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頁
太后拍桌冷哼:“現在容不得你狡辯!格格無事便罷!格格若有個三長兩短的!你將軍府也沒有好果子吃!”
太后說完就把雁姬給送了回去,雁姬怔怔的坐著宮轎回了府,老太太早就讓人在大門口等著她,一見她回來立刻把她拉到屋裡小聲問她太后找她過去什麼事。
雁姬怔怔的說:“……太后宮裡的新月格格跑了,留了封信說去找努達海了,要跟他同生共死。”
“你說什麼……?!”老太太一聽,翻了個白眼暈了。
雁姬趕緊叫人去請大夫,又叫人去叫驥遠回來。
驥遠來了雁姬把太后叫她去的事簡單一說,道:“如今格格跑了,你妹妹卻不知道在哪裡,你去打聽打聽,若是關在哪裡了,咱們塞錢想法子把她救出來!最少也要見了一面!”
新月這一跑,陪著她的珞琳必定要有牽連!雁姬只擔心珞琳現在只怕是讓人關到哪裡去用刑了!
驥遠去打聽了下,回來跟雁姬說新月跑的那一天竟不知從哪裡找來了藥,混在茶湯里把珞琳和幾個嬤嬤宮女都迷暈了。然後躲在端王世子克善出宮的馬車下面跑出去的,如今世子克善也被看管起來了,皇帝今天還說他不用功學習讀書,亂七八糟的發作了一通,削爵降等,命他在家閉門思過,連什麼時候放出來都不知道。
“本來聽說珞琳不知怎麼的被稀里糊塗的送到宗人府去了,後來又被提了出來,現在還在太后宮裡關著呢。聽說也沒用刑,就是讓人看著她,不讓她出屋子。”
雁姬聽了才鬆了一大口氣。
驥遠說完了打來的消息小心翼翼的看著雁姬的臉色,他還有別的不敢說的呢。這事雖然沒敢明著說出來,但似有若無的風聲倒是早就從宮裡透出來了。之前新月偷溜出太后宮的事,太后命人趕緊去找去追,風聲多少吵得大了點,搞得城裡有人就猜這是怎麼回事。等太后明白過來第二天只讓人在城門處查找時,宮中的消息早就透出來了,幾乎人人都知道宮裡的一個格格跑了。至於是跑著往哪裡去,是跟哪個男人跑了,這倒都還沒傳出來。
但是宮裡丟了個格格,這等香艷的事還是讓城裡內外大小都竊笑著議論起來。這個說女兒大了就是不中留啊,你看這關在宮裡的也止不住那想往牆外伸的花啊。那個說宮中怨氣重,誰知道到底是跑了格格還是跑了妃子?
這難聽的話就更多了,驥遠就害怕日後讓人知道了是他們將軍府勾引了一個格格跑了,日後不說將軍府的臉面還有沒有,他在朝中還能不能再出頭,單說雁姬珞琳等女眷只怕連門都不能出了。
雁姬讓驥遠回去,又交待他最近不要太出風頭,要是有遠調的機會就乾脆遠調吧,別跟著將軍府在京里丟臉了。
驥遠不好跟雁姬說這官場上的壞名聲傳得更快,這事一旦傳開了,他就是出了京也一樣得不到升遷的機會。
老太太暈了以後就一直沒醒過來,好不容易醒了就捶床大哭,含含糊糊的也沒人能聽清她說了什麼。雁姬趕緊再請大夫來看,大夫說老太太這是年紀大了,又氣得急了,迷了心竅了。
“她這是糊塗了。”大夫說。
雁姬讓大夫開藥來治,大夫說:“這個病啊,不好治。只會越來越厲害,後來慢慢的連人都不認識了,你們當小輩的記著不要再惹老人生氣,慢慢的養著說不定能好點。”
雁姬忙得焦頭爛額,宮中的事倒是一時沒顧得上管。過了半個月驥遠過來看老太太,把雁姬叫到別的屋子說:“額娘你聽說了嗎?”
雁姬奇怪道:“聽說什麼了?”這段時間她沒出過門,也沒請人到家裡來,城裡的太太福晉更是許久未見了。
驥遠一臉古怪,小聲道:“宮裡說那個新月格格……得天花了……已經挪出宮了……”
雁姬一下子傻了:“你說什麼?”新月不是早跑了嗎?宮裡這是什麼意思?
驥遠說:“額娘,我覺得宮裡是不是想……”他一手比做刀向下一劈!
雁姬明白過來了,也對,這樣也對。
驥遠說:“我想那得了天花不是要把人再燒了然後深埋嗎?這都燒了誰知道那人是誰啊?再說這新月格格從小在荊州長大,進了宮又正戴著孝,宮中諸人認識她見過她的都少。要是她就這麼死了,那日後再惹出個什麼事來自然不是‘端親王的格格’了。”
第 21 章
驥遠說的沒錯,得了天花的端王格格過了幾日就死了,一屋子的宮女嬤嬤陪葬不說,連端王世子都跟著吃掛落,說他因悲傷過度也病了,皇帝就下旨撫恤,說還是身體要緊,病好了再讀書不遲,所以上書房也不必去了,免得過了病氣給其他的龍子鳳孫。還讓太醫院隔三個月請一次脈,什麼時候好什麼時候出府。
端王的和碩格格這一死,親事自然也不算數了。太后說這八字都還沒一撇呢,也不必有什麼忌諱,立刻又給那世子又指了一門親事,三個月內又趕著把婚事給辦了,這就算是把這事給徹底抹平了。
又過了快有大半年,努達海回來了,這次不功不過,不算打勝也不算打輸。殲敵兩千餘人,殺了幾個小頭目,卻讓領頭的跑了。他帶著人在山裡鑽了幾個月也沒找著人,後來打聽出來領頭的幾個帶著剩下的軍隊分散開來跑了,這會兒只怕最遠的都跑到四川去了。
努達海請旨,問是接著追打還是收營回去,那邊皇帝來旨意了,就是內容奇怪。先讓他帶著兵到附近的一個營去休整,他就領著去了,去了之後自然是好酒好肉一通招待。過了幾天那營的將軍拿著調令說傳他儘快回京去,秘密的回去。至於軍隊嘛,自然是留在這裡了。
這等於不聲不響就收了他的兵權。努達海坐在那將軍面前半天不吭聲,可這營里營外都是這個將軍的人,而且他手裡拿的也的確是兵部的調令。努達海想了想,咬牙同意了。想著大不了回了京再想辦法,按說這次他打得不錯啊,怎麼皇帝會讓人收了他的兵呢?
這位將軍大喜,立刻派副將陪努達海回京。這就是明明白白的監視了,努達海更擔心不知道京中出了什麼事,是驥遠做錯事了?還是珞琳惹禍了?
轉水路又轉官道,七轉八繞的回了京。努達海看這副將領的路,剛開始一直是胡轉瞎繞,等他在某個驛站收了封“家信”後,立刻就帶著他往京城趕了。
進了京卻不進城,而是在城外找了間半舊的民居讓他等著。努達海剛打算半夜偷溜進城打聽打聽將軍府出了什麼事,雁姬悄悄坐著輛不起眼的車過來了。
努達海一見雁姬立刻歡喜得不知說什麼好了,那副將笑眯眯的說請將軍和夫人說說話,咱們不急著進城。
努達海知道這裡面一定有大事,可見到雁姬還是高興得不得了。此時也顧不得她會生氣,抱著雁姬坐下來連聲喚她雁姬,雁姬。好像已經忘了別的話要怎麼說了。
雁姬就這麼乖乖讓他抱著,等努達海冷靜下來,想起來問這到底是怎麼回事時,雁姬才平靜的說:“你走了之後沒多久,新月格格就從宮中跑了。留了封信說要去追你,跟你同生共死,又說謝謝咱們一家對她的照顧,謝謝太后的恩典,她只有來生再報答了。”
努達海初一聽這話以為雁姬在說笑話,可看她的臉色又不像,他這下可笑不出來了!
驚愕道:“我不知道!她也沒去找我!”
雁姬嘆氣說:“她是沒找著你。”
努達海帶著兵在山裡跟人打,她倒是打聽出了那片山在哪,可是不管她怎麼掏錢下跪求人都沒人肯帶她去,後來她買了水和乾糧跑進去了,跑進去就在山裡轉迷了,沒找著大部隊,倒是見著幾個戰場,死人橫七豎八的歪在山林中。等她的糧食水都吃完喝完,又找不著努達海的軍隊,又找不著出去的路,最後又餓又渴又累暈倒在山上了。後來被上山砍柴的樵夫給發現了,回村子裡一說村人把她給抬了下來,又從她身上翻出了個蘇繡的荷包,村里人就把這事告訴他們那的縣官了。縣官過來一看是個滿族打扮的姑娘,等她醒了一問,她又不會說個瞎話什麼的來唬人,估計是覺得自己的感情足以坦然面對天地,洋洋灑灑的把自己是端王遺孤,後來上京,後來養在太后宮裡,後來又從太后宮裡跑出來追著當朝的一個將軍跑的事源源本本的跟那縣官說了。
縣官初以為這是個傻子,當笑話聽,可越聽越不對頭。又問她要同生共死的將軍是誰,新月就把努大海的大名給報了。
努達海領兵在附近山里剿匪縣官是知道的啊,朝廷有令命他全力協助,要糧給糧要人給人要兵給兵。
縣官這下額頭冒汗了,又不敢讓她再在村民家中住著,好言好語勸回了府,讓自己老婆陪著,他在書房把地都走薄了一層,後來又把師爺請來跟他一學,師爺當即腳就嚇軟了。
醜聞啊,驚天大醜聞啊。
兩人一商量,師爺帶著銀子就往知府那裡去了,到了知府那邊先不忙說事,而是先在城裡城外的打聽,看是不是荊州端王是不是真有個嫡女叫新月的,後來被太后封了和碩格格留在宮裡住。這一打聽還真讓他打聽出來了,也不為別的,這格格進了宮沒多久就得天花死了,真是紅顏薄命啊。
師爺一聽,這事就真了八分了。估計得天花死是沒有的,因為這格格跑了,宮裡為了蓋住這件事才說她得天花的。好傢夥,這下縣官後院真是住了個貨真價實的格格了。
師爺就想辦法見著了知府的師爺,可也不敢透這件事,只好含糊著說有要事。知府的師爺拿了銀子就替他安排了個機會,趁著知府在外飲宴的機會,讓這師爺小心翼翼從酒樓後門溜進來跟知府見了個面。
知府以為這師爺是替那縣官來求官的,準備隨便打發了出去算了,誰知那師爺掩了門,跪下就把縣官撿了一個和碩格格的事說了。
知府聽說是養在太后宮裡應該在幾個月前就得天花死了的格格一下子就把酒嚇醒了!酒也不吃了,戲也不聽了,拽著師爺坐了轎子回了府,叫進書房細細一問,好傢夥,還扯上一個正在剿匪的將軍,這將軍手裡還有兵,還是私奔。
知府讓人看著那個師爺,回屋嘬了半天的牙。這可真是一盆熱炭扣懷裡了,知道了就不能不過問啊,不然日後問出來誰也落不了個好。
知府想了一夜,決定跟那個縣官一樣,把這事往上推。叫來自己的師爺如此這般,這般如此的吩咐了一通,師爺第二天天沒亮就出府了。
太后說完就把雁姬給送了回去,雁姬怔怔的坐著宮轎回了府,老太太早就讓人在大門口等著她,一見她回來立刻把她拉到屋裡小聲問她太后找她過去什麼事。
雁姬怔怔的說:“……太后宮裡的新月格格跑了,留了封信說去找努達海了,要跟他同生共死。”
“你說什麼……?!”老太太一聽,翻了個白眼暈了。
雁姬趕緊叫人去請大夫,又叫人去叫驥遠回來。
驥遠來了雁姬把太后叫她去的事簡單一說,道:“如今格格跑了,你妹妹卻不知道在哪裡,你去打聽打聽,若是關在哪裡了,咱們塞錢想法子把她救出來!最少也要見了一面!”
新月這一跑,陪著她的珞琳必定要有牽連!雁姬只擔心珞琳現在只怕是讓人關到哪裡去用刑了!
驥遠去打聽了下,回來跟雁姬說新月跑的那一天竟不知從哪裡找來了藥,混在茶湯里把珞琳和幾個嬤嬤宮女都迷暈了。然後躲在端王世子克善出宮的馬車下面跑出去的,如今世子克善也被看管起來了,皇帝今天還說他不用功學習讀書,亂七八糟的發作了一通,削爵降等,命他在家閉門思過,連什麼時候放出來都不知道。
“本來聽說珞琳不知怎麼的被稀里糊塗的送到宗人府去了,後來又被提了出來,現在還在太后宮裡關著呢。聽說也沒用刑,就是讓人看著她,不讓她出屋子。”
雁姬聽了才鬆了一大口氣。
驥遠說完了打來的消息小心翼翼的看著雁姬的臉色,他還有別的不敢說的呢。這事雖然沒敢明著說出來,但似有若無的風聲倒是早就從宮裡透出來了。之前新月偷溜出太后宮的事,太后命人趕緊去找去追,風聲多少吵得大了點,搞得城裡有人就猜這是怎麼回事。等太后明白過來第二天只讓人在城門處查找時,宮中的消息早就透出來了,幾乎人人都知道宮裡的一個格格跑了。至於是跑著往哪裡去,是跟哪個男人跑了,這倒都還沒傳出來。
但是宮裡丟了個格格,這等香艷的事還是讓城裡內外大小都竊笑著議論起來。這個說女兒大了就是不中留啊,你看這關在宮裡的也止不住那想往牆外伸的花啊。那個說宮中怨氣重,誰知道到底是跑了格格還是跑了妃子?
這難聽的話就更多了,驥遠就害怕日後讓人知道了是他們將軍府勾引了一個格格跑了,日後不說將軍府的臉面還有沒有,他在朝中還能不能再出頭,單說雁姬珞琳等女眷只怕連門都不能出了。
雁姬讓驥遠回去,又交待他最近不要太出風頭,要是有遠調的機會就乾脆遠調吧,別跟著將軍府在京里丟臉了。
驥遠不好跟雁姬說這官場上的壞名聲傳得更快,這事一旦傳開了,他就是出了京也一樣得不到升遷的機會。
老太太暈了以後就一直沒醒過來,好不容易醒了就捶床大哭,含含糊糊的也沒人能聽清她說了什麼。雁姬趕緊再請大夫來看,大夫說老太太這是年紀大了,又氣得急了,迷了心竅了。
“她這是糊塗了。”大夫說。
雁姬讓大夫開藥來治,大夫說:“這個病啊,不好治。只會越來越厲害,後來慢慢的連人都不認識了,你們當小輩的記著不要再惹老人生氣,慢慢的養著說不定能好點。”
雁姬忙得焦頭爛額,宮中的事倒是一時沒顧得上管。過了半個月驥遠過來看老太太,把雁姬叫到別的屋子說:“額娘你聽說了嗎?”
雁姬奇怪道:“聽說什麼了?”這段時間她沒出過門,也沒請人到家裡來,城裡的太太福晉更是許久未見了。
驥遠一臉古怪,小聲道:“宮裡說那個新月格格……得天花了……已經挪出宮了……”
雁姬一下子傻了:“你說什麼?”新月不是早跑了嗎?宮裡這是什麼意思?
驥遠說:“額娘,我覺得宮裡是不是想……”他一手比做刀向下一劈!
雁姬明白過來了,也對,這樣也對。
驥遠說:“我想那得了天花不是要把人再燒了然後深埋嗎?這都燒了誰知道那人是誰啊?再說這新月格格從小在荊州長大,進了宮又正戴著孝,宮中諸人認識她見過她的都少。要是她就這麼死了,那日後再惹出個什麼事來自然不是‘端親王的格格’了。”
第 21 章
驥遠說的沒錯,得了天花的端王格格過了幾日就死了,一屋子的宮女嬤嬤陪葬不說,連端王世子都跟著吃掛落,說他因悲傷過度也病了,皇帝就下旨撫恤,說還是身體要緊,病好了再讀書不遲,所以上書房也不必去了,免得過了病氣給其他的龍子鳳孫。還讓太醫院隔三個月請一次脈,什麼時候好什麼時候出府。
端王的和碩格格這一死,親事自然也不算數了。太后說這八字都還沒一撇呢,也不必有什麼忌諱,立刻又給那世子又指了一門親事,三個月內又趕著把婚事給辦了,這就算是把這事給徹底抹平了。
又過了快有大半年,努達海回來了,這次不功不過,不算打勝也不算打輸。殲敵兩千餘人,殺了幾個小頭目,卻讓領頭的跑了。他帶著人在山裡鑽了幾個月也沒找著人,後來打聽出來領頭的幾個帶著剩下的軍隊分散開來跑了,這會兒只怕最遠的都跑到四川去了。
努達海請旨,問是接著追打還是收營回去,那邊皇帝來旨意了,就是內容奇怪。先讓他帶著兵到附近的一個營去休整,他就領著去了,去了之後自然是好酒好肉一通招待。過了幾天那營的將軍拿著調令說傳他儘快回京去,秘密的回去。至於軍隊嘛,自然是留在這裡了。
這等於不聲不響就收了他的兵權。努達海坐在那將軍面前半天不吭聲,可這營里營外都是這個將軍的人,而且他手裡拿的也的確是兵部的調令。努達海想了想,咬牙同意了。想著大不了回了京再想辦法,按說這次他打得不錯啊,怎麼皇帝會讓人收了他的兵呢?
這位將軍大喜,立刻派副將陪努達海回京。這就是明明白白的監視了,努達海更擔心不知道京中出了什麼事,是驥遠做錯事了?還是珞琳惹禍了?
轉水路又轉官道,七轉八繞的回了京。努達海看這副將領的路,剛開始一直是胡轉瞎繞,等他在某個驛站收了封“家信”後,立刻就帶著他往京城趕了。
進了京卻不進城,而是在城外找了間半舊的民居讓他等著。努達海剛打算半夜偷溜進城打聽打聽將軍府出了什麼事,雁姬悄悄坐著輛不起眼的車過來了。
努達海一見雁姬立刻歡喜得不知說什麼好了,那副將笑眯眯的說請將軍和夫人說說話,咱們不急著進城。
努達海知道這裡面一定有大事,可見到雁姬還是高興得不得了。此時也顧不得她會生氣,抱著雁姬坐下來連聲喚她雁姬,雁姬。好像已經忘了別的話要怎麼說了。
雁姬就這麼乖乖讓他抱著,等努達海冷靜下來,想起來問這到底是怎麼回事時,雁姬才平靜的說:“你走了之後沒多久,新月格格就從宮中跑了。留了封信說要去追你,跟你同生共死,又說謝謝咱們一家對她的照顧,謝謝太后的恩典,她只有來生再報答了。”
努達海初一聽這話以為雁姬在說笑話,可看她的臉色又不像,他這下可笑不出來了!
驚愕道:“我不知道!她也沒去找我!”
雁姬嘆氣說:“她是沒找著你。”
努達海帶著兵在山裡跟人打,她倒是打聽出了那片山在哪,可是不管她怎麼掏錢下跪求人都沒人肯帶她去,後來她買了水和乾糧跑進去了,跑進去就在山裡轉迷了,沒找著大部隊,倒是見著幾個戰場,死人橫七豎八的歪在山林中。等她的糧食水都吃完喝完,又找不著努達海的軍隊,又找不著出去的路,最後又餓又渴又累暈倒在山上了。後來被上山砍柴的樵夫給發現了,回村子裡一說村人把她給抬了下來,又從她身上翻出了個蘇繡的荷包,村里人就把這事告訴他們那的縣官了。縣官過來一看是個滿族打扮的姑娘,等她醒了一問,她又不會說個瞎話什麼的來唬人,估計是覺得自己的感情足以坦然面對天地,洋洋灑灑的把自己是端王遺孤,後來上京,後來養在太后宮裡,後來又從太后宮裡跑出來追著當朝的一個將軍跑的事源源本本的跟那縣官說了。
縣官初以為這是個傻子,當笑話聽,可越聽越不對頭。又問她要同生共死的將軍是誰,新月就把努大海的大名給報了。
努達海領兵在附近山里剿匪縣官是知道的啊,朝廷有令命他全力協助,要糧給糧要人給人要兵給兵。
縣官這下額頭冒汗了,又不敢讓她再在村民家中住著,好言好語勸回了府,讓自己老婆陪著,他在書房把地都走薄了一層,後來又把師爺請來跟他一學,師爺當即腳就嚇軟了。
醜聞啊,驚天大醜聞啊。
兩人一商量,師爺帶著銀子就往知府那裡去了,到了知府那邊先不忙說事,而是先在城裡城外的打聽,看是不是荊州端王是不是真有個嫡女叫新月的,後來被太后封了和碩格格留在宮裡住。這一打聽還真讓他打聽出來了,也不為別的,這格格進了宮沒多久就得天花死了,真是紅顏薄命啊。
師爺一聽,這事就真了八分了。估計得天花死是沒有的,因為這格格跑了,宮裡為了蓋住這件事才說她得天花的。好傢夥,這下縣官後院真是住了個貨真價實的格格了。
師爺就想辦法見著了知府的師爺,可也不敢透這件事,只好含糊著說有要事。知府的師爺拿了銀子就替他安排了個機會,趁著知府在外飲宴的機會,讓這師爺小心翼翼從酒樓後門溜進來跟知府見了個面。
知府以為這師爺是替那縣官來求官的,準備隨便打發了出去算了,誰知那師爺掩了門,跪下就把縣官撿了一個和碩格格的事說了。
知府聽說是養在太后宮裡應該在幾個月前就得天花死了的格格一下子就把酒嚇醒了!酒也不吃了,戲也不聽了,拽著師爺坐了轎子回了府,叫進書房細細一問,好傢夥,還扯上一個正在剿匪的將軍,這將軍手裡還有兵,還是私奔。
知府讓人看著那個師爺,回屋嘬了半天的牙。這可真是一盆熱炭扣懷裡了,知道了就不能不過問啊,不然日後問出來誰也落不了個好。
知府想了一夜,決定跟那個縣官一樣,把這事往上推。叫來自己的師爺如此這般,這般如此的吩咐了一通,師爺第二天天沒亮就出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