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頁
秦伀把玩著李綺羅的手指,笑著道:“等子圭考完後,剛好我也要奉旨巡視一趟江南,到時候可以順便回去祭祖,咱們全家都回去。”
李綺羅聽完,這才高興一點:“那時候子姝也該回來了。”
秦伀嗯一聲:“早就回來了。”
十天後,子姝果然到家了,她一身緊身的戎衣,披著披風,頗顯英氣的面容配上她勁瘦的身形,十分英姿颯爽。
她這一回來,把一大家人都招來了。
秦母和秦父就十分不贊同女孩子打打殺殺,秦母不知多少次拉住子姝的手到:“子姝啊,咱女孩兒不做這些打打殺殺的事兒,你和子靜一樣,跟著你娘學學刺繡多好。”
子姝眉毛都不動一下:“奶,我志不在此。”
“你這孩子,咋就說不聽呢,你這樣以後可怎麼嫁人!”
子姝嗯一聲:“那就不嫁。”
眼看秦母要被氣的頭疼,李綺羅忙扶住秦母走開:“娘,子姝就是這個性子,認準的事兒十頭牛也拉不回來,隨她吧。”
“不能隨她啊,她不懂,你和老三也不懂嗎,一個女孩子,怎麼能去幹這些事....”
李綺羅一邊哄,一邊回頭瞪了子姝一眼:死丫頭,一點兒都不知道委婉。
除了子姝回來,對秦家來說,還有一件大事,那就是子圭要參加今年的春闈。
比起秦伀來,子圭雖然有才,但似乎不是那麼耀眼。念書時,他在書院裡就處於中等的成績,不壞但也絕對稱不上好。
然後參加科考,一路過來,都是險些考過。
京城叫得出名的才子沒有他,他就以一種極不顯眼的模樣一路考到了會試。
考前的前一天,父子倆進了書房談了回話。
“爹,這次還是和往常一樣?”
秦伀頷首:“嗯,過去的功夫沒有白費,已經留給了別人你不太聰慧,但念書刻苦,學識紮實的印象,這次就算考過會試,也沒人會懷疑。”
子圭在手指在桌子上點了點:“我明白的,爹。”秦伀三十幾歲便成了肱骨大臣,皇上的心腹,進入內閣,如果他再耀眼,那就太過了。
秦伀看著兒子和自己如出一轍的習慣,眼裡帶了點笑意:“你考過會試後,就帶著家人回去祭祖,我巡視完江南再同你們匯合。”
子圭點頭:“我知道了爹。”
“嗯,出去吧。”秦伀還要處理政務,讓子圭先出去。
等子圭走到門邊的時候,秦伀忽然道:“回去的路上照顧好你娘,要是她有什麼差池....”
子圭無奈答:“我知道了爹,您都已經說過無數次了。”
秦伀一怔,失笑道:“出去吧。”總覺得還是不太放心,要不讓綺羅和他一起走算了?
會試殿試後,秦子圭低空飛過進士,僥倖沒有成為同進士。
有人便道:“秦閣老的兒子雖然年紀輕輕便考過了會試,但比起秦閣老還是差遠了,這秦閣老以後只怕後繼無人啊。”
“十五歲已經考過會試還不夠嗎!”
被問的啞然,是啊,還不夠嗎!若是別人有這樣的成績,早就要稱一句少年天才,但放在秦子圭身上,怎麼就覺得沒那麼突出了呢。
他好像無聲無息的就成了進士,別人卻絲毫不覺得有他有威脅性。
“不過是肯下苦功念書罷了,是個溫和的孩子,可惜,沒有秦閣老小半城府,現在有秦閣老在,他在官場不會有太多變數,但也就這樣了。”
秦子圭得了成績沒多久,全家一起南回。
秦伀路上要巡視各州府,與他們不能同路。
路上一大家人便全由秦子圭安排,方方面面妥妥貼貼,絲毫不起眼,但就是沒有一絲一毫的差錯。
秦家回去祭祖,在雲陽縣引起了巨大轟動,到岸的這一天,雲陽縣的縣令和其他鄉紳都恭敬的等在了碼頭,還有大半個雲陽縣的人都來看熱鬧了。
子圭和縣令等人交涉,謝絕了他們接風洗塵的打算,直接坐上馬車趕回小青村。
臨上馬車的時候,李綺羅看見街邊一位髒兮兮的乞丐正捧著不知誰落下的一個饅頭,焦急的往嘴裡塞。
怎麼看著有點像黃三爺?
“娘,您看什麼呢,上車吧。”子圭來扶李綺羅。
李綺羅忍不住又看了一眼那個乞丐:“那人有點眼熟。”
子圭順著看去一眼,嗯一聲:“他是黃三爺,兒子知道。”
“你知道?”李綺羅蹙眉。
秦子圭朝李綺羅溫和一笑:“上車吧。”
李綺羅上車後,一把將秦子圭也拉上來馬車:“這人不看見我倒忘了,這又是你們父子倆弄的吧。”
秦子圭笑著給李綺羅捶腿:“娘,王家指使黃三爺當年讓爹落水,讓秦家落敗,爹怎麼可能放過他們。”
“那王家現在怎麼樣了?”
王家那個禮部侍郎好些年之前因為錯處,被皇上直接罷了官,李綺羅還以為他回家後,王家還會和以前一樣呢。
“他們....不過是換了一處地方生活罷了,放心吧,娘。”
李綺羅扶額:“你爹一肚子的心眼兒,你比你爹的彎彎腸子只多不少,想在好了,你們爺倆湊到一起,要不是在外人面前要裝一裝,只怕天都要被你們捅一個洞,兒子啊,娘不求別的,就求你們父子倆坑人的時候有分寸些。”
李綺羅聽完,這才高興一點:“那時候子姝也該回來了。”
秦伀嗯一聲:“早就回來了。”
十天後,子姝果然到家了,她一身緊身的戎衣,披著披風,頗顯英氣的面容配上她勁瘦的身形,十分英姿颯爽。
她這一回來,把一大家人都招來了。
秦母和秦父就十分不贊同女孩子打打殺殺,秦母不知多少次拉住子姝的手到:“子姝啊,咱女孩兒不做這些打打殺殺的事兒,你和子靜一樣,跟著你娘學學刺繡多好。”
子姝眉毛都不動一下:“奶,我志不在此。”
“你這孩子,咋就說不聽呢,你這樣以後可怎麼嫁人!”
子姝嗯一聲:“那就不嫁。”
眼看秦母要被氣的頭疼,李綺羅忙扶住秦母走開:“娘,子姝就是這個性子,認準的事兒十頭牛也拉不回來,隨她吧。”
“不能隨她啊,她不懂,你和老三也不懂嗎,一個女孩子,怎麼能去幹這些事....”
李綺羅一邊哄,一邊回頭瞪了子姝一眼:死丫頭,一點兒都不知道委婉。
除了子姝回來,對秦家來說,還有一件大事,那就是子圭要參加今年的春闈。
比起秦伀來,子圭雖然有才,但似乎不是那麼耀眼。念書時,他在書院裡就處於中等的成績,不壞但也絕對稱不上好。
然後參加科考,一路過來,都是險些考過。
京城叫得出名的才子沒有他,他就以一種極不顯眼的模樣一路考到了會試。
考前的前一天,父子倆進了書房談了回話。
“爹,這次還是和往常一樣?”
秦伀頷首:“嗯,過去的功夫沒有白費,已經留給了別人你不太聰慧,但念書刻苦,學識紮實的印象,這次就算考過會試,也沒人會懷疑。”
子圭在手指在桌子上點了點:“我明白的,爹。”秦伀三十幾歲便成了肱骨大臣,皇上的心腹,進入內閣,如果他再耀眼,那就太過了。
秦伀看著兒子和自己如出一轍的習慣,眼裡帶了點笑意:“你考過會試後,就帶著家人回去祭祖,我巡視完江南再同你們匯合。”
子圭點頭:“我知道了爹。”
“嗯,出去吧。”秦伀還要處理政務,讓子圭先出去。
等子圭走到門邊的時候,秦伀忽然道:“回去的路上照顧好你娘,要是她有什麼差池....”
子圭無奈答:“我知道了爹,您都已經說過無數次了。”
秦伀一怔,失笑道:“出去吧。”總覺得還是不太放心,要不讓綺羅和他一起走算了?
會試殿試後,秦子圭低空飛過進士,僥倖沒有成為同進士。
有人便道:“秦閣老的兒子雖然年紀輕輕便考過了會試,但比起秦閣老還是差遠了,這秦閣老以後只怕後繼無人啊。”
“十五歲已經考過會試還不夠嗎!”
被問的啞然,是啊,還不夠嗎!若是別人有這樣的成績,早就要稱一句少年天才,但放在秦子圭身上,怎麼就覺得沒那麼突出了呢。
他好像無聲無息的就成了進士,別人卻絲毫不覺得有他有威脅性。
“不過是肯下苦功念書罷了,是個溫和的孩子,可惜,沒有秦閣老小半城府,現在有秦閣老在,他在官場不會有太多變數,但也就這樣了。”
秦子圭得了成績沒多久,全家一起南回。
秦伀路上要巡視各州府,與他們不能同路。
路上一大家人便全由秦子圭安排,方方面面妥妥貼貼,絲毫不起眼,但就是沒有一絲一毫的差錯。
秦家回去祭祖,在雲陽縣引起了巨大轟動,到岸的這一天,雲陽縣的縣令和其他鄉紳都恭敬的等在了碼頭,還有大半個雲陽縣的人都來看熱鬧了。
子圭和縣令等人交涉,謝絕了他們接風洗塵的打算,直接坐上馬車趕回小青村。
臨上馬車的時候,李綺羅看見街邊一位髒兮兮的乞丐正捧著不知誰落下的一個饅頭,焦急的往嘴裡塞。
怎麼看著有點像黃三爺?
“娘,您看什麼呢,上車吧。”子圭來扶李綺羅。
李綺羅忍不住又看了一眼那個乞丐:“那人有點眼熟。”
子圭順著看去一眼,嗯一聲:“他是黃三爺,兒子知道。”
“你知道?”李綺羅蹙眉。
秦子圭朝李綺羅溫和一笑:“上車吧。”
李綺羅上車後,一把將秦子圭也拉上來馬車:“這人不看見我倒忘了,這又是你們父子倆弄的吧。”
秦子圭笑著給李綺羅捶腿:“娘,王家指使黃三爺當年讓爹落水,讓秦家落敗,爹怎麼可能放過他們。”
“那王家現在怎麼樣了?”
王家那個禮部侍郎好些年之前因為錯處,被皇上直接罷了官,李綺羅還以為他回家後,王家還會和以前一樣呢。
“他們....不過是換了一處地方生活罷了,放心吧,娘。”
李綺羅扶額:“你爹一肚子的心眼兒,你比你爹的彎彎腸子只多不少,想在好了,你們爺倆湊到一起,要不是在外人面前要裝一裝,只怕天都要被你們捅一個洞,兒子啊,娘不求別的,就求你們父子倆坑人的時候有分寸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