

  莊向儒覺得事情發生的超過了他的想像。明明現在可以一舉拿下京城,蕭卜源正位天子。可現在卻在把他們放在火上烤,隨時都有送命的可能。那些跟著他們的世家大臣,只在這十幾天中就少了一半,滅族的滅族,抄家的抄家。

  剩下的人都在逼問儷貴妃,蕭卜源這是想幹什麼。

  圍城是能打擊皇帝威信和勢力,可也在內耗他們的勢力,看著自己的親朋舊友,在快要成功的關頭被打入塵埃丟了性命,他們能不著急。會不擔心,下一個會不會是自己?

  世家大臣可不是傻子,就算沒有儷貴妃知道的實情多,可也看出了蹊蹺。蕭卜源這是在保存實力,用他們的內耗和消失換取他自己最小的損失。如此作為,要不是他們是那些引敵入瓮的餌,他們會贊一句有大將之風。可當他們是被犧牲的那些人一部分時,他們只會怪蕭卜源太狠。

  這時,他們也才發現,他們原以為的羊羔卻是狼王,真正動起手來,又快又狠不留情面。真坐著等死?他們不甘心,原想躲在蕭卜源的身後,給皇帝一刀卻用足夠安全,可現在蕭卜源按兵不動,他們卻在火上烤。是讓皇帝宰了,還是合夥把皇帝宰了,不用想肯定是後者。

  他們也沒想到,有一天他們會成了馬前卒,讓蕭卜源坐享其成。可只要逼宮成功了,再怎麼樣還能保證家族的榮華富貴;而坐以待斃卻只會成為刀下亡魂。

  蕭卜源的帳中,幕僚,將領們都聚集在一起。圍城十幾天,十萬兵馬的開銷和糧糙也是個大問題,還有要預防那些趕來救駕的外來軍隊。這樣的壓力,讓將軍們心中也有些吃不消。

  蕭卜源的臉色卻沒一絲苦悶,甚至有時眼中會閃過一絲快意。儘管,蕭卜源也知道這樣做對著他也存在的很大的風險,可這一切都是值得的。他就是要讓京城之中的人也嘗嘗做誘餌的滋味,他們不是用青丞來換取時間嗎?他也用他們的家族和性命來換取江山。

  不過,快了!不出兩天,這些被皇帝逼的狗急跳牆的大臣世家們也要挨不住了吧。到底是拼死一搏,還是任人宰割,相信他們不會讓自己失望的。

  蕭卜源圍城的第十三天的子時的時候,莊向儒聯合了京城中剩下的勢力,奪取了京城的兩萬兵馬。然後,聯繫了儷貴妃打開了宮門。皇帝對著莊向儒還還是比較信任的,這是他一手提拔的,而莊向儒的身價性命在他手上,背叛他的代價太大了。

  可就是這麼一個他一手提拔的重臣,帶著朝臣和兩萬兵馬敲開了皇宮的大門。皇帝在龍床上接到的消息時,滿臉的不可置信。皇宮護衛是他的死忠,可五千的護衛和兩萬的兵馬也只是時間問題,皇帝知道,恐怕今晚上難逃一劫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