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頁
厲小卜並不動怒,眉眼之間閃過一絲寒意,笑呵呵地問來人,是不是來斗這頭一陣?
下河幫的雷梆子橫打鼻樑:“對了,大爺我陪你練練,咱也是在河上掙飯吃的,論別的不行,扎猛子憋氣可是家常便飯,也別讓人說我欺負小孩兒,你來畫條道兒,我雷梆子接著。”
雷梆子想得挺簡單,憋氣能有什麼花樣,無非就是在銅盆里扎個猛子,看誰先憋不住,卻見厲小卜拿過兩個豬尿泡,均已灌滿了水,他慢條斯理地說:“這麼著,咱倆把腦袋鑽進豬尿泡里,再叫人扎嚴實了口,反綁上雙手,誰先憋死誰輸!”在場的眾人皆是一愣,這小子可夠狠的,一上來就玩兒命,這一次斗銅船可熱鬧了,如若雷梆子說不敢接招,頭一陣就敗了,後邊也甭鬥了。
雷梆子此時也後悔了,切胳膊剁腿頂多落個殘,以後還能有口安穩飯吃,一萬個沒想到,厲小卜畫了條死道兒,可是他已經出來了,有心不應,下河幫必定顏面掃地,回去他也落不了好,還是得死,又一想:說不定厲小卜只是咋呼得凶,連蒙帶唬說大話壓寒氣兒,不見得真有本事,當下將心一橫,咬牙對厲小卜說了一聲:“來,見真章兒吧!”
當時上來兩個執事,七手八腳將厲小卜和雷梆子的雙手分別反綁,又一人撐開一個豬尿泡,讓他們把腦袋鑽進去。豬尿泡本來就有彈性,腦袋鑽進去一鬆手,尿泡口兒就緊緊箍在了脖子上,仍怕不嚴實,又用繩子來來回回扎了幾道。兩個人的頭上套定豬尿泡,直起身子滴水不漏。台上台下鴉雀無聲,全都凝神屏氣盯著這倆人。過了這麼一會兒,雷梆子全身發抖,顯然閉不住氣了,其實這已經不簡單了,在船上混飯吃,別的不敢說,扎猛子憋氣真不叫本事,皆非常人可比,厲小卜卻身不動膀不搖,穩穩噹噹立於原地。又過了片刻,雷梆子可頂不住了,一頭撞到地上,滿地打滾兒,兩條腿不住亂蹬。有個下河幫的人拔出匕首,想上前將尿泡割開。上河幫這邊不幹了,不用他們自己出手,鍋伙里的混混兒過來把人一攔、把眼一瞪,牙縫裡擠出一句話:“你動一個試試!”下河幫的人自知理虧,無奈退了回去,再看台上那個雷梆子,倒在地上蹬了兩蹬、踹了兩踹,就再也不動了。直至此時,上河幫的人才出來,割破厲小卜頭上的豬尿泡,解開反綁他的繩子。厲小卜面不改色、氣不長出,嬉皮笑臉地沖四周一拱手,邁開大步回歸本陣,找了個最不起眼的角落插手而立。看熱鬧的老百姓齊聲喝彩,這小子不是吹的,難不成真是龍王爺的三太子?從此之後,九河下梢的“七絕八怪”中多了一個“三太子厲小卜”,到後來也鬧出了許多奇事。下河幫敗了頭一陣,舵主命人給雷梆子收屍,按照以往定立的規矩,接下來輪到下河幫叫陣。
劉橫順站在台下冷眼觀瞧,心中已有不祥之感,想不到今年的銅船會一上來就斗得這麼狠,轉眼之間扔下一條人命。正在此時,下河幫陣中走出一個人,雖然貌不驚人、言不壓眾,穿得破衣爛衫,但是體格粗壯,人高馬大,大鼻子大眼大臉盤兒,大腳丫子、大屁股蛋兒,滿臉的絡腮鬍子,胳膊根兒四棱起金線,身上全是疙瘩肉。圍觀人群中有認得他的,紛紛拍掌叫好,這位可了不得,“七絕八怪”中干窩脖的高直眼兒!
4.
天津衛上河、下河兩大幫會,為了爭銅船,幾乎鬥了上百年,長久以來互有勝敗,前年你壓著我一頭,去年我壓著你一頭,可以說勢均力敵,哪一方也不曾一直占據上風,若非如此,斗銅船也就沒這麼熱鬧了。前來助陣的六大鍋伙也是一邊三個,上河幫勝了頭一陣,下河幫也不是沒有能人,第二陣走出來一位,並非幫中兄弟,而是請來的“外援”,九河下梢的市井奇人,天津衛“七絕八怪”之一,姓高,家窮命苦沒有大號,人送外號叫高直眼兒,是個干窩脖兒的。咱先說說什麼叫“窩脖兒”,這也是一個賣力氣掙錢吃飯的行當,說白了是搬家的,又叫起重的,無論多重的箱子,兩膀一較力就起來,往肩上一扛,正擔在脖子上,久而久之在脖子後頭磨出一層層老繭,經年累月就變成一個大疙瘩,脖子再也直不起來,行走坐臥總得窩著脖子,老百姓將幹這一行人的統稱“窩脖兒”。
高直眼兒家裡人口多,老老小小一大家子,都是張開嘴等飯吃的,全指他一個人養活,以前剛入行,恨不得多幹活兒,別人兩次扛走的東西,他一次扛走,扛完了趕緊趕下一家,就為了多掙幾個錢。舊時的家具多為實木,八仙桌子、太師椅、几案、躺箱、大衣櫃,他不肯一件一件地搬,兩件三件一齊上肩,壓得他喘不過氣兒,誰打招呼他也不回話,不是瞧不起人,全身的勁兒都使上了,舌頭尖兒頂上牙膛,繃住了這口氣,想說話也說不出來,倆眼直勾勾地只顧看路,這才得了個“高直眼兒”的綽號。正所謂出力長力,窩脖兒這一行他幹了二十幾年,兩膀子力氣非同小可,不光力氣大,搬東西還講究一個巧勁兒,只要上了肩,不論摞得多高,一不能搖二不能晃,給人家摔壞一件他可賠不起,加著十二萬分的小心,久而久之就練出來了。到後來高直眼給人搬家成了一景,先把頭往下一低,後頸頂上一張八仙桌子,桌面朝上,四個桌腿從肩上挎過來,再倒扣一張條案,上摞八個杌凳,再上邊還能擱什麼座鐘、帽鏡、膽瓶之類的物件,扛起來一人多高,他不用拿手扶,往街上一走又快又穩,一樣也摔不了。引來很多閒人鼓掌叫好外帶起鬨,高直眼兒高興了還能使一招絕的,雙手往上托,腰往下沉,將上頭這一摞東西轉上幾圈,簡直跟雜耍一樣,別人可沒他這兩下子。
咱再說高直眼兒上了台,仍和往常一樣一言不發,給上河幫的人作了一個揖,伸手要來一把鋥明瓦亮的菜刀,腳下岔開馬步,頭往下一低,右手掄起刀來,一下剁在了後脖頸子上。台下膽兒小的都把眼捂上了不敢看,這可不是胳膊腿兒,這是脖子,就他這兩膀子力氣,一刀下去還不把自己的腦袋剁下來,下河幫這是出了多少錢?值當得讓他把命都搭上?但聽得“嘡”的一聲響亮,那叫一個脆生,刀刃落在高直眼的後脖頸子上,如同劈中生鐵。再看台上的高直眼兒,他跟沒事人似的收起架勢,拎刀在手繞場一周,讓三老四少瞧瞧,菜刀的刀刃中間崩出了豁口,已經卷了邊。
台底下人群的喝彩聲如同山呼海嘯一般,高直眼兒這是刀槍不入的真本領,金鐘罩鐵布衫,達摩老祖易筋經,槍扎一個白點兒、刀砍一道白印兒,全身上下橫練的硬氣功!實則可不然,高直眼兒幹了二十幾年窩脖兒的行當,脖子後頭那個老繭疙瘩,幾乎和鐵的一樣,他才敢亮這一手,對準這個地方砍,使多大的勁兒也不要緊,換個地方可不行,上下錯開幾分,腦袋就搬家了。
上河幫中不乏裝船卸貨的苦大力,脖子後邊也有這層老繭,不過老繭再厚也是肉長的,天津衛除了高直眼兒,誰還敢用菜刀往脖子上招呼?一個個左顧右盼,大眼瞪小眼,愣是沒人敢出來接招。上河幫的舵主直嘬牙花子,眼看這一陣是敗了,剛想站起來說幾句光棍話找回點面子,忽然有個女子叫道:“且慢!”燕語鶯聲中透著一股子犀利,台上台下的眾人無不納悶兒,怎麼還有女的?一個女流之輩也敢拿菜刀砍脖子?大傢伙兒循聲望去,只見看熱鬧的人群之中走出一個美艷少婦,一頭青絲如墨染,上下穿的綾羅衫,面如桃花初開放,香腮紅潤似粉團,蛾眉纖細如彎月,杏眼秋波明閃閃,懸膽鼻子端又正,櫻桃小口硃筆點,糯米銀牙潔似玉,兩腮酒窩把情傳,楊柳細腰多窈窕,三尺白綾雙腳纏,二十八九、三十歲不到,風姿綽約、分外妖嬈,一朵鮮花開得正艷。
下河幫的雷梆子橫打鼻樑:“對了,大爺我陪你練練,咱也是在河上掙飯吃的,論別的不行,扎猛子憋氣可是家常便飯,也別讓人說我欺負小孩兒,你來畫條道兒,我雷梆子接著。”
雷梆子想得挺簡單,憋氣能有什麼花樣,無非就是在銅盆里扎個猛子,看誰先憋不住,卻見厲小卜拿過兩個豬尿泡,均已灌滿了水,他慢條斯理地說:“這麼著,咱倆把腦袋鑽進豬尿泡里,再叫人扎嚴實了口,反綁上雙手,誰先憋死誰輸!”在場的眾人皆是一愣,這小子可夠狠的,一上來就玩兒命,這一次斗銅船可熱鬧了,如若雷梆子說不敢接招,頭一陣就敗了,後邊也甭鬥了。
雷梆子此時也後悔了,切胳膊剁腿頂多落個殘,以後還能有口安穩飯吃,一萬個沒想到,厲小卜畫了條死道兒,可是他已經出來了,有心不應,下河幫必定顏面掃地,回去他也落不了好,還是得死,又一想:說不定厲小卜只是咋呼得凶,連蒙帶唬說大話壓寒氣兒,不見得真有本事,當下將心一橫,咬牙對厲小卜說了一聲:“來,見真章兒吧!”
當時上來兩個執事,七手八腳將厲小卜和雷梆子的雙手分別反綁,又一人撐開一個豬尿泡,讓他們把腦袋鑽進去。豬尿泡本來就有彈性,腦袋鑽進去一鬆手,尿泡口兒就緊緊箍在了脖子上,仍怕不嚴實,又用繩子來來回回扎了幾道。兩個人的頭上套定豬尿泡,直起身子滴水不漏。台上台下鴉雀無聲,全都凝神屏氣盯著這倆人。過了這麼一會兒,雷梆子全身發抖,顯然閉不住氣了,其實這已經不簡單了,在船上混飯吃,別的不敢說,扎猛子憋氣真不叫本事,皆非常人可比,厲小卜卻身不動膀不搖,穩穩噹噹立於原地。又過了片刻,雷梆子可頂不住了,一頭撞到地上,滿地打滾兒,兩條腿不住亂蹬。有個下河幫的人拔出匕首,想上前將尿泡割開。上河幫這邊不幹了,不用他們自己出手,鍋伙里的混混兒過來把人一攔、把眼一瞪,牙縫裡擠出一句話:“你動一個試試!”下河幫的人自知理虧,無奈退了回去,再看台上那個雷梆子,倒在地上蹬了兩蹬、踹了兩踹,就再也不動了。直至此時,上河幫的人才出來,割破厲小卜頭上的豬尿泡,解開反綁他的繩子。厲小卜面不改色、氣不長出,嬉皮笑臉地沖四周一拱手,邁開大步回歸本陣,找了個最不起眼的角落插手而立。看熱鬧的老百姓齊聲喝彩,這小子不是吹的,難不成真是龍王爺的三太子?從此之後,九河下梢的“七絕八怪”中多了一個“三太子厲小卜”,到後來也鬧出了許多奇事。下河幫敗了頭一陣,舵主命人給雷梆子收屍,按照以往定立的規矩,接下來輪到下河幫叫陣。
劉橫順站在台下冷眼觀瞧,心中已有不祥之感,想不到今年的銅船會一上來就斗得這麼狠,轉眼之間扔下一條人命。正在此時,下河幫陣中走出一個人,雖然貌不驚人、言不壓眾,穿得破衣爛衫,但是體格粗壯,人高馬大,大鼻子大眼大臉盤兒,大腳丫子、大屁股蛋兒,滿臉的絡腮鬍子,胳膊根兒四棱起金線,身上全是疙瘩肉。圍觀人群中有認得他的,紛紛拍掌叫好,這位可了不得,“七絕八怪”中干窩脖的高直眼兒!
4.
天津衛上河、下河兩大幫會,為了爭銅船,幾乎鬥了上百年,長久以來互有勝敗,前年你壓著我一頭,去年我壓著你一頭,可以說勢均力敵,哪一方也不曾一直占據上風,若非如此,斗銅船也就沒這麼熱鬧了。前來助陣的六大鍋伙也是一邊三個,上河幫勝了頭一陣,下河幫也不是沒有能人,第二陣走出來一位,並非幫中兄弟,而是請來的“外援”,九河下梢的市井奇人,天津衛“七絕八怪”之一,姓高,家窮命苦沒有大號,人送外號叫高直眼兒,是個干窩脖兒的。咱先說說什麼叫“窩脖兒”,這也是一個賣力氣掙錢吃飯的行當,說白了是搬家的,又叫起重的,無論多重的箱子,兩膀一較力就起來,往肩上一扛,正擔在脖子上,久而久之在脖子後頭磨出一層層老繭,經年累月就變成一個大疙瘩,脖子再也直不起來,行走坐臥總得窩著脖子,老百姓將幹這一行人的統稱“窩脖兒”。
高直眼兒家裡人口多,老老小小一大家子,都是張開嘴等飯吃的,全指他一個人養活,以前剛入行,恨不得多幹活兒,別人兩次扛走的東西,他一次扛走,扛完了趕緊趕下一家,就為了多掙幾個錢。舊時的家具多為實木,八仙桌子、太師椅、几案、躺箱、大衣櫃,他不肯一件一件地搬,兩件三件一齊上肩,壓得他喘不過氣兒,誰打招呼他也不回話,不是瞧不起人,全身的勁兒都使上了,舌頭尖兒頂上牙膛,繃住了這口氣,想說話也說不出來,倆眼直勾勾地只顧看路,這才得了個“高直眼兒”的綽號。正所謂出力長力,窩脖兒這一行他幹了二十幾年,兩膀子力氣非同小可,不光力氣大,搬東西還講究一個巧勁兒,只要上了肩,不論摞得多高,一不能搖二不能晃,給人家摔壞一件他可賠不起,加著十二萬分的小心,久而久之就練出來了。到後來高直眼給人搬家成了一景,先把頭往下一低,後頸頂上一張八仙桌子,桌面朝上,四個桌腿從肩上挎過來,再倒扣一張條案,上摞八個杌凳,再上邊還能擱什麼座鐘、帽鏡、膽瓶之類的物件,扛起來一人多高,他不用拿手扶,往街上一走又快又穩,一樣也摔不了。引來很多閒人鼓掌叫好外帶起鬨,高直眼兒高興了還能使一招絕的,雙手往上托,腰往下沉,將上頭這一摞東西轉上幾圈,簡直跟雜耍一樣,別人可沒他這兩下子。
咱再說高直眼兒上了台,仍和往常一樣一言不發,給上河幫的人作了一個揖,伸手要來一把鋥明瓦亮的菜刀,腳下岔開馬步,頭往下一低,右手掄起刀來,一下剁在了後脖頸子上。台下膽兒小的都把眼捂上了不敢看,這可不是胳膊腿兒,這是脖子,就他這兩膀子力氣,一刀下去還不把自己的腦袋剁下來,下河幫這是出了多少錢?值當得讓他把命都搭上?但聽得“嘡”的一聲響亮,那叫一個脆生,刀刃落在高直眼的後脖頸子上,如同劈中生鐵。再看台上的高直眼兒,他跟沒事人似的收起架勢,拎刀在手繞場一周,讓三老四少瞧瞧,菜刀的刀刃中間崩出了豁口,已經卷了邊。
台底下人群的喝彩聲如同山呼海嘯一般,高直眼兒這是刀槍不入的真本領,金鐘罩鐵布衫,達摩老祖易筋經,槍扎一個白點兒、刀砍一道白印兒,全身上下橫練的硬氣功!實則可不然,高直眼兒幹了二十幾年窩脖兒的行當,脖子後頭那個老繭疙瘩,幾乎和鐵的一樣,他才敢亮這一手,對準這個地方砍,使多大的勁兒也不要緊,換個地方可不行,上下錯開幾分,腦袋就搬家了。
上河幫中不乏裝船卸貨的苦大力,脖子後邊也有這層老繭,不過老繭再厚也是肉長的,天津衛除了高直眼兒,誰還敢用菜刀往脖子上招呼?一個個左顧右盼,大眼瞪小眼,愣是沒人敢出來接招。上河幫的舵主直嘬牙花子,眼看這一陣是敗了,剛想站起來說幾句光棍話找回點面子,忽然有個女子叫道:“且慢!”燕語鶯聲中透著一股子犀利,台上台下的眾人無不納悶兒,怎麼還有女的?一個女流之輩也敢拿菜刀砍脖子?大傢伙兒循聲望去,只見看熱鬧的人群之中走出一個美艷少婦,一頭青絲如墨染,上下穿的綾羅衫,面如桃花初開放,香腮紅潤似粉團,蛾眉纖細如彎月,杏眼秋波明閃閃,懸膽鼻子端又正,櫻桃小口硃筆點,糯米銀牙潔似玉,兩腮酒窩把情傳,楊柳細腰多窈窕,三尺白綾雙腳纏,二十八九、三十歲不到,風姿綽約、分外妖嬈,一朵鮮花開得正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