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頁
第31節:表哥撿到的寶物(8)
這東西像是年頭很老的玉石,但沒那麼沉重,有一指來長,兩指來寬,形狀並不規則,疙里疙瘩的泛著白,還帶著一些黑綠色的斑紋。從來沒聽過見過這種東西,看來又不像古董,晚上到家,拿去請教白糖的爺爺。
白糖的爺爺當過算卦老道,也做了好些年當鋪的掌柜,拿眼一看這東西,連連搖頭,表示從沒見過。像玉肯定不是玉,這些黑綠色的紋理,也不是銅沁,古玉和青銅器一起埋到地下,年深歲久,青銅之氣侵入到玉的氣孔中,會形成深綠的沁色,那叫青銅沁。如果古玉是放在屍體旁邊,死屍腐爛的血水泡過玉器,年頭多了是黑色,是為血沁。這東西上的斑紋色呈黑綠,又不成形狀,多半是仿古玉的西貝貨,什麼是西貝貨?西貝加起來念個賈,江湖上避諱直接說“假”字,就拿西貝二字代指假貨,一個大子兒也不值。
表哥聽完十分掃興,又想這皮包里有證件和票據,還是還給失主為好,轉天還沒等送交派出所,那位老北京就急匆匆地找來了。敢情這位也夠糊塗,回到家才發現包沒了,也想不起來丟在哪來,一路打聽過來,問到表哥這裡,表哥就把皮包還給人家了。
那位老北京感激不已,主要是這些票據事關重大,搞丟了很麻煩,他拿出那塊假玉要送給表哥。表哥執意不收,另外也生氣這人虛情假意,拿這東西來糊弄自己。
那位老北京說這東西確實不是玉,它是哪來的呢,您聽我跟您說說,我老家兒是正紅旗的旗人,前清時當皇差,守過祿米倉,祿米倉您聽說過嗎?明末清初,八旗鐵甲入關,大清皇上坐了龍庭,給八旗各部論功行賞,這天下是八旗打下來的,今後有這朝廷一天,八旗子弟就有祿米,到月支取,這叫鐵桿莊稼。當然根據地位不同,領多領少是不一樣了,屬於一種俸祿,可以自己吃,也可以拿到市上換錢。朝廷存米的地方就叫祿米倉。倉里的米年復一年,新米壓著陳米,整個滿清王朝前後兩百多年,最底下的米不免腐爛發霉。趕到大清國玩完了,那祿米倉里的米還沒見底,不過底下的米早就不能吃了。再往後日本鬼子來了,這小日本子太摳門了,據說他們天皇喝粥都捨不得用大碗,哪捨得給咱老百姓吃大米白面啊,發明了一種混合面,拿那些糧食渣子,配上鋸末讓咱吃,這東西畜生都不肯吃,硬讓咱老百姓吃,也不知吃死了多少人,那混合面里就有祿米倉存了幾百年的陳米。那時候我老家兒還守著最大的一處祿米倉,讓小鬼子拿刺刀逼著,也不敢違抗,整天在倉里挖出那些豬狗都不吃的陳米,用來做混合面,結果挖到最深處,發現了好多這種化石。相傳這是地華,華乃物之精,陳米在特殊環境下變成了石頭,所以表面疙里疙瘩,都是米變的呀,最後數一數,挖出這麼二十幾塊,天底下可就這麼多,再多一塊也找不出了。這麼多年一直收藏在家裡,這次到天津是有個朋友很想要,因此給他帶了一塊。
這位老北京說這東西雖然不值什麼錢,但也少見,就想送給表哥略表謝意。
表哥一想這不就是粟米形成的化石嗎,那黑綠色的斑痕都是霉變物,誰願意要這種破玩意兒?於是推辭不受。可轉過年來就後悔了,悔得以頭撞牆,原來有日本人收這東西,也不知道是研究還是收藏,反正是一塊能換一輛小汽車,那時萬元戶都不得了,一輛小汽車是什麼概念?
表哥總撿些稀奇古怪的東西,有些值錢有些罕見。可按看相的說,他這人手掌上有漏財紋,撿到什麼好東西也留不住,所謂“物有其主”,那就不該是他的東西,可換個角度想想,這些經曆本身,又何嘗不是一件寶物?
第32節:我的鄰居是妖怪(上-韋陀廟)(1)
四、我的鄰居是妖怪(上-韋陀廟)
1
我上中學的時候,每個暑假都是寄住在親戚家,今天就想給大夥講講這段經歷。雖然時隔多年,但是為了避免給當事人找麻煩,我還是不用具體的地名了。說話這地方,是位於天津老城區的一個大雜院。
舊天津有個特點,就是庵多廟多。另外因為有很多租借地,所以教堂也多,天主教堂基督教堂都有,現在也保留下來不少。不過庵廟宮觀留存至今的不過十之一二,僅從地名上還能找到些蹤跡,像什麼“達摩庵、如意庵、慈惠寺、掛甲寺、韋陀廟”之類的,多得簡直數不過來。我住的那個大院叫白家大院,以前就曾供過韋陀。
可能有人知道天津有條胡同叫“韋陀廟”,其實我都說了,這次講的地名都是編的,並不是韋陀廟那條胡同,解放前城裡供韋陀的地方不止一個。因為人是越來越多,白家大院的院子裡面,又起了一圈房子,也都住上人家了。如果看過馮鞏演的電影版《沒事偷著樂》,就知道那是什麼樣的居住條件了。
大雜院就是這麼擠,家家戶戶都是一間房子半間床,另外半間多功能特別多,可以是廚房茅房加客廳,各家門口還要蓋個小屋,用來放蜂窩煤和白菜,到處都堆滿了東西。巴掌大地方住十幾戶人家,好處是鄰里關係很近,有什麼需要幫忙的不必發愁;缺點是哪家吃什么喝什麼,都躲不開鄰居的眼睛,不太容易有秘密。
那時候沒有空調,一到夏天晚上,大雜院裡的男女老少都習慣出來納涼,搬著板凳馬扎卷著涼蓆,坐在胡同或者院子裡。有下棋打牌的,湊到一起閒聊的尤其多。哪家有個什麼大事小情,甭管真的假的,都容易變成茶餘飯後的談資,當時我就是這麼聽了幾件發生在白家大院裡的怪事。
我聽過印象比較深的幾件事。其一是解放軍進城的前一天,早上天剛亮,就有人看見在這院裡有老鼠搬家,大大小小的老鼠過街時,把整條胡同都鋪滿了。住戶們都沒想到這有這麼多耗子,那些上歲數的人願意說這是要改朝換代,仙家都出去避亂去了。我覺得也可能是打炮嚇的,發大水那年同樣出過類似的事。
白家大院資格最老的住戶,是住在院子最裡面的一家。這家不姓白,兩口子三十多歲不到四十,都是老實巴交的人,單位效益不景氣,沒班可上也不發工資,平時就在家待著什麼都不干。男的我們叫他二大爺,哪個大雜院裡都有這類稱呼,顯得鄰居跟親戚似的,他媳婦我們隨著叫二大娘,這女的就不是個凡人。
第33節:我的鄰居是妖怪(上-韋陀廟)(2)
我那時候還小,不懂事,反正不太喜歡二大娘,因為她是院子裡最閒的人,長得特像某高音通俗歌星。一米五出頭的身高,脖子腦袋一般粗,滿頭亂蓬蓬的短髮,小鼻子小眼,架副黑框的深度近視眼鏡。一開門就能看見她背著手在院子裡轉悠,到誰家裡坐下就不走,所以我們院裡的小孩都給她起了個外號叫“大座鐘”。
據說整個白家大院,以前都是二大娘姨奶奶家的祖業。那個老太太生前很迷信,供養著宅仙,能算命會看相,說誰家要倒霉了,誰家就一定出事。她死後還沒出殯,屍體停在這院的某間房子裡,夜裡接連不斷有黃鼠狼過來對著棺材磕頭作揖。這事很多人說得有鼻子有眼,可他們都沒親眼看見過。
這些事大多是街頭巷尾的傳聞,全是到夏天乘涼的時候聽胡同里上歲數的人講的,能有多大真實成分確實很難說,不過這家老輩兒非常迷信應該不假。“大座鐘”每天到處串門子,也許她就是在家閒的,說起東家長李家短來,那嘴皮子賽過刀一般快,該說不該說的都往外掏,據我所知,也真說准過好幾回。
可能因為街坊鄰居覺得大座鐘嘴太碎,說好事沒有,說壞事一說一個準,加上這家老輩兒特別迷信的傳言,所以誰都不願意把她往家裡招。有一回晚上我去錄像廳看了場錄像,回來的時候抄近道路過後院,瞧見她一個人對著牆站著,嘴裡咕噥不清說著什麼,不時還嘿嘿冷笑幾聲,把我嚇得夠嗆,招呼也沒打就跑過去了。
然後一連好幾天,都沒看見大座鐘出過屋,聽鄰居講,她是跟某嫂子因為點小事矯情起來了,那位嘴底下也不饒人,說了些過分的話,所以在生悶氣。我聽說後院那堵牆,以前是韋陀廟裡的神位舊址,平時去那玩也特意看過,就覺得二大娘是半夜裡在跟韋陀說話,也許那地方真有什麼特別之處。
事後我聽說,這個大座鐘確實是腦子不正常,一直在家吃藥控制著,平時跟好人一樣,受點刺激就悶聲不說話了,或者說是不跟人說話,總是晚上對著後院的牆自言自語,回到家就拿她閨女的娃娃擺桌子上,點起幾根香轉圈熏,對著娃娃不停地磕頭。沒人知道她這是在幹什麼,但周圍肯定有人要出事了。
以前道門裡有種邪法,天天磕頭能把活人的元神拜散了,大座鐘會不會這些東西我不清楚,但不管是不是心理作用,誰知道自己讓她天天拜也受不了。跟大座鐘發生口角的那位,難免就起了疑心,渾身腦袋疼,躺床上病了好長時間才逐漸好轉。第二年夏天我再去的時候,聽說這個人得上紅斑狼瘡,已經沒了。
這東西像是年頭很老的玉石,但沒那麼沉重,有一指來長,兩指來寬,形狀並不規則,疙里疙瘩的泛著白,還帶著一些黑綠色的斑紋。從來沒聽過見過這種東西,看來又不像古董,晚上到家,拿去請教白糖的爺爺。
白糖的爺爺當過算卦老道,也做了好些年當鋪的掌柜,拿眼一看這東西,連連搖頭,表示從沒見過。像玉肯定不是玉,這些黑綠色的紋理,也不是銅沁,古玉和青銅器一起埋到地下,年深歲久,青銅之氣侵入到玉的氣孔中,會形成深綠的沁色,那叫青銅沁。如果古玉是放在屍體旁邊,死屍腐爛的血水泡過玉器,年頭多了是黑色,是為血沁。這東西上的斑紋色呈黑綠,又不成形狀,多半是仿古玉的西貝貨,什麼是西貝貨?西貝加起來念個賈,江湖上避諱直接說“假”字,就拿西貝二字代指假貨,一個大子兒也不值。
表哥聽完十分掃興,又想這皮包里有證件和票據,還是還給失主為好,轉天還沒等送交派出所,那位老北京就急匆匆地找來了。敢情這位也夠糊塗,回到家才發現包沒了,也想不起來丟在哪來,一路打聽過來,問到表哥這裡,表哥就把皮包還給人家了。
那位老北京感激不已,主要是這些票據事關重大,搞丟了很麻煩,他拿出那塊假玉要送給表哥。表哥執意不收,另外也生氣這人虛情假意,拿這東西來糊弄自己。
那位老北京說這東西確實不是玉,它是哪來的呢,您聽我跟您說說,我老家兒是正紅旗的旗人,前清時當皇差,守過祿米倉,祿米倉您聽說過嗎?明末清初,八旗鐵甲入關,大清皇上坐了龍庭,給八旗各部論功行賞,這天下是八旗打下來的,今後有這朝廷一天,八旗子弟就有祿米,到月支取,這叫鐵桿莊稼。當然根據地位不同,領多領少是不一樣了,屬於一種俸祿,可以自己吃,也可以拿到市上換錢。朝廷存米的地方就叫祿米倉。倉里的米年復一年,新米壓著陳米,整個滿清王朝前後兩百多年,最底下的米不免腐爛發霉。趕到大清國玩完了,那祿米倉里的米還沒見底,不過底下的米早就不能吃了。再往後日本鬼子來了,這小日本子太摳門了,據說他們天皇喝粥都捨不得用大碗,哪捨得給咱老百姓吃大米白面啊,發明了一種混合面,拿那些糧食渣子,配上鋸末讓咱吃,這東西畜生都不肯吃,硬讓咱老百姓吃,也不知吃死了多少人,那混合面里就有祿米倉存了幾百年的陳米。那時候我老家兒還守著最大的一處祿米倉,讓小鬼子拿刺刀逼著,也不敢違抗,整天在倉里挖出那些豬狗都不吃的陳米,用來做混合面,結果挖到最深處,發現了好多這種化石。相傳這是地華,華乃物之精,陳米在特殊環境下變成了石頭,所以表面疙里疙瘩,都是米變的呀,最後數一數,挖出這麼二十幾塊,天底下可就這麼多,再多一塊也找不出了。這麼多年一直收藏在家裡,這次到天津是有個朋友很想要,因此給他帶了一塊。
這位老北京說這東西雖然不值什麼錢,但也少見,就想送給表哥略表謝意。
表哥一想這不就是粟米形成的化石嗎,那黑綠色的斑痕都是霉變物,誰願意要這種破玩意兒?於是推辭不受。可轉過年來就後悔了,悔得以頭撞牆,原來有日本人收這東西,也不知道是研究還是收藏,反正是一塊能換一輛小汽車,那時萬元戶都不得了,一輛小汽車是什麼概念?
表哥總撿些稀奇古怪的東西,有些值錢有些罕見。可按看相的說,他這人手掌上有漏財紋,撿到什麼好東西也留不住,所謂“物有其主”,那就不該是他的東西,可換個角度想想,這些經曆本身,又何嘗不是一件寶物?
第32節:我的鄰居是妖怪(上-韋陀廟)(1)
四、我的鄰居是妖怪(上-韋陀廟)
1
我上中學的時候,每個暑假都是寄住在親戚家,今天就想給大夥講講這段經歷。雖然時隔多年,但是為了避免給當事人找麻煩,我還是不用具體的地名了。說話這地方,是位於天津老城區的一個大雜院。
舊天津有個特點,就是庵多廟多。另外因為有很多租借地,所以教堂也多,天主教堂基督教堂都有,現在也保留下來不少。不過庵廟宮觀留存至今的不過十之一二,僅從地名上還能找到些蹤跡,像什麼“達摩庵、如意庵、慈惠寺、掛甲寺、韋陀廟”之類的,多得簡直數不過來。我住的那個大院叫白家大院,以前就曾供過韋陀。
可能有人知道天津有條胡同叫“韋陀廟”,其實我都說了,這次講的地名都是編的,並不是韋陀廟那條胡同,解放前城裡供韋陀的地方不止一個。因為人是越來越多,白家大院的院子裡面,又起了一圈房子,也都住上人家了。如果看過馮鞏演的電影版《沒事偷著樂》,就知道那是什麼樣的居住條件了。
大雜院就是這麼擠,家家戶戶都是一間房子半間床,另外半間多功能特別多,可以是廚房茅房加客廳,各家門口還要蓋個小屋,用來放蜂窩煤和白菜,到處都堆滿了東西。巴掌大地方住十幾戶人家,好處是鄰里關係很近,有什麼需要幫忙的不必發愁;缺點是哪家吃什么喝什麼,都躲不開鄰居的眼睛,不太容易有秘密。
那時候沒有空調,一到夏天晚上,大雜院裡的男女老少都習慣出來納涼,搬著板凳馬扎卷著涼蓆,坐在胡同或者院子裡。有下棋打牌的,湊到一起閒聊的尤其多。哪家有個什麼大事小情,甭管真的假的,都容易變成茶餘飯後的談資,當時我就是這麼聽了幾件發生在白家大院裡的怪事。
我聽過印象比較深的幾件事。其一是解放軍進城的前一天,早上天剛亮,就有人看見在這院裡有老鼠搬家,大大小小的老鼠過街時,把整條胡同都鋪滿了。住戶們都沒想到這有這麼多耗子,那些上歲數的人願意說這是要改朝換代,仙家都出去避亂去了。我覺得也可能是打炮嚇的,發大水那年同樣出過類似的事。
白家大院資格最老的住戶,是住在院子最裡面的一家。這家不姓白,兩口子三十多歲不到四十,都是老實巴交的人,單位效益不景氣,沒班可上也不發工資,平時就在家待著什麼都不干。男的我們叫他二大爺,哪個大雜院裡都有這類稱呼,顯得鄰居跟親戚似的,他媳婦我們隨著叫二大娘,這女的就不是個凡人。
第33節:我的鄰居是妖怪(上-韋陀廟)(2)
我那時候還小,不懂事,反正不太喜歡二大娘,因為她是院子裡最閒的人,長得特像某高音通俗歌星。一米五出頭的身高,脖子腦袋一般粗,滿頭亂蓬蓬的短髮,小鼻子小眼,架副黑框的深度近視眼鏡。一開門就能看見她背著手在院子裡轉悠,到誰家裡坐下就不走,所以我們院裡的小孩都給她起了個外號叫“大座鐘”。
據說整個白家大院,以前都是二大娘姨奶奶家的祖業。那個老太太生前很迷信,供養著宅仙,能算命會看相,說誰家要倒霉了,誰家就一定出事。她死後還沒出殯,屍體停在這院的某間房子裡,夜裡接連不斷有黃鼠狼過來對著棺材磕頭作揖。這事很多人說得有鼻子有眼,可他們都沒親眼看見過。
這些事大多是街頭巷尾的傳聞,全是到夏天乘涼的時候聽胡同里上歲數的人講的,能有多大真實成分確實很難說,不過這家老輩兒非常迷信應該不假。“大座鐘”每天到處串門子,也許她就是在家閒的,說起東家長李家短來,那嘴皮子賽過刀一般快,該說不該說的都往外掏,據我所知,也真說准過好幾回。
可能因為街坊鄰居覺得大座鐘嘴太碎,說好事沒有,說壞事一說一個準,加上這家老輩兒特別迷信的傳言,所以誰都不願意把她往家裡招。有一回晚上我去錄像廳看了場錄像,回來的時候抄近道路過後院,瞧見她一個人對著牆站著,嘴裡咕噥不清說著什麼,不時還嘿嘿冷笑幾聲,把我嚇得夠嗆,招呼也沒打就跑過去了。
然後一連好幾天,都沒看見大座鐘出過屋,聽鄰居講,她是跟某嫂子因為點小事矯情起來了,那位嘴底下也不饒人,說了些過分的話,所以在生悶氣。我聽說後院那堵牆,以前是韋陀廟裡的神位舊址,平時去那玩也特意看過,就覺得二大娘是半夜裡在跟韋陀說話,也許那地方真有什麼特別之處。
事後我聽說,這個大座鐘確實是腦子不正常,一直在家吃藥控制著,平時跟好人一樣,受點刺激就悶聲不說話了,或者說是不跟人說話,總是晚上對著後院的牆自言自語,回到家就拿她閨女的娃娃擺桌子上,點起幾根香轉圈熏,對著娃娃不停地磕頭。沒人知道她這是在幹什麼,但周圍肯定有人要出事了。
以前道門裡有種邪法,天天磕頭能把活人的元神拜散了,大座鐘會不會這些東西我不清楚,但不管是不是心理作用,誰知道自己讓她天天拜也受不了。跟大座鐘發生口角的那位,難免就起了疑心,渾身腦袋疼,躺床上病了好長時間才逐漸好轉。第二年夏天我再去的時候,聽說這個人得上紅斑狼瘡,已經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