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頁
就這樣一層層向上你推我我推他,直到消息傳到北京宗人府。宗人府宗令得了這個消息正是大半夜,當即就從小妾的床上滾了下來。一個已經死了快大半年的人居然在外邊又活了!
宗令嘬著牙咒罵端親王也不知道怎麼教女兒的!早早的給她找個婆家比什麼不強?搞得他女兒想男人想得跑出去幾百里地!
宗令在書房裡琢磨這奏本要怎麼寫,怎麼往上遞,橫豎這事他做不了主!也不想做這個主!琢磨到快天亮他揣著寫好的奏本就去上朝了,可心裡仍是不踏實,站在外面等上朝時跟一個相熟的官半真半假的問了兩句,就是他吧發現了一個私奔的貴族女子,這是要上明本啊還是偷偷遞進去?
那官噗的噴了他一臉唾沫星子,看著他說你傻了吧?這還什麼明本暗遞啊!偷偷讓那一家領回去不結了?
宗令跺腳她要有爹娘我還費這個勁幹嘛?都死光了!
那官也多少聽到一點風聲,聞言也明白了是哪一家的貴族女子。悄悄跟他說你還是傻啊,這事皇帝遮都來不及,不管你是明本暗遞都是寫出來的白紙黑字啊!
宗令這下明白過來了,奏本也不遞了,等上完朝了悄悄的跟太監遞了個話,悄悄的見了皇帝,悄悄的把這事跟皇帝說了,然後悄悄的頂著一腦袋的茶葉渣子出來。
皇帝的嘶吼還在他腦袋裡迴響。
“這種事還要問朕?你每天吃飯要不要問朕?你每天找哪個小妾上床要不要問朕?還不快點悄悄的把人帶回來!!你還想讓多少人知道這件事!!”
宗令出來就快委屈死了,怎麼是他想讓人知道這事?這格格要不是威風八面的從太后宮裡跑了,還光明正大的留下情書,誰知道她的那點齷齪啊!
第 22 章
努達海在打十三家軍的時候英勇負傷,皇帝下旨重賞!但這兵也不必再帶了,抹了他大將軍的名號,只留下了爵位。聽說他的腿斷了,現在連床都起不來,又有人說其實是拖著一口氣回了京,見了皇帝就吐血死了,忠臣啊。
努達海一家老小因為努達海這一死(或者是重病)就搬回老家了,驥遠倒是頗得聖寵,皇帝不肯放人,說還有重任要交給他。
雁姬就帶著老太太和珞琳,把將軍府給驥遠留下,帶著家當浩浩蕩蕩的出了城。
珞琳坐在車裡抱著雁姬的胳膊問:“額娘,我們到哪裡去接阿瑪。”
雁姬掀開車簾瞧了瞧說:“就在前面。”
出京走了二十幾里地是一個小村子,努達海就等在村外。見前面車隊來立刻迎上去。
等車停了,雁姬趕緊下來,領著努達海到老太太的車前去。老太太經過上次重病這話還是說不清楚,只是人看著倒是還算有精神,見了努達海拉著他的手就嗚嗚哭起來。
雁姬把努達海推上老太太的車後,車隊繼續向前走。
等到了晚上車隊停下休息時,雁姬和努達海先把老太太送進屋,雁姬又讓珞琳進屋,然後才拉著努達海走到一頂青布轎子前,揚了揚下巴。
努達海重重一哼,甩袖子走了。他們一家骨肉分離,他的官職前程都葬送在這轎中之人的手中!
雁姬見努達海這樣,瞟了一眼轎子,叫一旁的丫頭好好的把人扶下來送進屋,自己也走了。
之前有人把滿臉疲態看著像不眠不休熬了幾十天的新月送了來,又有一個在京中諸位福晉太太中間頗具聲望,聽說在太后跟前也很得意的福晉來看望重病的老太太,然後就把她叫到一邊說希望他們一家能搬出京城。
“黑龍江那邊也是咱們的老家,幾十年前咱們的老祖宗都是打那邊過來的,如今都說落葉歸根,你們也很應該回去看一看才是。”
雁姬聽明白了這話里的意思,點頭稱是,說老太太病成這樣,天天念叨著回老家呢。
那福晉見雁姬這樣懂事聽話,也很滿意,這話就說的更明白了。
驥遠是要留下來的,朝廷正是用人之際,再說有驥遠在京里,說不定他們這一家子什麼時候還能回來呢?
雁姬深吸一口氣,點頭稱是。
福晉又說,聽說你的女兒珞琳在太后身旁侍候過,那這親事就不能馬虎了,我看那誰誰家的不行!那孩子就配不上你將軍府的格格。
雁姬知道珞琳的親事算是也完了,正好,要是全家都要走,她還不放心把珞琳一人留下呢。趕緊順著福晉的話說要不是您說出來,我也不好開這個口啊。
福晉見雁姬知機又慡快,順杆道這事就包在我身上了,我去那一家說,讓他們另找別家的姑娘,就別盼著我們家的珞琳了。
雁姬忙笑道多謝福晉。
等這些閒事都說完了,福晉就提起了新月,卻不肯明說,只說是將軍的那個人。
雁姬的臉色就有些沉,福晉見她這樣也有些同情,拍著她的手道:“我知道這事是你委屈了,只是也不必太擔心。”
福晉給她透了個底。明面上端王遺孤的新月格格已經死了燒了葬了,這個人是誰京中沒人知道,沒人認識。
“你只管拿頂小轎帶著她走就行。”福晉撣撣衣裳上的灰說。
雁姬還有些遲疑,吱嗚道:“這,到底是格格……”
福晉眼一瞪:“這話日後不能再提!什麼格格?沒有格格!”雁姬連忙答應著。
福晉這才又放軟了聲音說:“好歹也是端王的骨血,怎麼著也要給她一條活路。”
是沒有願意頂這個缸吧?端王世子還活的好好的呢,京里的人又都不是傻子,殺了還是遠遠的送走不都是一回事嗎?反正京里的人再也見不著她,也有人接下這個燙手的東西不就行了?至於是哪一家倒霉就沒人關心了。
福晉說:“名分什麼的,你們自己看著辦,給不給都行。只有一條要記住!”
雁姬伏耳過去,福晉悄悄說:“她這一路跑一路顛的,怕是壞了身子,日後是生不出孩子來了。”
雁姬恍然大悟。原來是這麼回事,新月活著可以,只是她不能再有孩子!這件事就到她為止!日後再也不能提起!
福晉這才叫人領了新月進屋,新月看著簡直跟路邊的乞丐似的,頭髮枯黃雜亂,臉上瘦的都沒肉了,整個人似乎風一吹就能吹跑似的。
新月給雁姬鄭重的磕頭行了個大禮,那福晉就按著雁姬讓她受了這個禮。奇異的是雁姬竟然沒有上一次接受她的大禮時的不服氣和憤怒,是因為她上一次太光鮮,這一次太狼狽嗎?
上一次她得到了全將軍府的人的支持,這一次她被所有人都拋棄了。
雁姬覺得無比的痛快!她真正仰著頭清清楚楚的看著這個高貴無比的格格跟她下跪磕頭行大禮!
福晉叫起新月板著臉跟她說日後這世上就沒有新月格格了,只有將軍府中的新月,是丫頭是妾是什麼任將軍府安排,她不得有任何怨言!
新月趕緊磕頭說只要能跟努達海在一起,她可以不要名分!不要身份地位!什麼都不要!
福晉聽了厭惡的皺眉,這是什麼話,也是她應該說的?就算現在抹了她的身份,她也是端王的格格啊,端王府是怎麼教孩子的?
福晉又交待她不但要侍候將軍,更要好好用心的侍候雁姬!
“當家太太才是你的正經主子!你要記住身份!”
新月淚盈盈的望著雁姬,又磕頭道雁姬如此大度,如此寬容接受了她,她日後一定會好好當雁姬的丫頭,好好侍候雁姬!
福晉聽她越說越不像話了,揮手讓她下去,等人走了拉著雁姬的手嘆道:“這人我是給你帶來了,你放心,日後再也不會有人來問她一句!”
雁姬聽她這麼說也知道不能餓著凍著這個新月,也不能打她罵她。太后和宮裡的意思是讓將軍府就這麼養著她,養一輩子,養到死都不許她再出現在人前了。
雁姬送福晉出門,悄悄問了句端王世子克善的事,福晉冷笑道:“世子病著呢,誰知道病到什麼時候才能出門呢?小小孩子一個,又接連喪親,也難怪他會生病了。”
過了幾日驥遠過來送行,又說皇帝下旨把端王叔叔的一個兒子提了爵位。
“我看著,這端王世子的頭銜只怕是要換個人來戴了。”驥遠冷笑著說。端王一脈,這輩子只怕都不可能再有什麼造化了。
第 23 章
努達海一家用了大半年的時間回了老家,在努達海的阿瑪以前住房子裡住了下來。老太太以前剛嫁給努達海他阿瑪的時候就是住的這裡,雖然她還是說不清楚話,但明顯很高興能回到這裡。
從京城出來的時候,雁姬把地和房子什麼的都賣了,有人還特地送來了皇帝和太后偷偷給的賞錢,本來他們這一家子離開就是不能宣揚的事,明著說是老太太病了思念家鄉,又說是努達海傷重要出去尋訪名醫高人,所以走得十分匆忙。京里的舊友也多少聽到些風聲,沒有大肆的為他們一家子送行,只是紛紛送了禮物來就算了。
所以將軍府現在倒是還算有錢。
努達海買下了舊宅子附近的地和房子,翻修加新蓋後帶著一家大小搬了進去。他們這一家也算是榮歸,仍留在舊地的人就常常帶禮物來拜訪,只是他們一家還是深居簡出,輕易不見外客,對外只是說家裡老人重病需要休息。
珞琳已經十四了,不過這裡的女孩子不像京城那樣早嫁,進京應選撂了牌子再回家鄉來,十六七再嫁人的也有的是,更有那心疼自己家孩子不肯放出門的也有。珞琳出宮前太后早有免選的恩旨,這裡又沒有那麼多規矩,出了城外面有大片的荒地凍土,野狐狸野兔子城外的野林子裡多得很,珞琳像放出籠子的鳥一樣都玩瘋了,天天讓努達海騎著馬領她出去打獵。
驥遠不在,努達海又因“重病”抹了軍職,天天帶著珞琳出去打獵倒是挺好玩的,也算是排遣一下他胸中的沉鬱不平。
雁姬以前總是管著珞琳,也因為她自己性格的轉變,偶爾也覺得珞琳雖然懂事多了,但是少了那麼一份孩子的天真和快活。又經過了這次的事後,也不願意再去拘束她。對她跟著努達海出去的事只是睜一眼閉一眼。
這裡的奴隸也便宜,雁姬出京前把家中使喚的人大部分都賣了,來了之後就要重新買人侍候。等各屋各院都安排好了,新月那邊倒是為難起來。
這麼一路走來,新月就跟以前雁姬認識的那個新月一樣。總是很熱情的想跟大家做好朋友,也很熱情的想要侍候努達海、老太太、她和珞琳。
她扯著珞琳說我們還是好朋友,又淚光閃閃的說我一直是把你當朋友的,我們忘掉那些不愉快,還做朋友不好嗎?
宗令嘬著牙咒罵端親王也不知道怎麼教女兒的!早早的給她找個婆家比什麼不強?搞得他女兒想男人想得跑出去幾百里地!
宗令在書房裡琢磨這奏本要怎麼寫,怎麼往上遞,橫豎這事他做不了主!也不想做這個主!琢磨到快天亮他揣著寫好的奏本就去上朝了,可心裡仍是不踏實,站在外面等上朝時跟一個相熟的官半真半假的問了兩句,就是他吧發現了一個私奔的貴族女子,這是要上明本啊還是偷偷遞進去?
那官噗的噴了他一臉唾沫星子,看著他說你傻了吧?這還什麼明本暗遞啊!偷偷讓那一家領回去不結了?
宗令跺腳她要有爹娘我還費這個勁幹嘛?都死光了!
那官也多少聽到一點風聲,聞言也明白了是哪一家的貴族女子。悄悄跟他說你還是傻啊,這事皇帝遮都來不及,不管你是明本暗遞都是寫出來的白紙黑字啊!
宗令這下明白過來了,奏本也不遞了,等上完朝了悄悄的跟太監遞了個話,悄悄的見了皇帝,悄悄的把這事跟皇帝說了,然後悄悄的頂著一腦袋的茶葉渣子出來。
皇帝的嘶吼還在他腦袋裡迴響。
“這種事還要問朕?你每天吃飯要不要問朕?你每天找哪個小妾上床要不要問朕?還不快點悄悄的把人帶回來!!你還想讓多少人知道這件事!!”
宗令出來就快委屈死了,怎麼是他想讓人知道這事?這格格要不是威風八面的從太后宮裡跑了,還光明正大的留下情書,誰知道她的那點齷齪啊!
第 22 章
努達海在打十三家軍的時候英勇負傷,皇帝下旨重賞!但這兵也不必再帶了,抹了他大將軍的名號,只留下了爵位。聽說他的腿斷了,現在連床都起不來,又有人說其實是拖著一口氣回了京,見了皇帝就吐血死了,忠臣啊。
努達海一家老小因為努達海這一死(或者是重病)就搬回老家了,驥遠倒是頗得聖寵,皇帝不肯放人,說還有重任要交給他。
雁姬就帶著老太太和珞琳,把將軍府給驥遠留下,帶著家當浩浩蕩蕩的出了城。
珞琳坐在車裡抱著雁姬的胳膊問:“額娘,我們到哪裡去接阿瑪。”
雁姬掀開車簾瞧了瞧說:“就在前面。”
出京走了二十幾里地是一個小村子,努達海就等在村外。見前面車隊來立刻迎上去。
等車停了,雁姬趕緊下來,領著努達海到老太太的車前去。老太太經過上次重病這話還是說不清楚,只是人看著倒是還算有精神,見了努達海拉著他的手就嗚嗚哭起來。
雁姬把努達海推上老太太的車後,車隊繼續向前走。
等到了晚上車隊停下休息時,雁姬和努達海先把老太太送進屋,雁姬又讓珞琳進屋,然後才拉著努達海走到一頂青布轎子前,揚了揚下巴。
努達海重重一哼,甩袖子走了。他們一家骨肉分離,他的官職前程都葬送在這轎中之人的手中!
雁姬見努達海這樣,瞟了一眼轎子,叫一旁的丫頭好好的把人扶下來送進屋,自己也走了。
之前有人把滿臉疲態看著像不眠不休熬了幾十天的新月送了來,又有一個在京中諸位福晉太太中間頗具聲望,聽說在太后跟前也很得意的福晉來看望重病的老太太,然後就把她叫到一邊說希望他們一家能搬出京城。
“黑龍江那邊也是咱們的老家,幾十年前咱們的老祖宗都是打那邊過來的,如今都說落葉歸根,你們也很應該回去看一看才是。”
雁姬聽明白了這話里的意思,點頭稱是,說老太太病成這樣,天天念叨著回老家呢。
那福晉見雁姬這樣懂事聽話,也很滿意,這話就說的更明白了。
驥遠是要留下來的,朝廷正是用人之際,再說有驥遠在京里,說不定他們這一家子什麼時候還能回來呢?
雁姬深吸一口氣,點頭稱是。
福晉又說,聽說你的女兒珞琳在太后身旁侍候過,那這親事就不能馬虎了,我看那誰誰家的不行!那孩子就配不上你將軍府的格格。
雁姬知道珞琳的親事算是也完了,正好,要是全家都要走,她還不放心把珞琳一人留下呢。趕緊順著福晉的話說要不是您說出來,我也不好開這個口啊。
福晉見雁姬知機又慡快,順杆道這事就包在我身上了,我去那一家說,讓他們另找別家的姑娘,就別盼著我們家的珞琳了。
雁姬忙笑道多謝福晉。
等這些閒事都說完了,福晉就提起了新月,卻不肯明說,只說是將軍的那個人。
雁姬的臉色就有些沉,福晉見她這樣也有些同情,拍著她的手道:“我知道這事是你委屈了,只是也不必太擔心。”
福晉給她透了個底。明面上端王遺孤的新月格格已經死了燒了葬了,這個人是誰京中沒人知道,沒人認識。
“你只管拿頂小轎帶著她走就行。”福晉撣撣衣裳上的灰說。
雁姬還有些遲疑,吱嗚道:“這,到底是格格……”
福晉眼一瞪:“這話日後不能再提!什麼格格?沒有格格!”雁姬連忙答應著。
福晉這才又放軟了聲音說:“好歹也是端王的骨血,怎麼著也要給她一條活路。”
是沒有願意頂這個缸吧?端王世子還活的好好的呢,京里的人又都不是傻子,殺了還是遠遠的送走不都是一回事嗎?反正京里的人再也見不著她,也有人接下這個燙手的東西不就行了?至於是哪一家倒霉就沒人關心了。
福晉說:“名分什麼的,你們自己看著辦,給不給都行。只有一條要記住!”
雁姬伏耳過去,福晉悄悄說:“她這一路跑一路顛的,怕是壞了身子,日後是生不出孩子來了。”
雁姬恍然大悟。原來是這麼回事,新月活著可以,只是她不能再有孩子!這件事就到她為止!日後再也不能提起!
福晉這才叫人領了新月進屋,新月看著簡直跟路邊的乞丐似的,頭髮枯黃雜亂,臉上瘦的都沒肉了,整個人似乎風一吹就能吹跑似的。
新月給雁姬鄭重的磕頭行了個大禮,那福晉就按著雁姬讓她受了這個禮。奇異的是雁姬竟然沒有上一次接受她的大禮時的不服氣和憤怒,是因為她上一次太光鮮,這一次太狼狽嗎?
上一次她得到了全將軍府的人的支持,這一次她被所有人都拋棄了。
雁姬覺得無比的痛快!她真正仰著頭清清楚楚的看著這個高貴無比的格格跟她下跪磕頭行大禮!
福晉叫起新月板著臉跟她說日後這世上就沒有新月格格了,只有將軍府中的新月,是丫頭是妾是什麼任將軍府安排,她不得有任何怨言!
新月趕緊磕頭說只要能跟努達海在一起,她可以不要名分!不要身份地位!什麼都不要!
福晉聽了厭惡的皺眉,這是什麼話,也是她應該說的?就算現在抹了她的身份,她也是端王的格格啊,端王府是怎麼教孩子的?
福晉又交待她不但要侍候將軍,更要好好用心的侍候雁姬!
“當家太太才是你的正經主子!你要記住身份!”
新月淚盈盈的望著雁姬,又磕頭道雁姬如此大度,如此寬容接受了她,她日後一定會好好當雁姬的丫頭,好好侍候雁姬!
福晉聽她越說越不像話了,揮手讓她下去,等人走了拉著雁姬的手嘆道:“這人我是給你帶來了,你放心,日後再也不會有人來問她一句!”
雁姬聽她這麼說也知道不能餓著凍著這個新月,也不能打她罵她。太后和宮裡的意思是讓將軍府就這麼養著她,養一輩子,養到死都不許她再出現在人前了。
雁姬送福晉出門,悄悄問了句端王世子克善的事,福晉冷笑道:“世子病著呢,誰知道病到什麼時候才能出門呢?小小孩子一個,又接連喪親,也難怪他會生病了。”
過了幾日驥遠過來送行,又說皇帝下旨把端王叔叔的一個兒子提了爵位。
“我看著,這端王世子的頭銜只怕是要換個人來戴了。”驥遠冷笑著說。端王一脈,這輩子只怕都不可能再有什麼造化了。
第 23 章
努達海一家用了大半年的時間回了老家,在努達海的阿瑪以前住房子裡住了下來。老太太以前剛嫁給努達海他阿瑪的時候就是住的這裡,雖然她還是說不清楚話,但明顯很高興能回到這裡。
從京城出來的時候,雁姬把地和房子什麼的都賣了,有人還特地送來了皇帝和太后偷偷給的賞錢,本來他們這一家子離開就是不能宣揚的事,明著說是老太太病了思念家鄉,又說是努達海傷重要出去尋訪名醫高人,所以走得十分匆忙。京里的舊友也多少聽到些風聲,沒有大肆的為他們一家子送行,只是紛紛送了禮物來就算了。
所以將軍府現在倒是還算有錢。
努達海買下了舊宅子附近的地和房子,翻修加新蓋後帶著一家大小搬了進去。他們這一家也算是榮歸,仍留在舊地的人就常常帶禮物來拜訪,只是他們一家還是深居簡出,輕易不見外客,對外只是說家裡老人重病需要休息。
珞琳已經十四了,不過這裡的女孩子不像京城那樣早嫁,進京應選撂了牌子再回家鄉來,十六七再嫁人的也有的是,更有那心疼自己家孩子不肯放出門的也有。珞琳出宮前太后早有免選的恩旨,這裡又沒有那麼多規矩,出了城外面有大片的荒地凍土,野狐狸野兔子城外的野林子裡多得很,珞琳像放出籠子的鳥一樣都玩瘋了,天天讓努達海騎著馬領她出去打獵。
驥遠不在,努達海又因“重病”抹了軍職,天天帶著珞琳出去打獵倒是挺好玩的,也算是排遣一下他胸中的沉鬱不平。
雁姬以前總是管著珞琳,也因為她自己性格的轉變,偶爾也覺得珞琳雖然懂事多了,但是少了那麼一份孩子的天真和快活。又經過了這次的事後,也不願意再去拘束她。對她跟著努達海出去的事只是睜一眼閉一眼。
這裡的奴隸也便宜,雁姬出京前把家中使喚的人大部分都賣了,來了之後就要重新買人侍候。等各屋各院都安排好了,新月那邊倒是為難起來。
這麼一路走來,新月就跟以前雁姬認識的那個新月一樣。總是很熱情的想跟大家做好朋友,也很熱情的想要侍候努達海、老太太、她和珞琳。
她扯著珞琳說我們還是好朋友,又淚光閃閃的說我一直是把你當朋友的,我們忘掉那些不愉快,還做朋友不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