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頁
5.
五月二十六天津衛三岔河口過銅船,上下兩河的幫會搭台比斗,上河幫旗開得勝,第二陣也戰成了平手,按舊時定下的規矩,雙方輪流叫陣,剛才那一陣是下河幫高直眼兒叫的,接下來又輪到上河幫了,只聽一陣腳步聲響,從人群中走出來一位。此人往台上一走,踩得台板子直顫,台下的老百姓聞聲抬眼觀瞧,不由得一個個目瞪口呆,這位的塊頭兒也太大了,豎著夠八尺,橫下里一丈二,相貌奇醜無比,一身橫肉,胖得連眼都睜不開了。嘴巴子耷拉到下巴上,下巴耷拉到胸口上,胸口耷拉到肚子上,肚子耷拉到膝蓋上,趕上跑肚拉稀想來貼膏藥可費了勁了,扒拉半天肉也找不著肚臍眼兒。看熱鬧的當中有人知道這位,此人外號叫肉墩子,是上河幫的幫眾。肉墩子生下來就胖,怎麼吃也吃不飽,吃餅論筷子、吃饅頭論扁擔,這話怎麼講呢?咱們說這頓飯吃烙餅,肉墩子可不論張吃,更不論角吃,桌子上立一根筷子,用大餅往上串,一張接一張,什麼時候串到餅和筷子一邊齊,看不見筷子頭了,這才擼下來往嘴裡掖,什麼菜也不用就,大餅跟倒土箱子裡似的,眨眼之間就沒了,吃上這麼十幾二十筷子當玩兒;吃饅頭的時候,桌子上先擺一條扁擔,由打扁擔這頭往另一頭碼饅頭,一個挨一個頂到頭,擺這麼十幾二十扁擔饅頭,剛夠他吃個半飽,真讓他甩開腮幫子敞開了吃,有多少也不夠填的。
肉墩子長這麼大沒吃過好的,憑著饅頭大餅、棒子麵窩頭兒吃出了一身的大肥肉,這就夠受的了,他一頓飯能吃下去普通人家一個月的口糧,誰養得起他?上河幫掌管運河上的糧船,可也不是糧食多到沒地方扔。肉墩子這個特大號的酒囊飯袋,擱在別處一點兒用處沒有,對跑船的來說用處可挺大,平時當成壓艙的,遇上風浪扳不過舵來的時候,船想往哪邊走讓他往哪邊一站,船頭立馬兒就偏過去了。
上河幫的肉墩子兩條腿也粗,跟倆樹墩子似的,邁不開步,只能一點一點往前挪,半天才走到台中間,站在原地喘了一會兒,從兜里掏出一塊畫石猴,又費了挺大的勁,圍著自己在地上畫出一個圓圈。下河幫的人不知道肉墩子想幹什麼,嘴裡可不能饒人,有人喊道:“胖子,畫錯了吧?你這圓圈兒怎麼沒留口兒呢?”這就叫罵人不帶髒字兒,以往給死人燒紙之時,畫在地上的圓圈西南角會留出一個口子,可以讓陰魂進來收錢。肉墩子不是聽不出來,聽見了也當沒聽見,低頭畫好了圓圈,又喘了幾口大氣,把手中的畫石猴一扔,瓮聲瓮氣地說:“甭嘴上討便宜,我他媽就站這圈兒里,看你們哪個能把我弄出去!”
眾人聽罷交頭接耳、議論紛紛,眼前這傢伙哪有個人樣兒?來頭大象也沒他沉,誰有這麼大的勁兒把他弄出圈去?下河幫的幫眾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誰也不肯上前。干窩脖兒的高直眼力氣大,怕也推不動這個肉墩子,除非火神廟警察所的杜大彪上來,可是官廳的人不准參與斗銅船,九河下梢哪還有神力之人可以對付肉墩子?
肉墩子等了半天,見下河幫沒人上前,咧開嘴哈哈大笑,此人嘴大、脖子粗,嗓子眼兒跟下水道似的,說出話來都“嗡嗡”作響,哈哈一笑更是聲如洪鐘,震得人耳朵發麻。原以為上河幫這一陣不戰而勝了,但聽得下河幫中有人說了一聲“我來”!眾人閃開一條道,從後邊出來一個鄉下老農,身穿粗布褲褂,一張臉黑中透紫,看得出常年干農活兒,兩隻手上皮糙肉厚淨是老繭。
書中代言,此人家住城郊高莊,排行老四,一向認死理兒,或說為人愚鈍,讓他認準的事,天打雷劈也動搖不了,因此都叫他四傻子,上了歲數闖出名號之後,天津衛人稱“神腿傻爺”,住在城郊種菜為生,從小願意練把式。有一次從外地來了個出名的拳師,在高莊收了十來個徒弟,在場院中傳授翻子拳,傻爺也去跟著練,可因愚鈍粗笨,根本記不住拳招。拳師見他呆頭愣腦,這樣的人怎麼學武呢?就傳了他一招野鳥擰枝的踢腿,讓他自己去踹村口一棵大樹,過後就把這個徒弟忘了。怎知傻爺有個軸勁兒,從此之後不分三九三伏,起五更爬半夜去村口踹大樹,三十年如一日,一天也沒歇過,村子周圍的樹全讓他踹斷了。咱在前頭說了,傻爺一根兒筋,家門口沒樹可踢了,心裡頭沒著沒落,以後踢什麼呢?後來在別人的攛掇下,傻爺進了天津城,廟門口踢過石獅子,豆腐坊里踢過磨盤,要不是當差的攔著,傻爺就把鼓樓踢塌了,從此闖下一個“神腿傻爺”的名號。這一次讓人找來給下河幫助陣,見對方出來一個肉墩子,站在圈兒里叫陣,下河幫中無人敢應。傻爺心說這傢伙橫不能比石獅子還結實?於是高喊了一聲“我來”,邁步來至肉墩子近前。台底下的老百姓知道有熱鬧可瞧了,肉墩子腦滿腸肥,又笨又蠢,傻爺看著也木訥,可是肉墩子天賦異稟,往那兒一站,城牆相仿,傻爺三十年練成的神腿,也不是好惹的,這才叫棋逢對手、將遇良才,他們倆誰勝誰敗可不好說。
肉墩子不認得傻爺,見來者是個鄉下老農,以為勝券在握了,就一個勁兒地傻笑。傻爺看肉墩子呵呵傻笑,心說這別再是個傻子吧?也忍不住笑出了聲,兩個人誰也沒動地方,嘿嘿哈哈笑個沒完,惹得台下的百姓都跟著笑。台上的二位舵主可笑不出來,眼看銅船就要進來了,再爭不出個高低,大銅船從哪邊走啊?各自催促己方之人,儘快開始比斗。肉墩子不用準備,身不動膀不搖往當場一站,如同一座肉山,全憑分量取勝。傻爺也不會擺架勢,嘴裡說了一句:“胖子,我可踢了!”肉墩子沒當回事,瓮聲瓮氣應了一聲。再看傻爺身子一轉這叫野鳥擰枝,這條右腿可就掄起來了,誰也沒看清楚怎麼踢的,為什麼呢?太快了!“呼”的一下招呼過去,正踹在肉墩子的大肚子上,只聽肉墩子悶哼了一聲,“噔噔噔”一連往後倒退了十幾步,“撲通”一聲掉下了台,仰面朝天摔在地上,一口鮮血噴了出來死於非命。
傻爺追悔莫及,幾十年來從沒踢過人,不知道該使多大勁兒,為了勝這一陣,這一腿踢出去使足了力氣,石頭墩子也受不了,何況是個肉墩子?但是漕幫之間的比斗從來都是生死無論,各安天命,死了也就死了,只能說本事不夠、能耐不到,官廳也不會過問。傻爺縱然心裡有愧,可也是各為其主,只求這個大胖子做了鬼別來纏他,衝著台下肉墩子的屍首一抱拳:“兄弟,對不住了。”說完回歸本隊。
斗到這一陣,雙方又打平了,尚未分出高低,卻已出了兩條人命。上河下河兩大幫會的舵主還要派兵遣將,那幾位漕幫的長老可坐不住了,再這麼斗比下去,還得死傷多少人?幾個老爺子顫顫巍巍站起身來,想讓雙方就此罷休。其中有人說道:“上河下河本是一家,依我們老幾位看,今天應該到此為止了。”兩河幫眾卻不答應,到此為止?人豈不是白死了?銅船往誰那兒走?又有漕幫元老出來說:“不如這樣,去年銅船是由下河幫走的,今年就從上河幫走,往後一年換一邊如何?”
五月二十六天津衛三岔河口過銅船,上下兩河的幫會搭台比斗,上河幫旗開得勝,第二陣也戰成了平手,按舊時定下的規矩,雙方輪流叫陣,剛才那一陣是下河幫高直眼兒叫的,接下來又輪到上河幫了,只聽一陣腳步聲響,從人群中走出來一位。此人往台上一走,踩得台板子直顫,台下的老百姓聞聲抬眼觀瞧,不由得一個個目瞪口呆,這位的塊頭兒也太大了,豎著夠八尺,橫下里一丈二,相貌奇醜無比,一身橫肉,胖得連眼都睜不開了。嘴巴子耷拉到下巴上,下巴耷拉到胸口上,胸口耷拉到肚子上,肚子耷拉到膝蓋上,趕上跑肚拉稀想來貼膏藥可費了勁了,扒拉半天肉也找不著肚臍眼兒。看熱鬧的當中有人知道這位,此人外號叫肉墩子,是上河幫的幫眾。肉墩子生下來就胖,怎麼吃也吃不飽,吃餅論筷子、吃饅頭論扁擔,這話怎麼講呢?咱們說這頓飯吃烙餅,肉墩子可不論張吃,更不論角吃,桌子上立一根筷子,用大餅往上串,一張接一張,什麼時候串到餅和筷子一邊齊,看不見筷子頭了,這才擼下來往嘴裡掖,什麼菜也不用就,大餅跟倒土箱子裡似的,眨眼之間就沒了,吃上這麼十幾二十筷子當玩兒;吃饅頭的時候,桌子上先擺一條扁擔,由打扁擔這頭往另一頭碼饅頭,一個挨一個頂到頭,擺這麼十幾二十扁擔饅頭,剛夠他吃個半飽,真讓他甩開腮幫子敞開了吃,有多少也不夠填的。
肉墩子長這麼大沒吃過好的,憑著饅頭大餅、棒子麵窩頭兒吃出了一身的大肥肉,這就夠受的了,他一頓飯能吃下去普通人家一個月的口糧,誰養得起他?上河幫掌管運河上的糧船,可也不是糧食多到沒地方扔。肉墩子這個特大號的酒囊飯袋,擱在別處一點兒用處沒有,對跑船的來說用處可挺大,平時當成壓艙的,遇上風浪扳不過舵來的時候,船想往哪邊走讓他往哪邊一站,船頭立馬兒就偏過去了。
上河幫的肉墩子兩條腿也粗,跟倆樹墩子似的,邁不開步,只能一點一點往前挪,半天才走到台中間,站在原地喘了一會兒,從兜里掏出一塊畫石猴,又費了挺大的勁,圍著自己在地上畫出一個圓圈。下河幫的人不知道肉墩子想幹什麼,嘴裡可不能饒人,有人喊道:“胖子,畫錯了吧?你這圓圈兒怎麼沒留口兒呢?”這就叫罵人不帶髒字兒,以往給死人燒紙之時,畫在地上的圓圈西南角會留出一個口子,可以讓陰魂進來收錢。肉墩子不是聽不出來,聽見了也當沒聽見,低頭畫好了圓圈,又喘了幾口大氣,把手中的畫石猴一扔,瓮聲瓮氣地說:“甭嘴上討便宜,我他媽就站這圈兒里,看你們哪個能把我弄出去!”
眾人聽罷交頭接耳、議論紛紛,眼前這傢伙哪有個人樣兒?來頭大象也沒他沉,誰有這麼大的勁兒把他弄出圈去?下河幫的幫眾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誰也不肯上前。干窩脖兒的高直眼力氣大,怕也推不動這個肉墩子,除非火神廟警察所的杜大彪上來,可是官廳的人不准參與斗銅船,九河下梢哪還有神力之人可以對付肉墩子?
肉墩子等了半天,見下河幫沒人上前,咧開嘴哈哈大笑,此人嘴大、脖子粗,嗓子眼兒跟下水道似的,說出話來都“嗡嗡”作響,哈哈一笑更是聲如洪鐘,震得人耳朵發麻。原以為上河幫這一陣不戰而勝了,但聽得下河幫中有人說了一聲“我來”!眾人閃開一條道,從後邊出來一個鄉下老農,身穿粗布褲褂,一張臉黑中透紫,看得出常年干農活兒,兩隻手上皮糙肉厚淨是老繭。
書中代言,此人家住城郊高莊,排行老四,一向認死理兒,或說為人愚鈍,讓他認準的事,天打雷劈也動搖不了,因此都叫他四傻子,上了歲數闖出名號之後,天津衛人稱“神腿傻爺”,住在城郊種菜為生,從小願意練把式。有一次從外地來了個出名的拳師,在高莊收了十來個徒弟,在場院中傳授翻子拳,傻爺也去跟著練,可因愚鈍粗笨,根本記不住拳招。拳師見他呆頭愣腦,這樣的人怎麼學武呢?就傳了他一招野鳥擰枝的踢腿,讓他自己去踹村口一棵大樹,過後就把這個徒弟忘了。怎知傻爺有個軸勁兒,從此之後不分三九三伏,起五更爬半夜去村口踹大樹,三十年如一日,一天也沒歇過,村子周圍的樹全讓他踹斷了。咱在前頭說了,傻爺一根兒筋,家門口沒樹可踢了,心裡頭沒著沒落,以後踢什麼呢?後來在別人的攛掇下,傻爺進了天津城,廟門口踢過石獅子,豆腐坊里踢過磨盤,要不是當差的攔著,傻爺就把鼓樓踢塌了,從此闖下一個“神腿傻爺”的名號。這一次讓人找來給下河幫助陣,見對方出來一個肉墩子,站在圈兒里叫陣,下河幫中無人敢應。傻爺心說這傢伙橫不能比石獅子還結實?於是高喊了一聲“我來”,邁步來至肉墩子近前。台底下的老百姓知道有熱鬧可瞧了,肉墩子腦滿腸肥,又笨又蠢,傻爺看著也木訥,可是肉墩子天賦異稟,往那兒一站,城牆相仿,傻爺三十年練成的神腿,也不是好惹的,這才叫棋逢對手、將遇良才,他們倆誰勝誰敗可不好說。
肉墩子不認得傻爺,見來者是個鄉下老農,以為勝券在握了,就一個勁兒地傻笑。傻爺看肉墩子呵呵傻笑,心說這別再是個傻子吧?也忍不住笑出了聲,兩個人誰也沒動地方,嘿嘿哈哈笑個沒完,惹得台下的百姓都跟著笑。台上的二位舵主可笑不出來,眼看銅船就要進來了,再爭不出個高低,大銅船從哪邊走啊?各自催促己方之人,儘快開始比斗。肉墩子不用準備,身不動膀不搖往當場一站,如同一座肉山,全憑分量取勝。傻爺也不會擺架勢,嘴裡說了一句:“胖子,我可踢了!”肉墩子沒當回事,瓮聲瓮氣應了一聲。再看傻爺身子一轉這叫野鳥擰枝,這條右腿可就掄起來了,誰也沒看清楚怎麼踢的,為什麼呢?太快了!“呼”的一下招呼過去,正踹在肉墩子的大肚子上,只聽肉墩子悶哼了一聲,“噔噔噔”一連往後倒退了十幾步,“撲通”一聲掉下了台,仰面朝天摔在地上,一口鮮血噴了出來死於非命。
傻爺追悔莫及,幾十年來從沒踢過人,不知道該使多大勁兒,為了勝這一陣,這一腿踢出去使足了力氣,石頭墩子也受不了,何況是個肉墩子?但是漕幫之間的比斗從來都是生死無論,各安天命,死了也就死了,只能說本事不夠、能耐不到,官廳也不會過問。傻爺縱然心裡有愧,可也是各為其主,只求這個大胖子做了鬼別來纏他,衝著台下肉墩子的屍首一抱拳:“兄弟,對不住了。”說完回歸本隊。
斗到這一陣,雙方又打平了,尚未分出高低,卻已出了兩條人命。上河下河兩大幫會的舵主還要派兵遣將,那幾位漕幫的長老可坐不住了,再這麼斗比下去,還得死傷多少人?幾個老爺子顫顫巍巍站起身來,想讓雙方就此罷休。其中有人說道:“上河下河本是一家,依我們老幾位看,今天應該到此為止了。”兩河幫眾卻不答應,到此為止?人豈不是白死了?銅船往誰那兒走?又有漕幫元老出來說:“不如這樣,去年銅船是由下河幫走的,今年就從上河幫走,往後一年換一邊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