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那日在瓊華宴上,元幼祺鄭重其事地向韋太后求娶墨池為皇后。彼時,她已經做好了與韋太后槓到底的打算了。

  若是她的母后不答允她娶墨池為妻,她就決意一直在大殿上跪下去,跪到她的母后答允為止。哪怕, 哪怕殿上當時有幾十位朝中重臣和宗親,以及剛剛登科的女科舉子們。

  元幼祺絕沒有想到,韋太后在問過了那句“皇帝當真要如此”,並得到了元幼祺毫不遲疑的肯定回答之後,便毫不遲疑地答允了。

  允了!母后就這麼答允了!

  元幼祺怎麼也想不到,母后會答應得這麼痛快。

  元幼祺簡直狂喜得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了。她一度懷疑是不是自己出現了幻聽,對母后的反應產生了幻聽——

  母后拒絕,至少也答應得不那麼痛快,多少為難一下自己和阿蘅,難道不該才是她正常的反應嗎?

  然後,元幼祺又聽到了什麼?

  她聽到她的母后說:“這個人,是皇帝自己選下的,皇帝自己……好自為之!”

  元幼祺於是笑了,笑得由衷而入心:這才是母后的姿態!

  元幼祺於是相信,她的母后是真的答允她與墨池的婚事了!

  幾十年的痴戀,一朝心愿得償,元幼祺真想原地跳起三丈高,然後昭告全天下:朕有老婆了!朕娶了阿蘅了!

  昭告天下之後呢?她就拉著墨池大婚,然後……然後就洞.房!

  元幼祺心花怒放,一張嘴都要笑得咧到耳根子去。

  可是,新的問題接著又來了——

  天子娶妻,儀程典禮繁複異常,不止要昭告天下、告祭宗廟,更要備制喜服、吉服、冠戴、鋪蓋,還要按照禮制行納彩、問名等等規程,直到最後的親迎……

  元幼祺聽著禮部和內廷司的主官一項一項地說著娶親的流程,足足說了小半個時辰,腦袋都聽得一個變作了兩個大。

  她問幾名主官要準備多長時間。幾名主官彼此對視了一眼,都覺察出了皇帝娶親的心切。

  可是,這麼大的事……

  內廷司的黃主司是壽康宮裡出來的老人,久在韋太后身邊侍奉的,論其情分來要比外官與元幼祺親近得多,說話時候的膽子就大些個。

  “陛下,大婚乃是至盛至大的儀典,按照我朝的循制,都是需要挺長時間準備的。”黃主司道。

  元幼祺聞言,皺了皺眉,只得問道:“最短需要多長時間?”

  皇帝沒有出言責怪,而只是多少表現出了些許的不耐煩,這算是最好的結果了。

  幾位主官心中暗自慶倖幸好是黃主司開口擋下了皇帝的話頭兒的同時,亦努力地揣摩起皇帝的問題來。

  最終,還是黃主司攬下了責任,朝元幼祺拱手回道:“陛下明鑑,大婚儀程繁複,太后她老人家更是囑咐臣等萬不可有所疏失……”

  元幼祺聽他搬出母后來,更有些不耐煩了。她人生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的大婚,母后自然希望操辦得完美,元幼祺自己又何嘗不想給墨池一個全天下最好的婚禮?

  可是,元幼祺著急啊!

  一日不把墨池娶到自己的身邊,她就一日安生不得。

  “你們只說,最快需要多久?”元幼祺抻著最後一點兒耐心問道。

  黃主司與諸主官互相看了看,都讀懂了彼此眼中的意思,一齊回道:“陛下明鑑!大婚盛典,沒有三月,絕對準備不周全!”

  三個月啊……

  元幼祺無奈地撇了撇唇,只好認命。

  她又再三地叮囑眾臣抓緊去辦事,並不得有半分的疏忽。

  眾人這才稍稍鬆了一口氣,卻更清楚接下來的三個月將會何等地忙得腳打後腦勺了。

  他們心裡猶暗自犯愁如何應付太后那裡,又如何將大婚辦得分毫不差。皇帝卻又拋出一句話來,讓他們猝不及防——

  “朕要親去迎娶皇后。你們要好生準備著。”

  親……親娶?

  眾人驚掉了下巴。

  大魏歷朝歷代的天子,除了在潛邸或在東宮就已經迎娶了正室的,哪一位曾經親自去迎娶過皇后啊!

  自來規矩,天子娶妻,都是由信重的平輩或是晚輩的親王、郡王作為迎親使,代天子攜儀仗至皇后娘家府邸迎娶。從來禮部和內廷司的儀程規矩也是照著這般寫就的。

  而此刻,陛下竟提出要親自迎娶皇后!這……天下還有這樣的道理嗎?

  眾人已經能夠設想得出接下來的三個月會是怎樣的難熬了,不由得心中暗暗叫苦。

  按照元幼祺的想法,只要挨過這三個月,她就不必時不時地微服出宮去與墨池相會,她就可以日日夜夜隨時隨地地與墨池在一處了。

  可是,元幼祺沒想到,連這三個月的微服相見都被制止了。

  “夫妻禮成之前,不得相見!否則不吉利!”這是韋太后的原話。

  元幼祺第一次聽到這話的時候,一張漂亮的臉蛋拉成了驢臉長。她費盡口舌地向韋太后解釋這規矩沒有道理,連“列祖列宗在天上庇佑著朕呢”之類的話都說了幾籮筐,韋太后皆不為所動。

  元幼祺實在沒法兒了,想墨池想得厲害,不得不討好求饒,說:“母后都不擔心孩兒思念阿蘅成疾嗎?”

章節目錄